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程思政背景的冶金学教学改革与探索

2020-01-10隋裕雷

科教导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冶金思政德育

隋裕雷

(苏州大学沙钢钢铁学院 江苏·苏州 215000)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话点明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然而在当今网络开发的时代背景下,一部分大学生思想状况受到冲击,出现价值观扭曲和信仰模糊等问题;此外大多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赖于单一的“思政课堂”,学生接受思想教育洗礼的渠道比较单一,导致思想政治的红旗在某些高校的阵地存在褪色现象。[1-2]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推行“课程思政”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在各个专业课程中。2019 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也明确要求高等教育中的其他课程要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机制。[3]准确的讲,“课程思政”就是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育、德行品行的塑造等思政教育和德育教育全方位、多维度地渗透于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之中,以潜移默化、春风化雨般的方式将学生内在的价值追求与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相结合,让学生树立服务人民、回报社会、奉献国家的崇高精神,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事业中去。[4-5]因此,这就要求高校专业课教师要充分挖掘各个学科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切实利用好专业课程的育人效应,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全程贯穿专业课程教育教学全过程,以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冶金学是一门研究如何经济的从矿石或其他原料中提取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并加工成具有一定性能的金属材料的科学。作为冶金工程专业教学的核心,它是每一位冶金专业学生必修的重点课程。[6-7]因此,将“课程思政”引入到冶金学教育教学上来,一方面可以确保思政教育和德育教育在冶金专业教育教学的全覆盖,另一方面也使得每一位冶金专业学生都能树立将我国建设为世界顶尖冶金强国这一宏伟目标。鉴于此,笔者在“课程思政”理念的指导下,对冶金学相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和实践,力求寻找冶金学专业教育与思政的教育的有机结合点,充分发挥冶金学专业的德育教育作用,为培养新时代冶金技术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1 教学理念

冶金学,是冶金工程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将冶金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以培养能够从事冶金相关专业生产实践、工艺开发、生产组织与管理与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传统冶金学教学理念也是围绕培养懂技术有能力的冶金人才这一教学目的展开,教学方面主要侧重于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灌输和讲授。因此,教师只需要具备冶金相关专业知识和基本的教学技能,就能走上三尺讲台,给学生讲授这门专业课程。然而,在“课程思政”大背景下,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冶金人才的培养要求,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这就要求冶金学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教学技巧,还要对“课程思政”有足够深刻的理解。教师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思政教育和德育教育在冶金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切实明白自身所承载的思政和德育责任;另一方面要懂得如何挖掘冶金学专业知识中蕴含的思政和德育元素,使得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自然而然的接受思政教育和德育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冶金学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性,树立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忠诚,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自觉肩负起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2 教学实践

“课堂思政”是一种教学理念,或者说是一种教学思维,它不是“专业课”和“思想政治课”的简单叠加,因此教学中不能生搬硬套的将思想政治课知识安排进专业课教案中。笔者所在教学团队在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后,立足于冶金学专业课堂,经过不断摸索与优化,形成了以冶金学基础知识为载体与血肉、以其蕴含的思政和德育思想为内涵与灵魂的冶金学课堂新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大纲中明确课程思政思想。冶金学教学大纲是规定冶金学教学内容的纲领性文件,主要包括冶金学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重难点及考试形式等。课程思政思想进教学大纲,具体来说是强调思政和德育教育在冶金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要求课程思政思想要具体呈现在冶金学课堂教学内容中,且在最后的课程考试中有所体现。笔者认为在教学大纲中明确课程思政思想,将为冶金学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奠定基础、指明方向。

(2)邀请思政教师进行指导。以冶金学为代表的工科教师在本专业的教学造诣深厚,但一般都缺乏思政意识,难以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内容。冶金学囊括黑色金属冶金和有色金属冶金等多个门类,其原理、工艺、设备相关内容繁杂,且概念多、理论性强,教师面临比较繁重的教学任务,不合理规划的话难以将思政教育有效的应用到专业课授课当中。因此,笔者所在教学团队将学院思政老师吸纳进专业课教学队伍,邀请思政老师对冶金专业教师进行思想政治培训,并在专业课团队集体备课过程中给予指导,协助专业课教师完成对专业知识和思政思想的高效融合。

(3)课堂教学中挖掘思政和德育元素。在课堂教学中挖掘思政和德育元素是冶金学课程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主要呈现方式。如何在冶金理论知识中发掘出思政与德育的闪光点,是解决两者融合的关键问题。教师要学会巧妙的设计和合理的引导,把冶金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提炼出来。例如,在“钢铁冶金的发展”这一章节中指出:二战时期日本钢铁产量是中国的145倍,正是这种差距使得日本在中国的国土上横行霸道了13 年,那是一个山河破碎的时代;而如今中国的钢铁产量占世界钢铁总产量的50%以上,跃居世界第一,再无外敌敢入侵中国。告诉学生们这一变化的背后是一代代冶金人怀着对祖国的忠诚,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结果,引导学生增强爱国情感和作为冶金工作者的自豪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自觉肩负起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再比如,在学习“冶金企业污染防治”这一章节时,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培养环境保护意识。课堂教学要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将思政教育自然渗透到学生的专业学习过程中,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课后小结中引导学生思考思政内涵。课后小结是高校专业课程理论学习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是用来梳理课堂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并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评价。在课堂小结中,也应当将思政教育引进来,引导学生思考本堂课除了专业知识外,还学到了哪些思政知识和德育教育,诱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反思,必要时还可以给学生留一些开放性的课后作业,让学生思考在本堂课学到了哪些人生哲理或感悟,对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什么影响,以进一步加强冶金学理论知识和思政德育思想的结合度。

(5)在考核中构建专业-思政双重评估标准体系。除了在教学中强化冶金学理论知识与思政元素的融合外,也应该完善当今的冶金学课程教学评价标准。要在传统教学评价体系中引入思政教育评价内容,构建冶金学-思政教育双重评价体系。将思政与德育教育作为冶金课程教师教学评估和学生考试考核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检验教师的思政教育水平和学生的思政德育学习成果。以冶金学专业基础知识作为思政与德育教育的载体,加之专业-思政双重评估标准体系的构建保驾护航,可以保证冶金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和思政德育思想的双重提升。

3 结语

高等教育,思政德育为先。在当今课堂思政大背景下,思政教育与德育教育要融汇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冶金学课程教学改革目的是培养以思政德育为魂魄、专业技能为血肉、具有高度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高级冶金专业技术人才。经过探索和实践,基于课程思政背景的冶金专业课程的改革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获得了师生们的广泛认可。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课程思政理念与冶金专业课程的融合,以期培养更多志愿投身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冶金人才。

猜你喜欢

冶金思政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国内外氢冶金发展综述
河南豫光冶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河南豫光冶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河南豫光冶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