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在紧张型精神分裂症木僵状态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20-01-10卜晓慧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23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家属量表

卜晓慧

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精神卫生防治所,广东河源 517000

紧张型精神分裂症是精神分裂中一种少见类型,常表现为紧张性兴奋与紧张性木僵交替出现,其中木僵状态较为常见[1]。患者发病急,少数患者可自行缓解,紧张型精神分裂症在精神分裂症的各个类型中紧张型精神分裂症治疗效果理想、预后最好[2]。治疗期间给予有效护理措施,可提升疗效,改善生活质量。本研究中给予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 年1 月~2018 年5 月60 例紧张型精神分裂症木僵状态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 例与对照组30 例。纳入标准:能够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无明显思维逻辑障碍;年龄18 ~50 岁,病程5 年以上;符合ICD-10 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慢性躯体疾病者;酒精或药物滥用者;哺乳或妊娠期妇女者。观察组男16例,女14 例,年龄18 ~50 岁,平均(36.6±2.6)岁;对照组男17 例,女13 例,年龄18 ~49 岁,平均(36.7±2.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叮嘱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按时服药,行常规健康宣讲,进行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如刷牙、洗脸、洗澡等,组织患者每天参与文娱活动,如体育运动、阅读、音乐欣赏等,行常规行为训练,纠正不良生活表现,鼓励患者之间进行交流,提升语言及非语言表达能力。

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具体为:(1)强化基础护理干预:采用表扬、鼓励等措施对患者进步及积极行为进行鼓励,根据患者表现情况,安排喜欢的工作,提升患者社会功能。对一些不符合要求的习惯及行为及时纠正,同时告知其可能引发的不良后果,促使患者能够改善生活习惯及行为,在患者出现随地大小便等不符合要求的行为时,可采取适当惩罚措施。(2)低强度运动干预:将运动项目根据团体类与个人类分开,每周一至周五上午,开展运动锻炼,60min/次,下午30min/次,持续3 个月。团体项目包含:慢跑、快步行走、广播操等。个体项目包含:跳绳、排球、踢毽子等。护理人员在患者完成的项目中打钩,在完成一定数量后,可换取各种活动机会,如绘画、手工制作、看电影等。每周组织家属参与趣味运动会,设立各种奖项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患者运动后心率如>(220-年龄)×60%,或训练过程中出现面部苍白、胸闷的等不适症状,或血压降≥10mm Hg,即终止运动。(3)希望理论培训:护理人员将患者分成小组,建立团队,同时对团队建立的目的及所需达到的目标进行讲解,营养出被关怀及支持的友好氛围。护理人员根据患者自身想法及生活状态情况,了解其当前希望水平,鼓励其在关怀、爱护情况下,对内心疑问、焦虑等情绪进行宣泄,时间约为7min 左右。根据交谈及沟通,找出影响希望的因素,让患者意识到希望对疾病治疗的影响,促使其能够坚定信念,对未来产生切实可行的期待目标。

1.3 观察指标

采用PANSS 量表对患者疾病症状进行评价,包含阳性量表(7 ~49 分)、阴性量表(7 ~49 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16 ~112 分)及总量表(30 ~210分),分值越高,症状越严重[3-4]。采用Herth 希望水平量表对患者希望水平进行评价,共计12 个条目,分值12 ~48 分,得分越好,说明希望水平越高[5-8]。采用生活质量测试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分值0 ~100 分,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9-13]。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后PANSS评分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PANS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PANSS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PANSS评分比较(,分)

?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希望水平变化比较

干预前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希望水平变化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希望水平变化比较(,分)

?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

3 讨论

紧张型精神分裂症木僵状态患者临床常见疾病表现为:运动抑制,症状较轻者为动作缓慢,少言少语,症状加重者,表现为终日卧床,对周围刺激无反应,肌张力增高,被动性服从或主动性违拗或可无意义的模仿其他人语言或动作。患者多意识清醒,对周围事物具有感知能力,病后可对经历事情进行回忆,症状可持续数周或数月,少数患者可伴有妄想。紧张型精神分裂症木僵状态患者临床首选治疗措施为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遵循早期、足量、足疗程、单一用药及给个体化用药为治疗原则,同时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电休克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14-15]。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可出现涎长时间留在口中,不咽不吐,甚至顺着口角下流现象,无法进行有效的自我护理,少数患者即使进行配合,依从性也较差,因此需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提升治疗依从性,缓解紧张情绪,为治疗效果提供良好保障。但常规护理干预难以有效满足患者需求,对患者生理及心理关注较少,难以有效提升生活质量。为加强护理效果,本研究中给予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PAN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由此可见,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促进患者恢复,究其原因,可能与其通过对基础干预进行强化,制定合理运动方案,鼓励家属参与到护理中,从而促使患者与外界接触增多,获得良好的家属及社会支持,从而缓解病情。此外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说明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生活质量,其通过低强度运动,鼓励患者产于各项集体活动,提升机体免疫力,同时将负性情绪宣泄出来,对机体各项功能造成刺激,提升生活质量。综合护理干预通过给予患者心理、生理等全面护理,围绕其需求,制定合理护理方案,促使护理干预更具有持续性及全面性,纠正错误认知,促使患者能够积极主动配合各项护理及治疗工作,从而不断促使其生活质量得到不断提升。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干预后希望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综合护理干预中,通过给予患者希望干预,促使其能够明确生活目标,从悲观的心理活动中找出生活的希望,缓解心理压力,消除负性情绪,建立生活信心,从而提升希望水平。在本研究中,仍存在不足之处,如选取样本较少,研究时间较短等,同时在研究中发现,家属普遍存在心理压力较重现象,导致其对患者关注较少,难以给予充分理解与尊重,在今后的工作中,会强化家属心理干预,增加沟通,进行健康宣讲,提升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度,增强其对患者的理解,转变错误认知及观念,从而提高家属配合度。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在紧张型精神分裂症木僵状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生活质量,提升希望水平,缓解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家属量表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