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果戈理的创作风格

2020-01-10曹方毅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果戈理表现主义科夫

曹方毅

(内蒙古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1500)

果戈理(Н.В.Гоголь)是19 世纪俄国讽刺文学流派的开拓者、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传奇。他的主要作品有《钦差大臣》《死魂灵》《彼得堡故事》等。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果戈理的作品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对俄罗斯文学以及世界文学都产生了重大影响。重新研究这些作品,感受其艺术魅力,不但能透过作品看到当时千姿百态的社会状态,更能体会到作品中的良苦用心和细节暗示,有时觉得荒诞可笑,但深究其内在含义,又觉得发人深省、令人回味。

一、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是现代重要艺术流派之一。表现主义流派的艺术家往往在作品中忽视对客观对象形式的描写,更侧重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因此常把现实抽象化甚至扭曲化,来表达恐惧和害怕。表现主义是超越时代的艺术方法,它强调从主观所想出发来表达艺术,通过主观想法来反映内心,并且将这种内心反映转化为一种情感,以荒谬怪诞的方式表现丑恶和私欲的人世罪孽和无穷痛苦,选择打破现实幻觉的变形和抽象作为艺术表达的基本手段[1]。

俄罗斯人先天就有接近表现主义的悲剧式感受。俄罗斯的表现主义倾向最大的艺术特色是艺术综合性,即体现着日常与存在、现实与幻想的综合。俄罗斯表现主义倾向的文学作品受到强大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影响,整体上表现出一种抽象和具体、现实与幻想相结合的特点。而由果戈理开启的文学传统,为表现主义倾向在20 世纪的兴起埋下了种子。

果戈理的很多作品中都运用了表现主义手法。例如:《鼻子》一文中,住在升天大街的理发师伊凡·雅可夫列维奇一早起来在早餐的面包里发现了一个鼻子,那鼻子却是每星期三和星期日都要去给刮脸的八等文官科瓦廖夫的鼻子;八等文官科瓦廖夫一早醒来发现原来长鼻子的地方成了平塌塌的一片,鼻子消失了;在喀山教堂,科瓦廖夫与鼻子长官的对话;鼻子成为五等文官,可以办理护照,想去哪就去哪……这些完全都是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充满荒诞性的事件。《鼻子》这部作品将人的器官特征——“鼻子”拟人夸张化,作品中并没有令人捉摸不透的描写,却给人“荒诞滑稽”的感觉,因为作者更多地运用了幻想的手法。幻想不是没有根据的想象,而是现实中未发生的,但又源于现实的,是对现实进行畸形延伸,并与现实紧密相连在一起的。这里运用了非真实的现实观,将现实夸张甚至变形。

果戈理写道:“发生在幅员广阔的国家的北方京城里,鼻子非自然脱落,冒充五等文官的制服,到处乱闯的故事,虽然这其中有许多不可信的地方,但这事件的本末里,却有什么东西存在的,确实是存在的。怪异而不失荒诞,意外却在情理之中。”[2]80-81这个虚构的情节看似会让读者无法接受,其实读者会不自觉地认为这些情景与文中的人物形象有些吻合。因为“俄罗斯是个奇特的国度”,此处可以把“奇特”理解为“不正常”。在不正常的现实世界中,不正常的人和事就会随之产生,但是某种意义上又显得很正常。这些都是对现实生活的无情讽刺,整日追求功名利禄,每时每刻想着飞黄腾达,正是当时社会体制所衍生出的低俗的社会现象。

二、细节描写

果戈理在细节描写方面是大师,那句经典的“他的书房里总是放着一本书,书签总是夹在第十四页上,他把这一页经常翻读已经有两年了”[3]71,成为点睛之笔,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了《死魂灵》中玛尼洛夫懒散的形象。从空间叙事学的角度来说,如果作品让读者对细节描写产生极大兴趣,那么读者就会更多关注细节,从而阅读作品的速度就会慢慢降下来。也就是说,读者的注意力慢慢转移到事件的空间维度,逐渐淡忘了时间。《死魂灵》中,乞乞科夫拜访五位地主,从乞乞科夫的视角观察他们的房间布置:“真是一个喜悦愉快的房间呐!乞乞科夫瞧了一眼这房间,感叹道。这房间确实很多喜愉之处:四壁是一种近似淡灰的浅蓝颜色;一把圈手椅,四把椅子,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一本书,书里面夹着一张书签,关于这本书我们在前面已经有提到过,还有几张写满字的纸,当然还有烟草……,这些给主人提供了度过无聊时光的好机会。”[3]49-50

上述这段话是玛尼洛夫给乞乞科夫展示书房的一个片段,按照常理,乞乞科夫进入书房赞美的话说完后,主人应该邀请客人坐下,但是乞乞科夫对房间瞧了一眼,就是这“瞧了一眼”,揭示了许多细节:墙壁的颜色、椅子桌子等家具的数量以及摆放、烟草还有关于烟草的摆放等。这样一来,读者就会不自觉地在脑海中形成这样的场景,想象整个房间的布局,就仿佛把某一瞬间定格成了永恒,用空间间接性地留存了时间。

当然,果戈理对泼留希金家中的布局描写也很突出。乞乞科夫对屋子里面的情景很是吃惊,光是写字台上摆放的物品,就很详细地罗列出来“一叠密密麻麻字迹的小纸片”“卵形把手的、颜色已经发绿的大理石镇纸”“一段圈手椅上的断把手”“一杯不知道是什么的饮料”……在果戈理的创作想法中,大自然中不存在低级事物,在他的思维世界中,作家在描写低级微小的事物时也应把它当作伟大的事物来描写,这种创作理念让他更富有激情去描绘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对这些事物的列举和陈述使被描述的对象更加立体,更加生动形象。果戈理用空间细节描写弥补时间叙事的不足,扩大了叙事范围,进而使读者产生兴趣。这些细节描写,一方面为下文的发展作了铺垫,另一方面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让读者更加注重细节描写,不会刻意关注时间的流逝。

三、讽刺手法

19 世纪的俄罗斯社会矛盾突出,经济落后、政治黑暗、民不聊生,人民在现实的痛苦中挣扎,思想方面也蠢蠢欲动。在此环境中,果戈理逐渐形成了以讽刺手法为代表的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风格。

果戈理十分擅于运用讽刺手法。每个时期的创作风格都有自己的特点。

青年时期,以《狄康卡近乡夜话》为代表,运用诙谐幽默的手法,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展现作品中人物的好坏。但该书没有对具体人物形象进行深入描写,批评的是一些人物的缺点,如贪婪、嫉妒等,作品的讽刺程度较轻。

中年时期,以《死魂灵》和《钦差大臣》为代表,运用夸张以及较成熟的讽刺手法揭露现实社会的丑陋和黑暗。既有对官僚干部等上层阶级的描写,又有对日常百姓等底层人员的描写[4]93-94。既有对社会赤裸裸地描写与抨击,也有对梦幻世界的夸张怪诞描写。写景和抒情减少,叙事和议论增加,情节设置更加曲折离奇,更加接近现实,贴近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果戈理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思考,语言更加诙谐幽默,讽刺手法运用得更加炉火纯青,让读者深入了解了“含泪的笑”的内涵。

老年时期,以《与友人书简选》为代表,运用了大量讽刺手法,但是受当时时代环境的影响,讽刺力度较弱。当时的果戈理已经处于老年阶段,作品宗教性较强,整体风格较为平稳。他的作品有人赞成,有人反对,又因《死魂灵》第二卷完成但被烧毁,对果戈理是巨大的打击。于是,从文学转入了宗教以求救世之路,内在思想走向了更高的层次[5]。

多年以来,果戈理被认为是讽刺幽默大师,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他变得复杂起来,正是这种复杂性让他的作品更具有深度和艺术价值。虽然其创作风格和创作理念一直在发展变化,但是讽刺精神作为核心没有改变,讽刺程度由浅到深再到平稳,都是在忧国忧民。后来,受时代环境影响,果戈理不得不从文学转到宗教,便于为国家寻找更合适的发展道路。为此,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结语

果戈理无疑是时代作家和创作大师,他的创作既有荒谬怪诞的色彩和哲理性的讽刺,也对有现实的揭露和嘲讽。运用表现主义,强调以主观为艺术表现的出发点,通过主观所想表达内心感悟,并将这种感悟转化为一种激情澎湃的情感,揭露人间疾苦和社会黑暗。运用细节描写,让读者的关注点不再刻意集中在时间上,为读者构造了一个时邪时善、时真时幻的世界,时而严肃认真地叙事,时而无情怪诞地抨击,这些共同交织成为果戈理的复杂又多彩的艺术世界。运用讽刺手法,更加深刻地揭露社会的本质。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不断丰富和外部世界的不断发展,他的讽刺手法的核心从未改变,只不过不同年龄段的表现手法和表达程度不同。但不管运用什么抨击讽刺手法,他都是在忧国忧民,唤醒民众,为国家民族找寻更好的出路。

猜你喜欢

果戈理表现主义科夫
情绪在表现主义油画中的实践与运用研究
形象表现主义画家——大卫·拉威尔作品欣赏
原始表现主义的画像——沃尔特·米卡作品欣赏
关于表现主义
别让歉意成为一种打扰
坚持写作,一丝不苟
狗狗世界
苏尔科夫与俄罗斯主流意识形态
雾在做迷藏
俄乌争夺 文学巨匠果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