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背景下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
2020-01-09石玉波张驰庚
鲍 忱 石玉波 张驰庚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嘉兴 314036)
1 “新农科” 背景下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意义
1.1 有利于落实高校教育目标
如今国外在农业教育领域已形成一套完善的计划方案,也产生了一定的实效。对此我国可在借鉴西方国家人才培养计划的同时,根据不同高校农业专业课程教育实际情况,借助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开展全方位育人建设,着力解决好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社会培养的重要教育问题,搭建新四科教育目标体系,满足高校教育需求。以农业植物病理学为例,高校从该课程的教材设置、课时安排、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调整,能够顺应农业学科客户才能改革建设指示,贯穿学生为主导,教师为辅助的教学新思路,以人才产出为导向,以持续改进为动力,不断强化新农科教育效果,完成高校教育初衷。
1.2 有利于培养农业技能人才
为满足我国农业发展需求,高校肩负着培养农业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因此在农业专业教学的课程设置、教材选用、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应加大关注力度,重视学生理论与实践技能的双向提升。如今新农科教育战略引导下,高校更加明确了农业教育方向,在农业植物病理学等课程教学中,意识到实践技能的提升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于是积极寻求改善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的有效途径,也制定了一些专业优势较为明显的实践性课程,此举能够有利于培养新时代农业技能型人才,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学习环境[1]。
1.3 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高等农业院校开展的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主要讲授玉米、小麦、高粱、甘薯等常见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和规律,这对于提升农村地区各类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而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发展农业经济离不开这些农作物的产量和销量因素,由此可看出,高等农业院校对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改革研究对提升农村经济也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2 “新农科”背景下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现状
2.1 教学手段不够多元
部分院校中的该课程一直以来都是按照章节划分知识体系的,具有一定的教条性和僵化性,教学环节仍旧单一且枯燥,学生课堂上被动接收知识现象较为明显,师生课上交流互动也相对较少,种种现象表明当前该课程中存在教学手段僵化单一的问题,急需寻求课程改革突破口。另外,由于该课程与其他农业课程有所不同,这一课程形式大多是以团队形式授课,比如团队成员A讲授水稻、团队成员B则讲授蔬菜病害,各团队之间虽然责任分工较为明确,所研究内容也能涉及到教材的各个章节知识,但团队成员分工仅仅停留在教材内容层面,对于整个课程教学环节、教学章节分配、教学系统规划等元素的协调安排程度不当,致使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并未发挥团队效果[2]。
2.2 学生实践能力不足
部分高等农业院校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寻求突破口时,主要是以室内实验课教学为主,教师将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内容与流程提前设置好,然后要求学生按部就班开展实验即可,不必有其他创新活动,以免扰乱课堂教学进程。比如在对水稻病害症状观察实验时,操作方法也仅仅是对教材中所学的挑片法、切片法和组织培养法进行实习,并未要求学生在实验课程中寻找新的研究方法,如此极大限制了学生对农作物实验课程的新鲜感和创新力,学生为了获得学分,应付完成考试,缺乏独立思考学习环节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收获甚微,无法将理论公式与实践内容很好地结合。
2.3 课程考核不够多元
当前农业院校的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考核内容主要由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组成,再辅以学生课堂表现、实验环节、实习机会等内容,较为全面地对学生该课程学习状态进行了考核。部分农业院校开始实行导师制度后,学生开始忽略理论课程的学习,课下自行找老师开展农业实验项目,与导师共同到一线农村地区开展农作物病理学研究,但是这一举措的实行使得该课程无法进一步量化课程成绩考核,而且理论与实践之间存有差距,学生综合知识的考核也无法通过试卷形式进行,使得当前课程考核方式与学生实际课程学习方式存在脱节。另外,信息化考核方式也较少,教师教学过程中较少借助学习软件对学生学习状态进行考核评价,使得如今该课程评价考核方式较为单一[3]。
3 “新农科”背景下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改革策略
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如今教育改革和农业技术的革新,农业领域对农作物、植物的产量要求逐渐提升,国家也十分关注农业领域的科研进展和产量变化,为了培养符合现代社会农业实践性人才,需重点对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及其他农业专业课程进行系统梳理和调整,做好教学方式、实践基地、课程考核等革新工作,为当前现代农业人才提供良好教育环境。
3.1 创新教学方式,引进网络教学
随着互联网与科研、教育的融合发展,高校教学资源的开放程度也日渐加深,以往单一化的教学模式也由过去的单向输出转变成多向交流的主动学习模式。对此,高等农业院校应从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的学科特点出发,努力探索信息化教学新方式,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比如可引进微课和慕课,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水稻等农作物的实验视频和相关纪录片,也可播放学生在实习期间的田间实验过程,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同时还可借助网络开设田间农作物教学直播,在直播间分享其他高校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方式和教学实验流程,提升教学质量[4]。
3.2 增设实习课程,开发实验基地
以西南大学为例,西南大学农学院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改革中引进了实验性课堂,专门为学生提供了农作物实验研究场地,为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创造了条件。对此,其它地方农业院校也可效仿西南大学课程改革模式,增设实习课程和基地,完善农业课程实践教育体系。比如学校可开发校内实习基地,将校内多余的场地或者化学实验室中的部分预留空间改造成农作物养殖场地、农作物病虫害实验室等场所,满足学生日常实验需求。同时,高校还需优化实践内容,对平时的课程课时进行调整,增加一些校外实践课时,比如定期组织学生到田间参与农作物实验,观察农作物生长期变化或者参与农作物病理实验等,为论文写作及实验研究积累数据。
3.3 完善考核指标,构建考核体系
社会农业领域要求的实用型人才居多,因此,学生只有在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保证实践技能的双向提升,才能确保自身学有所成,成为高素质农业人才,而这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理论与实践技能的全方位把握和考核。因此在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改革过程中,需对课程考核内容与考核指标逐渐完善,规范教学评价体系,比如可将课堂情况设置为10%,包括学生日常考勤和课堂表现;理论考试设为50%,包括期末考试和平时论文撰写、网络学习进度等;室内实验可分为10%,将学生在外实验的结果和实验报告完成度作为考核指标;其他课程实习设定为15%,创新性实践设为15%,这种考核方式能够较为系统地对学生基本知识、实践能力掌握情况进行全面分析[5]。
4 结语
当前,随着教育形势的不断变化,新农科成为高等农业院校的主流教育目标,而且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社会对高等农业院校教育方案又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应用型农业人才培养成为当下高校主要转型方向。所以,高等农业院校今后在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以及其他课程改革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锻炼,以新农科教学目标为参考,进一步完善农业课程体系,缩小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为社会培养农业领域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