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社区志愿者服务中提升医学生创业就业能力

2020-01-10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35期
关键词:社工医学院校医学生

赵 雷 李 渊

([1]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器官移植科 云南·昆明 650032;[2]昆明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云南·昆明 650032)

1 医学生创业,就业形势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长,在202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874万人,比上一年增长40万人,但社会可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加之往届未就业毕业生也在求职,每年都有大批量毕业生亟待就业,大学生就业形式不容乐观。

2020年3月25日,国家人社部发布一系列促进大学生毕业就业的相关政策,如扩大基层就业规模,扩大招生人数等措施,但都是外部措施,而主要因素在于大学生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创业就业能力,让自身在大学期间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同时,具备更多创业就业经验。大学期间不同专业为大学生提供不同知识学习储备。对于医学生而言,更为本科生提供了生理、生化、病理到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具有梯度的专业医学学习,医学生在本科期间已经储备了足够的医学专业知识,但创新创业状况并不乐观,毕业生创业领域和专业相关只占三分之一。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热潮席卷各大高校,医科类院校毕业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挑战。在“双创”大环境下,基层医疗单位对医学生的需求增加,同时医药企业需要大量高素质复合型专业医药人才,但医药类毕业生,尤其是高职类毕业生规模庞大,近几年医药类毕业生增长幅度远超过职场可提供的岗位增幅,加之医学生课程繁重,未能在本科期间接触社会,其自身“双创”意识薄弱,内在和外部因素导致医学生毕业就业困难问题格外突出,就业形势格外严峻。就业压力随之增大,影响医学生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优秀、实用的医学生显得尤为重要,而引导医学生对创新思维的培养,创业能力的提升显得更加重要。

2 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教育现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更加重视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和创业能力提升以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实现高素质,高能力人才培养。随着医疗水平提升,人们更加关注自身健康,对医学人才需求也有所增加,但就业形势的严峻,医学生应培养自身创新创业能力以适应就业竞争。医学院校专业特色突出,人才作用贡献巨大,特别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科研攻关和治疗救治都体现了医学创新创业的重要性。然而,目前大多数医科院校对于医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仍不普及,关于创新创业的课程内容只涉及理论,未能对医学生实践起到关键作用,没有深入到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核心,缺乏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视。医学院施行创新创业教育时间有限,无法和实际课程相结合,不能深入社会实现创新创业实地研究。目前医学院校大学生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目的十分局限,认为只是单纯完成学校的课程学分,不会将创新创业精神应用于毕业就业,很少考虑到职业生涯的创业就业问题,依然是以学习为重而忽视实践。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方式方法单一,仍然是以理论授课为主,授课无连续性,缺乏实践和理论的有效结合,而且课程教学内容偏向经商式创业,缺乏医学相关专业创新创业指导。在医学院校针对医学创新创业指导教师也十分有限,缺乏更有经验的教师支持,使医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无法发挥更优的教学效果。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多为年级辅导员,因辅导员工作繁忙,而且很多辅导员没有真正的创新创业经验,导致所授内容也只是理论知识,没有实际的实践指导反而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因此医学院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质量仍有待提高。

3 医学生创业创业精神提升途径

3.1 构建切合医学生实践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体系

为满足社会对创新创业医学人才的需求,提升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以适应就业竞争压力,医学院校应该积极构建对医学生切实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结合医学生课程和时间,不断在医学生课程中完善课程内容,包括社会实践,讲座等,在创新创业课程理论教育中切实增加医学生社会实践,如定期的社会医疗志愿服务,社区医疗知识健康普及,让每位医学生深入创新创业基地切实了解创新创业内容。

3.2 加强医学院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医学院校加强对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组建,聘请创新创业知名专家加入师资队伍,为医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创新创业指导团队,由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定期开展创新创业比赛项目,将有利于提升医学生创新创新兴趣。由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教师深入医学生群体,指导医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申报和实施,指导医学生解决创新创业问题,对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4 社区志愿者服务提升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思考

社区志愿者活动形式多样,活动内容质量不一,现阶段医学生社区志愿活动主要为社区义诊,义诊内容主要为血压测量,针对医学生的社区志愿者活动却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医学生社区志愿服务主要原因为完成学校布置的社会实践学分,其主要实践时间段为假期,无组织性,无纪律性,也无专业教师指导,对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帮助较小。但通过医学院校共青团统一招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针对社区慢病进行慢病志愿宣讲普及服务,形成“共青团-社区慢病普及志愿者-社工”的社区志愿服务新模式,将对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

4.1 “共青团-社区慢病普及志愿者-社工”的社区志愿服务新模式的实施方法

通过医学院共青团面向医学院校所有学生招募社区慢病知识宣讲志愿者,整个志愿者队伍由一至两名具有资深的创新创业经验的教师担任,主要负责创新创业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运用指导。将志愿者分为不同组,每组设置组长一名和副组长两名,组长由所属慢病科室主治及以上医师担任,主要负责志愿者宣讲内容审核,副组长由两名医学志愿者担任,负责组织志愿者活动。每组志愿者由组长根据指导教师安排慢病宣讲内容和形式进行PPT制作和宣讲知识准备,再由组长对内容进行审核和指导,最后由志愿者进行宣讲和经验交流,由指导教师进行创新创业相关指导。

4.2 “共青团-社区慢病普及志愿者-社工”的社区志愿服务新模式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社会实践是创新创业的源泉,医学生创新、创业有赖于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共青团-社区慢病普及志愿者-社工”的社区志愿服务新模式为医学生提供了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平台,在社区慢病知识宣讲期间医学生通过自身所学知识进行PPT制作,同时对于自身不熟悉的内容可通过自身查阅书籍或咨询指导教师,在巩固自身所学知识同时,提升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同时也提高医学生编辑能力。由组长指导医学生自行进行社区慢病知识宣讲普及,利于提高医学生自身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深入社区,切实贴合社会,把自身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提升自身社会实践能力。由医学生自身组织和协调活动,利于医学生组织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提升,在宣讲前和宣讲后由创新创业指导教师进行总结和指导,更加利于医学生创新创业思维提升。

4.3 “共青团-社区慢病普及志愿者-社工”的社区志愿服务新模式存在的问题

医学院校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主要为学校社团组织或自行安排的社区义诊,其形式单一,无严格组织性,实习的医学生仅能进行简单的血压测量或血糖测量,对慢病的病因或预防等知识仅局限于课堂所学,无更多拓展,而“共青团-社区慢病普及志愿者-社工”的社区志愿服务新模式可调动医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此模式对创新创业指导老师和各小组队长的选择较为困难,尚无可案例可借鉴,其志愿者的管理,志愿服务详细项目内容设计和政策支持均处于探索阶段,招募的志愿者专业知识掌握度参差不一,将会一定程度影响志愿服务进度和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同时对此方面的研究尚无详细报道,缺乏专业的培训体系和经验借鉴,需逐步探索和完善。

4.4 “共青团-社区慢病普及志愿者-社工”的社区志愿服务新模式问题解决方法

医学生群体接受过高等教育,思维新颖富有活力,接受和理解能力强,因此为免避新模式的社区志愿者服务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应丰富社区志愿服务内容,医学生从查阅资料到PPT制作修改,社区知识宣讲和讨论,增加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教师和各组长的选择也应严格把控,指导教师的指导切实对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有提升,组长的选择确实对志愿者理论知识的提升有帮助。

5 总结

志愿服务对大学生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新模式的探索与运用在提升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上会获得更多的社会效益,有助于国家医药卫生创新人才培养和创业能力提升,有助于解决医学生创业就业难题。在我国医科院校开展“共青团-社区慢病普及志愿者-社工”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应该将本科所学专业知识、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以多种方式和多种形式鼓励医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以提升自我创新创业能力。同时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应给与医学生正确的引导,以正确的方式有效的提升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猜你喜欢

社工医学院校医学生
青春社工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社工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处境尴尬的医务社工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对医学生心肺复苏课程设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