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中的跨文化冲突、融合及创新
2020-01-09徐龙伟
徐龙伟 徐 颖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江西·九江 332000)
1 中外合作办学的优势
首先,中国的教育还处于发展阶段,教学管理和教学资源比较欠缺,中外合作办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样的困境,帮助学生拓宽视野,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其次,西方的教学理念比较新颖,当西方教学理念和中国的教学理念相互融合后,更加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提高。最后,中外合作办学,其实是多文化合作共赢的一种手段,更加有助于学生走出去,学习更多的知识,回国后回馈祖国的培养。
2 中外合作办学的跨文化冲突表现及原因
2.1 语言沟通冲突
语言作为我们最重要的交流工具,能够传递及时有效的信息,化解各种矛盾,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在中外合作办学中,语言冲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于合作办学前期,中方和外国学校及企业在交流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在于合作办学过程中,学生与外教之间的沟通矛盾。
中外合作办学前期,需要准备大量的材料,进行不断地思想碰撞,制定相应的政策,完善各种制度。外方的领导和中方的领导需要长时间的沟通交流,才能够将一项项政策切实有效地进行落实。在此期间,语言的冲突会十分明显,由于沟通受阻,会使得合作受到许多的阻碍,影响合作办学进度。
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会有大量的外教加入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当中,学生面对外教的授课,会有许多的不适应,语言障碍会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较低。此外,许多中国教师外语能力有限,让他们利用双语教学难度会很大,不仅影响他们的知识输出质量,还会给他们的工作带来许多压力。
2.2 教育价值观念冲突
中国的教育观念比较传统,以“教师教,学生学”为主,中国的家长和教师更加注重学生成绩的高低,更加希望通过家校共育,促进孩子考上理想的学校。而外国的教育观念则比较开放,他们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育活动都要以学生的兴趣为主。
课堂教学过程中,中国教师更加重视知识的口口相传,希望学生通过作业和习题巩固知识,更加看重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国外的教师希望自己的课堂是大家相互交流,共同探索的互动天地,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尊重每个孩子的不同想法,对学习过程更加看重,对学习结果的关注度较少一些。
2.3 中外教学文化的冲突
西方的教学文化已经形成完善的制度,通过相应的制度规范学生的管理。而中国虽然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规则,可是在实际操作方面,受到人情世故等多种不确定因素影响较大。中国学生在中外合作办学的学校学习,对于中外教学文化的冲突比较难以适应,这也就导致矛盾的出现和升级。
2.4 考核方式的冲突
中国教育的考核指标比较单一,以月考、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为主,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考试成绩的高低评价学生的好坏。而外国的教育考核方式,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平时表现的考察,它需要考察学生的出勤率、课堂参与度、动手能力、实践活动的表现,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考察。[1]
不同的考核方式,也就决定了不同的教学模式。由于考核方式的冲突,导致中外合作办学存在许多争议,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5 人际交往模式的冲突
中国的教育中,更加注重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人际交往模式。大家都在追求一种共赢的状态,所以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相互激励的情况比较常见。有各种问题,同学们也会寻求好友的支持和帮助,人际关系比较复杂,但也十分融洽。而西方教育中,大家更加在乎自身利益,做事独来独往,对个人能力比较看重。同样,中国教师和西方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态度也明显不一样。中国教师善于打亲情牌,会照顾学生的情绪,帮助学生分析各种问题,希望和学生成为好朋友,教学相长。而西方的教师一般秉公执法,按照规章制度处理学生的问题,师生关系比较紧张。
教学过程中,中国教师更加喜欢团队教研,相互分享教学经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西方教师善于独自思考,很难融入到大家的教研活动当中。
3 中外合作办学中跨文化融合和创新途径
3.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第一,应该加强中方教师的选拔和培养。许多中国教师虽然毕业于高等院校,理论知识掌握得很扎实,但是教学实践不够全面。一方面,要加强中方教师对西方教学的认同感,多组织培训活动,使他们学习更多西方的先进教学理念。另一方面,要提高中方教师的外语水平,使他们对教学过程中需要使用的词汇和语句完全掌握,达到双语教学的标准。
第二,加强外籍教师的选聘。中外合作办学的学校在外籍教师招聘过程中,一定要选择综合素质较高,对中国文化认可,并且喜欢中国文化的教师。在之后的培养过程,要让外籍教师了解中国学生的特点,针对实际情况,安排符合学情的教学任务。
第三,教师入职后,学校要组织所有教师了解学校的办学特色,管理模式,鼓励教师建言献策,终身学习,共同促进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
3.2 创建新型的教学模式
中国的教学模式比较传统,西方的教学模式形式多元化。如何将两种教学模式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助力学生成长是每个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2]
比如在英语课堂上,中国教师可以和外教组织学生进行辩论会,中国教师引导学生梳理辩论会的论点,并将论点通过文字进行体现。而外教则负责帮助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全方位把握辩题,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行培训。这样,理性思维和感性表达将帮助学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也会促进自身英语水平的提高。
3.3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学校可以创建英语角,定期组织优秀的外教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英语学习技巧。也可以创办英语话剧社,让学生将中国优秀的剧目通过外语的形式进行呈现,促进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还可以开展“我给外教上节课”的活动,鼓励学生在课下准备相关的材料,为外教讲授中国的美食、旅游、传统文化等知识。一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鼓励他们大胆创新。另一方面,拉进师生关系,帮助外教更好的了解中国文化。
3.4 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要学习西方教师想办法给学生留足空间去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对有困难的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使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中国教师往往用成绩一锤定胜负,要改变这样的困境,就要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多元化评价方式从学生生活、学习、品德等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对他们进行激励和引导,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3]
中西方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增加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小组评价和激励性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将注意力多放在学困生身上,对于他们取得的进步给予大力的表扬。
3.5 注重学习的趣味性
面对课堂教学内容多、题目复杂等问题,学生往往会产生抵触心理,只有摆脱机械重复、繁琐复杂、操作困难、死记硬背等学习问题,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教师在课堂设计时,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实际情况,用充满乐趣的教学代替死板重复的学习。
布置作业时,要多留一些开放性的作业,方便学生完成。例如,在完成数学作业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通过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利用不同的算法来解决问题。许多数学作业可以利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这样的作业不仅可以激励学生大胆思考,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另外,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小组合作完成的长期作业,让学生各负其责,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度探究。
3.6 转变办学意识
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已经在中小学和大学中广泛流行起来。如何使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成果更好的帮助学生升学就业,是领导层应该亟需解决的问题。中外合作办学要符合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和用人需求。所以,中外合作办学的领导层要多多关注中国的发展,了解市场需求。充分将优质的教学资源运用到学生的学习当中,做到预算合理、理性决策,在保障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保证学生获得优秀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中外合作办学虽然存在一些矛盾冲突,但只要把握好办学理念、完善激励机制、在实践中解决各种冲突,真正为培养学生而服务,就可以达到求同存异的结果。中外合作办学也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培养更多的社会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