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小萍教授运用补肾壮骨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浅析
2020-01-10郑丹妮胡丽芳孔维萍阎小萍
郑丹妮,胡丽芳,孔维萍,阎小萍
(1.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0029;2.中日友好医院 中医风湿病科,北京 100029)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1,2]。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基本病理表现为滑膜炎、血管翳形成,并逐渐出现关节软骨和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可并发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及抑郁症等[3,5]。RA 属于中医“痹病”、“历节”、“顽痹”的范畴,焦树德教授创议RA 中医病名“尪痹”,阎小萍教授在焦老辨治尪痹基础上,突出了补肾壮骨为本治疗RA。笔者随阎小萍教授出诊2年余,诊治RA 病例逾2000 人次,大部分患者可见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理化指标改善等明显效果。本文将从补肾壮骨为本方面对阎小萍治疗RA 经验进行浅析。
1 阎小萍教授对补肾壮骨法在RA治疗中的认识
《素问》中提到:“肾主骨”“髓者,骨之充也” ,明确指出了肾“主骨”、“生髓”的生理特点。清·唐宗海《中西医经精义》在总结前人基础上指出:“肾藏精,精生髓,髓生骨,故骨者肾之所合也;髓者,肾精所生,精足则髓足,髓在骨内,髓足则骨强”。肾主骨生髓,骨的生长发育与肾的精气充足密切相关,肾精足则髓强而骨壮。反之,若肾精亏虚,则会导致骨髓生长发育乏源,从而在风寒湿邪的侵袭下导致各种风湿性疾病的发生。RA 主要累及骨、关节、肌腱、肌肉等,多表现为关节、肌肉的疼痛,晚期甚至会出现骨质破坏、变形的现象。阎小萍教授继承发展焦树德对尪痹病因病机的认识,强调肾虚为尪痹发病之本,认为痹病仅有当风寒湿三邪深侵入肾,波及于肝致骨损筋挛肉削时,才发为尪痹。肾主骨、生髓,肝肾同源,补肾即可壮骨荣筋,骨壮则关节强劲,筋强则伸收自如,关节运动如常也,从而可以达到治疗尪痹的目的。因此,肾虚在尪痹的发病当中当属关键,而防治尪痹,补肾壮骨亦为重中之重。
2 阎小萍教授补肾壮骨法治疗RA用药特点
2.1 强调补肾壮骨用药要“动静结合”
因RA 以肾虚为本,故治疗RA 时,补肾是关键,予补肾壮骨之药,使肾阳得温、肾精得蕴、脏腑得充、气机得畅方可痹去身安。但补养之法,最忌呆补、滞补,故用滋补之时应不忘疏通,补中有通,方可补而不滞,滋而不腻;同时“痹病”为邪气阻滞,经络不通所致,故治疗中更加注重一个“通”。因此,阎教授在补肾的同时,亦重视补肾药的“动静结合”。静药,指滋阴补肾填精之药,如熟地、桑寄生等;动药,指推气行血化湿之品,如姜黄、元胡、地鳖虫、川楝子、穿山甲。动静相合之药如狗脊、骨碎补、补骨脂、杜仲、续断等,既可补益肝肾,强腰膝,除风湿,利关节,又可通血脉、行气分。阎小萍教授用静药必佐以动药,或用动静相合之药,使滋阴而不腻,填精而不壅,益气而不滞,养血而不留。
2.2 补肾壮骨为主之时结合祛邪、活络、利节
叶天士 《临证指南医案》:“痹者……风寒湿三气得以乘虚外袭,留滞于内,致湿痰浊血,留注凝涩而得之。”指出了正气亏虚,风寒湿邪外袭,痰瘀闭阻经络是痹证发生的病理机制。在补肾壮骨的同时,阎教授常以桂枝、赤白芍调和营卫,以独活、防风、麻黄、苍术、伸筋草、威灵仙、牛膝、干姜、炙穿山甲、土鳖虫等祛邪、活络、利节。
2.3 补肾壮骨之时不忘循经辨证、顾护脾胃
风湿病患者多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疼痛可遍及身体各处经脉所居之地,故在补肾壮骨治本之时,亦需循经辨证而治标。须据痛在何处、其属何经、孰与之连、归何脏腑及药物的性味归经,酌情选用“引经药”,以使“引药直达病所”。如胸胁、胸肋部位疼痛,多为肝气郁滞所致,为肝经之证,常用疏肝理气之柴胡、香附、白蒺藜、桑枝;若颈项脊背僵痛,为膀胱经走行部位,常用解肌发表之葛根配合入太阳经之羌活、防风;若四肢关节伸侧肿痛,为手足三阳经循行之所,常用羌活、独活、桂枝、 桑枝等[6]。在补肾壮骨、祛邪活络利节、循经辨治的同时,阎小萍教授亦常用砂仁、焦白术健运脾胃,可防方中滋阴养肾之药败胃,使中土不滞,生化无穷。对于脾肾两虚便溏患者,则加用健脾益肾固肠之莲子肉及渗湿除痹、健脾止泻之炒薏苡仁;此外,多以千年健、徐长卿,既可祛风寒、止痹痛,又可健脾温胃。既可顾护后天之本,又有治未病之意。
3 典型病案浅析
患者女性,59 岁,2018年12月10日因全身多关节疼痛2年余来诊。患者2年前劳累后出现左肘关节疼痛,后渐至双肘、双腕、双手手指、双肩、胸肋、锁骨等多处关节对称性疼痛,每于劳累后加重,未行规律诊治。现症见:双肘、双腕、双肩关节肿痛。双手关节晨僵持续约30min,畏寒喜暖,四肢不温,口干眼干,纳眠可,小便调,大便稍干。舌淡暗苔白略腻, 脉沉细。查体:ESR 37mm/h;RF 105IU/ml;CRP 0.294mg/dl ANA 1:80;CCP 461U/ml。腕关节B 超:双腕滑膜炎2 级,双腕骨面毛糙,左腕骨侵蚀。中医辨为尪痹:肾虚寒盛证,予补肾祛寒治尪汤以温肾祛寒, 祛风除湿,活血通络。药用骨碎补20g、补骨脂15g、续断25g、桑寄生25g、桂枝10g、赤芍10g、知母6g、防风15g、片姜黄15g、桑枝30g、仙灵脾15g、元胡25g、青风藤25g、秦艽30g、伸筋草30g、葛根30g、羌活15g、独活15g、徐长卿15g、威灵仙15g。14 剂,日1 剂,水煎,早晚分服。
2018年12月24日二诊,患者诉双腕、双肘、双肩关节肿胀消退,疼痛较前减轻,双手晨僵时间缩短至10min,夜间怕冷酸疼,口干较前减轻。舌淡暗边有瘀斑,苔薄白,脉沉细略弦。中药于原方基础上去徐长卿、威灵仙,加鸡血藤30g、千年健15g,改续断30g、桑寄生30g。2019年3月复查:ESR 17mm/h;RF<20IU/ml;CRP 0.158mg/dl。后患者每月规律复诊。
按语:本例患者中年女性,肾气不足,肾虚邪侵而致病,四诊合参辨为肾虚寒盛证。此例患者尚未出现形尪,为“痹病欲尪”,肾主骨生髓,肾精足则髓强而骨壮,骨壮则“邪不可干”,筋骨得养,血气得通,则诸症可消,亦可防治病情进一步进展,故补肾壮骨为此患者治疗之本。方中以骨碎补、补骨脂、续断、桑寄生、仙灵脾等大剂量的补肾壮骨药为主,均为“动静相合”之类,补益肝肾、强腰膝、填精髓,使肾精得充,筋骨得养;同时又可通血脉、行气分,使滋阴而不腻,填精而不壅,气血通而痛自止。桂枝、羌独活、威灵仙、青风藤、秦艽、伸筋草、元胡等搜散筋骨肢体风寒湿邪,舒筋活络止痛;又以桑枝、片姜黄去上半身之湿邪所致关节疼痛,防风祛风散寒。赤芍化痰清热, 知母滋肾清热,又有反佐之用, 以防温热药助化邪热。全方共奏温肾祛寒,祛风除湿, 活血通络之功。服药二周后复诊,即见成效,加大续断、寄生用量增补肾之功,增鸡血藤、千年健活血通络。后复诊可见诸症较前稳定减轻,理化指标明显改善。全程以补肾壮骨为本,寒热辨治为纲,结合具体病情变化调整用药,阎教授治疗尪痹之经验,可从中窥之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