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青年教育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探索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
2020-01-09于晓霞
■于晓霞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珠海 519090)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1],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2]!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倾心关切青年成长。在对以往青年教育思想进行深刻总结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时代的发展特点和青年大学生的实际,提出了创新性的新时代青年教育理论,成为新时代引领思政课教学、指导青年健康成长成才的理论基石和行动指南。
一、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教育思想融入“基础”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高校“基础”课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课程,主要是通过帮助青年大学生端正思想观念、提升道德素养、增强法律意识,使他们真正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教育思想统帅和引领“基础”课教学,在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创新的现实背景下,具有体现时代诉求的必要性和应然性。
(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现实需求
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教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青年教育的最新理论成果,蕴含着丰富的时代内涵,是对广大青年学子进行教育实践的行动指南。其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组成部分,是“在推进治国理政进程中,把教育摆在了‘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前所未有的战略地位,把教育与国家的前途命运、党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3]形成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新时代引领青年成长成才提供了基本遵循。“基础”课是青年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开设的第一门思政课,是引导青年大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重要课程。要充分发挥“基础”课的作用,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扎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教育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切实将这一思想融入到“基础”课教学的各环节、全过程,坚持不懈发挥其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指导和价值引领作用。
(二)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迫切需要
教育是关乎民族振兴和国家发展的百年大计。而“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这“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4]。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教育思想就是习近平高度重视青年教育工作,倾心关切青年成长成才,并结合我国时代的发展特点和青年大学生的实际问题,提出创新性青年教育理论。它明确了青年在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对青年寄予厚望和提出新的要求,为青年健康成长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径,同时发出了“全社会要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的指示和号召。因此,“基础”课教学需要坚持以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培养的重要论述为思想引领和行动指南,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引导青年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树立远大理想抱负、牢记历史使命、勇担时代责任,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砥砺奋进人生,才能真正完成“基础”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
(三)是“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必然选择
高校思政课是夯实青年大学生思想基础的主阵地,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习近平在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了加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指令和任务。因此,要实现高校思政课的突破和创新,切实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教育思想为指导,因为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教育思想“是我国当前青年教育实践的指导理论,为新时代青年教育实践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5]。通过认真研读和深刻领会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蕴含的丰富内涵、时代特色和实践意义,在“基础”课教学实践中以“八个相统一”为基本遵循,认真思考“采用什么方式、实现什么样的效果、达到怎样的目的”等基本教学问题,充分利用新机遇、新手段,切实推动“基础”课的突破和创新,不断提高教学效果,真正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具有深远爱国情怀、卓越才能本领、引领时代发展的优秀人才。
二、精准把握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教育思想与“基础”课教学内容的融入
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教育思想既是高校思政课的理论指引,又是其丰富的教学内容。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核心和“基础”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高度契合一致,都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帮助和引导青年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加强掌握“总钥匙”的人生观教育
人生观决定价值取向,引导人生走向。青年时期的人生观确立在整个人生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关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价值取向。习近平在同青年大学生进行座谈时,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动形象地比喻为影响和决定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总钥匙”。人的一生中,只有“掌握了这把总钥匙”,才能“做出正确判断、做出正确选择”[6]。同时,结合自己青年时期的奋斗经历,告诫广大青年大学生:“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7];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能够主动肩负起时代的重任,“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只有这样,青年大学生“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2]。
(二)加强精神必需的“钙”的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7]。理想信念是关乎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成就事业、开创未来的精神之“钙”,亦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2]。因此,我们要在坚定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根据青年大学生的特点和成长规律,帮助他们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8],这是青年大学生在纷繁复杂、各种思潮涌动的新时代坚守思想立场、矢志不渝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扎实根基;是他们在社会一点一滴的实践中磨砺自我,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成就青春梦想的思想指引。
(三)加强以“爱国”和“创新”为核心的中国精神教育
中国精神是中华儿女在几千年的历史征程中磨砺和创造出来的宝贵财富,是凝心聚力的民族之魂和奋进新时代的精神支撑。对于广大青年大学生来说,首先应该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因为“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2]。广大青年要做到“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2];同时又要以时代使命为己任,树立改革创新意识,增强创新创造的能力和本领,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在积极投身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统一起来,在改革创新的实践中奉献祖国、服务人民、实现价值。
(四)加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诉求,是整个国家最基本的思想道德基础和行动指引。习近平用“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10]说明加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引导,对帮助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至关重要作用。同时,在实践中教育广大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通过“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让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9]地影响自身的思想和行为,通过“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9],把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变成日常自觉奉行的思想理念和努力遵守的行为准则,“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9]。
(五)加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10]。道德不仅是一个人的内涵修养,也是一个国家维护社会公序良俗的基本准则和一个民族展现出良好精神风貌的必然要求。因此,“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10]。青年大学生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和历练,才能在慎独内省中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的腐蚀和影响;只有通过“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21]等道德教育,自觉做到“带头学雷锋,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热诚关爱他人,多做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的实事好事”[7],才能在为社会和人民服务的拼搏奉献中升华精神境界,真正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六)加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主义法治教育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社会稳定有序和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战略问题。在加大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进程中,青年大学生的普法守法教育是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环节。习近平明确提出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11]。因此,要充分发挥“基础”课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法律思维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尊重法律、崇尚法律权威的坚定信仰,明确自身享有的法律权利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让法治真正成为青年大学生日常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进而不断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
三、深入探究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教育思想融入“基础”课的可行路径
为更好地发挥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教育思想对“基础”课教学的重要价值,有效实现二者的深度融通和相互促进,让“基础”课“内容实起来、师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需要从思想观念、教学方式和实践手段等多方面做出努力:
(一)在思想上,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教育思想引领“基础”课教学
习近平治国理政以来,秉承我们党和国家始终关注、关心、关爱青年的优良传统,出席青年活动、给青年写信、与青年谈心……在与青年密切接触、交谈中,习近平对青年的成长成才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形成了新时代的青年教育理论体系。他科学阐释了青年在社会中的历史地位和价值,揭示了青年成长成才的基本规律,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之问,发出了全社会都要关心关爱青年,引导教育青年健康成长成才的号召。习近平青年教育理论内涵丰富,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时,既善用中华传统文化“引经据典”,又喜用打比方、讲故事的方式,深入浅出阐述深刻道理,其中的“名言金句”更是青年易懂易记、涵养思想道德素养的精神食粮。因此,要充分发挥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教育思想对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石作用,在“基础”课教学中指导青年大学生认真学习、全面理解和深刻领悟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的重要理论内容,用系统的理论知识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思想认知;同时勉励青年大学生在奋进新时代、服务祖国和奉献社会中将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外化为指导实践的自觉行动。
(二)在形式上,积极探究新模式、新方法促进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教育思想入脑入心
“基础”课是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指引,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课程。要充分发挥“基础”课的作用,实现习近平新思想的彻底融入,让课程“活起来”“火起来”,就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依据教学大纲,“针对学生思想和认知特点,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在课堂上可以结合当前学生在发展成长过程中关注的热点问题,以问题启发式、情景扮演式、小组讨论式、专题项目式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方式中激发求知欲,在相互探究中学会思考和分析问题,在一次次提出质疑、参与讨论中,最终形成正确的思想认知;通过课前讲解习近平关注、关爱青年学习、成长的时事新闻,结合教学内容穿插习近平的名言金句、习近平青年故事等视频、案例,让学生感受习近平对青年的关爱和期望,感受到榜样和真理的力量;通过微信公众号、学生宣讲团等,用最受学生欢迎的方式把最新的习近平青年教育内容推送给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坚定习近平新思想的指导作用,明确自身的使命和担当,真正成长为服务国家和社会的新时代合格接班人。
(三)在实践上,不断丰富内容,让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教育思想在社会大课堂落地生根
“基础”课是一门融思想理论性和社会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要切实增强“基础”课的实效性,就需要在教学中,既要坚守理论性,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指引,同时又要重视实践性,让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将所学真理灵活运用。因此,要推动思政课“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就要将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结合,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12],充分利用地域优势,整合和合理利用地区红色文化资源、传统文化资源以及基层、农村和企事业单位资源,让青年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13],通过开展学生下乡服务活动、经典红色故事演讲比赛、社会调研考察、创新创业大赛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青年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增长本领;通过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教育体系,充分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习近平青年教育资源,凝聚教学合力,让青年大学生在“积极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2]!
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教育思想是高校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指导和价值引领。要充分发挥习近平新思想的重要作用,就需要高校教师在“基础”课教学实践中,准确把握习近平的青年教育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并积极探索多种途径和手段,凝聚各方合力,实现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与“基础”课的整体对接、系统融入,真正推进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的教育教学工作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