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潜艇兼职中医卫生兵培训模式探索与实践

2020-01-09李伟红

海军医学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卫勤潜艇官兵

干 正,李伟红,顾 伟

随着我国海军建设的转型和使命任务的不断拓展,潜艇在维护海洋权益和促进地区安全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备战训练强度不断提高,战备巡逻、演练等长远航任务日趋频繁,对潜艇官兵长远航卫勤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中医学在我国海军卫勤保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和谐使命”到“环太军演”,从“岛礁驻守”到“舰载机飞行员医疗服务保障”,海军各类军事活动都出现了中医的身影,以其简、便、廉、验的特点和优势,保障海军官兵的身心健康;同时作为军事外交中一张闪亮的名片,中医学已经成为外军官兵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特色窗口,也是外军留学生来我国学习的主要专业之一。但中医学在潜艇卫勤保障的应用仍处于空白,在海军首长“中医适宜技术下潜艇”的指示下,笔者通过对潜艇兼职中医卫生兵培训模式的探索,聚焦中医学在潜艇部队的应用,对进一步优化潜艇卫勤保障模式进行分析和思考。

1 潜艇兼职中医卫生兵培养的必要性

1.1 身份兼职化,缓解潜艇卫生专业人员数量不足

潜艇上军医和卫生员编制数量有限,随艇人员结构复杂,并且由于战位和值更时间的差异,很难为不同类别人员制定个性化卫勤保障方案。潜艇兼职中医卫生兵与传统的卫生专业士兵有所不同,其人员在原有声纳、雷达、通信、机电、武器等专业岗位任职的基础上,通过3个月以上的中医药理论和技能培训,取得相应资格。在日常工作中,他们除操船驾艇、战备值班外,还要配合军医进行战场急救、防病防疫、科普宣教等工作,为官兵们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属于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增加了卫生专业人员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编制限制给卫勤保障带来的压力。

1.2 能力专业化,提升长远航期间官兵疾病控制率

与其他舰艇相比,潜艇内部环境较为艰苦,官兵们时刻都处于高温、高湿、高辐射、高噪音的恶劣环境下,加之空气污浊、昼夜颠倒、睡眠不足等因素,机体免疫能力下降,常常会引发骨关节疼痛、口腔溃疡、感冒、失眠等疾患;且潜艇空间狭小,所能携带的医疗资源有限,无法配备充足的诊疗设备,给疾病的救治带来一定困难。有调查显示,执行任务期间,官兵治疗后因疾病(不含慢性病)出现恶化、未见好转而导致疾病再就诊情况发生比例为47.6%,官兵认为疾病不能得到治疗的比例为26.4%[3]。中医药技术的特点是操作简单、疗效显著、药品及治疗工具便于携带,尤其是在潜艇密闭环境下的疾病防治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例如运用针刺、推拿、拔罐、刮痧等技术可以有效治疗晕船、骨关节疾病、失眠、消化不良等;腕踝针技术在治疗官兵焦虑、抑郁等心理疾患方面效果显著;中医药在防疫和“治未病”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能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4]。任务期间,经过培训的兼职卫生兵能熟练运用中医药技术为官兵服务,在现代医学的基础上配合中医药治疗,为官兵身心健康开启“双保险”,有效降低疾病发生率和非战斗减员,提升保障打赢能力。

1.3 知识普及化,加强中医药知识的渗透

在全军范围内,已经相继开展了“全军中医技术大比武”、“军队中医药技术能手”评选、“中医中药军营行”等活动,充分显示了中医药的独特魅力[5]。笔者在前期调研中发现,92.5%的官兵认为中医药在潜艇卫勤保障工作中有用武之地,88.1%的官兵愿意接受中医药治疗,84.4%的官兵有学习中医药知识的兴趣。但在实际工作中,潜艇上没有中医药岗位人员编制,缺乏中医药专业人才,患病官兵极少能接受中医药治疗。为满足广大官兵需求,潜艇兼职中医卫生兵应运而生,他们作为传播的使者,将中医药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知识推广普及至普通官兵,从而在军营中掀起“学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热潮,不断拓展和提高卫勤保障能力。

2 潜艇兼职中医卫生兵培养的可行性

海军军医大学中医系作为全军唯一的中医学中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仅承担中医学5年制、中医学8年制、研究生的学历教育,还面向全军开展中医药相关任职教育培训,并且以长海医院中医科为依托,积极开展床边教学,强化学员知识掌握程度,并建设中医实用技能实训平台,用于中医相关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在培训师资和培训条件方面可谓是“软硬兼实”,能够高质量完成潜艇兼职中医卫生兵的培训任务,为潜艇部队输送既能打赢又能保障打赢的中医药专业人才。

3 潜艇兼职中医卫生兵培训实践的具体实施

潜艇兼职中医卫生兵的培训目标是培养了解中医基本理论,掌握常用的针灸推拿技术和运动康复技术,学会运用中医辨证思维防治潜艇部队长远航期间常见病、多发病的人才,进一步扩大中医药的服务范围,加快推进潜艇部队卫勤保障模式由伤病医疗向“预防、保健、医疗并重”的转变。由于培训对象都是没有相关医学背景的潜艇战士,难以完全复制培训军医的教学模式,为达到预期培训目标,笔者整合全系教学资源,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潜艇兼职中医卫生兵培训模式进行探索。

3.1 做好培训前准备工作

3.1.1 制定合理的培训大纲 由于大学刚转隶海军不久,加之潜艇部队作为国之重器,保密程度较高,大多数教职员工对于潜艇部队的使命任务、工作环境、疾病谱分布等信息掌握得并不全面,因此在培训大纲制定前,笔者多次派专家通过现场参观、官兵座谈、问卷调查、医疗巡诊等形式对潜艇官兵进行调研,摸清官兵的需求,了解潜艇的工作环境及常见病、多发病,并对相关中医药技术在潜艇上的应用的可操作性进行评估。根据调研信息,邀请校内外多名专家召开专题论证会,对培训内容、培训模式、培训方法、结业考核等内容进行反复讨论,制定了《潜艇兼职中医卫生兵教学大纲》,既保证培训内容的全面性,又保证各类中医药技术的可操作性,为兼职卫生兵的培训做好了顶层设计。

3.1.2 编写配套的培训教材 现有的培训教材都是针对培养军医的,理论性较强,其中很多医学专业词汇对于没有医学背景知识的战士来说很难理解和记忆,且培训时长有限,仅有3个月时间,为能达到“速成”的目的,在教材编写方面,以图片为主,采取“看图说话”的形式对晦涩难懂的中医理论进行阐释,编写完毕后,在潜艇部队单位进行试读,将官兵难以理解的部分再进行修订,在保证教材内容可教性的同时,还保障了其可读性。

由于针刺、拔罐、推拿等中医药实用技术操作性较强,单纯依靠传统的纸质教材难以满足培训需求,因此笔者针对相关中医药技术的实践教学,制作了一套视频教学资源,将静止的内容生动化,平面的内容立体化,提高其学习兴趣 , 增强教学效果。

3.2 严密组织培训

3.2.1 积极开展床边教学 中医药实用技术的操作性强,需要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反复练习才能熟练掌握,单纯靠理论授课是无法全面掌握的。因此本次培训笔者把教学场所由教室搬到了门诊,以鲜活的临床病例为牵引,教授每一种技术的操作规程、适应症及禁忌症,加深学员的印象,加强临床思维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及爱伤观念的培养。

3.2.2 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 本次培训的中医药实用技术主要包括针刺、推拿、灸法、拔罐、刮痧、耳穴、运动康复、物理因子疗法等10余项技术,由于学员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倘若采取传统“大锅饭”的教学模式很难保证培训质量,为了使学员能更全面地掌握各项技术,笔者为每名学员均安排了1名临床经验丰富的导师进行“一对一”辅导,因材施教,及时发现和指正其在临床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教授长远航期间常见病的中医诊治方法,使培训模式个性化、多样化,实现了“精准教学”的目的。

3.2.3 改革教学方法 经络腧穴的准确定位是中医药实用技术培训的关键,也是针灸推拿治疗的必备技能。首先笔者运用穴位交互数字平台中光电感应多媒体针灸穴位模型,让学员们手持光电感应器在模型上进行定位学习,通过大屏幕输出的图像和声音信息,对各腧穴的位置、所属经络、局部解剖、主治功效产生初步认识;然后利用点穴模型实践测试,了解学员们腧穴知识掌握情况。在此基础上采用互动教学法,每2个学员分为一组,相互定位,熟悉穴位在真人的实体解剖位置,教员辅以指正,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加深学员对经络腧穴的理解与记忆。

在培训过程中,针灸提插捻转的速度和频率、危险穴位针刺的角度深度、推拿的手法和力度控制等内容是培训的重点,同时也是教员授课的难点。为达到培训目的,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利用长远航中医实用技术实训平台中教学设备开展模拟教学,经穴及针刺仿真训练系统、针灸手法参数测定仪、推拿手法参数测定仪等信息化教学设备能将针刺深度、提插捻转的速度频率、推拿手法力度等信息进行客观化展示,便于教员对学员的操作手法进行评估,及时找到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的临床实践打好基础,保证了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3.3 严格结业考核

结业考核方式模拟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形式,采取分站式考核,包含中医药基础知识、四诊、腧穴模块、实践操作、综合诊疗共5个模块,全方位、多角度的对学员们中医药实用技术掌握程度进行考核,有一个模块考核不达标,则不予结业,对考核通过的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和潜艇兼职中医卫生兵资格证书,凭此证书可以在潜艇上配合军医开展中医医疗活动。

4 潜艇兼职中医卫生兵培训实践的思考和展望

潜艇兼职中医卫生兵培训汲取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特色和优势,在教学方法、教材编写、教学模式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在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实践操作能力、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丰富教学手段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学员结业返回原单位后,积极开展中医药治疗和中医药知识的推广普及,得到了广大官兵的一致认可。但这是笔者首次开展此类培训,教学模式尚未成熟,在教学实践方面仍存在着较大的可完善空间。

4.1 适当延长培训时长

本次培训时长为3个月,需要掌握中医药基础知识、诊断学知识等10余种中医药实用操作技术、运动康复知识等内容,对于没有医学专业的学员来说,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掌握;虽然中医药实用操作技术能在短期内学习掌握,但中医辨证思维却需要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点滴培养,并非能够“速成”,在结业考核中发现,学员们综合诊疗模块的成绩普遍偏低,说明他们的临床辨证思维能力有待加强。这方面可通过适当延长培训时长,加强学员辨证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其中医药卫勤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4.2 增加战场急救技能培训

本次培训是以中医药技术培训为主,该技术虽然在防治训练伤、晕船、失眠、焦虑等疾病优势显著,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在战场急救方面,比如基础生命支持、包扎止血、骨折固定、伤员后送、核化生防护方面,需要参考和借鉴现代医学的处理方法和手段,并且战场急救是每名官兵的必备技能,应该在兼职中医卫生兵培训中予以体现。笔者打算增加战场急救技能培训模块,进一步完善潜艇兼职中医卫生兵的培训体系,使其逐步胜任更复杂的救护任务直至计划、协调和指挥任务[6]。

猜你喜欢

卫勤潜艇官兵
十分钟读懂潜艇史(下)
潜艇哥别撞我
十分钟读懂潜艇史(上)
潜艇跃进之黄金时代
烧伤伤员综合救治卫勤保障经验
武警四川总队组织官兵进行健康体检
千里移防,卫勤保障不中断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某部抗洪抢险卫勤保障经验做法
某部冬季野营拉练卫勤保障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