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设背景下独立学院图书馆建设策略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

2020-01-10徐春燕赵文芳

科教导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转设馆员馆藏

徐春燕 赵文芳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图书馆 江苏·南京 210089)

1 江苏省独立学院图书馆建设现状

(1)江苏省独立学院办学模式探索起步早,发展迅速。江苏省是最早开始探索独立学院办学模式的省份之一。目前江苏省共有独立学院25 所,数量居全国第一,在校生达21.3 万,约占全省民办高校在校生的一半。独立学院最初依靠”母体” 公办院校发展到今天,因各地方政府对民办教育持有不同态度,举办投资方认识不一致,造成独立学院性质不够清晰,既公又民的身份使其陷入公办民办而不靠的尴尬境地。相比于转设完成相对良好的东北和湖北地区。江苏省会同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六部门于2017 年12 月6 日共同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规范发展的意见》为规范验收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更是为独立学院图书馆的自身建设提出了规范性的要求。

(2)独立学院图书馆评估指标要求细致。独立学院图书馆转设评估主要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 号)和《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征求意见稿)》,其中对生均年够新书量达到4 册/本科生。《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教发[2006]15 号文件)中在图书上要求普通本科学校生均适用图书、理、工、农、医类应不低于80 册。在江苏省《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规范发展意见》中对智慧化校园的建设也是对独立学院图书馆规范性评估提出了新的要求。

2 独立学院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独立学院图书馆机构、制度不完善

独立学院图书馆成立初期依靠成熟办学经验历史悠久的公办高校和其他社会组织,遵循着母体院校图书馆的管理优势、资源优势。江苏省独立学院图书馆的建设以部分依托“母馆”型为主。汲取共享母体图书馆的优秀资源,但在实际的管理中,独立学院自身存在产权不明确,权责不明晰等局限性,使得缺乏办馆特色,馆藏资源匮乏、工作中缺乏创新精神。转设评估时期下,要求独立学院脱离母体学校的有利保障建设属于自己的土地、校舍建筑、仪器设备、图书、师资队伍等。对学校的重要部门图书馆其自身发展建设也是提出了更高标准要求。

2.2 馆藏文献资源薄弱

独立学院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建校短,经费来源和管理水平存在差异,同时学校发展十分迅速,在校生数量逐年增加,文献资源建设存在基础薄弱,系统性不够等问题,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独立学院自身存在独特性,建校短、发展快,图书馆多将短期内建立丰富优秀的馆藏文献保障体系做为主要目标。而馆藏建设并非是短期能够做到、做好的,单纯纸质图书数量的达标难以完成目标要求。第二,图书馆的总体经费有待加强。独立学院的经费来源有别于公办院校,学校虽然十分重视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但对图书馆的总体经费投入有限,纸质图书单价逐年上涨的情况下图书的品质和生均册数很难达到平衡。第三,馆藏结构有待系统化提高,部分独立学院图书馆在成立初期为增加馆藏数量采取集中大量采购图书的策略,也曾接受母体院校或其他途径的赠书来丰富馆藏。这种粗犷的馆藏建设并没有在有限的经费中重视资源文献建设的结构。第四,电子资源建设投入少,纸质文献所占比例大,电子资源建设的经费使用小于合理水平。独立学院大多部分依托“母馆” 资源发展,在共享电子资源上通过母体院校图书馆提供账号或IP 获得电子资源。

2.3 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模式单一

图书馆专业馆员数量少、馆舍空间利用不充分、投入经费有限等局限性,使图书馆以简单基础性的传统咨询服务为主,缺少虚拟参考咨询、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深入咨询服务。在独立学院的转设评估的新时期下,图书馆应以创新精准服务为指导思想,打造适合独立学院图书馆自身特色发展的个性化、智慧化的信息咨询服务。

2.4 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图书馆的图书情报专业的馆员少、学历结构不合理、中高级职称人员不多,馆员职称发展出现断层,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薪酬待遇不高,专业图情人才流动性大,使图书馆队伍存在不稳定性。

3 转设背景下独立学院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策略

3.1 创新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

独立学院图书馆在转设评估这一新时期环境背景下,应当充分考虑到独立学院发展快、机制新、人事制度主要为聘用制等特点来进行图书馆自身建设,发挥灵活办馆机制,创新组织形式和管理方法。提高图书馆工作效率、创新提升服务水平,建立完善、健全、科学的工作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和“以人为本” 的读者服务理念。

以江苏省为例独立学院图书馆的人事设置由少数在编馆员为主,承担着整个馆内的管理和主要业务。图书馆工作中应该适当对图书馆内部机构进行改革,重组业务部门,减少中间环节,最大限度发挥图书馆现有资源。以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为例,为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的馆员队伍,减少组织管理层次,合并有关职能部门,建立“一人多能,一人多岗”制度,每位馆员专注本职岗位工作同时掌握馆内其他工作。图书馆实行在编人员、助力馆员和勤工助学学生和义工学生管理机制。

3.2 合理规划建设馆藏资源

第一,科学、系统规划馆藏发展。文献资源建设规划应当注重馆藏质量长期发展,重视数字化文献建设的重要性。从文献采访、经费使用分配、馆藏发展规划、资源共享等具体方面考虑。独立学院是地方应用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也是以市场为导向,重实践,主应用,与母体高校“研究型”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差异。在馆藏建设中,应通过学校人才培养和指导性教学计划,根据学科分析主干和交叉学科,理论基础与课程实践,专业考试与通识教育,确定馆藏的比例结构。第二,满足专业需求,创新采购模式。近年来独立学院专业评估已呈“常态化”图书馆文献保障相关指标是专业评估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完成量化数据同时应优化已有和新增专业需求,在图书采购中细化对文献供应商的图书质量、版本、以及相关出版信息。第三,加强电子资源建设,目前独立学院转设评估并没有对电子资源做出具体要求,但未来图书馆发展趋势必将是网络化、数字化、智慧化。独立学院应逐渐加大对电子资源建设的投入,结合专业特色,注重专题数据库,全文数据库等的引进使用,促进馆藏结构的合理化及馆藏体系的完整性。

3.3 进行个性化精准服务,提升服务质量

随着网络化、智慧化图书馆的发展,传统单一的服务方式不能满足。独立学院图书馆应当找准定位以优质服务为基础,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力求精准服务。首先,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设置不同读者需求空间。其次提供个性化服务内容,设置网络服务平台。第三,针对师生需求,提供精准服务。以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为例,在2018 年读书节期间首次推出“阅读导师”,线上可通过新媒体渠道解答学生阅读方面的困惑,提供考研、就业论文写作的指导,线下由导师带领定期举行读书会活动,旨在响应“全民阅读”,营造书香校园气氛。

3.4 加强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图书馆专业人才

独立学院正处于转设评估的转折期,在未来发展中必定会逐步脱离母体院校在技术、资源等方面的支持,走向独立发展道路,在图书馆建设中应当加强图书馆馆员队伍的建设和专业人才的引进。首先应加强对馆员业务能力的培训,提高工作能力。其次,鼓励馆员在职学习,支持馆员从事课题研究。此外应当引进图书馆专业人才,更好地开展各类文献信息的数据、学科态势分析工作。最后要完善职称评聘制度,让馆员在工作中有努力的方向前进的动力。

在独立学院转设评估这一背景下,图书馆的发展应当针对独立学院的特点,创新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提升服务、丰富馆藏资源、加强图书馆员队伍的建设,在未来建设过程中,独立学院的图书馆仍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

猜你喜欢

转设馆员馆藏
在晋招生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本科学校名单
在晋招生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本科学校名单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黑龙江省书法活动中心馆藏拓片选
基于SWOT模型的独立学院转设背景下招生工作策略探究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图书馆创新管理探讨
探讨党校图书馆馆员的工作素质及培训策略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实现高职图书馆长远发展与青年馆员自我实现协调统一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