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法研究

2020-01-09邓龙奎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教育者教学活动

邓龙奎

(重庆工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67)

面对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活动特点和思想道德实际,各高校应进一步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方法,以充分发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育人功能。

一、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方法的科学内涵

实践教学活动是在思政课实践教师的指导下,青年大学生运用所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分析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锻炼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中,实践教学方法的选用对提高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是 “人们在长期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中形成、发展的关于人的自身活动的法则”[1]361。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方法是思政课教师及其他相关人员在组织实施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工作方法,它是对实践教学活动内在规律的科学把握与自觉运用。首先,实践教学方法是服务于实践教学目的,为完成实践教学任务而采用的一种手段、途径和范式。不同的实践教学目的和任务会要求采用不同的实践教学方法。其次,实践教学方法是完成实践教学活动的中介因素,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通过实践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因此,实践教学方法要随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尤其是要根据受教育者的特征确定相应的实践教学方法。

二、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方法的基本特征

根据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各高校在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中形成了一系列实践教学方法,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联结起来,实现实践教学目标,完成实践教学任务。这些实践教学方法呈现出时代性、科学性和双向性等特征。

第一,时代性。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应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并将其纳入实践教学计划、融入实践教学活动中。作为联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实践教学方法,要充分考虑与时俱进的实践教学内容,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在实践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进入学生的头脑。同时,作为受教育者的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其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体现了时代特征,这就要求新时代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要与时俱进,实践教学方法要符合新时代大学生的时代特征,以更好地吸引青年大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活动。

第二,科学性。科学性是指实践教学方法要适应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规律,符合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一方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实践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适应新时代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服从和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新时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充满了时代气息,实践教学方法要符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这样才能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坚持科学性,体现规律性。

第三,双向性。实践教学方法是联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纽带,是协调学校和相关社会机构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双向性特征。一是实践教学方法体现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平等互动、相互作用的新型关系;二是实践教学方法推动实践教学的有关社会机构与学校密切配合、双向互动。因此,实践教学方法的采用,应充分考虑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符合与实践教学有关的社会机构的实际,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学校与有关社会机构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相互作用、密切配合。

三、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基本方法

(一)选择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方法的要求

在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要适应新时代的新变化,根据大学生自身的特点,遵循以下准则和要求选择相应的实践教学方法。

第一,目的性。实践教学方法是实现实践教学目标、完成实践教学任务的手段和工具,实践教学方法的选择受实践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制约。实践教学的目标、任务总是通过一定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现出来。因此,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根据实践教学的目标和内容,选择能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

第二,创造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2]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各高校必须根据新时代新要求,不断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方法。同时,新时代的科学研究成果不断丰富,高校在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吸取和运用现代科技成果,不断丰富实践教学载体和手段,创新实践教学方法,以有效实现新时代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

第三,综合性。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新时代影响大学生思想的因素复杂且变化较快。为了有效缓解这些复杂因素的不利影响,高校在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必须提出综合性的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实现实践教学的目标。

(二)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方法的基本方法

随着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影响大学生思想品德因素的复杂化,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为满足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采用的基本方法主要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方法、集中教学与分散教学相结合的方法等。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要深入理解思政课所学的理论知识,必须使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其运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是实践教学采用的基本方法之一。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一是要根据学生所学的有关理论,选择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比如,为了使学生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实践教学中就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革命英雄纪念馆等,让学生接受无产阶级革命者为共产主义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教育。二是要让学生深入社会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让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就家乡的某一个现实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发现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最后要求其撰写出一份高质量的调研报告[3]。

2. 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方法也是实践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在实践教学中,既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也要注重激发受教育者的能动作用。一方面,在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校、社会、实践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外部灌输的社会实践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大学生要深入社会实践,通过自主学习、自觉参与以及反省、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

3. 集中教学与分散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的一门课程,每一个实践教学班级的人数相对较多,学生集中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难度较大。为了有效解决该问题,各高校可采取集中教学与分散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实践指导教师可以采用集中教学的方法,把大学生集中起来讲解实践教学的目标、任务和相关要求。在大学生按照实践教学的要求完成实践教学目标任务后,教师可以把学生集中起来进行实践教学成果展示和交流。另外,还可以利用寒暑假的时间,由学校学工部、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社会实践团队,就某一实践教学主题选择几个社会实践基地进行集中调研考察。另一方面,学生要根据实践教学的目标和要求,与实践指导教师保持密切联系,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寒暑假、周末、课外时间自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完成社会实践任务。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教育者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品读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我国教育者心目中的未成年人好奇心激发和培养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初探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