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生态建筑的推广与思考

2020-01-09刘琦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绿色生态建筑

■刘琦

(山西太水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9)

一、绿色生态建筑的内涵

(一)绿色生态建筑的定义

绿色生态建筑是指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约土地、节约用水、节约材料)、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了给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有效的空间利用,建筑物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定义通过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来阐明建筑能源、土地、水和材料资源的减少。它改善了建筑物的内部环境质量,减少了建筑物对外部环境影响的核心任务;它突出了整个生命周期内全面考虑的原则,强调功能需求的健康应用和有效使用,体现了与自然共存、创造和谐社会的理念。

(二)绿色生态建筑的理解

当下人们对绿色生态建筑定义并不明确,大致可以分为目标说和过程说两类。

目标理论是一种横向思维。目标声明总结了绿色生态建筑的基本原则和绿色生态建筑的基本框架,即绿色生态建筑应该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注意室内空气质量,防止室内空气污染,尊重当地文化传统,追求建筑成本与经营管理成本之间的经济合理性。简而言之,绿色生态建筑不仅需要低建筑成本,以便建筑物支付高使用价格,也不应该为一个目标支付不切实际的初始投资。

绿色生态建筑是根据发展动态定义的。对于一个具体的建筑个体来说,绿色生态建筑是一个连续的概念,伴随着建筑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建设项目开发决策、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各阶段的具体要求,如:在发展和决策阶段,绿色生态建筑强调综合考虑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降低建设项目的环境和社会风险;在规划阶段,重点是与环境建立可持续和谐的关系;在设计阶段,强调整体性设计;在施工阶段要强调的是,施工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应该尽可能降低。

对于一个特定的建筑领域,在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经济发展、文化传统和自然资源的制约,绿色生态建筑呈现出不同的要求和外表,绿色度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这个过程是坚持现实主义的态度。相反,这是一个有针对性和客观的目标,可以通过不同的情况来实现。建筑物的整个生命过程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中国疆土辽阔,全国不同地区的资源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绿色生态建筑的发展应该把理论概念与现实状况有机地科学地结合起来。一方面要树立理想的绿色生态建筑基准,例如:绿色生态建筑的星级评分标准的建立,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变化适当的调整。而从另一方面思考,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建筑特点,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阶段性目标,要在不同的经济层面上进行实践,文化传统和资源条件都有自己的实践目标,可以通过它朝着理想的绿色生态建筑方向前进,并根据当地的条件促进建筑的绿色发展。

需要强调的是绿色生态建筑不能与绿色建筑混淆。这个概念已被一些开发商或绿色建筑生产企业滥用。通过绿化方式净化空气和美化环境只是绿色生态建筑的一部分要求,而绿色生态建筑追求更为广泛。

(三)绿色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

绿色生态建筑起源于建筑物对环境问题的反应。伴随全球生态环境的广泛关注和可持续思想的拓展,绿色生态建筑的影响力已经不单是对能源使用情况这一方面,更体现在建筑物对于周边环境以及居住环境的影响。

绿色生态建筑的要求比传统节能建筑的要求更高,因为绿色生态建筑的主要目标是更高层次、高要求、高标准的可持续发展建筑的建造,而节能建筑仅仅关注节能一项功能。而其中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节能建筑并不一定就是绿色生态建筑,但绿色生态建筑一定是节能建筑。

多年来,中国一直在改进绿色生态建筑的能效设计标准、法规和体系以及组织和管理体系。相关政府部门开展了新建筑节能标准的实施、现有建筑物的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物的应用以及绿色生态建筑的试点示范等一系列工作。并且其成效十分显着,全社会基本形成了绿色生态建筑的共识。中国绿色生态建筑的节能成效得到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二、我国绿色生态建筑发展的现状

(一)绿色生态建筑现阶段的状况

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引进绿色生态建筑这一理念,在21世纪初期,开始对绿色生态建筑进行更具有探究性的研究、了解、推广以及应用。在我国“十一五”进程中,绿色生态建筑在政府扶持、企业比重、资金投入、技术研究、宣传推广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与进展,为更进一步大规模推广绿色生态建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国出台了绿色生态建筑评价标准后,又启动了一百项绿色生态建筑示范工程以及节约耗能的示范工程,在绿色生态建筑的评价标准等方面也展开了一系列相关工作。

(二)绿色生态建筑的政策制度

与绿色生态建筑相关的部门在监督管理方面颁布了一系列法规,系统地将绿色生态建筑的部门规章和技术规范化,比如“城市绿化条例”“城市供水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物业管理条例”“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公共机构节能条例”“住宅室内装饰管理办法”“城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等。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与绿色生态建筑相关的法律仍然缺乏,现阶段中国所实行的建筑法、能源法、环境保护法、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当中,与绿色生态建筑有联系的法律法规寥寥无几。我国于2007年对于“节约能源法”中对于建筑物在节能方面的监管有了全新的修订,其中对于建筑物建造过程中对可再生能源、绿色能源等方面的使用情况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但是客观而言,在使用土地、环境保护、材料节约等方面仍然漏洞百出。

在体系方面,除已实施的绿色生态建筑评估与标识体系外,还有绿色生态建筑示范工程和国家绿色生态建筑创新奖。国家绿色生态建筑创新奖自2004年成立以来,每两年进行一次评审。201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修订了“全国绿色生态建筑创新奖管理办法”,并且颁布了“全国绿色生态建筑创新奖实施条例”以及“全国绿色生态建筑创新奖评估标准”,该组织对绿色生态建筑创新奖的评估重新启动。

在激励政策方面,主要侧重于财政政策。在税收优惠方面,除了一些节能、节水、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外,中国对绿色生态建筑没有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

(三)绿色生态建筑的技术

我国应当重视绿色生态建筑的技术以及与绿色生态建筑相关专项技术的发展。21世纪以来,绿色生态建筑相关部门组织实施了一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比如绿色生态建筑关键技术研究、城市人居环境改善和保护关键技术研究等等。同时,这些项目在科研的过程中,在节约用能、节约用水、节约用地、节约用材以及改善施工环境等方面都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以及大量研究成果。同时,逐步向建筑行业进行推广应用。在绿色生态建筑的相关专项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综合技术的开发与研究,从而在技术层面推动我国绿色生态建筑得到更好的发展。

现阶段,我国在绿色生态建筑技术的实际应用中,政府首选是鼓励降低生产成本,其次要充分整合该区域内的地理特征以及周边建筑风格。选择使用的建造技术,在遵循该区域的实际情况基础上,综合评估整体绿色生态建筑的投入与产出的转化比例,尽可能降低盲目技术投入导致的成本提升。综上所述,中国现阶段在绿色生态建筑的技术研发环节的投入有待增加,国家对此的技术支持力量薄弱。

三、我国绿色生态建筑推广的挑战

(一)对绿色生态建筑的认识存在偏差

人们对于绿色生态建筑的理解十分片面,有关企业和部门也缺乏对于绿色生态建筑的宣传和解读。因为缺乏对于绿色生态建筑的认识,人们在最初接触到绿色生态建筑时,都会不自觉把这种建筑与高科技高成本相关联,能够用在建筑中加入环保材料这种方式来保护环境固然是人们乐于看见的,但一切都是以成本低为保障的前提下进行的,可以说现在能够左右开发商选择的最大方面还是成本。由于这种误区的存在导致了绿色生态建筑的推广困难。另外,一些二三线城市政府把推广绿色生态建筑这一任务规划到转变城乡建设模式和改善民生的战略高度来,相当于把绿色生态建筑的推广变成了一纸空文,高高供起,加之一些建筑设计师只认同传统建筑模式,不愿推陈出新,极大地阻碍了绿色生态建筑在落后地区的落地施工。从消费者的角度分析,人们并不能直接享受到绿色生态建筑的优点和效果,与普通建筑入住体验并没有太大差别,贸然尝试新鲜事物还会承担相应的未知风险,这也是用户购买时的选择顾虑。

(二)绿色生态建筑标准体系不完善

如前文所述,绿色生态建筑不但在消费者、开发商、政府等各个环节存在认知上的模糊,在行业内,绿色生态建筑也没有一个确切的标准和体系。在绿色生态建筑建设过程中,由于我国相关实例与标准规定并不健全,导致一些施工团队盲目延用发达国家的绿色生态建筑标准,不考虑地理位置和建筑全寿命期等问题,导致绿色生态建筑的质量并不十分过关。绿色生态建筑质量评价标准内容有待完善,存在一些建筑指标的遗漏,同时评价内也有一些设置不尽合理的指标项目,尤其缺乏绿色生态建筑相关的工程定额标准,难以有效引导和约束绿色生态建筑实践工作。同时,绿色生态建筑所涉及的知识学科涵盖很广泛,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灵活应用各种学科的知识,这其中就缺乏相应的协同与配合。

(三)绿色生态建筑法规制度不健全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保领域发展异常迅速,看到国家对于环保的决心和推进做法,这固然是值得可喜的事情,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是我们需要面对和研究的,那就是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完善速度远不及行业的发展速度,就产生了许多打法律擦边球的情况。在绿色生态建筑领域,目前有专门的绿色生态建筑法规制度,但明显约束力不足,系统性较弱。特别是建筑法、能源法、节约能源法等没有明确绿色生态建筑的定位,绿色生态建筑的上位法缺乏。此外,政府的监管与监督力度也不尽如人意,在保症了建筑节能的情况下却疏忽对于水资源、建筑材料等方面的节约。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不注意环保,对于拆除建筑、垃圾回收等工作没有起到足够的重视,盖起了环保楼,却破坏了周围的自然环境。

(四)发展绿色生态建筑的激励政策不足

众所周知,环保理念和环保材料一直是近几年我国各地政府大力推行的重点。在绿色生态建筑方面的政府相关政策扶持和激励十分匮乏。在财政、税收等各个方面都没有相应的激励政策,使环保建筑的推行更加困难。查阅相关资料我们可以发现政府一些关于节水节电等有关的激励政策,但并没有绿色生态建筑相关的内容。开发商在绿色生态建筑项目上也没有特殊的照顾与政策,再加之市场需求的匮乏,使得绿色生态建筑的推行处境十分被动。

(五)技术支撑能力不强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在绿色生态建筑方面的技术还不是十分全面,一些难点问题难以克服,没有结合中国地理环境和建筑特点而特别制定的技术体系。并且与绿色生态建筑有关的相关企业配套并不全面,例如绿色生态建筑专门的咨询所、评估中心等。导致这些的根本原因就是绿色生态建筑专业人才的匮乏,使得这一领域发展缓慢,建材与建筑产业融合度偏低,各类建材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建筑工业化刚刚起步,产业支撑能力不强。

(六)绿色市场拉力不足,消费需求不高

在当今房市如此火爆的中国,并不缺乏购买力,但绿色生态建筑却始终难以迅速发展,形成一个热销的局势。究其原因,一大部分与消费者的购房观念有关。消费者对于房子的需求,是受其收入、年龄段、受教育水平等主要因素影响的,在这些前提相同的情况下,消费者的选择标准则会是地段、小区环境、周围配套设施等,很少有消费者会去考虑房子是否是绿色生态建筑这方面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讲,消费者并没有形成对绿色生态建筑与普通建筑的选择意识,这就使得对于绿色生态建筑的需求没有那么大量,再加上绿色生态建筑需要消耗较大成本,且不易回收,因此建筑商对绿色生态建筑的建造热情不足,这也影响了绿色生态建筑的推广。

(七)企业社会责任感不强

目前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利润十分可观,许多房地产企业经过吸收和发展,企业本身不断壮大。在选择投资时,这些企业都会以利润条件为最优先考虑项目,而非顾及社会责任、环境保护这些道德和公益上的事情。由于外部性的存在,未来绿色生态建筑对于环境的回报不是建筑商可以从经济利益上直接获得的,考虑到企业的盈利及发展,相比较绿色生态建筑和普通建筑,这些房地产商们自然不会选择成本更高的绿色生态建筑。

(八)当下建筑师意识薄弱

建筑设计师可以说是引领着中国建筑行业发展趋势的一群人,中国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朝向和趋势,有一部分因素是受着建筑设计师们的影响的。绿色生态建筑是建筑行业领域里近些年来新兴的行业特色,如果每一位行业从业者都可以对绿色生态建筑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和认知,用科学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未来的建筑行业,重视可持续发展和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那么相信绿色生态建筑很快就能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如果连行业从事者都不能站在专业的角度去合理地推荐绿色生态建筑,就会导致绿色生态建筑在消费者心中处于更加弱化的地位。

(九)绿色生态建筑至今没有全面展开,同业竞争压力不大

有竞争才有发展,这是大家普遍认同的道理,相比于绿色生态建筑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有几十年发展历史,我国的绿色生态建筑只能说还处在刚刚兴起发展的阶段。虽然近些年来政府对于环保生态相关的领域有所扶持,但相关的行业中并没有真正形成用绿色生态建筑代替传统建筑的意识。另外,成本高的问题也是推行绿色生态建筑过程中最大的阻碍。同行业间少有因绿色生态建筑而产生的竞争,这也使得行业内绿色生态建筑的发展停滞不前,发展十分缓慢。

(十)投资来源不足,缺乏融资能力

以北京市政府为例,近年来不断出台绿色生态建筑相关的优惠政策,但实行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究其原因,这些政策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来说,不足以弥补绿色生态建筑高成本所造成的资金问题。部分新能源企业会在优惠政策的促进下开始对绿色生态建筑材料与技术的研发投资,但投资金额与比重同国外相比,依旧有较大差距。综上所述,绿色生态建筑的投资现阶段还是不够充分。

(十一)绿色生态建筑施工难度大

如大家所知,一座建筑的建造过程会分为前期设计和后期施工,绿色生态建筑也不例外。绿色生态建筑在前期设计阶段较传统建筑更加复杂。不仅要考虑现阶段的空间合理利用及未来改造的容易度,还要对材料的选择和应用做出提前整理,确保材料的性能符合绿色生态环保的要求。在后期施工过程中,则是对这些材料的合理利用,在各相关技术与资格认症方面还不是很成熟,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绿色生态建筑还是具有较大挑战的工程。

(十二)消费者对环境绿化的贡献单一

由于政府和相关从业企业对于绿色生态建筑的宣传力度不够,以及多数消费者对于绿色生态建筑的认知水平有限的缘故,消费者对待环境问题的解决意识最多停留在节约用水、用电,减少生活垃圾的排放上。有意识地去学习低碳环保知识,有节奏、有计划地去花费金钱与时间参与社会低碳环保活动,进一步地为社会环境保护做出更大贡献的人则非常有限。

四、绿色生态建筑推广的方向及措施

(一)绿色生态建筑推广的方向

绿色生态建筑在我国的发展从整体上将仍处于萌芽起步的状态,在我国绿色生态建筑整体数量较少、规模较小,布局十分分散,呈现为点状,并且东西地域、南北地域的发展不均衡。绿色生态建筑在我国东南部发展较快、规模较大,而在西北部则发展缓慢、不成规模,这样的情况与我国现阶段所指定的大规模推动绿色生态建筑发展的目标相差甚远。但值得认可的是,近些年来我国整体上绿色生态建筑的发展状况处于良好的状况,数量和规模等方面也呈现出了加速上涨的趋势。

(二)绿色生态建筑推广的措施

在当今社会大环境下,生态与环保越来越被重视,也是国家要重点发展和推行的内容。有学者指出,资源的有效利用是远远超出健康学、环境学以及管理学等其他领域最重要的模块。而绿色生态建筑正是对资源合理利用最合适不过的例子。绿色生态建筑在满足环境保护效果的同时,也要关注人在绿色生态建筑中生活的舒适度与安全性,因此应积极促进绿色生态建筑的推广与普及。

1.坚持因地制宜理念

我国地大物博,疆土辽阔,所以不同地域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绿色生态建筑的建造过程中,应当根据该区域的气候类型、风土人情、建筑风格等因素进行调整,同时需要考虑该地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当地资源储备情况等因素,在充分考察过当地的情况之后,对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规划、施工、应用以及拆卸等整体使用周期进行严格的要求,从而因地制宜地制定绿色生态建筑在不同地域的建造标准,规划更加科学的发展方向,树立更加科学系统的建筑寿命理论。在不同的地域进行绿色生态建筑项目开展过程前,都需要综合分析绿色生态建筑投入与回报之间效益的转换,从众多项目中选择最符合自身情况的技术进行具有针对性措施的具体实施。

2.完善标准体系和法规制度

对绿色生态建筑进行系统科学的评价,最准确的指标是对于整体的评价结构进行优化和完善。虽然北京市的“绿色生态建筑评价指标”至今已经实施了数年,但是其中许多的数据标准并不是全部可以量化的。在其中对绿色生态建筑评价标准的级别分析中,并没有平衡各个关系之间的大小比重,这就导致建筑行业内的生产企业模糊绿色生态建筑评价指标上不同种类的概念,无法调动起对于绿色生态建筑的生产建造积极性。

因此,我国政府与绿色生态建筑相关的部门应该遵循LEED、BREEAM和CARBEE系统,并将评估指标从最大到最小进行归纳总结,同时重视各种指标之间的平衡。从而更好地量化未来绿色生态建筑的评估。综上所述,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效仿LEED,从新型建筑和传统建筑这两大领域着手进行改造,有关居民区、校区、商业园区、工业园区、酒店、社区等不同用途的发展进行详细规划,这些标准将对不同使用需求的建筑公司形成更完善的发展引导,从而能够鼓励建筑行业中各生产公司积极发展绿色生态建筑。

3.严格监管建设全过程

现阶段,我国对于绿色生态建筑的质量以及成效的监督管理体制并不完善,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我国政府应当针对绿色生态建筑建立起质量检测以及建筑审查的评价标准。同时,相关部门需要针对绿色生态建筑的规划、设计、土地使用、土地出让、建筑施工等多个环节进行监督管理工作。在设计、规划、土地出让等环节应设置保症建筑达到绿色生态建筑发展各项指标及要求等条件,而在建筑建造施工的过程当中,应当增加审查其材料是否符合绿色生态建筑建造的内容,如果未通过各项审查内容,则该项目无法获得施工许可症。除此之外,相关部门也应当出台相关绿色生态建筑拆迁产出审批的相关制度政策,对于不符合法律法规以及各项指标的建筑物给予查处报废处理。

4.规范企业行为,提升管理意识

优秀的绿色生态建筑不仅仅限于一幢建筑本身,还体现在其配套服务和内部设施。因此,绿色生态建筑生产企业需要选择一个优秀的富有责任心的物业商,不仅是对建筑负责,更是对消费者负责。好的物业商对于绿色的管理能力以及建筑本身的维护和保养可以起到极大的作用,因为这将直接影响绿色生态建筑在运营阶段的绿色节能效果,也可以使绿色生态建筑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一个良好的印象。在这样的基础条件下,才能最大化地体现绿色生态建筑的效果,使绿色生态建筑的生产企业与消费者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5.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中央政府应当加大绿色生态建筑技术的研发力度,投入资金推广,支持绿色生态建筑设计、咨询、服务等行业发展。建立绿色生态建筑的财税激励机制,鼓励房地产开发商在土地流转、项目审批、绿色信贷等领域发展绿色生态建筑等。

由于绿色生态建筑的生产成本高,前期投入大,而后期回报慢,因此建筑行业内的各个企业对于建造绿色生态建筑从设计、实施等方面均处于较为消极状态。而对于绿色生态建筑的消费群体讲,由于购买绿色生态建筑的价格远高于购买传统建筑物的价格,超过了社会大众对于房屋的成受能力,因此也无法带动消费者购买绿色生态建筑。

但是由于绿色生态建筑属于社会的积极推动部分,对于整体社会而言,绿色生态建筑的收益不仅仅体现在价值方面,更体现在收益曲线的价值方面。但是社会价值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损害消费者与绿色生态建筑生产企业的利益,所以要想鼓励企业建造绿色生态建筑,同时激发消费者对于绿色生态建筑的购买欲,政府需要对购买者与生产企业进行财政补贴,从而更好地推动绿色生态建筑这一领域的积极健康发展。

对于绿色生态建筑的生产者与购买者的补贴应当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二者协同进行,而从财政补贴的阶段划分,绿色生态建筑生产企业属于前期的施工建造阶段,绿色生态建筑购买者属于后期运营使用的阶段。因此,在前期环节,政府应当对绿色生态建筑生产企业高于传统建筑建造的成本进行资金补助,从而在保症绿色生态建筑使用价值的同时降低绿色生态建筑出售的价格。在后期环节,对绿色生态建筑的购买者与使用者而言,政府部门也应当根据绿色生态建筑与传统建筑二者之间的销售差价作为参考标准进行一定比例的补贴,从而提升购买者对绿色生态建筑的积极性。

在绿色生态建筑使用的过程当中,最重要的是服务其使用人员,由于不同的消费者在绿色生态建筑当中所获取的体验与收益是有所不同的,因此各地的政府部门可以根据消费者的使用年限进行区分,从而逐步降低对于消费者的补助。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刺激绿色生态建筑购买者的消费动力,并且使生产企业、消费者以及社会三方面都得到满意的结果。简言之,政府部门推广绿色生态建筑需要为其带来的社会效益进行资金方面的财政补助。

6.重视节能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

总结在绿色生态建筑工程的整个过程,对于各种资源的节约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其中,可清洁能源与高效节能设备的使用最为重要,可以使绿色生态建筑的效果极为显著。前者可以将建筑产生的环境污染控制到最低,提高资源的整体利用率,对环境起到的绝佳的保护作用,也为开发商节省很多后期治理的资金,这些资源不但包括施工过程中的水电、木材等资源;后者则包括了对于材料的合理使用,根据城市气候等因素,因地制宜,采取不一样的施工方法,从而节省施工费用。

同普通建筑一样,绿色生态建筑也需要注意对于土地利用率的控制和节约。高效规划地皮,是有效落实绿色生态建筑的前提和保障。这也会给企业提供更大的利润空间。把绿色环保体现在建筑和施工的方方面面。例如,在施工期间对于噪声的影响和控制,施工时间的安排是否有利于节约能源,施工结束后对于废料残渣的处理,减少碳排放量等等,环保的理念不仅体现在建筑和材料上,还体现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体现在施工队伍中的每一个人的身上。

7.保症人员健康

环保与生态的理念主要就是体现了一种对于环境的人文关怀,这也是环保事业从业者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精神。对于绿色生态建筑来说,应该将这种人文关怀体现在工程的每一个环节。其中对于施工人员的关注与保护是最为重要的,因为他们从事着最为危险和辛苦的工作。另外,从使用者的安全角度来讲,施工时要保症建筑材料的安全性及室内通风,因为这些标准不仅仅提升的是使用者的舒适度,更多的是从基本健康考虑的。

猜你喜欢

绿色生态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绿色生态小镇,不可错过的投资圣地
水稻绿色生态种植技术探索与实践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山居中的石建筑
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激发绿色生态新活力 奋力谱写黑河振兴发展新篇章
当代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反思探索
绿色生态园里的“小康”人家
绿色生态发展:破解德育低效难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