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段儿童支原体感染致肺炎临床特征分析
2020-01-10李哲张哲
李 哲 张 哲
1.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 (胡忠医院)儿科,广东广州 510800;2.广州市花都区第二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广东广州 510850
肺炎支原体(mycoplaa pneumoniae,MP)是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的致病因子,常导致间质性肺炎的发生,近年来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肺炎支原体已成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体,占据儿童肺炎的10% ~ 66%,且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1-2]。研究[3]表明,肺炎支原体感染可累及机体多个功能系统,其发病机制主要是通过诱发机体产生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临床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咳嗽、咳痰和湿啰音等,若未及时有效治疗可长期遗留支气管扩张性病变、肺功能异常,严重者可致坏死性肺炎甚至危及生命[4-5]。目前临床诊断支原体感染性肺炎主要是通过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及血液学指标,但都缺乏相对特异性,有研究表明儿童支原体感染性肺炎临床表现具有年龄相关性[6-7]。本研究即利用我院病例资料,拟探讨不同年龄段儿童支原体感染致肺炎的临床特征,拟为临床早期诊断支原体感染提供依据,有利于及时的干预和保证良好的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1 月~2019 年1 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支原体感染致肺炎儿童患者98 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6 个月~14 岁;(2)均经临床确诊为支原体感染;(3)有典型呼吸系统感染症状、体征。排除标准:(1)患儿及监护人不同意参与研究;(2)患儿有先天性疾病或遗传性疾病者;(3)合并有其他病原体感染者;(4)入组前2 周有服用抗生素或激素史者。该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所有患儿监护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纳入研究的患儿依年龄不同被分为两组,≤3 岁组(51 例)和>3 岁组(47 例)。两组患儿性别分布及分娩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基线资料比例
1.2 方法
详细采集所纳入研究的患儿相关临床资料,包括基本信息、临床症状、体征,患儿入院即进行完善的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生化、胸部X 线片、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测检查,详细记录患儿肺部相关症状体征、血液检查指标(包括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CRP 值)、胸片肺部表现(累及肺叶、胸腔积液、胸膜增厚)。以3 岁为年龄界限,比较分析两组患儿上述指标的差异。
1.3 统计学分析
研究中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9.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n(%)]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以()表示,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比较
≤3 岁组患儿咳嗽咳痰、喘息及喘鸣音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3 岁组患者,呼吸音减低发生率显著低于>3 岁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发热、胸痛胸闷及肺部湿啰音的发生率相比,两组患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比较[n(%)]
2.2 不同年龄组患儿血液检查指标比较
≤3 岁组患儿淋巴细胞显著高于>3 岁组患儿,而血CRP 值则显著低于>3 岁组患儿,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不同年龄组患儿血液检查指标比较
表3 不同年龄组患儿血液检查指标比较
?
2.3 不同年龄组患儿肺部X线检查结果比较
两组患儿肺部影像学特征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4 不同年龄组患儿患儿肺部X线检查结果比较[n(%)]
3 讨论
支原体是儿童肺部感染常见的病原体之一,除影响呼吸系统外,还可损害心血管、泌尿、消化、皮肤及免疫等多系统,对患者健康造成较大威胁[8]。近年来研究[9-10]表明,支原体是社区感染性肺炎致病发生率最高的病原体,且在儿童人群中的发病率尤为高,并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支原体所致儿童肺炎临床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咳嗽、咳痰、喘息,查体可见肺部湿啰音、呼吸音减低等体征,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对患儿健康将造成严重威胁,亦可发展为难治性支原体感染[11-12]。
儿童支原体感染性肺炎缺乏特异的症状和临床检验指标,故对其早期诊断成为治疗的最大障碍,早期筛查和确诊是提高患儿预后的重要因素。有研究[13]表明,支原体感染致肺炎患儿的临床特征与患儿年龄呈现一定相关性,因此在诊断此类疾病时应将患儿年龄作为一项指标来综合考虑。本研究中儿童支原体感染仍以学龄前期为主,这与已有研究[14]结果一致。本组患儿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发热为主,且≤3 岁组患儿咳嗽咳痰、喘息及喘鸣音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3 岁组患者,呼吸音减低发生率显著低于>3 岁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这表明患儿年龄越小咳嗽症状越重,考虑与婴幼儿咳嗽反射较为敏感有关。关于支原体感染致肺损伤的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研究[15]表明可能存在呼吸道上皮粘附机制、直接入侵和相关免疫反应等机制,而其中诱发自身免疫反应是目前研究比较热门的方面。本研究中,≤3 岁患儿淋巴细胞数显著高于>3 岁组患儿,而CRP 值则显著低于>3 岁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这表明两组患儿支原体感染致肺炎的机制可能存在差异。
综上所述,不同年龄段支原体感染致肺炎的临床特征各不相同,可能与疾病发生机制不同有关,临床可以此为依据进行早期诊断和针对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