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联合中药内服熏洗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及对肌电图的影响
2020-01-10
急性周围性面瘫常因劳作过度、正气不足、风寒或风热乘虚而入导致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调。常见于西医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一种非化脓性面神经炎症,引起其血管痉挛和水肿,进而压迫面部神经[1]。急性周围性面瘫发病突然,以口眼斜为主要特点。突然出现一侧面部肌肉板滞、麻木、瘫痪,额纹、鼻唇沟变浅或消失,眼裂变大,露睛流泪,口角下垂歪向健侧;部分病人有耳后疼痛、味觉障碍以及听觉过敏等临床表现[2]。有研究表明,应用针灸联合中药治疗面瘫效果显著,且治愈时间短[3-5]。本研究应用针灸联合中药内服熏洗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并对临床疗效及肌电图的影响进行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周围性面瘫病人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研究组男25例,女14例;年龄(49.21±5.67)岁;病程(5.79±1.64) d。对照组男26例,女13例;年龄(49.21±5.67)岁;病程(5.68±1.57) d。两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泼尼松片(天津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689)25 mg/ d进行口服,给予皮下注射甲钴胺(Misato Plant of Eisai Co.Ltd.国药准字J20070063)400 μg/d,另外采用25 mg的舒血宁注射液(上海新先锋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43734)与250 mL 生理盐水混合静脉输注,共治疗7周。
研究组予针灸联合中药内服熏洗治疗。①针灸:取穴阳白、四白、地仓、颊车、牵正、翳风、合谷等,采用0.25 mm×40 mm一次性针灸针,地仓、颊车互相透刺,余常规针刺,行平补平泻法,1次/日。②中药内服:牵正散加减内服,僵蚕、白附子、全蝎各5 g,防风、羌活、川芎、甘草各12 g,当归、鸡血藤各15 g,党参20 g。将以上中草药加温水浸泡30 min后,用水煎熬,1剂/日。③中药熏洗(药同上):加水浸泡60 min;文火加热直至沸腾,煎煮时间为45 min;时隔45 min后过滤1次再加水煎煮,将以上操作反复3次;在滤液中加入水稀释至550 mL,分成两份。熏洗前需文火煎煮50 min,至40 ℃保持恒温;熏洗患部30 min;2次/日,连续治疗7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治疗1年后复发情况。疗效评定标准[6]。显效:病人的临床症状消失,无不适感,且面部肌肉全部恢复正常;有效:病人的临床症状有所好转,且面部肌肉运动有所好转,但仍有进食障碍;无效:病人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
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采用House-Brack mann面神经瘫疾分级标准(H-B)[7]评定标准评价。使用表面肌电图分析仪对治疗后病人的额肌群、鼻肌群、颊肌群恢复情况进行检测,若检测结果显示均方根值越大,说明恢复越好[8]。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例(%)
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χ2=5.57,P=0.01
2.2 两组治疗前后面部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研究组面部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面部神经功能评分比较(±s) 分
2.3 两组治疗1年后复发情况比较 研究组中复发2例,复发率为5.13%;对照组复发8例,复发率为20.51%,经统计学分析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2,P<0.05)。
2.4 两组肌电图检测结果比较 研究组额肌群、鼻肌群、颊肌群的均方根值高于对照组,说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肌电图检测结果比较(±s) 分
3 讨 论
急性周围性面瘫是由正气不足、营卫不调等内因诱发[9-10],西药治疗该疾病容易留下后遗症,恢复效果差[11-12]。中医学认为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采用中药治疗能够祛风活血,而采用针灸则能疏通经络,改善面部神经的血液循环,消退病人的面部水肿以及炎症反应[13-14]。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面部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且采用肌电图进行检查发现研究组的额肌群、鼻肌群、颊肌群的均方根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针灸联合中药内服熏洗不仅能够有效改善病人面瘫的症状,还能够促进肌电图改善病人的治疗预后,中药组方中僵蚕、白附子、全蝎、防风祛风通络止痉;川芎、羌活活血行气,改善面部瘀血滞气;鸡血藤、当归活血、养血;荆芥、党参具有疏气活血、疏通经络和扶正祛邪的作用[15]。内外使用的中药均具有改善血流速度、活血消炎的功效,中药联合针灸治疗面瘫具有协同作用,能够调理病人的气血、经气,从而达到治愈的效果。
针灸配合中药内服熏洗能够疏通面瘫病人的经络,调整气血,消除面神经管内的水肿,改善神经功能紊乱,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