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以本为本” 加强专业课教学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的探讨与实践

2020-01-10孙理超郭垂根

科教导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科创专业课程大学生

孙理超 易 欣 郭垂根 陈 建

(华南农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 广东·广州 510642)

随着多年来不断深入的教育体制改革,我国在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和水平上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2018 年5 月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专门讲到高等教育发展和方向。[1]6 月21 日,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教育部在四川成都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强调,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2,3]

近一年来,全国各高校以本科教育基石,大力加强“一流本科教育”,把本科教学放至高等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将科学研究融入本科生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把科学研究的思维和方法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之中就显得尤为关键。笔者以华南农业大学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以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项目为入手点,加强与本科生专业课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启发学生将课堂所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与科学研究融会贯通,提高动脑、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目前存在的问题

(1)学习兴趣不够浓厚。近两年的专业录取情况调查发现,多数录取的学生非一志愿报考,家长及学生对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学习内容均未深入了解,对专业的理解存在很大的误区,导致新学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不浓厚,学习积极性不高。

(2)科研意识不够强烈。普遍缺乏主动与老师的交流沟通,针对专业方向的热点话题,热点新闻、热点文章、热点产品关注度不高,对任课老师的科研工作及研究方向了解程度较低。

(3)对科创项目的申报热情不够高。科创项目的申请人以大二学生为主,这期间的学生课时普遍较多,课业负担较重,一部分学生因担心影响学业而选择放弃,一部分参与科创项目的学生也只能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开展相关实验,时间和效果上都难以保障,容易出现半途而废的情况发生,极大的影响学生对科创的热情和积极性。

(4)专业理论知识运用不足。专业知识的学习是开展科研工作的基础,科研工作是专业理论知识的运用和发展。然而,知识是静态的,可外延的,单纯的课堂教学着重强调的是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尤其对于工科专业而言,缺乏科创项目和实践活动的融合会把学生们培养成消费知识而不是应用和创新知识的角色。[4]

2 专业课课堂教学与科创项目深度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本科阶段是学生实现“自我性”创造性向“社会性”创造性过渡的关键期。对于高年级本科生来说,这个时期是他们实现自我转变的重要转折点,单一的课堂教学已无法满足他们对更深入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以科创为主的科研活动和社会实践等创造性活动便可为他们实现这种质的飞跃提供有利的条件。[5]

2.1 寓研于教,拓展专业课程教学内涵

课堂教学是大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如何改善工科专业课堂教学,尤其是专业性较强的工科专业是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首先,教师要不断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增强个人的理论基础和知识体系。近年来,国内外高水平的人才不断涌入本专业,有较强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但教学经验不足,这就要通过具有一线教学经验的老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不断将自身的高水平理论知识融合到课堂教学当中,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教授给学生,为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在指导科创项目时也会遇到一些平时教学过程中不常用的知识点,在深入学习,向有经验的前辈请教的过程中,即促进了年轻教师不断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又提升了教学团队的战斗力和业务水平。其次,专业导论类课程聘请既具有较高科学理论水平、科研生产一线工作经验、较高知名度的“三师型”教师联合教学。从课程的指导思想上加强教学内容的引领性和广泛性,不单纯介绍学科、专业相关成熟的、高深的基础知识,侧重介绍学科、专业的特点、特色、内涵、发展历程、发展前景等,通过关联本专业的话题新闻、热点信息,引导学生对专业内涵的理解和热爱,激发专业兴趣点。再次,核心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中融入科研成果和行业的最近动态。以教师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和正在指导的大学生科创项目申报过程的思路和经验为例,讲授怎么想,怎么写,怎么做,怎么解决实际问题,并为学生提供一些与课程理论知识相关的研究项目,供有兴趣的学生进行研究。同时也鼓励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的知识自主地提出自己感兴趣的实际课题。引导学生进入正确的科学研究思维,严谨的科学研究逻辑,清晰的科学研究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

2.2 寓研于学,提升科创项目的参与热情和培养质量

以“引导教学,兴趣培养、项目驱动,成果培育”为主线,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和大学生科创项目。第一,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全方位了解科研项目与所学专业课程的关联,系统地获得与科创项目相关的专业知识,开阔学生的科研视野。第二,通过课堂教学,抓住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的兴趣点,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的专题讲座,对提出的关键科学问题,找相关专业老师进行指导,结合科创项目予以实践。对于个别有志从事科研工作的本科生也可以将其吸纳到课题组,与研究生一起培养,即有利于科研团队的搭建和课题的快速推进,也有利于学生尽早理解科研工作的内涵,尽快提高自身科研能力。第三,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年级的差异合理构建科创项目团队,对于一年级的学生重点培养对专业的兴趣和参与科研实验的热情,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要加深他们对科研内涵的认知和对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和理解,让学生学会动脑、动手、动心来解决实际问题。第四,通过大学生科创项目培育有价值的科研成果,以科研成果为依托,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挑战杯”,“创新创业成果展”,“新材料创新大赛”等国家、省部级学科竞赛,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和项目的结题质量,同时,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大学生科创项目。

2.3 科创与实验教学联动,提升学生实操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实验教学作为课程教学的补充,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也是引导学生参加创新实践的第一步。第一,重视实践教学的高质量开展,保障实验课程的完成度,以“家具制造工艺学”课程系列为例,以课程设计为目标,以理论课程为内涵,以实验课程为实操,通过小组形式开展,保证所有学生的参与度和自主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第二,转变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在培养动手能力的同时,以科创项目的具体研究为主线,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促使学生在实验中理清科创项目的实验内容和具体的方案设计,保证科创项目的顺利进行。第三,切实保障实验课程和科创项目的经费投入,通过专项教育教学经费、实践教学经费、大学生科创项目以及教师科研项目经费全额保障大学生科创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完成。

猜你喜欢

科创专业课程大学生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科创走廊“乘风起”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科创“小灯泡”:从伞说起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