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中国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的应用

2020-01-09潘玲霞

科教导刊 2020年21期
关键词:理想马克思主义理论

潘玲霞

(武汉轻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武汉 430023)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原”课程是比较有特点的一门课。“马原”教材主要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三大部分内容编写形成,教材的语言充满了思辨性和哲理性,“中国特色”并不明显。对于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的大学生来说,提高教材的可读性和教学的吸引力是教师教学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深厚的力量。在教学中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解读阐释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种有益的教学探索,本文就这一教学尝试总结了三个方面的做法。

1 明确中国传统文化在“马原”教学中运用的教学思路

“马原”教材由三部分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每一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均可以选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内容与“马原”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应用应该从三个层次展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相通,学生入脑入心后“知行合一”的实践。通过这个教学过程,潜移默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理论到生活,从西方语言思维转换成中国语言文化,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中国传统文化在“马原”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用诗词成语典故等具体形式解读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马原”教材一二三章内容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可以用同学们熟悉的中国诗词成语典故等来解读理解基本概念和范畴。如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如何理解这一哲学范畴?用诗词就能清楚理解这一范畴。李白的《朝发白帝城》,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自然界是运动变化的;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说明人生岁月是变化的;还有刘禹锡的《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勃的“闲云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说明社会和时代的变迁。通过诗词体现的哲理来认识自然界、人类、社会无一不处于运动变化之中,说明物质世界是运动的世界。而相对静止这一哲学概念表明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如何体会呢?可以用成语诗词正确解读它。如“守株待兔”“刻舟求剑”错在哪里?关于静止的相对性在欣赏陈与义的“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和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中得到释然。在认识论的教学中,讲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决定作用。关于实践出真知的民间谚语成语俗语就更丰富了。如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吃一堑长一尺;书到用时方知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说了不算,做出来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等。古人重视实践的思想也是渊源流长的。如《荀子·儒效》“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止矣。”《荀子·劝学篇》中“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朱熹的《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清人刘岩《杂诗》“读书虽可喜,何如躬践履。”这些熟悉的语言和生动的描述让同学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了亲切和熟悉的感觉,有效的调动同学们初高中学习的积累,使枯燥的概念和范畴变得诗情画意、充满哲学思维,“学而时习之”让大家在温故中知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自然而然的结合起来,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基础。教材中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论的其它概念和范畴以及原理,都可以通过中国传统文化这种形式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2)从中西思想文化角度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共通点。在教学中还应注意,在中国传统文化具体内容层面的学习应用基础上引导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更高层次的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在中国开花结果正是其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共同性和契合点。

首先,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致性。中国古代有丰富的哲学思想,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家范镇认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神灭论》,指出肉体和精神是统一的,形存则神存形灭则神灭的唯物主义观点。荀子指出“天地和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礼论》说明宇宙万物是相互依存变化矛盾运动的结果,世界是物质的,不是鬼神创造的。王夫之“阴阳二气充满太虑,比外便无他物,亦无间隙。天之像,地之形,皆其范围也。”阐述了宇宙的构成,世界是由元气构成,物质世界之外是不存在别的世界的,世界的本质乃物质观。这些思想都反映了中国人的世界和方法论,表明了中国人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存在共同点。在教学中有助于同学们从中国文化的角度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学会用用中国语言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来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世界观的契合是马克思主义能够被中国人接受并发展创新的根本原因。

其次,是研究哲学目的方面的一致性,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而中国人读书研究学问讲究“学以致用”和“知行合一”。都是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为目的。读书学习或者修身养性,或者追求功名利禄,或者为了安邦定国平天下。如何实现“知行合一”,我们又可以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中找到答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再次,是对人类崇高社会理想追求的共同性。第五、六、七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部分,教学内容重点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及其人类社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一理想与中国历代优秀分子追求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存在共鸣。中国人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设计是丰富的,特别是儒家大同的理想其影响力最大。《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孔子的大同社会两千年来成为中国人奋斗的理想和信念。陶渊明则在文学作品《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平等的大同社会,成为人们的向往,作品的影响力极其深远。但是,中国的大同社会理想和《桃花源》都是乌托邦,没有也找不到实现的途径,而共产主义理想却是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上,应该说共产主义理想是对大同社会的超越和升华。通过这样的教学安排,学生既了解了两大社会理想的内涵与特点,又认识到了中国大同理想存在的缺陷,从而认识到只有共产主义理想是科学的真理,坚定对未来的信心与信念。

(3)开展学生课堂: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原”教学实践结合。在教学中还可以组织学生直接参与到课堂实践中。如开展《中国古代哲学家与马克思对话》专题。每学期推出中国三至五位哲学家,由同学们组成一个五人学习小组,收集资料,制作PPT,小视频,在课堂给同学们讲解交流,分享哲学家的思想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启发思考。

学期结束,撰写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学习体会或做问卷调查,从同学们的角度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中的收获以及需要完善的方面。

这些活动都可以作为平时成绩计入学生的总评成绩中,同时在期末考核试卷中也应该出现一定的分数比例检测这种教学的实效性,与考核直接挂钩,这样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几点说明:厘清中国传统文化在“马原”教学中应用应注意几个问题

(1)把握好主次关系。教学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始终是教学的核心和关键,运用和选择中国传统文化是为了开展马克思主义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学会用中国文化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找到答案,也就是让同学明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是与中国历史、文化和国情相互结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所以,教学中不能偏离马克思主义这条线,不能喧宾夺主,而要锦上添花。

(2)对中国文化的讲解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批判性的分析。《马原》教材三大部分,每一部分都可以与中国文化结合起来展开教学,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一定要做到恰当和合适。恰当与合适的标准就是选择的内容能够更好的论证、阐述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同时,对于传统文化的思想观点还应持批判继承的态度,继承其合理成分,分析批判其时代局限,最终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才是科学理论。

(3)实现“知行合一”是“马原”的教学目的。中国传统文化应用到“马原”教学中,对于学生来讲难度不大,他们可以把以前学习的古文、诗词等全部调动起来并在之上进行中西文化的融通尝试,但这只是手段,主要目的是更好的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文化的课堂结合,理论结合和实践结合。只有做到“知行合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教学目标才能达到。

(4)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功底,同时还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中国文化底蕴,所以,采用此种教学方式,思政课教师还需要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习和修养,更好的驾驭教学。

猜你喜欢

理想马克思主义理论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