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探析
——以“基础课”为例

2020-01-09荀丹丹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基础课思政课思政

■荀丹丹

(西安医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强调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与此同时,高校思政课作为培养大学生政治认同、民族自信及爱国主义理性及情感的重要课程,也面临着如何强化文化品格教育、如何在教学效果中提升文化自信力的现实挑战。因此,促进文化自信与高校思政课的共生共融既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机遇,也是增强高校大学生“四个自信”、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内在要求。文章尝试以思政课中的“基础课”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育环境三个维度对文化自信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进行探析。

一、文化自信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必然性分析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推进,当代大学生不仅面临着来自多元社会思潮的冲击,而且在文化选择中呈现出的“文化混乱”和“文化无根”症也越来越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倡导文化自信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既是提升思政课文化感召力的理论必然,也是增强当代青年文化自觉和文化创新活力的价值使然。

(一)文化自信融入思政课教学是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理论必然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高校思政课作为集专业性与通识性、理论性与实践性有机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文化教育”课程,既是“宏大叙事”,又不乏“个体关怀”[1]。因而在思政课教学中,理性审视并积极创新中华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民间民族文化和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将其精髓有效融入教学当中,思政课教学的“血肉”就会丰满起来,思政课的文化感召力才能得以进一步挖掘和散发,打造以“内容为王”的思政课“金课”才有了坚实的文化底蕴和基础。以“基础课”为例,在讲解中国精神、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及中国传统道德等知识时,需首先从“宏大叙事”中梳理和澄清爱国主义的思想渊源、中国精神的文化渊源,再着眼于“个体关怀”,结合学生思想实际,从逻辑上推演爱家到爱国的逻辑必然,那么学生势必会很快从这种爱家爱国的文化“共情”中豁然开朗,从而取得润物无声的课堂效果。如此看似枯燥乏味的“宏大叙事”与“个体关怀”在“文化共情”中达到了和谐统一。

(二)文化自信融入思政课教学是增强青年文化创造力的价值使然

受多元文化和多种社会思潮的冲击,部分大学生的政治理想冷漠,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信仰危机;在生活理想上,过度追求物质享受,艰苦奋斗精神淡化;职业理想上,偏重经济价值和权利价值;道德理想上,注重实用主义和利己主义,诚信淡薄。理想信念的缺失直接导致当代大学生出现道德价值路向不清晰、文化信仰迷茫及对主流文化的不屑,譬如:歪曲历史事实、诋毁民族英雄、贬损本土文化,甚至不信马列信鬼神、不问苍生问“大师”的现象时有发生。长此以往,不仅会导致道德和文化虚无主义盛行,还会衍生出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危机。而高校思政课“承载着维护主流文化、批判易质文化、传承优秀文化、整合多元文化、创造先进文化等文化功能和文化价值”[1],因此将文化自信融入思政课教学,不仅是提高大学生的文化鉴别能力,增强其对民族文化学理上认知、情感上认同的历史必然,也是在全面认知、认同本国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文化追求、树立科学理想信念,纠正和重塑文化信仰的价值使然,更是激发广大青年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责任和文化担当,自觉成为先进文化、主流文化的传播者、建设者和践行者,进而使“理论自信更有理性、道路自信更有行动、制度自信更有保障”的逻辑必然[2]。

二、高校思政课教学缺乏文化自信的问题概览

从普遍情况来看,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缺乏文化自信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环境和教学效果等几个方面,具体来看:

首先,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拘泥于教材,缺乏文化拓展和文化底蕴。长期以来,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的痼疾之一就是教学内容过于单一、狭隘和空洞。大部分思政课教师在讲解教育内容时存在“以书讲书,以知识点讲知识点”的自话自说现象,而不能进行教材原理背后的深度文化内涵和文化渊源的挖掘及拓展,出现了用理论讲理论的僵化保守和老套乏味的尴尬局面。随着全媒体时代的普及,部分教师的教案和课件更是多年未变,所举案例陈俗老套,不能在课堂中及时注入学生关注和关心的社会热点和文化现象,致使课堂教学出现了学生不屑于听的局面,影响了思政课教学的时效性。如“基础课”中关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教学,部分教师不能游刃有余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和总结出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所举例子生搬硬套、晦涩难懂。又如在“基础课”法律部分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因没有法律专业背景,所讲解的法律知识缺乏人性的温度、文化的广度和深度,对于教材中法律知识的法理思想渊源和文化基础避重就轻,不能作出较好的回应等。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当前部分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背景、理论功底和文化素养单一,且部分年长教师的知识结构比较封闭,很难随着社会信息的爆炸式增长而不断拓展和更新。而这种理论素养和知识背景的缺憾,反过来又导致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常不敢讲、不愿讲、不想讲,致使课堂内容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和重大问题时出现失语、失声的状况。

其次,思政课教学方式单一且古板,缺乏文化对话和文化实践。随着互联网+课堂、互联网+教育以及人工智能的深入普及,传统讲授式的思政课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思政课中的主动参与越来越少,这是因为在传统讲授的教学方式中,教师掌握着文化传播的“话语权”,而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缺乏文化参与的积极性。与此同时,由于部分思政课教师人文素养较低,缺乏作为“大思政”教育的教师文化人格魅力,导致课堂抬头率较低,而教师又为了迎合学生的喜好,常进行一些尴尬的“互动”,使得思政课课堂教学出现偏离教学重点和主题的现象。此外,碍于思政课课程考核方式的束缚及学校教务统一标准管理等原因,思政课教学常常由于常规的课堂和教室内,而文化实践意义上的思政课教学却屈指可数,这也不利于思政课“知行合一”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与思政课课堂所学不符甚至相违背的社会现象时,便会出现“课堂上的一学期课抵不过社会曝光一件大事,大学象牙塔抵不过社会大染缸,教师的满腔热情抵不过现实的利益诱惑等尴尬与无奈”[3],由于没有及时有效的文化实践来“纠偏”,学生出现对思政课所学内容的质疑或不重视也就不足为奇了。

为此,在“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应融入学术实践、社会实践、教学实践的文化实践环节,如在道德这一章的教学中可设计学生采访道德模范的社会实践环节;在中国精神这一章的教学中可加入学生对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进行学术写作的学术环节;在人生价值这一章的教学中可加入引导学生自主设计两难情景案例课堂展示的模拟教学环节等。总之,只有创新“基础课”教学过程中的文化实践形式,强化在文化实践中增强情感认同,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基础课”的实效性。

最后,思政课教学文化环境及文化资源未有效整合,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受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要求。“三全育人”是着眼于“文化共同体”[4]式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模式的重新建构。然而当前高校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思政教育并未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思政工作整体,其协同育人机制和效应尚未得以有效发挥。与此同时,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校园历史文化资源、公开课资源、精品课资源尚未有效整合和开发,医学院校、军队院校、农林院校等特色院校的特色文化资源也未能很好地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得以融入、开发和运用。以“基础课”为例,通过查阅中国大学MOOC可以发现,全国各大高校中关于“基础课”的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不少于10家,但却未进行资源共享和整合。这种潜在的优质思政课教学资源,是提升其文化底蕴的潜在“能量”,如果能够加以融合和开发,整合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文化资源环境,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那么思政课必将以其“大文化”的魅力得到学生的真心喜爱,也必将对学生产生“终身受益”的效果。

只有共情才能产生共鸣,共情的关键便在于大思政教育理念的建构和实施。而由于当前高校思政课在教学内容上缺乏文化拓展,在教学方式上缺乏文化对话和文化实践,在教学环境上缺乏有效整合,因此在教学效果上,还必然会出现思政课的文化共鸣效应欠缺等问题。

三、文化自信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探索

高校思政课要想成为意识形态领域的高地,成为传承文化的沃土和创新文化的孵化器,最紧迫的应当是自觉地将文化建设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着力推动文化自信成为思政课教学的新的内驱力。为此,需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文化资源环境等方面做到相得益彰。

(一)思政课教师需提高文化素养,努力拓展和丰富教学内容

高校思政课的目的在于育人而非制器,从文化自信的角度来讲,高校思政课的根本在于“唤起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意识,使之在了解自身文化的基础上,自觉地从世界文明史的高度来认识中国、认识世界,并主动树立正确的文化自信”[5]。面对思政课教学内容拘泥于教材,缺乏文化底蕴和文化拓展这一现实,高校思政课教师首先需提高文化素养,丰富和拓展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储备。具体来看,思政课教师应增强文化责任和文化担当,自觉主动地厚植于“五千年深厚的文化内涵、文化素材、文化载体和文化精神”[1],丰富和拓展思政课教材理论的文化渊源和文化底蕴,并在此基础上在课堂中及时注入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和文化现象,面对社会重大问题时要敢于发声、勇于发声、善于发声、巧于发声。思政课教师要通过自身的文化理性与文化担当,在理性批判与严密论证中帮助学生认识多元文化的冲击与侵蚀,引领学生解读多元文化背后所隐含的文化霸权主义和相应政治图谋,牢牢把握文化建设特别是意识形态建设的领导权。总之,思政课教师唯有充实自身的文化内涵,逐步摆脱教学内容拘泥于教材的局限,才能更进一步地在学生中散发出自身的文化人格魅力。

(二)在教学方式上要增强文化对话和文化实践,探索多样化的思政课教学形式

针对传统讲授式思政课教学模式引发的学生主体参与低效的状况,为提升学生对思政课教学的文化感知度,至少需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创新:

第一,探索思政课教学学理化、对话式的方式方法。以“基础课”为例,针对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道德滑坡等社会热点案例,鼓励学生通过群策群力式的小组讨论在课堂进行汇报展示和交流,以此来提升师生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文化现象分析和交流能力。而关于理想信念的教学,则可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微载体”对大学生政治理想、生活理想、职业理想以及道德理想等理想信念进行随机调查和充分了解,在此基础上找准问题,对症下药,提升教学的针对性。为此,要做好思政课教学微载体建设,打造全媒体时代思政课教学的网络化平台,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全媒体互动微载体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其表达出内心的真实感受。同时,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及时收集和反馈学生的思想动态,提高教学的对话性。

第二,探索和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化的大思政育人格局。针对当前思政课教学“单兵作战”所带来的课堂文化构建单一的现实,应立足于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及科研需求,用“接地气”的语言和通俗易懂的道理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综合素养课、专业教育课的交融渗透机制,挖掘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探索大思政理念下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化的学理依据、建设内涵和实践路径;引入诸如“big、idea、course”等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育人机制和可操作化的课程模式,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切实增强思政课教学思想的深度、理论的厚度、视野的广度和关怀的温度。

第三,推动思政课学术实践、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常态化。长期以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形态单一,缺乏研发和推广。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思政课教学只有坚持“理论+实践”的教学方式,才能引起学生对课堂所学在情感上的共鸣,思政课中的文化熏陶才能在其内心深处落地生根。为此,思政课教学有必要开辟包括学术实践、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在内的多样化的“第二课堂”教学形式,如可通过采访、微宣讲等活动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调研与实地考察,并鼓励其体验复杂多变的文化环境和现象。又如,“基础课”法律部分的教学可与当地人民法院建立合作关系制定教学实践,定期邀请当地法院到校亲自公开审理一次真实案件,并组织学生现场体验教材所学的法律基础知识。再如,在学术实践方面,“基础课”教学可与当地政府部门展开合作,开展高校学子亲自采访道德模范、采访扶贫楷模并撰写报告文学的系列活动等。总之,以各种实践文化为核心的第二课堂的开辟,必能激发出学生主体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深刻领会和践行。

(三)整合优化思政课教学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环境,推动教育合力的产生

针对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和环境未能得到有效整合和开发这一现实背景,可从两方面推进:一方面是构建良好的校园氛围和校园文化,培育大学精神,以大学精神促进思政课的文化内涵建设;另一方面,可整合和优化思政课教学文化资源,打造优质思政课文化资源共享平台。如:有效整合思政课MOOC、精品课程等各类教育资源,并搭建优质课程学分共享和互换机制,以此来倒逼思政课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发挥思政课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的合力作用,使受教育者切身感受到思政课是参观文化的殿堂、享受思想的盛宴。

猜你喜欢

基础课思政课思政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互联网+”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新模式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探究基础课与专业课互动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