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理论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01-10白明月

科教导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思政理论大学

白明月

(郑州商学院 河南·巩义 4512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要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相应。

1 背景及文献介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要做到这些,仅靠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想办法把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渗透到各学科教育教学工作中,让学生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思想政治理论围绕在身边。

关于思想政治理论在高校其他学科中的应用,不少专家学者已经做了一些研究。李倩瑶、李长有、刘淑芹等人分别对思想政治理论在经济数学、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毕长江主要针对财经类高校专业课程如何推进课程思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张玉玲主要介绍了思想政治理论如何运用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马妍介绍了在“市场营销学”翻转课堂中引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如何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市场营销学”结合起来。

2 思想政治理论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1 何为课程思政

简单来说,把思想政治理论应用其他非思政课的教学中,就是课程思政。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各科课程本身的特点,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优秀的传统美德和文化教育、劳动教育等很自然的与专业课融为一体,最终在完成专业课的同时,还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并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校的立身之本是立德树人,而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只是一个授课机器,而不管育人。同样是一棵树,如果不修剪,是长不成参天大树的,培养学生也是一样的道理。这就要求我们专业课教师在提高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提高课程思政意识,将思想政治理论融入到专业课中去。

2.2 大学数学的特点

大学数学包括高等数学(经管类是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本身的特点是逻辑的严谨性、知识的抽象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大学数学更是很好的诠释了这三个特点。

(1)逻辑的严谨性。大学数学的定理、推论都是经过严格的推理、论证得出的,不能出现任何差错。而且学习过程中前后知识点的连贯性是很强的。

(2)知识的抽象性。大学数学中的概念、定理、公式明显比中学的多,而且定理证明多,因为大学数学不仅要求学生知其然,还要求学生知其所以然。这些知识抽象性特别强,要求学生要有很好的推理能力。

(3)应用的广泛性。大学数学不同于中学数学的其中一点,就是应用性极强。比如:高等数学中的微分方程、线性代数中的解线性方程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的概率问题,都可以应用到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中,用数学建模解决问题。大学数学中的一些知识还可以运用到其他学科中,如机械、工程、物理、化学等等。

除了以上数学的三个共同特点,大学数学还有一些其他特点,如授课内容和顺序的灵活性,教师不一定要按照教材一板一眼的讲解,可以有自己的思路和方法,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依托教材,又高于教材”。

2.3 大学数学课程实现课程思政的方法

根据以上大学数学学科的一些特点,可以看出,如果教师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只是讲解书本上的知识,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培养出来的只能是学习机器,不是国家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人生观、价值观,提高知识储备量的同时还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这时,教师就要学会将思想政治理论与大学数学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也了解了政治,提高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这里给出几种大学数学课程实现课程思政的方法:

2.3.1 用心寻找大学数学课程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元素

教师在课下备课过程中,要积极收集与本节课教学内容有关的思想政治理论,育德育人要素,以及对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教育有关的内容,并且还能以学生能接受的不同方式展现出来。

比如:高等数学中的数列的极限这个知识点,教师讲解时就可以用“割圆术”来引入。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在解决圆周率的小数点后三位数时,提出了割圆术,后来,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在刘徽的基础上又进一步研究,将圆周率精确到了小数点后7 位。数列的极限就是一个无限接近的过程,联系到现实生活中,小到自身的梦想,大到国家的中国梦,首先要先确定一个理想,然后就是朝着理想奋斗,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无限接近,最终得以实现。所以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教师在讲解函数的连续性时,也可以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是连续的,比如植物的生长,不能拔苗助长,比如知识的积累,必须通过长时间的付出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完成,不能急于求成。

教师在讲解中值定理时,可以介绍罗尔、拉格朗日、柯西三位数学家的生平故事,在讲解洛必达法则时,介绍洛必达法则命名的由来,介绍这些数学家是如何一步步完成一些著名的结论的,还可以介绍数学家们的爱国情怀,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向学生传播了正能量,告诉学生一个道理,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2.3.2 寻找适合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

在选择授课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时,要注意把思想政治理论与大学数学的知识点融合起来。充分利用身边的一切有用的资源,如课上使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下使用在线课程自主学习,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学习理论知识,并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3.3 寻找合适的方法将“远在天边”的内容变得“近在咫尺”

大学数学课程中的很多数学家都是外国的,学生有时候一看见名字,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觉得太难理解了。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多了解时事政治,就可以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步伐,带领学生认识各国的数学家,以及他们的著作成就,还可以讲解一下对应各国的风土人情,扩大学生的视野,视野开阔了,眼光就会看的更远,对新鲜事物的恐惧感就会减弱,更有利于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放开手脚做大事。

3 应用效果

大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理论,但是将思想政治理论应用到大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时,不能是简单的生搬硬套,不能将思想政治课的内容直接拿到课堂上讲,这样会让学生感觉突兀,枯燥无味,时间长了甚至会产生反感,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将课程思政内容自然的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觉到虽然课程里有“思政味”,但是又不会感到乏味,而且很多地方和自身实际联系起来,还能产生共鸣。要做到这些,教师就要做足功课,不仅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还要知晓社会热点,国际国内形势,认真学习《学习强国》,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修养。

课程思政在培养学生的三观和道德素养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将思想政治理论与大学数学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课程思政,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意识得到健全,还能增强学生的政治信仰,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崇高的政治理想,使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应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思政理论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坚持理论创新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神秘的混沌理论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大学求学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