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以海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1-01-29马忠良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四位一体生产性人力

马忠良 尹 航 陈 珏 何 璐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海南 海口 570216)

一、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现状

现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在我国只有20多年的历史,至今尚未形成相对完善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建设已进入有组织的自觉发展阶段,实践教学环节的深入研究正在不断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的方法体系。从现有的研究来看,主要聚焦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实践教学的体系构成、实践教学的方法探讨、实践平台的构建4个方面。彭加平提出,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包括课堂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案例教学、课程实训教学、实验室模拟教学、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实训教学、人才与劳务市场调研见习教学等[1]。在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中,社会实践与实习环节是探讨的热点。袁晓提出在人力资源产业园区建立“服务外包校企联盟”的社会实践平台[2]。整体来说,关于实践教学方法的研究成果相对丰富。

二、全方位构建高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基本采取“2+1”模式,比本科院校少一年的在校集中学习的时间。所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要打破常规,认识到人才培养的全方位性,不能局限于课堂45分钟,要充分高效地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和实习环节,激发学生主动性,帮助学生搭建有效的平台,系统地设计实践教学模式。首先,有针对性地对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目标就业岗位胜任力进行分析,提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特色突出的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其次,构建“课程实验-人力资源管理协会实践-生产性实训-企业顶岗实习”的“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提出具有实效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再次,重点研究“生产性实训”环节的商业生态环境,构建“线上、线下人力资源市场-行业联盟-企业”多方互需的生产性实训模式。最后,总结该实践教学体系特点,提出可行的实践教学评估方案。其中, “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模型,如图1所示。

三、“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内涵解析

“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是指包括课程实验、人力资源管理协会实践、生产性实训和企业顶岗实习在内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课程实验

课程实验是在实现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专业课程的实验室教学,围绕学生技术技能培养的人才培养方式。例如:情景模拟实验室、人员素质测评实训室、模拟法庭等。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将专业技术技能部分模块化,采取项目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合理分配一定比例的实验课时,通过课程实验,强化技术技能的培养,逐一突破知识技能难点[3]。

(二)人力资源管理协会实践

人力资源管理协会是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研室指导下成立的以培养高水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为目标,通过开展校内外各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关活动,带动和促进学生知识学习和技能的提高,全面提升学生能力和素质,同时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畅通校内、外沟通渠道,服务学生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协会的活动主体是学生自己,学生具有自主性,活动空间广阔,机会较多。人力资源管理协会的实践活动,可以采取项目积分制,分时间、分类别,有序组织开展。项目积分制可吸纳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学生可根据项目类型和特点选择性地参与自己喜欢和擅长的协会实践活动。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协会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可以鼓励学生有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其在实践中进一步提升专业技能。

图1 高职“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模型

(三)生产性实训

引导学生关注并研究人力资源市场商业生态环境,构建“线上、线下人力资源市场-行业联盟-企业”多方互需的生产性实训模式。内容包括:分别与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线上人力资源市场和线下人力资源市场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模式。合作内容不局限于常规的人才共育,可将市场业务交由专业教师指导的学生团队完成。学生利用在校生的人力供给资源和掌握的专业知识参与完成分包的人力资源市场的业务活动。此种模式的生产性实训,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市场环境中,用市场来检验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从而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

(四)企业顶岗实习

在高职院校,大三学生要进企业顶岗实习。学生基于“课程实训、人力资源管理协会实践和生产性实训”三个环节的实践能力培养,进一步开展集中顶岗实习,可在专业导师、企业导师的共同指导下查漏补缺,有针对性地弥补自身知识和技能掌握方面的不足,全面提升专业实践技能。这便做到了“扶上马,送一程”,尽可能使毕业生专业技能培养满足企业需求,达到实践教学体系的培养预期。

(五)“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评估

任何教学改革都是存在不确定性的,“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也要做好风险分析和效果评估。课程集中实训可从实验室的投资建设、利用率、课时安排、实践教学设计和课程考核等方面开展评估。对人力资源管理协会开展的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估,可以采取项目积分制,对学生在活动中扮演的角色赋予不同的积分。学生选择性参加各类活动,累计积分,积分达到一定数值,则视为人力资源管理协会实践教学环节考核通过。对于生产性实训,可以从投资回报率和风险预估方面进行评估;企业顶岗实习,则从企业和学生的反馈方面开展评估;对整个体系的有效性,可从毕业生、企业、学校和专家四个维度开展评估。

四、“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势

(一)有利于学生树立现代人力资源观

“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有利于使学生树立现代人力资源观,把包括自己在内的全校学生视为宝贵的人力资源,通过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企业,实现技能的提升。通过一系列实践教学,使学生从“要我学”的被动学习转变为“我要学”的主动学习,并不断提升学习效果。

(二)生产性实训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是发挥专业优势的创新之举

在人力资源管理生产性实训中,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通过人才测评、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于其他学生,同时也对接企业需求,服务企业。只要学生具备相关能力,做到公平高效地配置人力资源,获得市场的认可,便可实现专业技能的社会价值转化。海南职业技术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开展的生产性实训活动较好地证明了专业学生具备服务学生和企业的能力。企业将校园招聘业务外包给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有利于高效地完成校园招聘的目标。可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生产性实训是根据专业特点发挥专业优势的创新之举。

(三)“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四位一体”实践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时间、内容及参与程度上都是开放的、灵活的、广泛的。课程实验通过课堂教学要求全体学生参与其中。人力资源管理协会开展的专业实践活动以专业教育为导向,学生自主参与,具有带动性和广泛性。生产性实训活动效果接受企业的评估和市场的挑战,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企业顶岗实习更是使学生真正参与岗位工作中。多种实践教学方式的系统组合,交叉进行,在时空范围内构成了全方位的实践教学格局。对学生个体而言,在掌握理论知识基础上,其专业技能得到更全面、更深入的提升,效果显著。

总之,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通过构建“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带动学生主动参与、全面参与、深度参与实践教学,通过开放的、全方位的专业技能实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具备人力资源管理一线技能人才所应具备的能力,实现毕业生零距离就业,为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赢得发展空间。

猜你喜欢

四位一体生产性人力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观图释义:《红楼梦赋》与《〈红楼梦赋〉图册》的生产性传播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谈《网络技术专业生产性实训》项目教学实施
推进“四位一体”土地制度改革
学习“四位一体”教学法,全面推行主体教育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产业集聚对生产性服务业效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