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谭峰教授运用中医“三早”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经验

2020-01-09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8期
关键词:中风病血瘀中风

中风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给病人和家属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谭峰教授是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专家,广东省名中医,从医40余载,治验甚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治疗缺血性中风方面创新性提出中医“三早”理论和疗法,并在临床中加以推广,不仅丰富了中医脑病学术思想,而且在降低中风残疾收效显著[1]。笔者有幸跟师门下学习一余载,侍诊在侧,受谭峰教授言传身授,亲观其诊治之法,获益匪浅。现将谭峰教授诊治中风病的“三早”思想进行阐述,属冰山一角、管窥蠡测,望对各位同道有所裨益。

1 中医治疗中风“三早”理论渊源

中风最早记载始于《内经》,论为“大厥”“薄厥”“偏枯”等,病因有风、火、痰、气、瘀、虚六端,其致病之本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六端病邪在体内相互交织影响,从而阴阳失调、脏腑经络失常、气血逆乱、脑脉痹阻、脑络失和、神机失用而发为中风,临床表现为突然昏仆,不省人事,言语不利,半身不遂,口舌斜的危急重症。现代脑病理论将中风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临床上以前者多见。谭峰教授认为缺血性中风临床各证型均存在不同程度“瘀”“郁”“瘫”,瘀为中风血瘀证的基本病理变化,郁为中风后病人情志不畅,瘫为中风后神经功能缺损,三者相互交错,影响中风病人预后康复。

1.1 血瘀 谭峰教授认为,缺血性中风病因病机复杂多变,早期以血瘀为主要致病因素,瘀血阻络为主要病机。其他常见证型如风阳上扰、肝阳暴涨、风痰瘀阻、痰火壅盛、元气衰微、气虚血瘀等均以血瘀为病理基础。血瘀最早见于《楚辞》曰:“形销铄而瘀伤”。瘀,积血也。后人医家通过临床观察论述血瘀成因,如《素问·生气通天论》:“大怒则形气绝,而血宛于上,使人薄厥”;《医林改错·积块方》:“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

《金匮要略》言:“络脉空虚,风邪乘虚入中,并以邪中浅深,病情轻重分为中络中经、中腑中脏。”《诸病源候论·风偏枯侯》曰“偏枯者。由血气偏虚,则腠理开,受于风湿,风湿客于半身,在分腠之间,使气血凝涩,不能润养,久不瘥,真气去,邪气独留在,则成偏枯。”论述了血瘀致风理论,其“风”非“内风”,亦非“外风”,而是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与风性善行数变之特征相似的身体偏枯之中风病也。

中风是一个发展过程,不同阶段血瘀均充当重要角色。先兆期瘀血痹阻脉络,气血不畅,不能濡养经脉,表现为一过性肢体麻木、晕厥、言语謇涩等。急性期肝阳上亢,生热生风,血随气逆或痰湿久郁黏滞,与瘀搏结,风夹痰浊、夹瘀血上扰清窍,阻滞脑络经脉,表现为突然昏仆、半身不遂等。后遗症期因久病耗损,气血不足,气虚血瘀闭阻脑络、神明不用、四肢百骸濡养不能,表现为肢体偏瘫、言语不能、吞咽障碍等。可见血瘀证存在于中风病整个过程。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缺血性中风病人血管栓子、血栓及动脉粥样硬化可类比有形之瘀血。血液流变学具有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流动力学障碍、运行缓慢等特点,与无形之瘀血概念相合。可见血瘀证在中风发病过程中是客观持续存

在的。

1.2 郁证 郁证最早见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忧愁者,气闱塞而不遥”。古籍中关于中风与郁证关系论述不多。临床上,中风后病人大多存在不同程度忧郁不畅、情绪不宁、愁容不展、懒言、焦虑、悲哀、不寐等继发性抑郁情感障碍表现,称为中风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发生率为20%~79%,严重影响病人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康复,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负担。PSD为中风与郁证合病。明代医家张介宾有“因郁致病”和“因病致郁”之说,可见二者相互促进,影响病后整体康复及预后。

谭峰教授认为PSD一方面是由于中风后气血逆乱,伤及肝、脾、心、肾等脏腑,导致功能失调,气机不畅,或痰湿阻滞,或气滞血瘀,或气血亏虚,或髓海不足等,致脑络失养,神机失用,心神紊乱,发为郁证。另一方面,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卒中带来的残疾及社会工作、地位、家庭影响猝不及防,病人心理上无法接受,如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郁证门》云:“郁为七情不舒,遂成气结。既郁日久,变生多端”,日久致七情失和,气机郁结,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所养,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兼夹风火痰瘀等内外之邪,气血瘀滞不畅,不仅加重中风病症,也导致神明失清,情感低落而致郁证。

现代医学对PSD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推测可能与大脑缺血缺氧后纹状体-苍白球-丘脑-皮质回路受损有关,引起5-羟色胺(5-HT)能和去甲肾上腺素(NE)能的神经通路损伤,其水平降低,导致抑郁发生。PSD发病与否与脑卒中损伤部位相关,左半球损害病人PSD发生率高于右半球,其中左额前区明显[2]。

1.3 瘫证 谭峰教授认为“瘫”不局限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瘫痪,广义上包括脑卒中病人遗留的运动、感觉、言语、认知、吞咽及其他功能障碍。病位在脑,病机为阴阳失调、脏腑经络失常、气血逆乱、邪气上犯脑脉,致脑脉痹阻、窍闭神匿、神不导气,头为“诸阳之会”,脏腑和经络之气血汇聚之处,发病后阴阳气血难以调和,周身经脉不得气血濡养,故而肢体受累发病。《医学入门》曰:“头面诸阳之会”,《灵枢·刺节真邪》论:“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可见几千年前已有医家认为应营卫不充,气血化于无物,气血虚弱御邪无力,风邪侵袭,客于半身,导致中风后运动障碍。《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云:“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张仲景通过4个不同层次表明中风病证轻重深浅程度,完整地论述中风感觉、运动、认知、吞咽功能障碍。“邪在于络”,与津气和合乃化为血而注于络脉之营气不能畅行于腠理,濡润肌表,故肌肤不仁;“邪在于经”,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不能畅达通运四肢,即重不胜;“邪入于腑”,胃先受邪,以胃腑上通于心,风邪挟痰浊从胃上犯,蒙蔽清窍,神明失其所主,则不识人;“邪入于脏”,心脾先受邪气,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舌与口失脏气上荣,遂舌难言、吐涎等临床表现。

2 中医治疗中风“三早”理论探讨

2.1 早期活血化瘀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南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卷三贼风偏枯方论》论道:“贼风偏枯者,是体偏虚受风,风客于半身也……夫偏枯者……医风先医血,血行风自灭是也”。可见古代医家将活血化瘀、畅通血行作为中风病的治疗要则,其中治风先治血是丰富的临床经验上升至理论的表现。有研究发现,活血化瘀方药或中成药可改善血流动力学、血管内皮分泌功能、能量代谢,减轻脑水肿,抗氧化应激、血小板聚集,促进血管新生,保护脑组织神经细胞等作用[3]。赵军[4]运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缺血性中风,发现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红细胞变形指数、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体外血栓长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刘维婕等[5]通过复方丹参注射液可改善老年性急性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评分、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可见,活血化瘀中药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方面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

谭峰教授认为中风病早期活血化瘀临床疗效较好,但并非绝对。中风病早期以实证偏多,其血瘀证型突出,此时活血化瘀可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中风病虚症,如元气衰微、阴竭阳脱之证,应及早益气固脱、回阳救阴,先治标后治本,否则贻误病情。因此临床中风病的诊断从辨证论治应用活血化瘀之法。

2.2 早期情志调理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是“五郁”立论治法的最早论述,舒达肝木之郁、发越心火之郁、掘夺中焦之郁、通泄肺金之郁、折截肾水之郁,说明郁证发病与脏腑五行密切相关,其治则取各脏腑生理病理特征。肝为风木之脏,主疏泄,其气升发,喜条达而恶抑郁。《王梦英医案》言:“肝主一身之气,七情之病必由肝起”。提出肝主疏泄,具有调节全身气机、调畅情志、调和气血作用,肝失疏泄即引起气机及气血运行不畅,导致郁证产生,是谓“解甲木之郁,畅诸郁之结”。可见疏肝解郁、调畅气机为治郁之本。龚明《古今医鉴》述“久病而成郁”,与朱丹溪主张的“久病开郁之说”不谋而合。《丹溪心法·六郁》中论道:“郁者……此为传化失常,六郁之病见矣”。朱丹溪立气、血、火、食、痰、湿为六郁,气郁为领,创立越鞠丸,以香附为君,可见其对调畅气机重要性的认可。

除中药外,针刺治疗郁证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蔡圣朝教授通过对膀胱经、夹脊穴及督脉的针灸结合放血疗法治疗本病,起到调整脏腑、理气解郁、通督调神作用[6]。

2.3 早期综合康复 中风后康复是脑卒中管理单元的关键部分,然而对具体的早期康复介入时机及措施无指南性建议。有研究发现,早期康复训练可明显降低病人残疾程度,改善远期预后及生存质量[7]。因此,临床上强调早期康复训练,病人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基本平稳、神志清楚,应多手段全面系统地康复治疗。

中医康复治疗流传久远,效果显著,主要包括中药、针灸、推拿、导引术等。其中针灸在临床地应用推广及理论研究更系统[8-9]。中风病位在脑,以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扰清窍、窍闭神匿、神不导气为病机,针灸治疗中风以醒脑开窍、调神导气、疏通经络为法,在肢体运动、语言、吞咽等功能康复方面疗效显著。杨卓欣教授设立的“调任通督”诊疗体系在中风康复方面卓有疗效[10]。《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调任通督”法基于阴阳调和准则,协调与全身阴阳关系密切的任、督二脉,调节五脏六腑气血运行,疏通经络,补虚泻实,通调全身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平衡,从而达到中医康复的目的[10]。王寅善采用柳叶形多针排刺法治疗中风后痉挛状态,《素问·调经论》曰:“手屈而不伸者,病位在筋……病在筋,调之筋”,可见古代医家对痉痹采用“以痛为腧”的治疗方法,故王寅善采用局部取穴方法治疗此病,临床上亦有成效[11]。石学敏院士采用“通关利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如《本草纲目·辛夷》曰:“脑为元神之府……人之中气不足,清阳不升,则头为之倾,九窍为之不利”,舌咽关窍不利是因脑窍蒙蔽、窍闭神匿、神不导气所致。“通关利窍”治法是在整体与局部结合基础上调神导气、滋补三阴、通关利窍治疗吞咽障碍,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12]。

3 病案举隅

病人,女,77岁,因“左侧肢体乏力半天”入院。病人半天前突发左侧肢体乏力,左下肢为主,行走不能,无言语不利。至我院门诊就诊。查体神清,表情焦虑,左上肢肌力4+级,左下肢肌力1级,余无异常。头颅MR示:双侧基底节区及双侧额顶枕叶多发腔隙性脑梗死,其中右侧额顶叶皮质及皮质下为亚急性梗死;右侧大脑中动脉多发不均匀狭窄。初诊:精神疲倦,情绪焦虑,左侧半身不遂,行走不能,气短,无口干口苦,二便调。舌淡暗、苔白、脉沉细。诊断中风,证为气血亏虚、血脉瘀阻。治宜益气活血通络。病人情绪焦虑,加强情绪疏导,方予补阳还五汤加行气解郁之药,拟方:生黄芪30 g,红花10 g,桃仁10 g,川芎10 g,当归尾20 g,赤芍15 g,地龙10 g,胆南星10 g,柴胡10 g,郁金10 g,7剂煎服,日1剂。病人病情稳定,配合中医推拿、针灸以加强康复治疗。二诊(1周后):服上方,病人左侧肢体乏力好转,左下肢肌力2级,情绪稳定,诉大便干硬难解,上方加火麻仁15 g、知母10 g,续服。三诊(2周后):大便软,左侧肢体乏力好转,于上方去知母、红花,加党参20 g,续进10余剂。服后诸证明显减轻,后坚持门诊诊治,均于上方稍做加减,随访3个月,病人已可扶拐行走。

按:血瘀贯穿中风病始终,病人急性期、后遗症期、恢复期均需活血化瘀治疗,故中药方中以桃仁、红花、川芎、赤芍活血化瘀。结合病症分析,加用黄芪益气行气。谭峰教授善用虫类药地龙以化瘀通络,借其走窜之性,以动其瘀,去其闭,搜剔经络之邪,较单用草木之品活血化瘀更能收效,尤善久病瘀甚之证。除重视活血化瘀外,谭峰教授重视早期干预,加强病人情志疏导,用药上予以柴胡、郁金疏肝理气解郁。病人病情早期稳定时,配合康复训练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纵观本案,中医“三早”治疗方案得当,理法方药精准,收效甚佳。

4 小 结

谭峰教授临床上经过多年实践与观察,提出中医“三早”治疗理论体系,提倡缺血性中风治疗以“三早”为纲要,结合现代诊疗手段辨病基础上,以血瘀为主要病因,辨证分析,从整体观念综合考量分析,辨证施治,以活血化瘀为重要治法,随个体化用药加减化裁,配合情志疏通、早期康复锻炼综合治疗,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减轻病人痛苦。中医“三早”理论已提出近十余年,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推广,收效显著。

猜你喜欢

中风病血瘀中风
自拟芪龙头痛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话说血瘀证
观舌头辨血瘀程度
缺血性中风病复发危险因素中西医的研究进展
金元医家对中风病病因病机与证治概述
探析古今中风病的发病机制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红黄绿”三色套餐查中风
一分为三辨证方法在出血性中风病的应用研究*
血瘀与活血化瘀在斑秃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