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3学生一体化解剖学教学模式改革研讨

2020-01-09杨艳艳李幼琼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解剖学学时医学

田 勇,杨艳艳,李幼琼

目前国内医学基础课领域解剖学的课程设置模式普遍是人体解剖学(系解)和局部解剖学(局解)两门课程,分别在医学生第二年和第三年开课,按照目前吉林大学的教学规划分别是90学时和80学时,系解在全部医学生中开课,局解[1]在临床医学等专业中选择性开课(包括5+3学生一体化)。伴随着国内医学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在迎接新时代医学教学改革浪潮的席卷下,国内部分医学院校如第三军医大学等对现有的解剖学课程体系做了大胆而有益的改革尝试,收效良好[2]。

目前国内医学基础课领域解剖学的课程设置模式普遍是人体解剖学(系解)和局部解剖学(局解)两门课程,分别在医学生第二年和第三年开课,按照目前吉林大学的教学规划分别是90学时和80学时,系解在全部医学生中开课,局解[1]在临床医学等专业中选择性开课(包括5+3学生一体化)。伴随着国内医学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在迎接新时代医学教学改革浪潮的席卷下,国内部分医学院校如第三军医大学等对现有的解剖学课程体系做了大胆而有益的改革尝试,收效良好[2]。

综合国内部分重点医学院校和我校医学实验班的解剖学课程改革经验,着手对我校5+3学生一体化解剖学课程进行改革[3-6],以期达到解剖学课程优化整合的教学目的,促成课程建设的发展。

1 目前我校5+3学生一体化解剖学课程存在如下弊端

1.1 解剖学教学内容严重重复人体解剖学是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讲述器官的形态和功能等,局部解剖学是以人体区域为中心讲述器官的层次关系、毗邻关系、位置关系以及器官的血管神经配布关系等,两者在骨骼肌、消化器官、呼吸器官、泌尿器官、生殖器官和周围神经等部分,教学内容重叠。如人体解剖学在运动系统中讲述骨骼肌的肌群名称、肌肉起止点、功能和神经支配等,局部解剖学也讲述前臂前群肌的名称、排列关系、起止点、功能和神经支配等,重复内容较多。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中周围神经主要讲述脊神经如臂丛的组成、分支与分布等,局部解剖学在腋腔也讲述臂丛组成、锁骨上下的分支与分布等,教学内容重复。

1.2 解剖学教研室教学师资人员缺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世界观与价值观的转变,临床医学专业就业成为热门选项,相对于基础医学专业从事师资的人员逐渐减少,而自愿从事解剖学教学的师资人员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这是由于社会环境大趋势所决定的,也是由于解剖学这门专业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教学环境艰苦、高浓度福尔马林致癌、不愿意和尸体打一辈子交道、家庭的反对等等,这在国内各大院校都普遍存在,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如何在教学师资力量薄弱的情况下完成大量的解剖学教学工作是面临的巨大课题。

1.3 解剖学教学硬件设施的相对匮乏(1)解剖实验室缺乏,我校基础医学院解剖实验室共有六个,按每室承纳30人计算,每次教学共承纳约180人;(2)教学轨道太多,医学实验班、5+3学生一体化、五年制、药学专业、口腔专业、信息专业、检验专业、护理专业等;(3)学生人数逐年增多;(4)学校在解剖学专业教学投入过少。

1.4 可供实验教学的尸体标本严重缺乏社会的进步使尸体捐献蔚然成风,但现实的实际情况是入不敷出,我校局部解剖每年消耗尸体数量是30具左右,而年收入量在25具左右。系解示教标本每2年左右以2-3具左右的速度更新(骨骼除外),但由于实验室技术人员的缺乏和示教标本损坏等,远远不能满足教学需求,更谈不上高标准的教学需求。

2 解剖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2.1 医学教育培养目标因素的驱使临床医学5+3学生一体化培养目标是:扎实的基础与临床基本理论知识,一定的公卫和预防医学知识,宽厚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熟练的临床专业技能,良好的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科学精神和发展潜力的临床医生。

2.2 解剖学课程改革方案和实施计划(1)改革模式:合并人体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课程。采用“小系解大局解”课程改革方式。(2)改革后课程时间点选择在第二年,与基础医学院模块化教学同步。(3)根据国内相关高校和我校医学实验班的改革经验,具体教学内容的改革措施如下,①学时分配原则:合并后课程采用小系解50学时,大局解120学时的教学方式,总学时数170学时。②教学内容规划:小系解主要讲授骨、关节、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内脏神经和感官;大局解主要讲授骨骼肌、内脏器官(消化、泌尿、生殖、呼吸和腹膜)、脉管系统、脊神经、内分泌器官。③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分配比例,其中小系解理论课包括运动系统颅骨4学时、椎骨2学时、上下肢骨2学时、关节2学时;神经系统中枢神经16学时、脑神经4学时、内脏神经2学时、感觉器官4学时,共计36学时。实验课中运动系统颅骨2学时、脊柱和四肢骨2学时、关节2学时、神经6学时、感官2学时,共计14学时。大局解理论课包括上下肢骨骼肌、血管神经束8学时,头颈部胸腹壁背部骨骼肌、血管神经束及局部结构12学时,胸腔肺与心脏4学时,腹腔、腹膜、结肠上下区、腹膜后间隙、盆腔10学时,共计34学时。与之相对的实验课86学时。

2.3 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小系解重点是中枢神经的理论知识与功能体系构建,大局解重点是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2.4 解决了学生在过去解剖学课程学习过程存在的问题以往系统解剖存在的问题是实验示教标本的缺乏和质量的不过关,使第一次以极大兴趣面对解剖标本的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通过我们的改革使学生自己动手解剖出需要寻找的解剖结构,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成就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往学生在大三学期基础课程即将结束之际,往往有向往临床课程的学习而忽视基础知识学习的倾向,那么在大二学期开展解剖课不失为亡羊补牢之举。

总之,改革后的解剖学课程,更加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有利于学院整合课程的深入开展和提高教学效果。在国家倡导发展研究型大学的今天,通过对解剖学课程的改革,使过去两学期双轨道的医学5+3学生一体化教学在一个学期内完成,这有利于节省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使教师用于科学研究。临床医师规培已经制度化,基础新教师进入岗位之前,缺乏制度性培养计划,我们解剖学课程的改革后可以为基础医学形态学教研室新教员提供岗位培训。考试模式改革以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为主导的考试模式,加大实践技能考试的权重,理论与实践技能各占50%。

猜你喜欢

解剖学学时医学
《钟世镇现代临床解剖学全集》(第2 版)12 卷隆重出版发行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医学的进步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人体解剖学
太极拳侧行步运动解剖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