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内注射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术中慢血流-无复流的影响
2020-01-10
慢血流-无复流现象的出现可导致病人心肌组织无法获得充分灌注,进而导致心肌梗死范围不断扩大,增加心力衰竭发生风险,影响病人总体效果及预后改善,增加疾病复发及死亡率。因此,近年来,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冠状动脉慢血流-无复流现象发生机制、处理措施已成为临床研究的一个焦点。本研究探讨冠状动脉内注射参附注射液对ACS病人急诊PCI术中慢血流-无复流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7月在本院接受急诊PCI术治疗中发生慢血流-无复流的ACS病人3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双盲法将入选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9例,男12例,女7例;年龄23~75(53.7±6.7)岁;梗死部位:前壁梗死11例,下壁梗死5例,其他部位梗死3例。研究组19例,男11例,女8例;年龄21~77(54.6±6.3)岁;梗死部位:前壁梗死13例,下壁梗死5例,其他部位梗死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ACS相关临床诊断标准[1];②符合慢血流-无复流判定标准[2],即无血管痉挛、内膜撕裂、血栓栓塞、管壁夹层等机械性梗阻情况下,PCI术冠状动脉造影前向血流分级小于3级;③近期未存在严重高血压、脑血管及内脏器官出血、消化道溃疡、严重肾肾功能障碍等;④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相关知情文件。排除标准:①微导管置入前经导引导管注射过血管活性药物或者使用过血小板 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②伴有心源性休克、血小板减少;③有研究所用药物禁忌证。
1.3 方法 两组病人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然后再行PCI治疗。术中出现慢血流-无复流后,对照组给予维拉帕米(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1021343)治疗,用药方法:经导引导管行维拉帕米冠状动脉内注射200 μg药物,保持缓慢速度推注,3 min内完成。研究组给予冠状动脉内注射参附注射液[华润三九(雅安)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51020664]治疗。经导引导管注射药物每次10 mL。用药后60 s均给予两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观察其TIMI血流分级情况,并将校正的TIMI计帧数(cTFC)计算出来。将病人送至病房后给予常规抗血小板、抗凝治疗。
1.4 观察指标及效果评估 所有病人均在PCI治疗完成前再次行冠状动脉造影,记录造影图像,分析TIMI血流分级。①观察病人TIMI血流分级,并行cTFC测定。②于术后7 d、14 d行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小板计数(PLT)检测。③观察病人出血发生情况。
2 结 果
2.1 两组TIMI血流及cTFC变化情况比较 研究组给药后首次、PCI结束前末次TIMI 3级血流获得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TFC帧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药后首次、PCI结束前末次TIMI分级和cTFC帧数对比
2.2 两组术后CK-MB、LVEF、PLT比较 术后两组间P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7 d、14 d的LVEF显著更高,CK-MB显著更低(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7 d、14 d时CK-MB、LVEF、PLT水平对比(±s)
2.3 两组术后出血情况比较 术后3 d,两组均无重度出血病人,对照组4例、研究组3例病人轻度出血,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5,P>0.05)。
3 讨 论
ACS属于临床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早期及时给予PCI治疗是降低ACS死亡率,改善预后的一项有效手段。但既往研究及临床实际应用结果均显示,给予ACS病人急诊PCI治疗过程中,慢血流-无复流的发生率较高[3]。因此,加强对慢血流-无复流有效处理措施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慢血流-无复流发生机制存在复杂性,多数研究者认为该种现象发生可能与血管痉挛、氧化应激、血小板激、白细胞聚集、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受损、炎性反应等存在关系。既往研究显示,PCI术前给予病人地尔硫卓、术中给予替罗非班等均可使慢血流-无复流发生率获得一定降低,但易引起心血管事件,总体效果及安全性均有待进一步提高[4]。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研究显示,冠状动脉内注射代谢类药物、血管扩张药物在慢血流-无复流预防及治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5]。参附注射液是一种中成药注射剂,其是从附片(黑附子)、人参(红参) 等中药中提取而得,主要成分为人参皂苷、乌头类生物碱。该种药物在应用过程中可有效促进动脉血管扩张,增加组织血供,对血小板黏附聚集产生抑制作用,可使血液黏稠度明显降低,进而促进微循环获得改善,加快组织氧代谢,促进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获得更大程度改善;可有效抑制炎性反应,使自由基对细胞脂质过氧化造成的损害明显减轻;可使血管内皮细胞获得更好保护,可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效进行有效调节,使机体应激反应获得有效抑制,降低动脉血管痉挛发生风险[6-7]。本研究给予研究组参附注射液冠状动脉内注射治疗后,研究组病人给药后首次、PCI结束前末次TIMI3级所占比例为78.5%、94.7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37%、57.89%,cTFC低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病人术后7 d、14 d的LVEF水平明显更高,CK-MB水平明显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出血率均较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该结果表明,冠状动脉内注射参附注射液可使PCI 术中发生慢血流-无复流ACS病人的心肌组织灌注、冠状动脉血流获得明显增加,对总疗效提高及预后改善均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参附注射液冠状动脉内注射用于术中出现慢血流-无复流ACS病人治疗,可有效增加血流灌注,改善临床症状,且出血风险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