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创新实践

2020-01-10高正泉吴桢干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35期
关键词:化学课堂教学

高正泉 张 娜 吴桢干

([1]上海市奉贤中学化学教研组 上海 201499;[2]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 201418)

混合式教学来源于英文“Blended Learning”一词,中国也已经发展了十多年。它不是简单的传统学习和网络学习的叠加,而是通过多种教育资源的系统融合,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自主建构以实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类模式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与传统课堂的优势,充分发挥1+1>2的协同作用,同时提高教学水平。《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修订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必须坚持反映时代要求,内容主要是:反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关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改革,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促进人才模式的转变,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科学技术进步新成果,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话语体系,反映形势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成就。紧接着,2018年教育部文件《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中实施“互联网+教师教育”创新行动,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虚拟仿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教学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这就让混合式教学在各类教改中呈现风起云涌的状态。在高校的课堂教学中,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比比皆是。但是高中教学的混合式教学还处于起步状态。

在课标修订2017版中同时指出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五大素养。围绕这一课标要求,奉贤中学化学教研组在已有的课堂授课经验基础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创新探索,形成“四位一体”的混合式实践案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具体做法

1.1 基于学情分析,做到因材施教,设计五味教学

根据调查问卷、班级的学情分析及学风建设情况,因材施教,提出高度契合奉贤中学办学特色敦本重学和主动发展的教学设计方案。通过顶层设计,将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分割、切块,分别确定线上、线下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以适应不同班级的学情特点。在明确教学内容的前提下,设计五味教学模式。通过生活案例(土味)提出化学提问(学味),设计“问题导学”框架引学(辣味),通过穿插生活趣闻中的化学常识(趣味),使学生形成沉浸在(回味)阅读、分析与思考中发现信息与知识的联结中。整个过程中,理论模块和应用模块相互穿插,使课程更具备应用性、创新性、趣味性和挑战性。以高一年级的《晶体》教学内容为例,本知识点兼备着具体和抽象,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较高。从宏观角度观察、分析各类晶体的物理性质,属于具体范围学生较容易接受。由宏观深入到微观角度分析晶体的结构、作用力等,则属于抽象范围了,许多学生就往往难以想象出来。针对学习基础层次不同的学生,教学方法模式也不可千篇一律。高一(11)班学风氛围良好,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强,设计各类晶体性质总结为线上自学内容,线下设计重点难点的强化理解,配套阶梯式练习题训练,帮助学生在训练中强化知识掌握。高一(4)班学生理解力一般,将通过生活案例引入化学知识,通过强化其与生活的关联,比如从华为5G,中国芯等热点词汇切入,芯片主要构成就是Si晶体……,这样就能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探究热情,同时还能在实际案例中强化基本概念的掌握。

1.2 注重资源整合,利用精品课程,提升教学质量

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在各个平台已经汇集了不少的教学资源,其中不乏有名校、名师的教学风采。正确、定点利用此类网上资源,促进学生跨地域的在线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主要将已有的慕课资源进行编辑后放入学习资料库或者设计为任务点进行线上教学。在学生对现有教师审美疲劳的状态下,通过“善变”的脸孔,激发学生好奇心,提高学习兴致;同时也利于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比如在《有机化学》章节的学习中,有机物空间结构的学习以及某些有机实验的学习,远程实物展示、演示实验的效果并不如人意。此时,将网络视频、图片、动画等网络资源用语辅助教学,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有学生就在哔哩哔哩网站上找到了大量有关有机化学学习的网络资源,极大地提高了他的学习效益。线上资源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可以实时回放,并且在设计过程中均掺杂了不同的思维模式引领学习进程,这样引入容易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1.3 巧设任务关卡,问题导向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混合式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形成“双主体”,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课堂充分体现学生的导向意识,而非只是“填鸭式”输入性教学,师生同频共振构建学习共同体。在线上录屏中,布置了不同的任务关卡实现“问题助学”,以“问题”引发学生的头脑风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积极讨论,并用思维导图梳理核心内容,拓展性地建立化学离散而又系统的知识框架导图,让学生以“逻辑”思维将知识进行串联,加以加工,进行吸收消化鼓励学生在不同资源平台错峰打卡学习录屏、线上精品课程等,从不同侧面理解章节知识,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让学生感受不同平台的魅力,达到寓教、寓学与“游戏”空间,提高学习兴趣。如在《电离平衡》章节学习中,利用问卷星平台与钉钉平台设计一些知识竞赛闯关题将知识进行融合,知识竞赛中的问题深坑与基本知识相结合,这样学生在闯关的过程中,学习能力逐层递进,知识体系也得以掌握和完善。

1.4 强化过程评价,形成督学机制,确保教学效果

《2017版课标》指出,高中化学学习评价应聚焦并促进学生“五维”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采用多元评价方式,重视评价的督学、促学作用。线上教学缺少了“确认过眼神”的电波交流,但无声-有声的云端交流增加了神秘色彩,更是检验学生自觉、自主学习的试金石。重要的评价、督学方式确保学生不会开天窗,提高学习效果。由于化学学科知识的“碎片化”和“连贯性”,更需要注重知识和素养的过程评价。所谓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充分利用线上可回放资源,进行强化基本知识。在每个录制视频的中间均穿插了“简易问题”,此类小框往往是对上节段重点知识的回顾,实现即时消化,增加学习的挑战性和趣味性。课后“问题展学”以问题再次激发学生深度思考促进学生从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的转化,自主建构思维体系及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如在《元素周期律》章节学习中,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比较方法有很多种,学生记忆时往往顾此失彼。在视频录制不必一口气把所有方法罗列到底,而是把这些碎片化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比较方法设计成碎片化的小问题,均匀分布在整节课堂教学视频中,进行课上督学反馈检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间断地被提醒思考、复习前面的碎片化知识点,多次强化,加深印象。同时,重点、难点知识放在师生课堂最后阶段或见面课进行加强和巩固。一般形成了线上视屏学习——线上通关、趣味测试——见面课巩固难点、面授抢答、知识拓展——微信群、QQ群即时答疑解惑,这种融合式的线上线下促学、督学方式,确保教学效果。

2 设计思路

遵照全流程OBE理念,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过程中采用进行过程化考核。

(1)建立课程内容、考核方式、评价方式与课堂目标的对应关系矩阵;

(2)建立过程考核的组成方式随堂练习、模拟考、课后作业等的权重,支撑学生的课程达成要素和高考要素;

(3)建立每学时课堂的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评价方式与某一课堂目标的支撑关系;

(4)建立每个章节授课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并进行过程模拟考,争取学生活学活用,在模拟考当做演练,证明学生线上学校效果;

(5)将过程考核中的各个环节分配权重,整合成平时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告知学生,让学生清晰看到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加强和巩固。

3 总结

我们研究如何“教”化学就需要反向思维深度研究学生是如何“学”化学的。混合式学习通过有机整合见面课(face-toface learning)和数字化学习(E-Learning)这两种典型的教学形式,协助我们树立了学习化学的学习形式。混合式教学可以扬长避短,融合了课堂教学和网络学习的优势,使得学生与教师形成学习共同体。在整个过程中开展自主学习,加强学生的自觉、自发、自动学习的能力;同时开展合作学习,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变课堂简单提问为趣味教学,共同研讨;使学生从“被动”地听,转变为“主动”地参与教学环节设计,从单纯输入变为输入-输出双向驱动的角色翻转,帮助学生在面对真实环境下利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沟通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新课改背景下,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具有很多的优点。基于高中化学的课程特点,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与高中化学教学中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猜你喜欢

化学课堂教学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