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教学模式的探讨

2020-01-09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空间教学模式教师

(天津市信息工程学校,天津 301900)

一、网络学习空间的五个“有利于”推动职业教育走向辉煌

(一)有利于学生学习素质养成

学生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学习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课间时间,学生谈论最多的是网络学习空间。课题初,任课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由结合小组,自行设计空间学习网站。为了设计好网站,学生组内必须研讨学习网页的设计方法、配色方案,为了让空间有料,学生必须查阅大量资料,并上传到本组的学习空间,实现资源共享。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利于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和理解所学知识。学生在交流的同时,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沟通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在空间学习中,每一个同学承担的角色不同,做的任务也不一样,学生的每一次活动在空间留下足迹也不一样,这样的足迹是开放性的,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空间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设计的小组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活动参与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之间共同学习、协作学习。

(二)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升

空间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的一次有力的挑战,传统教学是幻灯片、PPT、粉笔和黑板,要求教师传授学生一瓶水,必须拥有一桶水。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活动是私下进行的。而空间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一改以往的教学模式,具有公开、透明、开放人特点,让教师的教学过程呈现在网上,让教学过程有迹可查,教学结果、教学反馈和教学评价都彰显在网络上,这无形中给教师带来一股压力。教师的空间教学设计、空间网站建设、教学过程、教学结果的反馈等,都是教学行为的体现,教不是教师自己的行为了,教师也不会再满足给学生一瓶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由于知识的扩展性,网络这个庞大的知识库让学生的眼界更加开放,教师的视野应该跟上学生的发展。因此,网络带给教师的是更加严厉的挑战,这种挑战是多方面的,它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各方面知识,不光是专业知识要精,其它的相关知识也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发展。

(三)有利于创设“三助”学习环境

所谓的“三助”学习环境,即教师帮助、家长协助、同伴互助的学习环境。教师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教学,指导和评价学生的学习,对学生的问题给予回答,帮助学生学习。此时的教师不再是单一的本班学生的授课教师,可以是其它学科的教师或是其它班级的教师;空间使学生学习氛围浓厚;家长也可以登陆学习空间,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协助自己的孩子学习。例如学生在做某一个项目的时候,可以得到各科老师的帮助,也可以得到学生家长的帮助,还可以得到其他学生及其家长和教师的帮助,这种“三助”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更有利于学生成长。

(四)有利于学生能力目标的培养和学科目标的达成

网络学习空间建设是以学生的技术技能的提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离不开学科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提升,在此基础上,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学生能力目标和学科知识目标为设计原则,指导空间教学的常态化应用,并不断激励学科教师应用空间变革教学的积极性。

教师在构建网络学习空间时,得上传大量的素材,这就要求教师课下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此时的教师不再满足于一桶水,而是网络知识海洋,教师都要有所涉及,要求教师的专业知识更加精湛,更加充分,对教学技术的学习,如教授本课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采用更要精准,这样更有利于学科知识目标的达成和学生能力目标的培养。

(五)有利于教学时空的拓展

网络学习空间让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突破了传统教学的限制。实践证明,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学生可以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学生学习起来更有自信,学习兴趣持久,更利于学生成长和终身学习的需求。

二、空间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不同

(一)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控制整个教学过程的话语权,而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教室是教师进行活动的主战场,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而教学媒体仅限于随书而来的光盘这种简单的教学辅助媒介,教学老化单一,学起来无趣。

(二)空间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固化了教学过程,限制了学生作为“主体”和教师作为“主导”地位的发挥。网络学习空间却改变了这种教和学的模式,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交流平台,实现了教学模式的变革。

1.空间教学是学生兴趣的加油站

网络学习空间下的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并不是单一的教和学的关系。在网络环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和传统模式有显著区别,网络环境下,教师“导”的作用更加明显,教师可以给学生的学指导,还可以给学生推荐其它教师或者某一名师或学科专家。对于学生来说,“主体”地位明显,每一位网上的指导者,对学生学习有帮助的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老师,学生学习除了教材,网络中的大数据更成了学生查阅资料的主阵地。学生每一门课的教师不再单一,网上提供素材也是五花八门,这时候的学生必须学会主动鉴别。学生也可以将自己检索、加工、处理后的素材上传到自己的空间中去,同时也可以上传某个观点,对某一问题的解决方法,学习从被动变成主动,使学生的学不再枯燥无味,爱学、乐学氛围浓厚。

2.网络学习空间让学生视野更开阔,更加自信

有了网络学习空间,学生学习的教材不再是过去单一的纸质教材了,学习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学生的学成了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学生学习的内容也不是单一的各科知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拓展自己的学习内容,布置自己的学习空间,上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让自己的空间更具特色。网络学习空间成了学生学习的主战场,也成了学生学习沟通的阵地。学生可以在自己的学习空间推送自己、展现自己,让自己更加自信。学生还可以通过各种媒体搜索下载有用的素材,并上传到自己的空间,学生之间还可以互相学习,浏览对方空间有用的素材,拿来为自己所用,学生在空间学习活动中生成的资料也是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佐证。教和学的过程,在空间都有迹可查,都是宝贵的教学经验。

3.网络学习空间让教师更优秀

教师拿着一本教材走遍天下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网络环境加强了教师与教材的关系。教师要深挖教材,搜集各种教辅和学习资料,并将有用的素材上传到学习空间中去,进一步丰富空间学习资料。

教师必须紧随时代的发展脉搏,从思想和行动两个方面把新技术、新媒体利用起来。目前许多中职学校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已经体会到了新媒体的优势,如:现在班主任和学生及其家长沟通不是靠电话,而是利用QQ、微信等新媒体工具。教师利用新媒体工具获取教学和其它信息,并推送到网络学习空间平台上,让学生感到身边时刻有教师。网络环境下,教师的教学真的成了泛在教学。

4.加速师生角色的转变

网络环境下,教师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既是“引导”学生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教师要组织、设计、引导、协助学生开展空间课堂的学习,此时的教师更像一架天梯,为学生通往知识的高峰铺路搭桥。

网络环境极大地丰富了教师角色,教师要搭建空间学习课堂,进行教学设计和反思,教师在网络环境下,有的成为教学研究者,有的成为学科教育创客,有的替代了学生家长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和思想的引导者,打开学生思想的天窗,让学生实现跳跃式发展。网络环境下学生的角色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知识的消费者,变成了知识的创造者,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参与,由从前的“要我学”到现在的“我要学”。调查中,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学习,传统教学都是教师指定项目,学生分成小组,按照教师的项目分工协作,完成项目的指定内容。实行空间教学后,学生开始自定项目,自己设置障碍,寻疑解惑,最后达成项目,所有过程都是学生自主参与,积极、主动,效果良好。网络学习空间这种开放的学习氛围,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有的放矢,兴趣更加浓厚,学生能自己制定方案,自主解决问题,并能在组间互动,良性交流,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生能力进一步加强。另外,空间学习时,学生交流分享学习成果,让学生的自信心更加增强,学生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人,爱学、好学、乐学,将会成就中职生,让他们的人生大放异彩。因此,网络学习空间真正变革了传统教学模式,师生固有角色发生转换,实现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

三、网络学习空间教学模式

应用网络学习空间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促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建构。建构主义要求教师创设合适的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网络学习空间正是依据上述理论构建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网络学习空间实现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强调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最终自己通过空间互动、交流而解决问题;其二,教师通过学习空间对学生进行指导、监督并帮助学生反思总结等,体现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其三,网络学习空间能把真实的情境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探索世界,接触社会,从而发现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体现了建构主义中情境学习的重要性;其四,在建构过程中,学生会主动搜集信息和资料并加以分析,提出问题假设并通过实践加以验证,在学习空间分享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分享自己成功的快乐。

网络学习空间教学模式正是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的合理运用,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总结出了空间教学原则符合杜威的“做中学”原则,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基本原则。

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利用网络学习空间进行教学一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当学生对学习空间熟悉之后,兴趣就会逐渐减弱。若想将学生的兴趣永久保留,教师必须从设计教学内容上下功夫。教师应该以课程大纲为依据,根据空间教学的特点,把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生活联系起来,优化教学内容,设计的项目尽量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构架的问题要有梯度,能引人入胜。学生对老师设计的项目能和自己的生活实践产生共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产生思考,激发好奇心,引导学生克服困难,最终解决问题。

实际上网络学习空间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也是应该抓住学生的特点,把兴趣培养当成第一要务,培养学生兴趣实质是将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发生联系,让学生能兴趣盎然的去学,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这种自信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内驱力。

(一)养成良好的习惯

西寒罗说:“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 。教师一定要把学生的习惯养成放在教育教学的首位。在空间教学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上网习惯:教师通过项目任务的形式使得学生上网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避免学生无目的上网;二是良好的网上学习习惯:网上丰富多彩的知识为学生开拓了视野,学生尝到了网络学习空间学习的甜头,他们愿意在空间平台上探究任务,合作共享,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精神逐步提升。现在的学生遇到问题不自觉地想到百度。三是学生有学后反思的习惯:空间教学模式,教师在架构任务的同时,给学生留下了很大联想空间,这有利于学生在空间学习后,深入反思,形成自己清晰的学习思路;四是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二)掌握学习方法

人们通常将一个失败的教学过程总结为“教不得其道,学不得其法”。意指任何教学模式的应用都应该注重教学的方法,网络学习空间教学模式中包含多种多样教和学的方法。所谓教无定法就是指教师应该针对教学内容、目标,灵活设计自己的方法,实现效果最优化。

(三)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通过课题探讨,网络学习空间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能力,能够培养学生协调合作能力和创新力。通过实践调查我们还发现,任何一门学科应用该模式开展教学时,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都比传统教学模式要好。

五、结束语

网络学习空间的开放性利于学生的发展,更利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学习。通过课题探讨,我们发现,空间教学模式将会是以后教育教学的主要模式,本文只是根据本校一年来空间教学做一个初步的探讨,所提观点还需在后续教学实践中不断的验证和完善。

猜你喜欢

空间教学模式教师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最美教师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