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1+X”理念的高校学生职业培训的实践探索

2020-01-09陈四英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毕业生人才企业

■陈四英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福建 龙岩 362269)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更迭,社会转型面对着复杂的不确定性。因此高等教育需要将培育职业人才纳入自身的范畴,这不仅是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应有之义,更被视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要素。培养拥有准确分析和整合知识的专业能力、综合问题解决能力,且具有较强社会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要求,高等教育要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等方面都有新的要求和更高的标准,人才既要掌握知识,又要具备能力,以及融合知识和能力的素质,以达到“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目标。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教育强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改革现有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新的时代要求,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制度。

一、“1+X”理念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基于“1+X”组合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型,目的是实现本科理论教育与职业综合培训相结合的最佳方法,特别是强调在职业培训与文凭教育的有机结合中,重点放在技能实训和理论实践相结合,以确保学生在本科毕业时提高多种专业技能。“1+X”联合机制所培养的人才,区别于通过高等职业学校所教授对具有特定领域专长的熟练工人。高校毕业人才接受过系统的教育,拥有高文化与高道德素养。

作为国家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应用型人才是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环节具有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的人才。高校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为服务区域经济、促进产业发展起到基础作用。随着国家产业不断升级,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张。实现“1+X”是将教学目标与产业需求有效对接,学生既是接收者又是实践者,充分借助现有资源结合理论与实践,可以有效提升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减少人才培养周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人才的培养针对性,实现定制化就业输出人才方式,高效对接企业岗位人才需求,既缓解企业招聘难题,又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达到“双赢”目的,实现社会人力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1]。

二、基于就业市场需求的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一)劳动力素质要求提高

在“制造2025”的目标指导下,企业面临转型的难题,因此对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企业人才管理意识逐渐科学化、规范化,企业选才用才的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很多企业对于人才需求缺口大,尤其是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虽然招聘会上人满为患,但由于求职者缺乏一计之长,难以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导致不同区域、不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难以平衡。在招聘过程中,企业选人标准不再局限于以学历为重转而更加注重能力素养,选拔方式愈发多样、评判标准愈发科学,因而要求毕业生拥有更强的心理素质、个性特征及综合知识结构,在自主学习、科技创新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方面拥有更高的能力,因此这对高校指导就业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二)市场劳动力过剩

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有820万大学毕业生,2019年全国有833万大学毕业生。政府就业报告显示,各类高校将累积扩招100万人,意味着到2022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达到历史新高。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就业的需求难以实现同步增加,就业竞争逐年增加。数据分析表明,全国大学毕业生为就业人数的数量正在逐年增加,其中一些失业者将在未来一两年内加入就业人群。综上所述,长期以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将成为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关注重点。

(三)大学生难以形成精准就业判断

当前毕业生的年龄主要集中于“00后”,学生的兴趣爱好发生了较大变化。缺乏社会经验的毕业生,因为缺乏对个人能力的准确定位和职业道路的精确规划,导致进入企业后会因为发展前景、薪资待遇等现实问题频繁跳槽。高校就业指导仍止步于大水漫灌的方式,缺乏根据学生能力、性格、特长等进行精准滴灌式指导。缺乏个性化指导使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工作方向、工作性质及工作环境容易迷茫,就业过程中缺乏主动性与科学性,难以实现对自我的合理定位和精准判读。容易在就业市场中处于被动地位,出现预期缺失,导致劳动力市场人才配比不足,出现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情况[2]。

三、高校学生职业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就业服务指导服务体系不全面

目前,高校基本都开设了职业指导课程,但由于教师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料等原因,导致课程难以起到实际效果。授课的教师多为高校辅导员、行政工作人员,重视理论知识而缺乏实用技能的培训。就业指导讲座多由高校统一安排,院系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专题设计,难以形成系统的培训体系。就业指导服务内容缺乏详细研究,例如:高校就业多停留在行政层面,而忽视更为完善的就业培训,如:组织专场招聘会、主动地与地方人才市场合作举办专场招聘会、借助校友资源拓宽就业渠道,以及就业后的跟踪反馈等系统性工作。

(二)就业服务指导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不高

大学就业服务指导是一个包含毕业生的心理咨询、个人沟通、职业发展计划、工作登记、家庭层面迁移、档案管理、政党关系等行政工作,以及组织专门的交易会,后勤支持、学校层面的就业统计,分析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和工作反馈等工作。因此,不能将就业服务业务辅导视作简单的程度化工作,具有一定专业化要求。但是大学工作辅导人员缺乏充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整体素质不高,多数大学就业服务工作由职业指导中心的讲师和老师负责。同时,就业服务团队多为流动值班人员,使得毕业生面对工作时的专业就业服务难以获得“一对一”专业指导。

(三)共享不足,资源信息不对称

校企缺乏合适的信息平台导致企业难以将人才招聘的需求更广泛地面向对口毕业生,高校难以将毕业生的信息推荐给合适的企业,使得校企生三者之间的信息共享困难。虽然部分高校逐步建设自己的人才供需对接平台,但由于平台技术和资源的限制,就业对接平台的共享意愿和能力仍有待提升。高校过分注重就业率,忽视企业的需求精准对接,难以实现就业体系化发展。目前,校企结合仅仅停留在企业入校宣传、提前招聘的层面,再加上合作范围广、项目量大、高校专职人员缺乏难以根据数据对毕业生的就业匹配度和职业发展系统整合,最终使得精准就业对接工作停留在浅层,缺乏针对性,难以深入。

四、在“1+X”理念下完善高校学生职业培训的内容和策略

(一)高校为学生制定全方位职业指导

学校是学生就业的参与者,学校有关机构根据学生四年学习生活的特点制定全方面的就业指导。根据学年进行划分,大一是帮助学生明晰职业兴趣,通过开展毕业生宣讲会、行业分享会等方式进行深入了解;大二是明确职业意向的初步阶段,强化专业课程的学习,扎实专业技术能力;大三是职业意向的实践阶段,学校搭建合适的实习平台,鼓励学生走进社会,深入体验行业发展;大四是职业意向的确定阶段,学校提供丰富的就业咨询和便利的就业渠道,提高应聘技巧。在大学四年中,各部门通力合作、相互配合,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学校一方面要做好就业信息的基础工作,另一方面可以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处理就业的问题。整合行政、技术等多部门支持,组成一个有经验的就业辅导队伍,连接学生与企业,从专业学习的角度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的专业学习更能适应单位的需求,做好顶层设计,实现资源倾斜。

(二)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模块化设计

在课程体系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与实践素养课的有效融合。首先,基础课程是面对所有本科生都必须开展的公共课程,该课程使学生能够高效、清晰、准确、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基础课程来扩展自己的知识视野,有效改善学生的文化修养,这也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其次,基础专业课程是针对特定专业的学生进行的基础专业课程,这是学生进入专业教育阶段的必备课程。学生在选取课程的时候,可以听取导师建议来确定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基础专业课的目标是通过课堂讨论教学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其专业,引导学生探索未知领域。从而学生可以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意意识和能力。最后,借助实践素养课的多样形式,包含社会服务、工作实习、专门项目训练等,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进入社会能力。

(三)实现地方本科院校办学融入地方经济发展

加强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协同沟通,构建合作关系。一方面,学校开放办学,实现与地方企业、地方机构多元化的合作,深入参与人才的培养方案设定和具体教学过程。学校主动研究地方经济发展特点和需求,根据企业发展目标明晰就业服务的定位,实现院校毕业生与地方经济转型资源配比,与产业集聚创新发展对接,与企业技术人才需求对接。另一方面,通过产教融合鼓励地方政府、企业提供教学资源,积极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3]。学校可以与相关对口企业签约长期合作协议,如: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条件、高校为企业输送优质人才培养等。同时,学校可以与相关企业构建互惠协议,如:学校为企业提供培训场地、企业为学校提供专业设备支持和人员培育等,共同搭建学生实习基地等。

(四)加强实践教学,实现平台综合价值

应用型人才培养明确教学实践的重点,借助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教学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理论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技术型人才。学习应该积极为学生到对口企业进行专业实习提供充足的条件,只有亲身体验工作环境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实操技能,这也是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必经路径。深化对岗位的认知,提升能力素养,培养扎实的工作作风。通过岗位实践锻炼,帮助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形成清楚认知,为地方发展储备了高技能人才。

(五)结合企业考核机制,优化就业指导评价体系

形成科学的就业指导评价体系是创业就业服务的重要环节。高校应该充分吸收其他院校和企业的考核机制,吸收经验,健全考核方式和标准,科学合理地开展就业指导评价工作,通过评价的过程发现现存问题,提高就业指导效率和质量。考核体系要围绕企业的岗位目标,加入学生和企业两个主体,使评价体系更为精准全面,将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效能最大化。明确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双保证的就业目标,要注重对毕业生的就业匹配度、职业发展、个人满意度、薪资待遇等全方位的综合分析。学校以就业考核为抓手,注重社会评价,以此不断推进精准就业服务的长远发展。

(六)搭建校企资源共享的协同工作平台,实现信息化对接

通过搭建企业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产教融合,提高校企合作资源共享。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校内网络统一收集学生的专业学习情况、实习实践情况、求职意向等,形成个性化的电子信息库;另一方面,整合意向企业的基本概况、岗位技术需求、招聘数量、薪酬待遇等咨询,构成高校的企业信息库。在两个信息库的基础上,实现校企资源常态化对接共享,一定程度上实现校企之间就业创业的精准对接,加强校企的协作沟通[4]。同时,学校可以通过借助新媒体平台,既可以扩大信息普及访问,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就业形势,线上、线下相结合,丰富就业渠道,为毕业生提供实时校园招聘信息,还可以充分挖掘校友资源,为就业开辟优质途径。例如,组织毕业生深入校友企业实习,加深毕业生与行业、企业的了解。

(七)形成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

相比于教师单方面决定内容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好处体现在所有教学活动中充分反映了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尽可能地动员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课题教学有效性。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掌握主修本科专业之外,申请跨修另外一门专业,完成教学计划规定后获得第二学位证书,从而激励学生不断自我完善,培养复合知识素养,在就业市场中提高竞争力。

为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本科院校应更加注重精准就业体系的完善。大学生就业是一个涉及到社会系统中的政府、学校、企事业单位、学生、家庭等多方面的复杂问题,因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开放型系统。因此,高校应明确自身定位,明确“1+X”理念构建符合自身定位的就业服务体系将有助于推动整个社会大学生就业工作。因此,需要学校各个职能部门协同配合,通过强化意识、完善制度、教学改革、调整目标等方式,实现大学生就业体系的科学发展。

猜你喜欢

毕业生人才企业
企业
人才云
企业
企业
伤心的毕业生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