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渊冲“三美”论在唐诗英译中的体现
2020-01-09张艳艳
张艳艳
(山西药科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唐诗的语言优美流畅,意境雅致清丽,是中华民族的文学精华,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许多中外译者都希望把唐诗翻译给西方读者,向西方世界展现中国古诗的无穷魅力。
然而,唐诗的翻译并非易事。唐诗英译时遇到的主要问题包括音韵、形式和意义的处理。唐诗讲究格律,依律行韵;英诗以散体行文,相对自由。中英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使得唐诗英译尤为困难。许渊冲在长期理论研究和翻译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美”论(即“意美”“音美”和“形美”)。他认为,优秀译文应该达意、通顺、传神、表形,主张译者首先追求意美,其次追求音美,再次追求形美,并力求达到三美和谐统一[1]。笔者将根据许渊冲《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中的实例,分析论证“三美”论在唐诗英译的具体运用,以及“三美”论对唐诗英译的巨大指导作用。
一、意美
中国文化是含蓄隽永的。古诗的创作都要讲究“传情”二字,这种“传情”又多寄情于景,托物言志。由此,中国唐诗中出现了许多意象,诗人借助意象构成有意境的诗,以此传达内心深处隐晦的情感。所以,在唐诗英译的过程中,达到“意美”是十分重要的。关于此点,许渊冲也有明确的说明。他认为:“传达了原诗意美,而没有传达音美和形美的翻译,虽不是译得好的诗,还不失为译得好的散文;如果译诗只有音美和形美而没有意美,那就根本算不上是好的翻译。”[2]以许渊冲翻译的柳宗元的《江雪》为例:
Fishing in Snow
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
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
A lonely fisherman afloat
Is fishing in lonely boat.
这是一首读起来朗朗上口的五言绝句,是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其意境营造堪称至绝。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于是他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和苦恼。这首《江雪》只有短短20个字,就把读者带到了一个幽静寒冷的意境: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物象是构成意境的材料,意境是物象组合之后的升华。这首诗的物象有“千山”“鸟”“万径”“人”“孤舟”“渔翁”,要想极尽表现出一种冷寂的意境,在诗译中这些物象都应该被准确翻译出来。现在来分析一下许渊冲对这首诗的翻译。
原诗前两句是对偶句,“千山”对“万径”,“鸟飞绝”对“人踪灭”,且“绝”与“灭”虽是动态描写,但它们传达的是一种静态画面,借“鸟飞”“人踪”之动来写“飞绝”“踪灭”之静。所以,翻译时最好是用名词来译原诗的静态意义。许渊冲较为恰当地选用两个no译出了一种空旷寂静的意境,原诗出现的物象译文也一个也没少,包括hill、bird、path和man。再看“千山”和“万径”,许渊冲的译法更为准确。原文里用来形容“山”的“千”字和形容“径”的“万”字都绝不是具体的量词,在汉语中是“多”的意思,而有些译者就把“千山”具体化,如美国著名诗人加里·斯奈德(Gary Snyder)把“千山”译成thousand peaks,这显然是太死译了。许渊冲将其翻译成from hill to hill和from path to path,不仅行文对仗工整,而且译出了一种远处雪山连绵、脚下道路不通的空旷寂静的即视感。再来看诗译的后两句“A lonely fisherman afloat Is fishing in lonely boat.”,一叶孤舟,一个渔翁,是原诗后两句的主要物象,它们都体现了一个“独”字,许渊冲正是抓住了柳宗元仕途受挫遭贬官,内心苦闷而孤独的情感,以lonely点睛,既再次渲染了前两句空旷冷寂的外部环境,又表达了原诗柳宗元所要传达的核心情感——孤独。此外,在后两句的诗译中,许老采用一般现在进行时来描写孤翁垂钓,给江雪的景色增添了生气,激活了整个画面感,提升了整个译文的意境美。
二、音美
要说唐诗的美,不得不提的是唐诗的音律美,尤其是唐代近体诗(又称格律诗)格外讲究押韵,使人咏诵起来有抑扬顿挫、跌宕起伏之韵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理论家、批评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同声相应谓之韵。”中国的汉字一字四个音,每一个音都由一个声母和一个韵母组成,比如汉字“山”,汉语拼音为“shan”,这个字的声母就是“sh”,韵母就是“an”。在同一首诗中,只要把韵母为“an”的字放在诗句的相同位置,一般在每句句尾,就形成了押韵。若按照汉字的这种标准要求诗译,简直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中英有不同的语系特点,故许渊冲解释“音美”的标准时只是要求译诗隔行押韵。以许渊冲翻译的孟浩然的《春晓》为例:
A Spring Morning
This spring morning in bed I’m lying,
Not wake up till I hear birds are crying.
After one night of wind and showers
How many are the fallen flowers.
原诗前两句和最后一句的韵脚分别在“晓”“鸟”和“少”,压的是“ao”韵,形成了AABA的韵式。许渊冲的译文则以五步抑扬格来传达原诗的节奏美,以AABB的韵式传达音韵美,译诗前两句以“-ing”结尾,后两句以“-wers”结尾,所以许渊冲的译本读起来也是朗朗上口,丝毫没有减弱孟诗的音韵美。
三、形美
唐诗的形式很多,唐代古体诗主要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主要有绝句和律诗两种。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唐诗形式上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国古典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练的艺术特色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汉语是表意文字,由它组成长
短相同的诗句很难转换成由英语长短不一的单词组成的诗句。许渊冲在他的《再谈“意美、音美、形美”》一文中也说过:“我从来没有‘追求过译诗与原诗字比句次的形美’,而只追求过在传达原文‘意美’和‘音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形美’,而这种追求三美的主张,似乎并不是行不通的。”[2]以许渊冲翻译的杜甫的《登高》为例:
Climbing
The wind so swift, the sky so steep, sad gibbons cry; Water so clear and sand so white,backward birds fly.
The boundless forest sheds its leaves shower by shower; The endless river rolls its waves hour after hour.
Far from home in autumn, I’m grieved to see my plight; After my long illness, I climbed along this height.
Living in hard times, at my frosted hair I pine;Pressed by poverty, I give up mu cup of wine.
杜甫的《登高》是一首七言律诗,其对仗工整自是不言而喻,现在来着重品析一下许渊冲的译本。从整体上看,译本的形式可谓最大限度表现了原诗的形式,恰好以八句译出原诗的主要物象,勾出了原诗的景象[3]226-227。同时,译本的前四句和原诗每一个字都几乎是相对应的。原诗第一、二句中的物象有“风”“天”“猿”“渚”“沙”“鸟”,并以“疾”“高”“啸”“清”“白”“飞”加以修饰,译文采用“物象+so+形容词”的方法,做到了与原诗相对应;原诗第三、四句中,“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译本中The boundless forest和The endless river正好与之相呼应;拟声词“萧萧”和“滚滚”作为状语,分别译为shower by shower和hour after hour,既押韵又工整。译本的后四句虽然与原诗不完全对应,但也基本做到了译文成分的对仗工整。就整体而言,许渊冲翻译的《登高》在“形美”上做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