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络+课堂+实践”三位一体的高职英语课堂思政教学改革新思
——以教学单元“Sports”为例

2020-01-09刘洁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思政评价课程

■刘洁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31)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的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围绕育人的主旨,将知识导向和价值引领相结合,使课堂教学的过程成为引导学生学习知识、锤炼心志及养成品性的过程。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进一步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学校、教师、课程均应“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对专业教育课程,“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从课程所涉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本文拟通过阐述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探寻课程思政的融合路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系列教学实践,以期通过隐性教育的形式,自然而然地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达到高职英语教学的育人目的。

一、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一)课程性质决定

语言对人的意识形态具有影响和构建作用。在语言教学中,语言、思想、文化三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它们互为表里。通过课程教学,学生应掌握和理解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方面的知识,同时做好中国文化的传播,并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在具体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养胸怀祖国又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决定

高职英语课程开设的目的,除了教授学生语言技能,还必须将专业知识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传授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学生在对外服务中成为国际交流沟通的桥梁。

二、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一)加强教师素质建设,强化课程思政理念

王阳明的《传习录》有言:“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践行者,教师自身的政治素养、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深刻地影响着学生。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此,教师自身应增强对课程思政的认同感,树立“三全育人”的教育观,把思政教育融人所有的教学活动和日常的师生交往中。

(二)优化教学内容,深挖教材思政元素

传统的高职英语教材更多关注的是语言技能点,为了更好地达到育人效果,教师应通过组建课程教学团队,开展集体备课等形式,在优化教学内容,深挖教材思政元素上下功夫。除确定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还应结合中国国情、时事热点等,在各教学单元中有意识地增强课程的育人功能,加入思政目标的内容,使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元素形成统一整体,以达到教学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三)改革教学方法,构建“三位一体”教学模式

通过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涵盖网络、课堂、实践三位一体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将思政目标融入教学中。在网络教学方面,可通过建设课程网络资源库,丰富教学资源,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评价。同时,以社交软件平台为载体,随时与学生进行互动,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并即时进行引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精心做好教学设计,积极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内化语言点和思政学习点,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在实践教学中,一方面通过安排一至两周时间作为实训周,通过小组合作、个人展示等形式,开展诸如红色电影配音、爱国微视频制作、辩论赛等活动,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提升学生语言能力,促进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巩固。

(四)完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加强课堂教学督导

课程思政评价是课程思政实施的难点。通过调研,确定各模块教学目标,设立课程思政观测点,并制定详细的多元化课程评价表,通过师生互评、学生自评等方式,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学生对某一现象或事件前后认知对比,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等均可纳入评价体系中。

三、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分析

(一)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本单元的课程思政以单元主题为切入点,结合课文Chinese Kungfu(中国功夫)的内容,梳理出以下三个思政要点。第一,建设体育强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公民健康的体魄是强国之基,建设之本。第二,在不同文明的关系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强调的是善解能容、和而不同,这一点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阴阳理论不谋而合,而中国功夫中的刚柔并济、以柔克刚等亦蕴含着这一思想。第三,个人在工作中要发扬体育运动中的拼搏精神,为理想而坚持、为信念而奋斗。

(二)确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异同;培养学生自信地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

2.能力目标

能熟练运用英语介绍中国体育文化;能独立设计、编辑或者制作体育文化海报或微视频。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认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政治认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县域电力通信网规划与建设受经济发展水平、负荷发展水平、网络建设和业务需求等多种因素影响。县域电力通信网的建设应遵循“统筹规划、适度超前、技术合理、因地制宜、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的原则。对于中国而言,发展县域电力通信网,可以有效提高农网供电可靠性,促进农网智能化。

(三)教学设计

1.网络资源库的构建

通过关键词搜索进行网络查找,收集筛选相关视频及文献资料并搭建网络教学资源库,将学习资料整理成学习包,通过职教云平台推送给学生。

2.课堂教学引导实施

(1)课前导学

课前导学部分主要选取的素材包括BBC纪录片《中国功夫》中关于中国武术起源视频截选、《中华的故事》中关于蹴鞠的介绍视频截选、习近平关于健康体魄的寄语、姚明NBA专访、女排赛场拼搏的视频等。

教师将导学单元设计成挑战大冲关形式,任务完成由易到难,从发音练习到词汇短语填空,再到句型翻译,最后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中国功夫强调的是哪些要素,为什么中国蹴鞠被认为是西方足球的起源。通过问题设计,层层递进,帮助学生搭好脚手架,使他们通过逐步完成课前导学题,为课中学习打下基础。

(2)课中实施

通过任务设计,派小组代表就课前预习的问题进行小组汇报,使学生逐步掌握新知。汇报任务可包括介绍中国武术的起源、中国传统武术与现代武术学习的不同目的对比、中国功夫与西方拳击的比较、中国功夫的发展与传承等。教师对学生汇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点评,通过学生的展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寓文化传承和传播教育于无形,使学生逐步获得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播放《功夫熊猫》小片断,在职教云平台设计问卷调查“What attracts you most about Chinese Kung Fu?”,请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在填写答案后,及时展示调查结果。借展示中国功夫的小视频,结合课前学生自学的认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中国功夫能吸引外国友人。通过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由表及里深入思考问题,并由此发掘出中国传统文化魅力所在,以此导入深度学习。

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可结合体验式教学,使学生理解中国功夫中蕴含的中国传统哲学Yin and Yang(阴阳),如让学生两人一组,现场推手,体验“negativeness,passiveness,gentleness”(阴),“positiveness,activeness,firmness”(阳),使学生在语言点教学中,进一步了解了传统功夫中的精妙之处,激发学生的兴趣;或以课文为载体,从课文中发掘思政元素,通过翻译任务和课堂讨论,帮助学生进行跨文化思辩分析,并结合课文中的语言点,在讲解中融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如Why does Chinese Kungfu have global appeal?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Kungfu and boxing?Which element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for martial arts?

(3)课后实践拓展

在课后实践拓展部分,请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如英文海报制作、小视频制作或配音等任务,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任选一项完成。如英文海报制作,可请学生制作体育竞赛或体育文化周的宣传海报,学生通过海报制作,既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也提升其审美能力。小视频制作可设计成介绍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的小视频或角色扮演采访某体育明星的任务小视频等,以采访体育明星的视频为例,教师发布采访背景,给出采访问题,如Whydid you decide toengage in the sport field?How do you overcome the difficulties in your life?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important qualities for beinga sports star?,学生通过视频制作,不仅提升了职业能力,并且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得出唯有坚持和拼搏才能取得成就的结论。配音任务要求学生对英语原片进行剪辑,学生需要反复操练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配音效果,这既锻炼了学生的耐心,也培养了学生注重细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除了针对课堂的课后实践拓展,课后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实践拓展活动,如学校组织的英语文化周活动、趣配音、微视频比赛及省级职业技能大赛等。通过一系列赛事,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信。

3.教学效果评价及反思

(1)效果评价

在进行教学效果评价时,应做好生生互评、师生互评,将课程思政点有效融入评价指标中。如生生互评,教师制定精细的项目评价表,帮助学生充分了解项目评价标准,完成小组互评任务。评价项目可包含仪表形象、语言表达、作品内容、作品形式、团队协作、交流互动、汇报时长等,同时教师根据各项目内容细化评价指标。学生通过认真倾听,观察记录,做出较为公平的生生互评。另一方面,教师则应根据学生表现,对学生完成项目任务情况及时给出有针对性的反馈和评价,并引导学生及时进行学习总结,作为形成性评价的有效参考。学生也应及时反馈学习效果,帮助老师提升改进教学方法。评价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职业核心素养,尽早地适应工作环境。

(2)反馈

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反馈自己对中国的体育运动有了进一步了解,如中国功夫的起源等,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要学会讲好中国故事,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国。另一方面,学生反馈除了课堂中收获到的内容外,更多的知识是通过课前自学和课堂拓展获得,自学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以往的教学中,一名合格的教师必然会对学生品格进行塑造,并做好价值观引领工作。在目前课程思政大背景下,作为职业院校的老师更需要结合学生特点,精心挑选合适的教学材料去探寻思政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契合点,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丰富内容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润物无声地融入教学,以增强课程思政的亲和力和说服力,做到“如春在花,如盐在水”。

猜你喜欢

思政评价课程
针刺治疗术后肠梗阻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