APP下载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考

2020-01-10周敏惠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4期
关键词:院校高职专业

周敏惠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乐山 614013)

0 引言

根据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技能型、服务型的高素质劳动者。

随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及用人单位对被聘用人员的要求,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医疗卫生一线真正迫切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高等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办学的方向和目的。

近年来,根据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探索高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新途径、新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得到了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我校护理专业毕业生的认可。

1 实践能力的具体要求

培养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要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所学所掌握的知识合理利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这其中包括方方面面的内容。在实践中,一个合格的护理工作者需要具备良好的交际能力,强大的自主阅读学习能力且具备扎实过硬的专业知识。这些能力都需要通过在学校中的学习潜移默化的培养。

2 实践能力培养具体方法

2.1 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我国的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纠纷时有发生。经调查发现,许多纠纷所涉及的医疗事件,往往本身并不构成医疗事故或医疗过失,而只是由于医患沟通不够或不当所造成的。因此要改善当前这种严峻的医患矛盾局面,卫生类高职院校必须做出真诚的努力,去唤回社会对医务工作者的信任,可行的办法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大学正是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服务意识养成至关重要的阶段,卫生类高职院校应该从在校期间开始教育培养医学生对自身职业的认识和评价。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医务人员提高医疗护理技能的内动力,是在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培养而形成的。应该让卫校学生在进入校门的那一刻开始,牢固树立救死扶伤的思想意识,树立为他人服务的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在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过程中,学校的引导至关重要。首先,学校需要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丰富人际交往的相关知识。建设人际交往课程体系,使学生获得良好人际能力所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是卫生类高职院校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基础要素。这样可以让学生们系统地接受人际交往的理论教育,加深对人际交往的理性认知,这对于他们不断地完善自己、正确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形成正确的交往理念至关重要。

其次,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人际交往的相关技巧。仅仅依靠知识的传授是不够的,它必须在与人的实际交往中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丰富多彩的校园课外生活,为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学生提供了诸多的实践应用的机会。

再次,开展广泛的临床实践,增强实际交往能力。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通过临床实践获得直接的、丰富的感性认识和新知识、新经验,这些来自现实生活的知识和经验与课堂教学传授的理论知识相互印证,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使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切实的锻炼和检验。

最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的校园生活、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和谐的校园人际交往氛围,会给学生们提供高质量的人际交往环境。

学校所培养的医护人员需要接受系统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并且这种培养应在学生阶段即重点开展,将人际交往能力培养贯穿卫校学生培养的全过程,这样有利于增强卫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在今后的工作中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可以有效避免医患冲突,缓解目前紧张的医患矛盾,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2.2 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能够在第一线工作的技能型、服务型的高素质劳动者,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时,我们特别把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根据各学科特点,在专业培养目标的规范下,组织教师认真编写每个学科的课时目标,使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始终围绕形成职业能力而运行。

只有理论知识还不够,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校内实验、实训基地。近年来,学校大力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主要更新和改造了教学设施和设备,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动手的机会。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接受先进的专业训练,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有极大的好处。

有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还应培养学生的适应岗位能力。因此,还需构建实习前的岗前培训实践训练模式强化学生的岗位技能。因此,学校重视产教结合。而校企合作则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保证。

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成立了由学校、医院、社会有关人士组成的专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校的专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训环节及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模式等都随时与专业教学指导委员沟通,共同论证并听取他们对教学的建议,使专业更贴近市场,毕业生更适应就业岗位;护理专业教研室与临床科室的建设紧密挂钩,护理专业教师和学校聘用的医院带教老师既是教师又是护士师,护理专业实验室也设在医院病房。同时在实验实训基地中进行的仿真训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各种职业实践能力明显提高。

临床实习对全面实现培养目标具有决定意义,学校所学的知识、技能、态度都可在实习中综合应用并真正变为学生自己的能力。为了保证临床实习质量,提高医院的带教积极性,采取了如下措施:

(1)建立院校一体的实习管理机构,共同制定和完善实习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检查、督导、考核、评价护理教学工作;(2)与实习基地签定实习就业协议,优秀实习生实习结束后经医院考核留医院规培或就业;(3)医院护理部与学校实习就业指导中心共同配合,推行临床带教教师竞聘上岗制度,经理论考试、护理技能考试、护理查房三轮考核,在学校确定带教教师后,学校颁发聘书,持证带教,每年进行优秀带教老师的评选活动。医院把带教教师的选聘作为对护士能力水平、素质的认可,带教教师把承担带教工作作为一种荣誉不断鞭策自己,时刻牢记自己的工作的责任,带教老师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此举在提高带教质量的同时,提高了医院的服务质量;(4)采用校内指导老师和辅导员共同管理。学校每20名学生安排一名校内有执业资格的护理老师指导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一些专业上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医院实习;(5)每年一次实习基地建设工作会不断总结经验,推广经验。实践证明,与医院、企业合作办学是职业教育得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保证。

2.3 学生自主阅读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提高,首先需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传统的教学工作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受专业课程课时占用总课时时间较多的影响,使得基础课程教学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为了满足教学需求,卫生类学校语文教学中常忽略阅读能力培养工作,影响了学生基础技能的培养。而且,学生在自身的认识上也普遍不重视语文等基础课程,造成了开展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工作的困难。

对于教师而言,应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宣传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提高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对阅读能力的认识,以此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工作的开展。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针对学生的职业需求进行阅读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以此实现以职业应用为指导的阅读教学。

首先,教师应针对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年龄、专业、知识层次、阅读能力,采取各种手段,创新有吸引力,富于启发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导读法,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其次,阅读方式以及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的关键。针对现代专业技术人才阅读能力的实际需求,卫校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阅读方式的训练以及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卫校教师应针对学生专业应用对其阅读能力需求以及阅读方式进行分析与论证,结合不同专业的语言现状对学生的阅读方式进行训练,根据信息需求的不同将信息式阅读法、文学作品阅读法、经典著作阅读法以及休闲阅读法等基础的阅读方式介绍给学生。以这4种阅读方式为基础,根据阅读内容以及需求的不同选择适宜的方式进行阅读,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与阅读效率。

最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具备基础专业课程名词以及相应词条理解能力的基础上,还应具有基本的阅读技巧与能力,学生要能够运用跳读、粗读、精读等方式找到卫生技术文献的重点,以此提高工作效率和阅读效率,利用科学的阅读方式快速掌握技术文件的重点与要点。

以卫生专业应用为例,卫生专业文献的阅读与日常小说、经典著作的阅读存在明显的差别。小说与经典著作可以仅对内容的梗概、故事发展的情节进行关注,而卫生专业文献要求学生必须逐字逐句地进行阅读,了解卫生文献的主要内容以及强调事项,以确保卫生专业信息应用的有效性。在强化阅读方式教学与培养的同时,卫校教师还要对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行培养,以基础阅读方式作为切入点,通过读书笔记、读书心得、读书过程中的注解等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专业技术应用所需阅读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3 结语

一个人的实践能力是在学习、劳动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不同专业的学生由于专业性质不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也不同,就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而言,尤其应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交往合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自学能力。而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是通过指导老师的教和学生的练而逐步形成的,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最终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如何,是通过学生最终能否经受社会对其职业能力的检验而确立的。

总之,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门系统工程,需要长期投入精力并紧随社会发展的脚步。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学校必须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为医疗卫生保健一线培养高技能、实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专业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