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研究

2020-01-09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教育局宋宗明

天津教育 2020年18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板书多媒体技术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教育局 宋宗明

多媒体技术应用与生物课程教学阶段,已经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技术应用之后能够充分发挥其价值影响作用,更加明确地表现出生物课程教学原理,也能够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思路,实现对课程内容的深化理解与巩固记忆。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学科教学中缺乏直观性,传统的教学手段如挂图、幻灯等难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如果在教学中适用视频,动画现代多媒体技术,就可以产生非常好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为全面落实生物课程教学目标,教师应该做好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影响作用,不断提升生物课程教学的整体质量。

一、初中生物课程教学阶段多媒体技术应用的价值作用

1.初中生学习兴趣引导。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个性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与求知欲,但生物课程中涉及很多的理论基础,长期面对这类知识内容,学生会感觉到枯燥乏味,影响自己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后期的实验操作效果。教师将多媒体技术应用起来,将复杂、枯燥的内容转变为图像、音频内容,对于初中生来讲课程内容的丰富性、趣味性有效增强,将自己的课程学习专注度提升,此时学生有意识地进行主动探索分析,生物课程学习兴趣显著增强,能够更好地完成各个阶段的课程学习目标。

2.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传统课程教学模式中,生物课程内容讲解利用教师口述的形式,会导致大量的课堂学习时间被占用,限制学生的课堂探究分析。如果教师在口述或板书讲解阶段,对生物知识内容的解析不明确,就会影响学生对各类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而当教师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之后,利用课件、导学案等讲解形式,能够将课堂口述讲解、板书分析的时间精准控制,教师后期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探索分析与沟通交流的空间,则生物课程教学整体质量有效提升。

3.课程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现。初中阶段的生物课程内容普遍存在抽象性、繁杂性的特点,教师采用传统课程教学模式,会影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效果。如何将生物知识内容更加直观生动地展现出来,此时的多媒体技术应用更加符合初中生的理解记忆要求,学生在实践探索阶段,不会一味地进行基础理论的探索分析,还会将文字与画面结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生物知识中的理论内容,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学生在巩固记忆阶段就会更加轻松愉悦,并结合教学目标要求,养成良好的生物课程学习习惯,能够为后期的实践应用提供保障基础条件。

4.突出课程重点与难点。初中生物课程讲解的知识内容相对较多,很多知识的抽象性特点明显,会影响广大初中生的理解记忆效果。教师需要将课程重点与难点划分出来,利用多媒体将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突出展现,进而保障学生对生物学的微观学习与理解效果。当抽象性的内容更加具体直观地展现,多媒体技术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感,此时学生的感性认知逐步强化,对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学习就会更加直观具体,学生主动探索分析生物知识内容,也更容易理解不同的物质结构与功能性之间的紧密联系。

二、初中生物课程教学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措施方法

1.明确初中生物课程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讲解阶段,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程教学引导工作,需要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目标确立起来,后期无论是在课件选择还是知识探索分析阶段,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就会更加全面具体,课程教学目标顺利完成。教师在备课阶段,对课件内容进行构思与分析,需要将课件内容、教学内容、技术手段之间的统一性不断加强,找到满足学生理解记忆要求,以及个人认知发展的措施方法。教师将课件播放的节奏、时机把控到位,则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作用也全面展现出来。

2.利用多媒体优化课程教学情境。初中生物课程教学建立情境,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式方法。课堂伊始,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创建课堂教学情境,利用生动形象的图片、音视频内容,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具体地理解课程教学内容,则课程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对于初中生来讲,多媒体技术能够帮助自己扩大课程学习范围,多媒体技术将生物课程扩展延伸,也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生物学习实际情况,避免给学生带来过大的学习压力。当教师在建立课程教学情境期间,考查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各类课程资源的整合利用,突显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价值,则生物课程教学质量得到保障。

3.多媒体技术应用时机的把握。生物教师在课程教学阶段应该认识到,多媒体技术是辅助教学指导的工具,需要与传统课程教学方法有效结合起来。多媒体技术在实践教学指导阶段的优势较为显著,但是不能完全替代传统课程教学方式,应避免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教师在生物课程教学阶段,还应该对理论知识细致化地讲解,适当地结合板书与多媒体技术手段,为避免眼花缭乱的音频内容,影响学生的生物课程学习专注度。教师应该将实践作为基础性学科,利用多媒体技术全面展现实验过程,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索分析结构,让学生了解实验的基本过程,为以后的实验室操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针对“细胞构成”“光合作用”相关的实验探索,教师将多媒体技术与实践教学紧密联系起来,准确把握课程教学的时机,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与探索分析能力。

4.提升课堂教学的互动性。生物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期间,要关注学生的课程学习诉求,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效果不断提升。尤其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教师在实践教学引导阶段需要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完成个人主体意识的培养,使学生从此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翁。学生围绕课程教学内容开展相关的分析讨论阶段,将人机之间的交互功能充分展现,使生物课程内容灵活展现出来,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并意识到自己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有责任配合教师完成各个阶段的基础知识探索分析,则学生对生物课程内容的理解就会更加全面具体,并在实践探索阶段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生物教师在日常的课程教学实践引导期间,已经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关键影响作用。注重教学内容表现力,应该尽可能地确保课程内容生动有趣,并将繁琐的信息内容简化呈现出来,避免陷入本末倒置的教学误区之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避免生物课堂的形式化,强调课程内容的主次分明,且教学目标始终贯彻课程教学活动的始终。教师应该成为多媒体技术的主宰者,而不是在课堂教学阶段过度依赖技术手段,替代学生相关的实践探索或实验操作。当多媒体技术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影响作用,帮助学生在实践探索阶段强化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课程教学质量也能有效提升。

5.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误认为,堂课用多媒体课件,板书能不服务就不服务了,完全抛弃了黑板和粉笔,其实好的板书是一份微型教案,能够画出本节课内容的结构体系和知识要点,使教师保持清晰的教学思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任意修改板书,这一传统教学方案是多媒体无法服务的,所以传统的教学应与多媒体相结合,相互起助理作用,使生物课题更加的生动。

三、结语

初中生物教师在日常的课程教学指导期间,应该认识到传统课程教学模式的弊端性问题,并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生物课程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首先应该了解班级学生的生物课程学习实际情况,将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时机把控到位,并强调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当教师能够在实践教学阶段,帮助学生优化建立生物课程学习结构,并将一些重点难点的生物知识进行全面分析与探索,则此时的生物课程教学就会更加具备针对性与有效性,各个阶段的生物课程教学目标就能顺利完成。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板书多媒体技术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
《风电场规划与设计》课程内容探讨
语文课堂中的神来之笔——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