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学研合作下中文专业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

2020-01-09蒋继华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产学研应用型人才

■蒋继华

(盐城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苏 盐城 224051)

作为高校传统的专业之一,中文专业开设时间较长,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基础性、理论性、学术性人才。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传统的中文专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对于地方本科院校而言,承担着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实用型人才的使命,其设置的中文专业势必要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对接。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地方本科院校纷纷瞄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优势,加强与企业和科研院所的联系,开展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合作,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在这样的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中文专业如何结合产学研合作的优势,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完成从传统的知识型人才培养向应用型的转变,是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产学研合作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对高校而言,产学研合作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教育形式,它要求高校和企业、科研院所基于互惠互利原则,加强联系,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主体的资源和优势,在教育教学、实训实习、科研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实现合作,打造一个全新的育人协作平台,从根本上扭转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现象。产学研合作理念产生于20世纪初的西方国家,并逐渐形成了诸如“双元制”(德国)、“合作教育”(美国、加拿大)等典型的产教融合模式。其中,Bolton、Robert(1995)将产教合作中企业与大学的关系分为七类,包括产业界专家到学校讲学,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场所,企业为大学的研究活动提供建议,大学为企业有偿提供实验场所,大学为企业发展提供各种咨询服务,大学的学科专家为企业讲学,企业为大学提供必要的实验场所和器材[1]。这种分类有效促进了校企之间多元化、多层次合作,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产学研合作意识的加强,我国产学研合作发展进入快车道,形成了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高校主导型以及共同主导型等产学研合作模式[2],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产学研合作是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随着产业的转化和升级,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应用型人才培养旨在探求如何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具有熟练专业技能的人才,使其所学知识转变成能力,转化为社会生产效益,服务于生产实践一线,产学研合作能为人才培养搭建创新的平台,是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高校通过和企业、科研机构紧密合作,及时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的动向和规格,优化和创新课程教学手段和方法、实习实训管理、“双师型”队伍建设等,并根据企业“订单式”需要共建行业学院、科研平台以及科技园区,制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培养企业急需的专业人才。同时,学生及早进入相关企业进行实训实习,参与企业生产成果的研发,促进所学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提升了实践技能。由此,产学研合作将高校人才培养的地点从课堂延伸到生产企业,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应用型人才的质量。对于中文专业而言,产学研合作对优化中文专业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应用能力(口头表达、写作、创意、现代化办公、行政管理、沟通与协调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文专业“应用型”人才内涵剖析

按照国内对高等学校的分类,一般分为三种:第一种类型是研究型大学,培养学术型、理论型人才;第二种是教学型为主的普通高校,以本科教育为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第三种类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目标是岗位型、技能型人才[3]。基于这种分类,应用型人才是由教学型为主的普通本科高校培养,有别于学术型、理论型人才和岗位型、技能型人才。这类人才以实践应用为主,突出知识如何转变成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即“将科学原理、科学规律或新发现的知识直接用于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领域”[4],其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备从事一线生产的熟练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生产过程中实际问题的专门人才,为社会发展服务。依此,面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教育理念,中文专业人才培养如何顺应形势,体现出“应用性”?首先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是,中文专业是否具有应用性?对此问题,教育界一直存疑。长期以来,设置中文专业的大多是培养学术型、理论型人才的研究型大学,其着力培养的是具有汉语言文学专业基本知识和深厚的文化素养以及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素质的人才。在这里,“素养”“素质”等似乎都是属于精神领域的东西,与工科专业要求的应用性、实践性、技术性相差甚远,因而学科内部有人对中文专业的应用性色彩持保留态度。与之直接相关的是中文专业开设的课程涉及文学、语言、文化、美学、社会、心理、新闻、传媒、编辑、档案……方面,内容十分广泛,毕业生就业渠道也广,被一些人理解为是一个“什么都可以做,但什么都做不精”的“万金油”专业。

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社会对各类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才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态势,尤其专业应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成为衡量人才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准。如果地方本科高校,尤其工科类高校中文专业再按照传统思路培养人才,势必造成毕业生技能不强,就业面狭窄。其实中文专业除了具备前面所言的作为基础性学科应有的文化素质、人文底蕴、文学修养等因素外,还应具有完成实际工作的专业技能,例如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书面写作能力、文秘实务能力、办公操作技能和行政管理能力等,而且二者不可偏废。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基础性学科,中文专业在肩负着文化传承与创新重任的同时需面对社会多规格、多类型的人才需求,其人才培养应突出扎实的专业技能,学以致用,适销对路,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如此,中文专业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或者说专业的“应用性”应是人文素养和职业技能的有机统一。

三、产学研合作下中文专业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

(一)以校企合作为契机,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产学研合作打通了校内校外人才培养的阻隔,促进了教学、生产、科研的一体化进程。面对产学研合作加速的趋势,中文专业需充分挖掘和企业合作的优势,审视传统人才培养的不足,并以此为契机,转变人才培养理念,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同于理工科专业,中文专业的“应用性”内涵丰富,它是人文素养和职业技能的有机结合,当然其核心能力是胜任岗位工作的专业技能。基于此,中文专业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文学审美能力,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传统重知识传授向应用能力培养的转变。如此,中文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处于学科性、知识性与实践性、技能性交叉的专业应用能力层面,是二者的有机融合。这是地方本科高校中文专业人才培养不同于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的岗位型、技能型人才之所在。结合本校人才培养实际,中文专业应主要培养从事文秘、宣传、管理等方面实际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具体而言,包括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较丰富的人文社科知识和自然科学素养,具备团队协作能力和不断学习的能力。同时,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和文本鉴赏能力,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书面写作能力、秘书实务能力、行政管理能力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办公自动化操作技能等。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紧扣应用性,有助于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优化课程结构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载体,通过各类课程的学习,学生不断获得新知识、接受新观念。依据人才培养目标,中文专业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不断优化课程结构,整合课程内容,科学处理专业知识与能力提升之间的逻辑关系,尤其积极探索设置与市场需求紧密的专业课程,使培养的学生吻合社会需要。第一,实行课程的模块化管理,凸显基本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之间的关系。例如:整个课程结构可分为通识模块(必修课、选修课)、专业模块(必修课、选修课)、素质与能力拓展模块以及实践模块。通识模块为基础教育课程,旨在强化思想修养、人文素养、科学技术素养、艺术素养等通识教育。专业模块可根据文学类、语言类、写作类、文化类等设置相应的基础课程(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写作学概论等)和核心课程以及选修课程,其中核心课程以及选修课程又可根据地方人才需求、学生个性发展分设不同的方向,开设相应的课程,例如文秘方向(秘书学概论、秘书实务、行政管理学、档案管理学、公共关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等)、文化创意与设计方向(文化创意产业概论、传播学概论、广告学概论、媒体策划、设计基础、平面广告设计、新媒体广告设计、文案写作、企业形象策划等)。课程模块设置确保与专业能力密切相关的课程开设到位,既强调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素养的重要性,又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所在,体现了“一基多能”、分层培养的要求,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创新精神。第二,加大选修课课程数量和学分比例,尤其加大跨学科专业选修课数量,提高课程效率。在精心打造核心课程的同时,加强课程整合,增进学科间的交叉和渗透,包括文理交叉、理工渗透。强化课程实践学分设置,增加创新创业、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科研训练等课程比例,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发挥第二课堂技能提升功能,通过开展学科竞赛、创新活动、演讲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形成和课堂理论教学互补、传承的关系。

(三)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构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产学研合作目前已成为高校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的重要举措,中文专业应紧密结合社会发展,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从人才培养的应用性视角出发,与企业深度互融,构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了解企业人才需求和学生近年来的就业导向,听取行业专家的意见,让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并根据企业反馈的意见,及时调整课程教学内容和结构体系,优化课程教学手段和方法。其次,校企共建专业实训实习基地。中文专业实践实习环节不同于理工科的集中安排,大都是学生分散实习,因为很少有企业能一次性接纳众多的秘书类、文员类、创意类实习生。基于此,中文专业须积极拓展实习基地,主动对接企业,合作开展实训实习工作,尽可能地将文秘实习、社会调查、档案管理实务等实践环节分散于众多企事业单位,尤其机关、文化公司、文化产业部门,通过让学生顶岗实习,从事文秘、宣传、管理、新闻等工作,建设一批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在实习基地充足和实效明显的情况下,可探索实行“2X+Y+XY”培养模式,即前两年(2X)在校内进行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第三年(Y)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第四年(XY)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兼职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5]。这种校企合作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但由于是分散实习,学校和教师的监管可能会出现空白,影响实习的成效,而且与中文直接相关的企业行业专家较少,对实践教学和论文写作的规范性把握方面可能不够。这就需要构建校企合作的质量评价机制,确保校企合作的实效。最后,密切校企交流,提升合作质量。高校选派教师到企业担任副总职务,或者参与企业文案策划、文化创意、企业文化培训等,形成一批有企业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邀请相关企事业单位专家来校讲课,尤其讲授秘书实务、办公技能、人际沟通,进行公文写作培训,提高学生的岗位实务水平,提升就业竞争力,以此构建专业建设与行业企业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

猜你喜欢

产学研应用型人才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2021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关于2021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的表彰决定
人才云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产学研协同创新伙伴关系模糊综合评价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