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国影视作品娱乐性中文字幕的社会文化适应性
2020-01-09邓焕霞
邓焕霞
论美国影视作品娱乐性中文字幕的社会文化适应性
邓焕霞
(黄淮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美国影视作品的娱乐化倾向也愈加鲜明,并且越来越多地表现在其中文字幕的娱乐性上。美国影视作品的娱乐性中文字幕可分为网络文化维度的娱乐性中文字幕和传统文化维度的娱乐性中文字幕两类。美国影视作品娱乐性中文字幕的社会适应性主要体现为对当下中国处于风险社会这一特征的适应,文化适应性主要体现为对中国大众文化的适应。
美国影视;娱乐性字幕;风险社会;大众文化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美国影视作品传播娱乐化的倾向愈加鲜明,并且越来越多地表现在中文字幕的娱乐性上。娱乐性中文字幕的背后隐含着一个从源语字幕到中文字幕的跨语际翻译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翻译并非发生在真空之中,要受翻译生态环境的影响。对美国影视作品中娱乐性中文字幕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学界现有研究并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大都停留在翻译策略层面上,对其存在语境的研究鲜有涉及。因此,本文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理论视角,探讨美国影视作品中娱乐性中文字幕的内涵及社会文化适应性,以期为传播中国文化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供借鉴。
一、美国影视作品中娱乐性中文字幕的内涵
观看影视作品是人们在生活中进行娱乐的重要途径之一。影视作品通常是雅俗共赏、大众化的作品。就功能而言,它主要有教育和娱乐两大功能。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和越来越大的生活压力,使人们的精神时刻处于紧张的状态。为了缓解人们的精神压力,影视作品的教育功能逐渐弱化,娱乐功能则愈发强化。中文字幕是多数国人观看美国影视作品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在全民娱乐的时代背景下,为迎合“娱乐至死”的泛娱乐化价值取向,美国影视作品的中文字幕愈加呈现出娱乐性色彩。“只要达到幽默效果,译者不再唯原文是从,而是能译则译,不能译就大胆采取借用或完全替换的方式来保留、甚至制造幽默。”[1]105总体上,美国影视作品中的娱乐性中文字幕可分为网络文化娱乐性中文字幕和传统文化娱乐性中文字幕。
(一)网络文化娱乐性中文字幕
语言和人物是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网络文化亦然。网络文化娱乐性中文字幕主要表现在对网络语言和网络名人的借用上。作为一种语言现象,网络语言反映了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记载着时代前进的脚步,具有时尚性、阶段性等特点,它主要通过外来词本土化、汉语同音词、旧词换新意等方式来构建。网络语言的使用可以使观众在领略别样的美国文化时,得到精神的放松和身心的愉悦。近年来,美国影视作品的中文字幕频频出现具有简洁高效、幽默调侃特征的网络热词,并且逐渐成为美国影视作品娱乐性中文字幕的一个重要现象。在这里,笔者通过近年来美国影视娱乐性中文字幕借用网络文化传递娱乐效应的一些例子加以说明:
《逗鸟外传:萌宝满天飞》中“You are the man”一句翻译为“厉害了我的哥”。
《神偷奶爸1》中“You are going to suffer the wrath of me”一句翻译为“我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生活大爆炸》中“You are all crazy”一句翻译为“我也是醉了”,“Stay away from me”一句翻译为“有多远滚多远”。
《识骨寻踪》中“Oh my god”一句翻译为“额滴神”。
《权力的游戏》中“Hodor!Hodor!Hodor!”一句翻译为“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破产姐妹》中“Jealous?”一句翻译为“羡慕嫉妒恨吗”;“Oh, hell no”一句翻译为“我去”;“You are not my type,anyway”一句翻译为“况且你又不是我的菜”。
《佩小姐的奇幻城堡》中“But that's not very useful”一句翻译为“不过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尼基塔》中“My heart hurts but I am not going to let you know”一句翻译为“宝宝心里有苦,但宝宝不说”。
《IT狂人》中“You've won this round”一句翻译为“蒜你狠”。
这些翻译语都是近些年来风靡国内网络,甚至进入寻常百姓口中,成为广大年轻群体日常口语的网络语言。《权力的游戏》“Hodor!Hodor!Hodor!”一句的中文字幕“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最初来自某房地产网站的广告语“走直线,走直线,走直线,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此广告一经推出便迅速火爆于各大网站,随后被用在《权力的游戏》的中文字幕中。2010年的网络热词“我去”,最初来源于动漫作品《平田的世界》的台词,其全称为“我勒个去”,是当下年轻人表示无奈的一个口头禅。就语言结构而言,上述网络用语涉及词语、短语和句子等不同层面,它们的跨语际改写顺应了影视作品的交际语境需求,增添了娱乐化元素,有助于中国观众感知原剧的幽默所在,获得精神层面的快感。
此外,一些美国影视作品的娱乐性中文字幕还借用一些中国网络名人的名字来增加影视作品的娱乐化效果和可接受性。名人效应近似于名牌效应,名人的出现可以吸引受众的眼球,进而扩大某种商品或某种事物的影响力。互联网时代是一个瞬间能产生名人和名人效应的时代,一首歌曲、一部影片、一部小品甚至某个特定的动作或事件都可以使某个人成为备受关注的网络名人或网红,而这些网红普遍带有娱乐化色彩。因此,美国影视娱乐性中文字幕常常借助网红的名人效应来增强其娱乐化色彩,进而提高其可接受度。很多情况下,原字幕并不存在一般观众难以理解的文化缺省项,但译者仍径直改写为名人名字。这纯属为增加影片的笑点,博观众一笑,纯粹是为了娱乐而娱乐。例如,《速度与激情2》“You are like the Justin Timberlake of Japan, right”的中文译文“你是日本的周董,是吧”,纯粹是利用周杰伦的网络名人效应营造娱乐氛围,从而实现娱乐效果。
(二)传统文化娱乐性中文字幕
传统文化构成了人们生存的宏观语境和前见,并深深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每个人都无法摆脱的精神家园。传统文化不仅存在于典籍等客体中,还存在于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审美心理等主观意识中。国学经典、古诗词和俗语是当下国人认知传统文化的主要路径。其中,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一种高度凝练的表达,每位中国人都或多或少地通过诵读古诗词传承传统文化。虽然隔着千百年的时空,我们依然能够在古诗词中寻找到遥远的知音,寻找到似曾相识的喜怒哀乐。而俗语经过历史积淀和口耳相传,也与诗词一样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人们表达生活酸甜苦辣的重要路径。因此,国学经典语句、古诗词和俗语最能打动中国人的心扉,引起中国人的共鸣。在字幕汉译时,译者若能套用国学经典语句、古诗词或俗语进行接地气的改写,必定会增加影视作品的娱乐化色彩,提高其可接受度。无论观众对这些娱乐性中文字幕是褒扬或是贬低,它都会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例如:
《破产姐妹》中“He is cool about it”一句翻译为“姜太公钓鱼”。
《料理鼠王》中“Took it to be polite”一句翻译为“恭敬不如从命”。
《魔法灰姑娘》中“Only the fairy who gave you the gift can take it back”一句翻译为“解铃还须系铃人”。
《超级大坏蛋》中“Heroes are not born,they're made”一句翻译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时势造英雄”。
《吸血鬼日记》中“If you want to make an omelet,you have to break a few eggs”一句翻译为“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啊”。
《加勒比海盗》中“You may kill me, but you may never insult me”一句翻译为“士可杀不可辱”。
《马男波杰克》中“Everyone's dumb and I am great”一句翻译为“众人皆醉我独醒”。
《纸牌屋》中“Let's be absolutely clear”一句翻译为“我们打开窗户说亮话”。
《复仇》中“Do unto others”一句翻译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efore you embrace on a journey of revenge did two graves”一句翻译为“子曰:‘攻乎异端,斯害己也’”。
《狮子王》中“Who knows me understands my needs,I am a mystery to he who know me not”一句翻译为“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王牌特工》中“Manner makes man”一句翻译为“不知礼,无以立”。
《暮光之城2:新月》中“Self-referential cleverness”一句翻译为“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变形金刚》中“Oh,so unwise”一句翻译为“孺子不可教也”,“No risk,no reward”一句翻译为“孺子不可教也”。
《出埃及记》中“Honor your father and your mother”一句翻译为“当孝敬你的父母”。
《香肠派对》中“I just don't know why you are limiting”一句翻译为“我只想说‘天涯何处无芳草’”。
《生活大爆炸》中“And he said that you were pining for a young lady”一句翻译为“他说你‘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些中文字幕中,“攻乎异端,斯害己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知礼,无以立”等出自《论语》,“天涯何处无芳草”“为伊消得人憔悴”等出自宋词,“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出自《诗经》,“众人皆醉我独醒”出自《楚辞》,其他也都是国人耳熟能详的俗语和国学经典名句。诗词、俗语和经典名言构建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如果稍加引用便会引发受众心理上的默契和文化上的共鸣。这些中文字幕利用传统文化元素更好地适应了中国受众在语言和文化层面的期待视野。这些基于传统文化元素的中文字幕不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传递剧情的本意,并且使语言生动,充满幽默意味,仿佛让中国古人穿越到英语世界。可见,这样的中西混搭本身就是一种娱乐,让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吟诗弄赋,更多的是起到娱乐的作用。这一点在《权力的游戏》中守夜人誓词的中文字幕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誓词的原文是:“Night gathers, and now my watch begins. It shall not end until my death……I pledge my life and honor to the Night's Watch, for this night and all the nights to come.”其中文字幕翻译为:“永夜终至,吾辈铭记,巍巍大任,死亦无终……无享妻爱,不履寸土,决绝子嗣,身归兄弟。何言无冕,兄弟所望,何争俗荣,袍泽同心,尽忠职守,生死于斯,心念所归,无惧无退。于今挺身,奉以生命,以夜为始,死亦无终。”这里采用了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体裁——四言诗。四言诗盛行于西周和春秋时期,这样的中文字幕利用时空反差和中外反差的方式适应了中国受众的古典诗词情结和传统文化心理需求,让人读起来会产生仿佛要穿越到遥远的西周和春秋时期的时空倒流之感。
二、美国影视作品中娱乐性中文字幕的社会适应性
翻译适应选择论认为:“翻译的实质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翻译过程是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交替进行的循环过程。”[2]根据该理论,翻译生态环境的外延较为广泛,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在语言、文化、交际等层面做出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语言是社会文化的载体,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适应性选择的主要对象是译入语的社会文化语境。具体到美国影视作品的娱乐性中文字幕,其社会适应性主要体现为对当下中国处于风险社会这一特征的适应。
(一)风险社会的缘起
在全球化浪潮的裹挟下,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于1986年首次提出的风险社会理论,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思潮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世界。随着全球化的负面效应日渐显著,风险社会理论为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所关注。在全球化语境下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人类自身的实践活动所引发的全球性风险对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吉登斯认为:“风险社会的起源在于自然界的终结和传统的终结,虽然二者并非完全为科技所导致,但科技是无法绕开的因变量。”[3]风险社会中的风险主要包括两类:第一类是人类调整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所造成的风险。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界的能力、力度和广度的拓展,人类实践活动对自然界与人类自身造成的危害不断加深,甚至不断引起自然界的报复。例如,生态破坏、资源短缺、核能安全和转基因粮食安全等问题无时每无不在困扰着当今的人类,常常给人类社会带来不可测度、非同寻常的黑天鹅或灰犀牛事件。第二类是人类调整人与社会关系所造成的风险。为实现自身的目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创造了一系列制度。这些制度本身存在着运转失灵的风险,即制度化风险。比如,代议制民主有时也会演变成为多数人的暴政。风险社会中存在的多样化风险还可能会引起连锁反应,波及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人类生存造成威胁和伤害,给全球风险治理带来挑战。
在贝克看来,“当代中国社会因巨大的变迁正步入风险社会,甚至将可能进入高风险社会”[4]44。近年来发生的兰州水污染、昆明和乌鲁木齐的暴力恐怖袭击、招远“全能神”杀人案以及正在发生的新冠肺炎等事件都预示着中国进入了风险社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所指出的那样:“今后五年,可能是我国发展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不断累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5]1这揭示了十九大报告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放在三大攻坚战首位的原因。客观而言,这是我国从农业社会迈入工业社会或后工业社会,由总体性社会步入个体化社会所必须承受的代价。在风险社会,风险具有不确定性,人们难以预测风险的到来及其产生的后果。“现代社会的风险具有平等性,会对每一位社会成员产生影响,任何人无法置身其外。”[6]66我们每一个人都会不可避免地直面各类风险,成为社会整体风险的个体承受者。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必须要在风险社会所带来的普遍不确定性中做出选择,进而将自身置于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风险中。
(二)美国影视作品中娱乐性中文字幕对风险社会的适应
在风险社会,焦虑作为一种基本的社会心态,与每个个体如影随形,成为个体生存的一种新常态。“在当今中国,焦虑不再只是个体层面的一种偶尔的心理不适或症状,而是已成为一种持续的、弥散的社会心态。”[7]184“个体在一个强大的充满了危险或风险的外部社会中,日益强化了作为个体的人的恐惧和无时不在的焦虑感。”[8]7突然降临的风险会打破个体原有的生活习惯,破坏个体内心的平衡,从而进一步加重全民焦虑。
风险社会导致的全民焦虑本质上是一种心理失衡的表现。这种心理失衡或由就业问题而引起,或由身份问题而引起,或由财富问题而引起,或由生殖问题而引起,或因未来而引起。化解这些焦虑既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制度,又需要社会个体的自我调适。社会个体通过自我调适缓解焦虑的主要方式是娱乐。这一方面是由娱乐本身所具有的补偿(逃避现实)和满足两大功能所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人们在风险社会中的情感体验特征所决定的。正如尼采所说的“上帝死了”那样,风险社会中人们的思想情感失去了价值维系,很少有人再去追求精神层面的价值需求,金钱、权力、美色等物质欲望所带来的瞬间满足感是多数人生活的终极目的。“在这种只剩下‘现在’、‘瞬间’的感觉性的体验结构中,当下即是的心态必然以感性的‘及时行乐’为归宿。”[9]在贝克所描绘的社会心理影响下,玩网络游戏、刷小视频和阅读网文之所以能成为国人日常生活的重要元素,是由于它们本质上是一种娱乐行为,可以使人在短期内获得快感,而不像学习和获取技能那样需要较长的反馈周期。因此,作为当前中国文艺的重要载体,网络文学和影视作品等快餐式精神食粮必然出现泛娱乐化倾向,而美国影视作品中的娱乐性中文字幕正是文艺泛娱乐化倾向的具体表现。可以说,风险社会构成了美国影视作品中的娱乐性中文字幕适应的社会生态环境。
三、美国影视作品中娱乐性中文字幕的文化适应性
除了对风险社会的适应性外,当下中国的大众文化也构成了美国影视娱乐性中文字幕的适应对象。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法兰克福学派创始人霍克海默提出的。该学派认为,大众文化是借助大众传播媒介而流行于大众中的通俗文化,如通俗小说、流行音乐、艺术广告等[10]。英国学者斯特里纳蒂认为,大众文化是以获利为目的,面向大众市场,批量生产的供普通民众消费的商业性通俗文化[11]。可见,商业性是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另一位英国学者威廉斯则认为,大众文化包括两类作品:一是诸如大众文学或通俗新闻等低档次的作品,一是刻意炮制出的具有娱乐性质的作品[12]。国内学者王一川将大众文化界定为:“以大众媒介为手段、按商品规律运作、旨在使普通市民获得日常感性愉悦的体验过程,包括通俗诗、通俗报刊、畅销书、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和广告等形态。”[13]由上可知,娱乐性是大众文化的另一重要特征。
作为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为导向的文化形态,大众文化只有赢得广大普通民众的接受,才能赢得市场,才能存活下去。首先,大众文化要以商业性为导向,通过生产更多的通俗性文化产品满足广大民众的精神需求,进而获取商业利润。其次,大众文化需要张扬世俗欲望,突出娱乐功能,给受众带来情感和感官的愉悦体验。在消费社会,一部文艺作品的娱乐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能否得以广泛传播并实现商业利益。如果丧失了娱乐性,大众文化就会失去“大众”,无法得以广泛传播,其商品性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
大众文化的兴起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产物。在传统社会中,知识由少数精英所掌控,正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不再为精英阶层所独享,走入了寻常百姓家。大众文化解构了以精英文化为主导的一元文化秩序,破除了文化的等级,建构起一个精英与平民共享的多元文化秩序,体现了文化民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以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地位的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这为大众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经济基础和物质基础。在政治方面,中国政府正在推进国家治理的现代转型。国家治理强调政府与社会基于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相互认同,通过合作和协商共同处理公共事务,以体现国家权力向社会的回归。因此,政府在许多领域中的角色逐步由划桨者向掌舵者转变,这为大众文化的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在社会方面,消费主义对国人产生了普遍性的影响,使消费成为当前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为大众文化的繁荣奠定了社会基础。消费主义鼓动人们的消费激情,刺激人们的购买欲望,永无止境地追求难以填平的欲壑。“在消费主义这种价值理念和生活态度的诱导下,人们所消费的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是其象征价值。”[14]基于此,大众文化成为当代中国文化重要构成要素是时代的必然。
随着互联网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新媒体、自媒体的直观性和即时性特征为大众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这不仅使大众文化的影响无时无处不在,也使当代大众文化越来越媒介化。网络媒介和影视媒介成为当下国人获取知识和消费大众文化产品的主要路径。资本的利诱和广大受众日常生活的重负,网络媒介和影视媒介奉行娱乐至上的原则,使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娱乐性特征空前凸显。美国影视作品中娱乐性中文字幕的存在正是为适应大众文化这一文化生态环境而做出的选择,大众文化也因而成为美国影视作品中娱乐性中文字幕存在的文化根源。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毋庸置疑,中国影视作品的对外传播是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路径,我们必须采用行之有效的阐述和言说方式促进其对外传播。美国影视作品中的娱乐性中文字幕对其所在的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为此提供了重要启示,即中国影视作品的对外传播必须动态适应译入语的宏观语境,尤其是译入语观众的期待视野,实现中国话语与译入语观众期待视野的视域融合。唯有如此,才能将中国故事和中国文化“讲”得有亲和力和吸引力,进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1] 吕玉勇,李民.论英文电影字幕翻译的娱乐化改写[J].中国翻译,2013(3):105–109.
[2] 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79.
[3] 吉登斯,皮尔森.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M].尹宏毅,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49.
[4] 薛晓源,刘国良.全球风险世界:现在与未来——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风险社会理论创始人乌尔里希·贝克教授访谈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1):44–45.
[5] 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J].求是,2016(1):1–3.
[6] 范如国.全球风险社会治理:复杂性范式与中国参与[J].中国社会科学,2017(2):65–84.
[7] 王小章.论焦虑:不确定性时代的一种基本社会心态[J].浙江学刊,2015(1):183–193.
[8] 张慧,黄剑波.焦虑、恐惧与这个时代的日常生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9):6–12.
[9] 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方文,王铭铭,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55.
[10] 詹艾斌.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J].学术论坛,2004(5):170–173.
[11] 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M].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25.
[12] 威廉斯.文化与社会的词汇[M].刘建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54.
[13] 王一川.大众文化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8.
[14] 王宁.消费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9.
G229
A
1006–5261(2020)04–0141–06
2020-01-15
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1-ZZJH-216)
邓焕霞(1982―),女,陕西延川人,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赵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