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穴位敷贴联合瑞巴派特治疗老年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胃炎临床观察
2020-01-09山惠明陈云娟
山惠明 陈云娟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阿司匹林、双氯芬酸钠等在老年人群中广泛应用,特别是针对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治疗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长期应用NSAIDs 能引起胃、十二指肠黏膜损伤,导致胃炎、溃疡等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其中NSAIDs 相关性胃炎在临床较为常见[1]。浙江省嘉兴市王店人民医院采用中药穴位敷贴联合瑞巴派特治疗老年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胃炎患者,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8 月—2018 年12 月浙江省嘉兴市王店人民医院消化科门诊因上腹痛、上腹饱胀感及纳差而就诊的老年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胃炎患者72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 例。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嘉王医伦理委员会[2017]2)。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本研究入选的NSAIDs 包括阿司匹林、双氯芬酸钠2 种常用药物,均按常规剂量服用4 周以上;(2)所有病例均接受胃镜检查并取组织活检,符合慢性胃炎诊断标准,组织切片染色示幽门螺杆菌阴性[2];(3)年龄>60 岁;(4)既往2 周内未曾服用过胃黏膜保护药物者。排除标准:(1)胃镜提示上消化道活动性出血、急性胃黏膜糜烂、消化性溃疡者;(2)有胃癌、肝硬化、心功能衰竭、肝肾功能衰竭等;(3)有相关药物过敏史,敷贴局部皮肤过敏和存在使用禁忌者。
2 方 法
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选取中脘、气海、(双侧)天枢、(双侧)足三里、(双侧)阳陵泉行穴位贴敷,贴敷药物为陈皮10g、制香附8g、旋覆花10g、黄芪8g、延胡索8g、大黄10g,由本院制剂室将中药材研磨成粉,用凡士林调成糊状,做成直径为2cm、厚0.40~0.50cm,重约2g 的药饼,分贴5 人次,用一次性无菌敷贴固定敷于穴位上,时间为6h,隔日1 次。同时口服瑞巴派特片(浙江远力健药业有限公司,规格:0.1g×24 片,批号170405、171108、180111、180502、180816)0.2g,1 天3 次,6 周为1 个疗程。对照组仅口服瑞巴派特片0.2g,1 天3 次,治疗6 周。
2.2 观察指标 评价指标[3]包括对上腹痛,上腹胀和纳差等三种消化道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评分。0 分:无症状;1 分:偶发症状或轻度症状;2 分:症状频发,部分影响工作和生活;3 分:症状明显,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
2.3 疗效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或改善,评分下降50%以上;无效:临床症状未改善或加重,评分下降小于50%。复查胃镜取胃黏膜组织送检。胃黏膜损伤程度评估标准[3]显效:胃黏膜炎症基本消失或显著好转;有效:胃黏膜病变范围减少1/2 以上,炎症减轻;无效:胃镜检查和病理活检组织学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 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资料组内、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两组老年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胃炎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治疗组男20 例、女16 例,年龄(72.73±4.81)岁,其中合并退行性骨关节病16 例,高血压14例,糖尿病4 例。对照组男19 例、女17 例,年龄(73.24±6.01)岁,其中合并退行性骨关节病15 例,高血压12 例,糖尿病3 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2 两组老年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胃炎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6 周后,治疗组显效26 例,有效7 例,无效3 例,总有效率91.67%(33/36);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8 例,无效11 例,总有效率69.44%(25/36);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5,P<0.05)。
3.3 两组老年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胃炎患者胃黏膜炎症改善比较 治疗6 周后,治疗组显效20 例,有效9 例,无效7 例,总有效率80.56%(29/36);对照组显效12 例,有效8 例,无效16 例,总有效率55.56%(20/3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5,P<0.05)
3.4 两组老年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胃炎药物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组腹痛、腹泻2 例,头晕1 例,继续治疗后症状自行缓解,未发生皮肤过敏。对照组腹痛、腹泻1 例,恶心1 例。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NSAIDs 通过抑制环氧合酶导致前列腺素的产生减少而削弱其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引起黏膜损伤与防御修复失平衡,从而导致胃黏膜的炎症。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消化道腺体组织相对萎缩,胃泌酸功能下降,对损伤的修复缓慢。因此,早期干预、积极治疗对促进黏膜炎症愈合、降低溃疡及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该病属中医“胃痞”“胃脘痛”范畴;基本病机是脾胃虚弱,加之内外之邪乘袭所致;或常年服药,误中药毒,胃伤不复。中药穴位贴敷是将药物施于皮肤、孔窍、腧穴等部位,药物通过皮肤吸收,以发挥其疏通经络、调节气血、解毒化瘀、扶正祛邪等作用[4]。穴位贴敷直接作用于病灶,不经胃肠给药,因此不会损伤脾胃,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方便操作[5]。本研究贴敷穴位选取中脘、气海、(双侧)天枢、(双侧)足三里、(双侧)阳陵泉行穴位贴敷等穴位,可起到健脾和胃、疏理中气、行滞消食的作用。穴位贴敷药物采用陈皮、制香附、旋覆花、黄芪、延胡索、大黄等,其中陈皮能健脾开胃;制香附具有疏肝理气,调经止痛功效;旋覆花归胃经,具有降气、行水、止呕功效;延胡索具有活血化瘀、调气止痛的作用;黄芪能益气健脾;大黄能泻热消痞、和胃开结。
临床研究表明,瑞巴派特对于NSAIDs 所致胃黏膜损伤具有较好疗效[6]。长期服用NSAIDs 治疗的患者,瑞巴派特可以预防消化性溃疡发生,且不增加不良反应[7]。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上腹痛、上腹饱胀和纳差等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χ2=4.34,P<0.05),两组患者胃黏膜炎症改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5.175,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总之,中药穴位敷贴联合瑞巴派特对老年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胃炎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