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美术活动中想象力的培养策略
2020-01-09厦门大学幼儿园黄晓玲
■厦门大学幼儿园 黄晓玲
幼儿美术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帮助幼儿开发想象力的核心环节。因此如何有效地通过幼儿美术教育达到开发幼儿想象力的目的是我们作为幼教人所必须重视的。我从事幼教多年,发现大部分美术活动中教师总是笼统地教授幼儿如何构图、如何选择色彩,告诉幼儿怎么画才会达到最好的效果,限制了幼儿的思考,无形中导致幼儿不自觉地模仿成人思维,创作的美术作品缺乏孩子应有的个性,体现不出幼儿丰富的想象力。
一、幼儿的想象力能够促进其能力发展
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幼儿期是想象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期想象力特点是:以无意想象为主,记忆的成分多,想象的成分少。教师可以在游戏、教学、创设环境和日常生活等多方面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一)激发幼儿的美术能力
进行美术活动时,幼儿往往凭借的是对事物的一种外在浅显的感性认识。由于幼儿对于外在事物认识的无规则性,对于幼儿来说,绘画更像是探寻心中所想的思维过程。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在传递“图画符号”过程中充分释放自己的想象力,去探寻世界,促进多元思维的发展。而思维能力的提高又能增强幼儿对物体的认识水平,进而在绘画中做出更为丰富、立体的表达。
美术技能涉及的内容很多,包括空间构图、组合、线条运用等等。但是幼儿阶段的美术教学还是要做到玩中学,以玩为主,培养孩子对美术的热爱,这比学到美术技巧重要得多。只有热爱才有兴趣,只有兴趣才能调动丰富想象力来进行美术创作。幼儿开动脑筋,构建起不同事物之间的独特关联,甚至臆造出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事物,这正是幼儿以独特的视野重新解读外在事物,是一种可贵的美术创作能力。
(二)提升幼儿的认知能力
幼儿认识外在事物除了感官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心理机制,那就是无拘无束的想象。幼儿能够将与事物相似、相近或者相反的一些形象想象出来,加以对比,就是提高认识能力的过程。比如,幼儿都喜欢通过涂鸦,将心中所想表达出来,并与伙伴或教师进行交流,幼儿的认知能力由此得到巩固、提升。
二、促进幼儿想象力发展的有效性策略
(一)提供多种材料,丰富美术设计内涵
对于幼儿来说,单一的活动形式和材料往往会使幼儿觉得乏味,因此提供多种多样的美术材料能丰富美术设计内涵。在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的应该不仅仅是纸和画笔,还要有颜料、油画棒、水粉、水彩以及剪刀、浆糊、橡皮泥等工具;还可以投放一些辅助工具:棉签、毛线、弹珠、石头、蛋壳等。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探索材料的性质和用途,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操作,各式各样的材料和多种操作方式的结合,能让幼儿开动脑筋,多点开花,进而用幼儿特有的思维方式描绘美好世界。
(二)突破教学常规,创新美术教学模式
这是我在教学生涯中极为难忘的一个案例:好动的大班男孩睿睿,竟然花了不到两个小时用普通的502胶水把我在教室里不小心打破的陶瓷杯完整地拼接起来。带着满身伤痕的陶瓷除了裂痕清晰可见外,所有碎片都拼在了原来的位置,杯子看起来就像一个承载历史沧桑感的出土文物。这个陶瓷杯曲线复杂,它的拼贴比起乐高、积木要难得多,因为每块碎片是不规则的,也没有任何记号,全凭睿睿对杯子的记忆完成拼贴。我想这个造型别致的杯子平常一定吸引了他长时间的关注。这个特别案例充分展示了睿睿超乎常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手工能力。也让我突然得到启示:教师有时可以打破教学常规,刻意制造不完美,让孩子们去再现完美。美术本身就是一项极需想象力的学科,教师完全可以用有创意的方式引导孩子们进入美术的自由王国。
(三)融入各种游戏,激发幼儿的创作激情
教师在美术活动中应启发幼儿的创作激情。在美术活动中融入游戏是激发幼儿兴趣的良好方式之一。教师可以在美术活动融入讲故事、猜谜语、做做玩玩等游戏活动,从而调动幼儿的创作兴趣,激发幼儿想象力。我发现,游戏形式越多样,幼儿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就越高,教师需要承担的教学压力就越小。同时花样繁多的游戏样式也更容易打开幼儿美术创作的想象空间。如果教师选择融入民间游戏,要考虑时代性和幼儿兴趣爱好的契合,要推陈出新,设计出一种来源于当地民间生活,又被当今幼儿及家长普遍认同的游戏,再融入美术教学中。这样既能极大提升幼儿对本土民间文化的认同感,同时还能加强幼儿园与本地民间资源的联系,进而提升幼儿园在当地的影响力。
(四)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指导能力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除了要有一颗童心之外,还要有一定的艺术理论素养。幼儿教师要多欣赏名画名作所蕴含的丰富人文性和艺术性,尤其是超现实主义流派作品,展示出惊人的艺术想象力,让人大开眼界。譬如达利的作品当中常常有许多半开的抽屉人形,蜡样软化的硬件物体、抽丝样细长的兽腿以及物体向四周无重心地飞开的景象等等,看后让人完全陷入他那个充满热情和幽默的荒诞世界。幼儿教师要想激发孩子们的美术想象力,自己首先就要能接受和理解艺术与生活的巨大差异。为此,就要不断提高自身艺术修养,多接触前卫艺术和经典作品,了解不同流派的艺术风格,提高美术教学活动的指导能力。有条件也可以带孩子们观摩毕加索、梵高、米罗、达利等想象力极强的艺术家作品,现场感受巨大的感官冲击波。
(五)注重户外体验,提升幼儿的审美情趣
幼儿想象是在拥有外在广阔空间基础上的一种能力。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主张大自然就是我们的活教材,教师要多带幼儿到广阔的田野中去,让幼儿张开想象的翅膀充分感受和体验人之初的美好,并对未来充满憧憬。如在进行美术活动《美丽的秋天》前,教师有目的地带领幼儿到户外去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花草、树木或是其他景物的变化,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自己看到的秋天景象,再让幼儿在这优美的秋色中自由作画、互相交流、评价。不仅能开阔幼儿的视野,还能提升幼儿的审美情趣。
(六)营造愉悦氛围,扩大幼儿的想象空间
幼儿天真烂漫,往往表现出自由散漫的特点,这与学校规范性的教育必然形成内在冲突。所以,如果教师过多干预幼儿美术,那么幼儿会产生很强的约束感,会感到厌烦,想象力也会丧失,久而久之,幼儿的美术创作动机都会变得功利,发自内心的热爱反被压抑了,原有的天分逐渐消失,这就是不尊重幼儿身心成长规律、拔苗助长的恶果。所以在开展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创设优美的环境,为幼儿营造愉悦的美术创作氛围。例如,在《美丽的妈妈》美术活动中,芽芽并不像其他孩子一样画出妈妈的样子,而是画了一个长方形的枕头,并开心且自豪地说要送给妈妈,让她躺着休息。活动中芽芽并没有局限于绘画主题,也没有放弃绘画,而是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创造了别具风格的作品,并在愉悦氛围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促使其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因此,一个愉悦的创作氛围,对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是多么重要啊。
三、结语
在我多年的幼教生涯中,深深体会到了幼儿的美术作品是表达孩子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教师在开展活动过程中一定要多一些耐心、细心、爱心,因材施教,尊重和呵护孩子们可贵的美术想象力,用心寻找幼儿作品中的闪光点,让孩子在美术活动中发现世界的美好,去大胆书写即将全面铺开的人生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