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公寓管理的途径研究

2020-01-10宋玉红

科教导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公寓心理健康心理

宋玉红

(吉林师范大学 吉林·四平 136000)

心理健康是衡量一个人体质、人格、意志品质等方面是否健全的重要指标。当代大学生,承担着国家和社会赋予的重要使命,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在大学期间,学习时间紧任务重,人际交往关系难于处理,学习时间和发展特长协调困难,就业压力逐年增大等原因,都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呈现失衡状态,轻度的可通过疏导教育和专业指导予以排解,重度的会影响学业甚至危及生命。而在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诸多原因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寝室矛盾,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公寓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1]

1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公寓管理的必要性

1.1 适应当前形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网上订餐和娱乐,这样的形势使得学生在公寓中的时间增加。除去上课时间,大学生有一半以上时间都在公寓中度过。公寓既是学生休息停留的场所,也是娱乐、人际交往、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平台,学生在公寓中呈现的往往是自身最真实的一面。由于人员集中,可能导致的利益、人际关系、资源占有等各方面矛盾,为新时代公寓管理提出了新挑战,这也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公寓管理的重大意义。

1.2 提升管理水平

较之传统的宿舍管理,新时代公寓管理工作要求更高、涉及面更广、重要性更大。因此,必须提升公寓管理水平,用现代化的思维方式进行学生公寓管理。学生公寓是重要的活动基地,公寓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文化育人是新时期公寓管理工作实现突破的新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公寓管理体现了公寓实现创新,全面提升管理水平的工作模式。

1.3 满足学生需要

公寓是学生相对集中的主要生活场所,每个学生都希望在公寓期间得到轻松愉悦的放松,因此对公寓环境和人际关系都有各自不同的需求。性格迥异、生活习惯不同、生源地不同,需求自然也就不同,这些不同很容易导致同学之间的矛盾和问题。产生问题时学生会出现负面情绪,时间久了问题不能解决,负面情绪难以释放,就会导致不良后果。如果得到妥善的处理,排解学生的负面情绪,就会使学生在公寓期间生活的愉快。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学生出现问题和矛盾时的心理需要。[2]

2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公寓管理的目标

2.1 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在高校阶段的大学生,处于青春期,思想活跃、情绪冲动,公寓是学生课余时间的主要生活场所,学生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在公寓中度过。在生活过程中,因为生活习惯、地区差异、家庭条件差异、学习成绩等方面的问题,寝室同学之间很容易产生攀比、摩擦、冲突等情况,这些矛盾不解决,就会积压出程度不一的心理问题,威胁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公寓管理的目的之一就是用专业的引导和干预来化解产生于公寓中的心理问题。

2.2 指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大学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学生思想敏感活跃,很容易产生创造性和发散思维,同样也易受到非主流思想的侵蚀,而产生消极生活态度。因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中收获和挑战并形成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极其必要的。[3]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信息化已经得到普及,学生在寝室内可以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和与外界的零距离沟通交流。这也是学生出现思想风险的重灾区。在公寓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引导和暗示,教育学生用有意义的校园文化活动来丰富课余生活,走出心理误区和阴影,防范不良思想的侵入。

2.3 辅助学生成长成才

大学的目的是教书和育人,一线教师的任务是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成为专业的人;学生管理工作者的任务是将做人之道渗透给学生,使学生成为社会的一份子。这两方面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公寓管理工作是通过在公寓期间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引导,促进学生成长,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公寓管理中,目的是为了用润物无声的方式给予学生思想上的精华,助力学生成长成才。[4]

3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公寓管理的途径

3.1 建立公寓心理健康档案

将心理健康办公室“入驻”学生公寓,为所在公寓的每个学生建立详细的心理健康档案。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了解不同阶段的学生心理波动和变化,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和心理动态。对于近期心理测试呈现异常或问题很大的学生,要通过单线联系的方式与学生所在学院和学生家长取得联系,询问学生近期是否遇到困难和压力,帮助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干预,并协助学校和家长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疏导,帮助学生尽快解决实际困难,走出心理误区,正常的开展学习和生活。

3.2 设立公寓心理健康服务站

在每个公寓设立心理健康服务站和心理健康工作室。可以由专业心理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工作人员。教师方面,可由心理健康中心工作人员和心理健康课程教师来轮流负责;学生方面,发挥学生党支部、心理委员的作用,可将公寓中的这一类学生组织起来,成立公寓心理健康小组。[5]对于从事公寓心理健康工作的师生要进行专业化的培训,既能发挥心理健康工作的效力,又要顾及学生的情感和隐私,充分利用学生代表发挥他们的“朋辈”帮助作用。[6]通过心理健康小组中的学生代表,在日常观察公寓学生中近期遇到困难、家庭发生变故、学业遇到压力、交友面临不顺等问题,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谈心疏导,缓解他们的负面情绪,帮助他们早日走出心理阴霾,以积极阳光的心态处理学习和生活的困难。

3.3 开展公寓心理健康活动

公寓是学生课余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毫无掩饰、最真实暴露自身想法性格的场所。由于长时间一起生活,学生之间难免会因为性格、生活地点等方面的差异而出现摩擦和矛盾。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填补学生精神思想上的空白,可在公寓组织一定的校园文化活动,目前很多高校都开展寝室文化周、棋类大赛、读书沙龙等活动,受到学生广泛好评。可以将心理活动纳入公寓文化活动中来,例如,可开展公寓心理健康小讲堂、心理老师知心话信箱、公寓心里情景剧大赛等,这些活动都是适合在公寓这个特定场所开展的。既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又间接的对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寓教于乐,很有意义。

3.4 准备公寓心理应急预案

尽管日常对学生进行深入系统的管理,也不排除非正常情况的出现。个别心理上存在严重问题,短时间内无法痊愈的学生,或者近期家庭或自身遭遇重大变故备受打击的学生,都极有可能出现严重问题。发现心理问题严重可能出现不良后果的学生,公寓心理管理人员就要及时出面进行专业化的心理干预,安抚和疏导学生情绪并联系家长,共同将学生安全转移到更为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要保证出现紧急情况时干预手段和方式的专业化,尽量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干预,避免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

4 结语

总之,公寓生活占据了大学生在校时间的一半以上,心理健康问题又是高校公寓中学生极易出现的问题,应该受到广泛关注。[7]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公寓学生管理融合,既保证了学生在校期间的身心健康,又实现了专业化的公寓管理,有利于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平安、健康的度过大学生活。

猜你喜欢

公寓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树洞公寓怪房客
前滩禧悦公寓
心理小测试
共享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