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概述奥地利普通术语学中的对象客体

2013-03-29邱碧华

中国科技术语 2013年1期
关键词:客体术语符号

邱碧华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北京 100717)

引 言

普通术语学由奥地利的欧根·维斯特创立。1972年,他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第三届国际语言学家大会上,把普通术语学作为一门跨语言科学、逻辑学、本体论、信息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边缘学科向大会做了介绍。同年他在维也纳大学语言学院讲授这门课程,标志着普通术语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1]。这是他几十年不辞劳苦进行理论研究的成果。同时,他在这一理论中也吸收了其他学者的科研成果。他的弟子赫尔穆特·费尔伯对老师的理论有更深入的思考,从而使这一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丰满。普通术语学立足于各门学科的研究成果之上,又为所有的学科所需求[2]。

欧根·维斯特创立的普通术语学可以归纳为六个部分:对象客体学、概念理论、符号学、有关对象客体—概念—符号对应的学说(赫尔穆特·费尔伯的发展,1990年)、信息科学、知识理论和知识技术(赫尔穆特·费尔伯的发展,2000年)。在普通术语学中,存在着三个世界:对象客体世界、思想世界和符号世界。这三个世界相互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这也导致了普通术语学中存在着三种对应物:对象客体、概念和符号。在知识理论中,也就相应出现了另三种对应物:事态(对象客体关系)、逻辑句子(概念复合体)和符号复合体(符号结构)。

本文中笔者只概述普通术语学中与对象客体相关的部分。

一 对象客体

对象客体学研究形成对象客体的各种特性的结构,研究对象客体的本质、类型、对象客体相互之间的关系、对象客体系统等等。对象客体由特性组成,这些特性构成了对象客体的要素[3]。

对象客体世界分为:理想的(思想/观念)对象客体世界和现实的(可觉察的)对象客体世界。对象客体世界是一个由各种特性所组成的关系而构成的整体,它们浓缩成各种对象客体。由此,对象客体也划分为:观念对象客体和现实对象客体。

思想和对象客体组成了一个统一体。如果没有对象客体也就没有思想,没有思想者,对象客体的存在也就没有意义。这正如在物理学中,观察者和“观察”本身构成了一个统一体一样。现实的对象客体一直是不同的个体,只有理想状态的对象客体才可能是相同的。所以,进行比较和计算只有在理想状态的对象客体世界里才是可能的。

对象客体是来自现实或者观念的一个片段,是以若干特性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它从来不是分离的,而是镶嵌在对象客体世界之中[3]。

可觉察的对象客体是由特性组成的开放的复合体。研究表明,这可以通过对这些对象客体进行认识的动态更新过程体现出来。理想的(思想/观念)对象客体在大多数情况下,则是其特性封闭的复合体。

在物理学中,可觉察的对象客体是现实的(real),而理想的(思想/观念)对象客体则是真实的(wirklich)。运用理想的对象客体,可以为现实的(可觉察的)对象客体构制其复合体的模型。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同一种物质对象客体,在实际科学(物理、化学、心理学等)中所研究的,只是这个对象客体特性的一部分集合。我们把一个物质对象客体特性的这部分集合称之为形式对象客体。一个物质对象客体可以由不同的形式对象客体(特性集合)的交叉重叠部分组成[3]。

1.对象客体关系

作为特性集合的对象客体,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而形成各种关系。对象客体关系必须与概念关系进行严格区分。对象客体关系是建立在时间和空间的连续性上的,而概念关系则是以概念属性或者属性组的相似性为基础。

下面是对象客体关系的几个例子:

(1)整体—部分

一个整体可以由现实部分组合而成,或者在思维中形成。由此也就存在着下面的组合:

理想整体(可设想)—现实部分(可觉察)

例:星座(可设想)—恒星(可觉察)

现实整体(可觉察)—理想部分(可设想)

例:大陆(可觉察)—各国领土(可设想)

现实整体(可觉察)—现实部分(可觉察)

例:花岗岩(可觉察)—长石、石英和云母等(可觉察)

由要素和部分组成的可觉察的现实对象客体,在宏观物理学中和微观物理学中都可以得到确定。量子理论指出,世界是不能给拆分成最小部分的,它既是连续的(波)又是不连续的(粒子)。

(2)渊源关系

对象客体可以在时间上相继,并能随时间而改变它们的形态。譬如动物学中:

卵—幼虫—蛹—蝴蝶

(3)作用关系

对象客体间也可以发生相互作用,譬如因果关系,又如人类加工成的对象客体与其原材料之间也存在着关系:

树干—木柜

2.对象客体系统

在对象客体关系的基础上,可以条理清晰地建立起对象客体系统。对象客体系统与概念系统是有区别的,对象客体系统的系统组成部分不是一种逻辑关系,而是一种具体的关系,系统中的关系处于对象客体层次上。

最重要和最著名的对象客体系统是组成部分系统。这个系统由组成部分(整体—部分—分部分)和组成部分序列(相同层次的部分)组成。

如图1所示,欧洲由瑞士、奥地利、德国、意大利等国组成,奥地利又是由维也纳、布尔根兰州等组成,以此类推。这就是一个由组成部分和组成部分序列构成的组成部分系统。

3.对象客体连接

通过一体化可以将相同的或者不同的对象客体连接或合并成更大的统一体。例如:

相同对象客体的连接:砖X砖Y……砖的一体化出现了一堵墙

不同对象客体的连接:左脚的鞋X和右脚的鞋Y……一体化成了一双鞋

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的一体化形成了一个水分子

这种两个或者若干个对象客体的合并,依照维斯特的观点,也称为“联取”[4]。 “一体化”可以形成一个感官可觉察的对象客体(如“墙”),也可以形成一个感官不能觉察的对象客体(如:“森林”“国家”)。

4.对象客体描述

在对概念进行描述时,要运用到概念关系中的属概念(大概念)、种概念(小概念)和它们起限定作用的特征。与概念类似,对对象客体也可以进行描述。但在对对象客体进行描述时,需要考虑时间和空间的联系,对象客体描述与概念描述有严格的区分。对象客体和概念归属于不同的世界。

描述对象客体的例子(整体—部分):

·地理学(用<<>>这种符号扩起来,代表对象客体):

<<大西洋>>:东部毗邻<<欧洲>>和<<非洲>>,西部毗邻<<南美洲>>和<<北美洲>>的<<世界海洋>>部分。

组成部分的描述(部分的列举):

·化学:

总分子式C4H10

结构描述(整体—部分关系以及部分间关系的说明)

<<丁烷>>CH3CH2CH2CH3

图2 丁烷的化学结构式

<<异丁烷 >>(CH3)3CH

图3 异丁烷的化学结构式

如图2和图3所示:丁烷和异丁烷的总分子式相同,然而它们的结构式不同。因此,组成部分的确定(结构的描述)绝对是必须的。尽管丁烷和异丁烷的组成部分相同,但它们是不同的对象客体。

二 对象客体—概念—符号的对应

对象客体、概念、符号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因为如果没有概念,思维就不可能存在,而没有符号,概念也无从得以表述。这个有机整体是通过属于不同世界(对象客体世界、思想世界和符号世界)的要素的对应所形成的[5]。

对于这种对应存在着不同的模型,下面只介绍重要的三种模型:

(1)模型一:

图4 不同的对象客体—共同的形式对象客体

例子:△1<<量规>>

△2<<测量楔>>

△3<<速度表>>

......

○ <测量仪表>:测量数值大小尺寸的器具。□1测量器具□2测量工具□3测量仪表

如图4所示:每一个对象客体由一个在相互关系中存在的特性集合构成,它是一个对于可觉察的对象客体而言开放的集合。每个这样的对象客体对应于一个个体概念,这个个体概念由一个开放的特征集合构成。几个对象客体有一个相同的特性子集合(形式对象客体),这些特性是作为这些对象客体的形式对象客体(观念的部分对象客体),为构建一个概念而提取出来的。一个这样的特性子集合(形式对象客体)也对应于概念的特征集合,而使概念也与这个形式对象客体相对应。概念代表的不是每单个对象客体特性集合的全体,而仅仅代表着这个形式对象客体。这就造成了作为整体的对象客体可以属于不同的概念系统,而概念却只能属于一个概念系统。

(2)模型二:

图5 一个对象客体—不同的形式对象客体

例子:(用<<>>这种符号代表对象客体,用<>这种符号代表概念)

△ <<煤>>

①<煤>(地质学):岩石……

②<煤>(冶炼行业):有用物质……

③<煤>(能源经济学):能量的载体……

□煤

如图5所示:在地质学、冶炼行业和能源经济学中的大概念是不同的。不同的学科只关心与它们有关的形式对象客体,这些形式对象客体只是对象客体整体的一个片段。

(3)模型三:

图6 一个对象客体—若干等效概念ε(n)

例子:(用<<>>这种符号代表对象客体,用<>这种符号代表概念)

△ <<圆>>

○1<圆1>:所有这样的点的几何学位置,这些点到一个固定的点(中心点)的距离一直相等。

○2<圆2>:平面闭合的几何线条,它的曲线半径是恒定的。

○3<圆3>:在一个平面里所有这样的几何学位置,这些点与这个平面上的两个固定点构成了直角三角形。

……

□ <<圆>>: <圆1>ε<圆2>ε<圆3>……

相互等效的不同概念可以代表同一个对象客体。概念等效的特征在关系中是并行的(根本的、相继的特征)。为了能服务于不同的目的,不同等效的概念可以与同一对象客体相对应,因此,对象客体—概念的对应必须确定,也就是概念—符号的对应必须明确。

三 事态—逻辑句子—符号复合体的对应

与对象客体—概念—符号的对应类似,在知识理论中也存在着事态—逻辑句子—符号复合体的对应。在知识论中涉及描述命题的陈述。事态是一种对象客体复合体,一种对象客体结构,逻辑句子是一个概念复合体,一种概念结构;符号复合体是一种符号结构。在跨文化的知识传递中,这种对应是显而易见的。事态、逻辑句子和符号句子共同组成了一个陈述。但是在不同的文化中,概念世界的结构是不同的[6]。

德语中的例子:(用<<>>这种符号代表对象客体,用<>这种符号代表概念)

事态:<<桥梁是10吨重>>

逻辑句子:

①<桥梁是10吨重>

②<桥梁重10吨>

③<桥梁有10吨>

④<桥梁的重量总计为10吨>

逻辑句子①②③④是不同的,但是它们是等效的。

在符号层次上,符号句子通过与概念相对应的符号而构成,一个概念对应着一种符号。如:<桥梁>—主语概念;<是……重>—谓语概念;<10吨>—状语/表语/宾语概念;<重>—谓语概念。

逻辑句子可以是:

·正确的,如果它与某种事态对应的逻辑句子符合一种规则;

·真实的,如果它与可觉察的对象客体世界的一种事态单义对应,而且与这种事态相符合。

一个句子在符号复合体的符号多义性的基础上,能具有多种意义。在知识论中,句子的多义性与普通术语学中符号的多义性相类似。如:

事态1

<<滑轮1是重的1>><>

事态2

<<台词2是难的2>><>

逻辑句子

意义1:

<滑轮1是重的1>

意义2:

<台词2是难的2>

在符号层次(句子)上:

die Rolle ist schwer

(注:德语Rolle有很多意思:滑轮、角色、台词等等)

概念:〈Rolle1滑轮1〉:圆盘形状的机器部分,周围带有接受绳索或者链条的沟槽(机器制造)。

概念:〈Rolle2台词2〉:一个剧本中被分派给演员的那部分文本(戏剧)。

(笔者注:德语Schwer也有很多意思:重的、难的等等)

概念::具有的一个确定的重量。

概念::必需的高记忆能力。

四 结 语

欧根·维斯特的弟子赫尔穆特·费尔伯,在他75岁高龄写成《普通术语学、知识论和知识技术》一书,从哲学本体论、认识论、逻辑学、符号学、信息科学等角度深入探讨了普通术语学的基本问题,并且借助“概念”这个桥梁将普通术语学与知识理论和知识技术有机联系起来,把知识理论和知识技术建立在普通术语学之上,并且明确指出,如果我们缺乏术语学的基本常识,就不可能对这个世界有一个清晰的认识[3]。这是他高瞻远瞩的论述。

普通术语学是知识论和知识技术的基础。在普通术语学中,由特性组成的对象客体(这些特性构成了对象客体的要素)处于理论的中心。

在当前的理论研究中,概念作为思维单位,基本逻辑句子作为知识单位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人们试图描述本体论、逻辑学和符号学的构成物。在知识论中,对象客体构成物诸如事态(对象客体间的关系)、事态网、事态系统、事态模型等处于理论的中心。概念和逻辑句子是思想构成物。逻辑句子是概念的组合,概念与逻辑学相对应,逻辑句子与认识论相对应。思想单位和知识单位是信息科学的基础,它们彼此之间是独立的。

对于普通术语学来说,对象客体—概念—符号的对应关系是基础,而对于知识论来说,事态—逻辑句子—符号句子是基础。涉及的是对象客体世界,思想世界或者符号世界各自构成物的对应关系。只有构成物的对应关系是明确清晰的,才能实现理解的精确,也才会使知识的传授和接纳成为可能。知识论借助概念与术语学理论紧密联系,它奠定了知识技术的基础,知识技术描述的是知识信息。

由此可见,只有了解对象客体、概念、符号以及事态、逻辑句子、符号句子这些知识,我们才可能对这个世界中的事物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而这种联系的知识必将导致知识社会的产生。普通术语学,它既建立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又有术语学基本原则的实际应用,它为术语的形成奠定了基石。

普通术语学理论涉及的方面较多,本文只是从对象客体的角度简单论述,以期与大家共勉。

[1] Felber H,Budin G.Terminologie in Theorie und Praxis[M].Tübingen: Gunter Narr Verlag, 1989.

[2] Picht,HeribertöSchmity,KlausDirk.Ausgewählte Schriften aus dem Gesamtwerk von Eugen Wüster[M].Wien:TermNet Publisher,2001.

[3] Felber H.Allgemeine Terminologielehre, Wissenslehre und Wissenstechnik[M].Wien:TermNet Publisher,2001.

[4] Wüster E.Einführung in die Allgemeine Terminologie und terminologische Lexikographie[M].Bonn: Romanischer Verl,1991.

[5] Felber H.Die Lehre der Entsprechungen von Gegenstands-Gedanken-und Zeichengebilden in der Allgemienen Terminologielehre und Wissenstechnik[M].Wien:Inforterm.1990.

[6] Lauren C,Picht H.Ausgewählte Texte zur Terminologie[M].Wien: TermNet Publisher,1993.

猜你喜欢

客体术语符号
符号学视域下知识产权客体的同一性及其类型化解释
“+”“-”符号的由来
变符号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
旧客体抑制和新客体捕获视角下预览效应的机制*
关税课税客体归属论
“活”源于怦然心动——写生对客体借用中的情感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