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认同机制

2020-01-09王琳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客体政治内容

■王琳

(大连市旅顺口区委党校,辽宁 大连 116050)

当前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使得各国的文化、产品、人员进行相互流动,外来思潮的大量涌入,人们在不断扩大社会交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同时,也对当下所开展的各种主流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产生了认同危机,这就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高度重视、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是核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认识,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认同角度加深对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机制的认识,并以此提出更有针对性、有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思路和方案,使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者(客体)产生有效的影响,同时这也是检验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关键力量。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要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受益人,真正通过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提升自身的思想观念,最终改变自身的行为习惯,成为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才,所以思想政治教育非常关键的地方在于让教育客体能够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当前这样复杂的国际国内大背景下,认清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认同机制,对于避免消极认同、促进积极认同、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创新有效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认同至关重要。

社会学意义上,认同可以从主体的层面上分为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自我认同是个人在社会实践中所找到的对自身定位的理性认可,是促进个人在社会中更好生存、立足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推动和自我认可。社会认同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个人对所存在的世界(社会)中某种思想、观念、行为等方式感到认可和信任,进而在认知、情感和意志等方面给予追随。另一层面也可表现为个人的行为、思想和成就在所处的社会环境中被他人或大多数人所认可和支持。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自我认同的人数越多、程度越高,能够促进社会认同的普遍提升,同样社会认同感越多地融入个人心中,或个人所获得的社会认同感越高,这也体现社会发展的趋向越来越好。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要从帮助学生提升自我认同感入手,进而促进社会认同感的各方面提升,这是十分必要的。

一、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认同的内部机制

1.认知认同。认知是人们获得知识和信息,并加以加工和应用的过程,包括感觉、直觉、记忆、思维、想象、意识等。认知认同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所开展的各种形式教育内容、方式、方法上给予的认可,它包括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两个阶段。在感性认知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客体首先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概念、内涵、立场、观点、方法等产生一般的、简单的认识和了解,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它具有直观性、表面性、片面性等特点;在理性认知阶段,通过思考、判断、分析、推理,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同感性认知相比,理性认知具有相对客观性、一定深刻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它是人的理性思维、价值判断和主观选择的必然结果。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以国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新内容和最新的论断,有效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让教育客体能够真正地听懂、学懂、做好,这也是为了提升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的体现,因此,对于认知认同来说,也要结合受教育者的学情,融合新的内容,探索新的方法。

2.情感认同。情感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对思想政治教育所开展的效果在情感上的体现,主要表现为积极接受、充分理解和有效调整以及被动接受、反感对待、不起作用两种表现方式。它是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深刻认识而产生的情感倾向。而认知是情感产生的前提,对情感的表现起到促进和稳定作用。认知认同要么是基于趋利避害的客观需要,要么是基于主体自我实现的主观需要,而情感认同则是自发、自觉、自愿、积极主动的亲近和接纳。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情感认同机制就是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认知认同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积极和主观的情绪体验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认知认同。

3.信任认同。信任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认知认同和情感认同的基础上,基于自身社会化的客观需要,而自主自觉地形成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坚定信仰。信任认同机制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自身的社会化需要为根本条件,它体现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我们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确立人生理想提出了奋斗目标和未来社会的美好愿景,为教育客体指明了努力方向;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给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提供了精神动力;社会主义荣辱观则明确地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在社会生活、人际交往中所应遵守的行为准则。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各个层面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个人幸福与人民幸福、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的一致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真理性回答,这都为信任认同机制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信任认同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认同内部机制的关键。信任认同一经形成,就会成为相对稳定的内心信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立场、观点、要求等就会在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头脑和内心深处扎下根来。即使遇到各种不良社会思潮或者消极外部环境的侵扰,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也会坚定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信仰,进而能够促进教育客体改变自身行为和思想。

4.行为认同。行为认同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信任认同的基础上,在情感、意志等支配和调节下,在日常工作、学习及生活中自觉践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要求,把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信仰转化为自觉行动的过程。行为认同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认同内部机制的最后一环,发挥着重要的评判和检验作用。行为认同是情感、认知、信任认同的最终表现结果,无论基于以上哪种认同,最终还是要落实在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在社会实践中的表现,也就是外化于行的部分,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爱国、道德等内容的内在教化,让教育客体能够产生深深的共鸣,这首先是认知认同,在情感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感到不排斥、听得懂、学得通、对知识内容愿意进行深入理解和深入挖掘,这是情感认同的表现;教育客体愿意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所学的知识去理解、思考和解决实际出现的思想问题,这表现为信任认同,最终在行动上,受教育者按照教育内容的要求去做人做事做学问,那整个的思想政治教育认同体系将建立起来,并完成了从内而外的认同过程,这将发挥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认同的外部机制

1.教育引导。教育引导是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主要方式,通过系统的理论直观地为教育客体进行知识点理论教学或实践教学,可以利用线上线下、课内课外多种形式进行。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于教育客体的影响路径;通过到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体会课上所学的理论观点;通过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可以发挥课外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重要作用;还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有效了解教育客体学习的效果、思想动态,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能够变相增强教育客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1]。教育引导机制发挥作用依赖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选择与教育客体拉近距离;二是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渗透力、吸引力、感召力;三是靠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自身的鉴别力、判断力和主动参与。

2.激励惩罚。激励惩罚机制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通过一定的激励措施或者惩罚性措施,来激励、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自觉按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要求行动,或者禁止、抑制违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求的行为,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认同。激励措施主要是通过物质奖赏、精神鼓励来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积极性、荣誉感,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部认同进行有效的强化和反馈,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认同。惩罚性措施则是通过物质性惩罚以及精神性惩罚来使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物质性惩罚主要包括剥夺获得物质奖赏的资格,收回已获得的物质奖赏等。精神性惩罚措施主要来自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所处的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不认同或者不按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求行事时所给予的舆论压力、心理压力。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所处的这种环境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所在群体的信念、价值观、规范、习惯等。在环境压力下,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即使不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但是为了不脱离集体、融入集体或者避免自己成为孤立的对象,也会被动顺从所在群体的信念、价值观、规范、习惯,而改变自己的立场、观点和行为,从而达到认同的目的。

3.文化化人。文化是支撑中华民族发展向前的重要力量。中华民族绵延至今离不开民族精神的引领和改革创新精神的促进。而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促进人类进步的、符合大众思想观念和道德理念的、进步的、先进的文化成为了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年文化、农耕文化、家国文化等都是文化继以传承的重要内容。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文化的引领。从当前来看,文化化人首先要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魅力,取其精华,结合受教育者实际有效融合开展教育;其次要探索新的文化教育形式与方法,发挥各地红色教育基地、英雄人物等现有资源的重要作用,发挥文化育人针对性、亲和力和实效性;再次要加强环境文化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党和国家提倡学习和践行的道德标准、爱国主义理念、儒家文化等融入环境文化建设,发挥文化的浸润作用;最后,要加强制度文化教育,各行各业都有各自的规则和规范,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受教育者明白,遵守法律、遵守制度、遵守规则也是当今社会必须要明确的守法和道德标准,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教育和道德教育体现[2]。

4.利益实现。“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过程。”[3]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经济因素的制约。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认同不能给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带来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符合自己的价值诉求,那么即使被宣传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理论的严密性和一致性,也不能得到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普遍认同。正如马克思说的,“‘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3]因此,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认同教育上,一定要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利益实现机制,畅通利益诉求渠道,多关注、多支持、多解决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切身利益的方方面面,并在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利益诉求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涵、立场、观点、方法等渗透其中,使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在正当和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的同时,受到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教育,从而强化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部认同。

教育引导、激励惩罚、文化化人、利益实现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信任认同、行为认同的过程中均分别发挥了关键作用。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认同,要把对内、外部机制的深刻把握与联系紧密结合起来,要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和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同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自身的认知发展水平、利益诉求、人生价值实现需要等紧密结合起来,同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所处的群体、环境、文化氛围等紧密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认同机制的作用。

猜你喜欢

客体政治内容
社会公正分配客体维度与道德情绪的双向互动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浅议犯罪客体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主要内容
概述奥地利普通术语学中的对象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