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双一流”建设的高校学术英语教学改革实践

2020-01-10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双一流英语课程一流

唐 彬

(新疆农业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2015 年11 月,国务院正式发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总体目标是“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和研究的能力以及用英语交流专业思想和成果的能力至关重要。开设学术英语课程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学术语言能力,通过英语文献查阅和学术阅读等语言输入活动,培养学生英文学术论文写作、学术讨论、论文宣读和陈述等语言输出能力,掌握专业课程学习所需要的通用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1]。复旦大学蔡基刚教授指出:“新时代我国高校外语教学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学生对用英语开展专业学习和研究的需求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不能充分满足此需求的矛盾。”[2]他指出,基于新的形势,大学英语必须重新调整定位,要从以打基础和能力等级达标为驱动的通用英语向以满足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为导向的学术英语转型,培养学生用英语从事专业学习和研究的学术能力,这是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和指南。因此,在高校开展“双一流”建设时需提高对学术英语的重视,深化推进学术英语改革。

一、高校学术英语教学改革现状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需注重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引导学生参与具备国际影响力的教学活动,为“双一流”建设提供帮助。但传统公共英语教学的教学内容以通用英语为主,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英语基础素养,这种教育模式培养的学生并未达到国际化人才的标准[3]。在此基础上,教育部门提出通用英语转变为学术英语的教学改革方案,将学术英语作为通用英语与全英语课程的桥梁,为后续全英语课堂教育提供条件,进一步提升英语教学有效性,贴近国际化人才培养标准[4]。

在高校学术英语改革中,学术英语改革存在以下不足:第一,教育工作者的改革以课程为主,仅在通用英语课程中添加学术英语课程,课程学习以选修为主,未在高校英语中推广普及;第二,学术英语改革未覆盖学术英语教师与学术英语教学方面,教师的学术英语教学素养不高,学术英语教学以学术英语单词解释、学术论文结构分析为主,忽略学生学术能力的培养,影响学术英语课程落实效果。因此,高校需探究更为有效的改革实践措施。

二、基于“双一流”建设的高校学术英语教学改革实践

(一)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

在学术英语教学改革中,公共英语课程和学术英语课程间的有效转变是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高校可从学生专业需求和学习需求两方面入手,构建完善的学术英语课程体系。

1.基于专业需求的学术英语课程体系

在学术英语教学改革中,教研团队走访高校各个专业院系,尤其是已经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的专业院系,了解一流专业建设对学术英语课程的需求。例如,某高校通过问卷及访谈了解到该校土木工程学院的师生对学术英语的需求最为强烈,于是将土木工程学院作为学术英语改革试点,结合土木工程专业的需求,设计学术英语课程,培养学生国际交流能力,满足其专业发展需求。在具体改革中,教研团队结合土木工程专业参与国际学术会议的需求,为其提供菜单式学术英语课程。在大一和大二的英语课程中添加学术英语写作、学术英语交流视听说、学术英语(理工)三门课程,培养学生撰写学术英语论文的能力,为学生在国际学术会议中的交流奠定基础。

2.基于学习需求的学术英语课程体系

学术英语具备显著的学科性特征,要求学生通过词汇、语法或语篇辨析学术知识,归纳总结,分析学科的话语传统及规约,在学科专业交流中表现出较高的专业素养与英语素养。基于上述学习需求,高校进行学术英语教学改革时需注重课程间的联系,逐步提升学生的学术英语应用能力。

不同学习阶段,学术英语课程的定位应不同。以学术英语交流视听说为例,本科阶段,教学内容以学术主题分析为主,培养学生基本听说能力;硕士阶段,教学内容以学术生涯主题分析为主,培养学生一般学术报告能力和陈述能力;博士阶段,教学内容以国际学术会议主题分析为主,培养学生理解国际学术会议报告的能力。

(二)优化教学与评价方法

基于“双一流”建设及学术英语教学改革的双重改变,高校英语教学目标、方法及评价方法需进行相应改变。

就教学目标而言,教师需结合专业课程特点、学术英语规律,确定教学目标。以某高校制定的医学学术英语教学目标为例,教师从词汇、语法和语篇三方面入手确定教学目标:词汇目标为掌握医学语篇中的缩略词和两栖词汇,要求学生构建词汇对比表;语法目标为使用虚拟语气、被动句或状语从句等多种句法语法,完成学术交流;语篇目标为以客观角度写作逻辑严密的学术报告。

就教学方法而言,教师需引进产出导向法,要求学生根据所在专业自行设计课题项目,开展科研活动,收集英语文献资料、独立撰写英语学术报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学术英语知识,培养学生学术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就评价方法而言,教学评价是教学反思的主要途径,可为学术英语教学优化提供参考。在学术英语教学改革中,教师需结合学术英语特点创新评价方法。以某高校为例,教研团队结合校本学术英语课程编写校本学术英语水平考试方案,邀请学术英语专家对试卷进行效度评价,结合评价结果调整试卷内容,确保试卷可体现学生的学术英语水平。考试以笔答和口试两种方式进行,笔试主要考察听力、词汇、阅读、翻译与写作,题目设计以考查学生能力为主。例如:听力考试中的考试题目以学生高校生活、专业报告、演讲及专业科普性文章为主,分别对应选择题、填空题与简答题,旨在了解学生的学术英语理解能力、信息获取判断能力及信息记录能力。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在学术英语教学改革中,教师是实施学术英语教学的主体,其教学理念、素养关系到学术英语教学改革的成效。高校在开展学术英语教学改革时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引导公共英语教师转变为学术英语教师。重点培养教师用英语开展学科交流的能力,引导教师创新教育方法,开展语类和语料库辅助教学,实现学术英语教学改革,推动“双一流”建设。在高校英语教学中,部分英语教师受学历水平、学校科研立项、职称评定等因素影响,在学术英语研究方面缺乏积极性,影响学术英语的全面推进。针对该问题,某高校从教师团队入手,采取四项措施开展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效。

一是领导做榜样。在该高校中,公共英语教学部的领导层首先投身于学术英语课程教学,通过自身实践探究学术英语教学方法,总结学术英语教学经验,带领普通教师开展学术英语教学,逐步提升公共英语教师的学术英语教学水平。

二是有效激励。为调动英语教师开展学术英语教学的积极性,该高校制定了学术英语教学激励制度,为在学术英语教学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教师提供奖金、优先职称申报等奖励。

三是加强教师培训。该高校遵循“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原则,邀请国内外学术英语专家、兄弟院校学术英语优秀教师到校开办讲座与分享会,为本校教师开展学术英语教学提供指导。同时,选拔骨干教师参与国内多种学术英语教师培训、公开课、示范课竞赛及研讨会等活动,深化教师对学术英语的认识,培养其教学能力,并利用骨干教师的榜样作用带动其他英语教师获得进步。

四是组建教研团队。针对学术英语这一新课程,该高校结合不同专业组建相应的学术英语教研团队,开展集体备课、制作核心课件、示范说课等活动,交流共享学术英语教学经验,提升学术英语教学水平及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学术英语教学改革可有效推动“双一流”建设,因而需各大高校提高重视。借鉴某高校的成功经验,高校可通过完善课程体系的构建、优化教学与评价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学术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支持,拓展学术英语教学的广度和宽度,培养更多国际化人才,实现高校的“双一流”建设目标。

猜你喜欢

双一流英语课程一流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针对岗位需求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论高校大学学术英语课程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