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信息化建设助力教育质量提升的思考

2020-01-10郭军舰

科教导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中学信息化

郭军舰

(林芝市第一中学 西藏·林芝 860000)

1 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重视度

中学信息化建设想要发挥出提升教育质量的作用,就需要提高学校的重视度,从各个方面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便利条件。首先,学校以校长为组长,成立信息化建设工作小组,制定长远的建设制度,指导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且负责建设过程中的监督等工作。小组中的成员需要做到明确分工,各自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领导小组在成立之后,需要针对信息化建设情况召开会议,分析、总结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研究解决方法,确保顺利完成信息化建设,确保顺利实施信息化教育。其次,深化教师对信息化教育的认识,积极组织教师之间的主题会议,动员教师亲身参与信息化建设工作、积极学习信息化教育的相关知识;介绍信息化教育的优点,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设计教学互动,体会新型教育方式和资源的好处。最后,加强制度建设,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确保能够顺利开展建设的相关工作。主要包括教师、学生使用计算机教室的相关制度,网络管理制度等,多项制度共同执行,同时保证制度的执行力度,强化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并且督促教师和学生严格按照制度操作,规范信息化教育。可见,在中学信息化建设中,只有从不同的角度加强建设工作的监督与管理,才能够保证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作用,得到提升教育质量的目的。

2 保证信息化建设的经费投入

信息化建设中一项关键的前提条件就是经费,因此需要中学从经费上提供保障。在信息化建设中,需要采购软件和硬件设备,并且根据电脑等相关设备的使用情况定期养护、维修和更换,这对经费的需求较高;同时,信息化设备需要满足教师教学需要,即需要在设备的数量和性能等方面满足实际需要。经费的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和教育机构专项经费,中学根据自身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做好经费预算,提前提出申请,以便能够及时批复和拨款,避免影响建设进度和质量。但国家拨付的经费有限,如果中学信息化建设对经费的需求较高,这就需要学校从其他途径获取经费,拓展经费获取渠道,从而保证经费充足性。从外界获取经费,主要是以学校建设投资等形式出现,用来满足学校的建设需要,保证信息化建设质量,为提升教育质量创造良好的条件。

3 加强信息化建设的管理工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校已经开始积极使用计算机等相关的设备和技术创新教学,并且在教学中凸显出很强的优势。在信息化建设中,不能仅重视硬件建设,还要重视软件建设,确保能够发挥出信息化在中学教育中的优势。此时,学校可以选择将校内与校外资源整合、将网络上与网络外的资源进行整合的方式,创新、丰富信息化教学资源,满足中学使用信息机术进行教学的需要。首先,完善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学校需要在信息化建设中加强校园网建设,利用多媒体技术建立本校的教育资源中心,成立资源库。教师收集、整理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学校的教师都可以利用数据库中的内容。其次,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学。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上有很多资源都适合应用在中学各学科的教学中,并且各学科教师也会上传教学视频或是课件等资源,丰富网络教学资源,有利于教师从中寻找适合自己的资源进行教学;同时,多数的网络资源都可以共享,这样就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此外,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远程教育,即使用课件等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可以减少时间和空间对教育的限制,有利于提升教育质量。再次,规范信息化教育设备和资源的使用,完善档案管理。为强化信息化教育效果,教师需要详细记录使用的课件、视频等资源,记录教学时学生的反馈信息和教学效果等,并且及时保留相关的资源,鼓励教师积极设计和制作教学资源,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要等因素,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整合,将所有的信息整理好,装订成册。同时,针对信息化教育设备的使用、养护、维修等情况进行记录,安排专人负责设备的养护、维修等相关工作,保证设备管理的有效性。最后,制定科学的激励制度,提高教师参与信息化建设、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积极性。学校应将信息化建设与课堂教学进行充分融合,针对教师的工作效率和信息技术使用情况制定激励措施,评选出优秀的教师,从薪资、职称等方面给予鼓励,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邀请专业人士到学校听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授课的情况,指出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升教师信息技术教育能力,进而提升中学教育质量。

4 统一教师信息化建设的思想

想要发挥出信息化建设在中学教育中的优势,提升教育质量,需要统一教师的思想,使其重视信息化建设,参与到建设工作中,不断完善信息化建设。在中学教育的建设和发展中,将信息化建设放在首要的位置,有校长、副校长以及主任等相关领导负责组织领导工作,定期组织工作会议,分析并总结信息化建设情况。在统一教师信息化建设思想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在全校范围内达成共识:第一,做好信息化教育工作,以科学技术推动学校发展,这是学校在现代化环境下发展的重要条件。第二,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和素质。第三,正确认识信息化建设,认识到这是进行创新教育、推动教育发展到一个新的台阶的保证。通过以上三点,强化全校教职人员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在中学教育中加强信息化建设工作,需要统一教师的思想,使其能够全面且正确的认识信息化建设,进而参与到实际工作中,保证信息化建设工作质量。

5 强加教师信息技术使用能力

中学通过信息化建设提升教育质量,需要强化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这样才能够发挥出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突出其价值。首先,将信息化建设纳入到学校发展的整体规划中,并制定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计划,完善培训的相关组织结构,保证计划的可行性,提高其有效性。其次,中学对教师的培训可以采取集中培训和自主学习两种形式相结合。具体为:(1)学校根据信息化建设进度和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需求,在寒暑假期间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组织的统一培训,强化其信息技术能力,主要学习投影设备的使用、课件的设计和制作、网络资源的剪辑等。(2)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计划安排,选择合适的时间通过网络学习,或是购买相关的书籍等资料,自主学习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运用的相关知识与技能。(3)学校还可以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将教师组织在一起,共同研究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等内容,争取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信息技术在中学教育中的作用。在集中培训和自主学习中,增加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了解程度,使其看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改变教师对信息化建设的看法;同时,还能够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能力,这就为提升教育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6 加强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建设

中学在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应积极响应和贯彻国家的号召,建设信息化教育平台,实现教育资源共享。首先,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开发并使用新的教学资源。目前,课堂教学使用比较多的信息技术是多媒体技术,该技术有利于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强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受,且多媒体技术能够将色彩和影像等内容融合起来,有利于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其次,利用信息技术加强校园网建设,实现“班班通”。在班级中配备电脑或是电视等信息化设备,以校园网站为中心,在每一个班级中实现网络覆盖,加强对信息化建设和对教学的指导,全面提升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并且实现信息化教育快速、稳定的发展。各班级中的电脑等信息化设备由专人负责保养、维修,而“班班通”则有班主任负责,一旦出现无法解决的故障,需要及时上报信息,及时进行处理,并且做好记录,保证设备能够正常使用,避免影响教学活动。最后,学校还应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将教学资源应用在各个学科中,即丰富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和形式,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此外,还可以将艺术类资源应用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将其与不同学科知识融合,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提高其教学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配合教师,达到提高教学成果的目的,实现利用信息化建设提升教育质量的目标。

7 总结

总而言之,在中学教育中阶段加强信息化建设,以此提升教育质量,可以采取的途径主要有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重视度、保证信息化建设的经费投入、加强信息化建设的管理工作、统一教师信息化建设的思想、强加教师信息技术使用能力、加强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建设等,即从全方位的角度落实信息化建设,确保能够实现提升教育质量的目标。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中学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在多解中学创新
民用飞机航电系统虚拟教学资源建设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资源网建设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