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对反转新闻现象的反思
2020-01-08朱一丹候一凡
朱一丹 候一凡
摘 要 “媒介化生存”加快了人类社会“重新部落化”的进程,信息的快速流通缩短了信息交汇间的物理距离。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媒介的多样性给大众带来更加便捷的信息生活,当突发新闻出现时,人人得而论之。在媒体间激烈的利益竞争下,催生了“罗一笑事件”“周口男婴丢失案”“重庆公交坠江事件”“名校大学生偷外卖事件”等一系列影响媒体公信力的反转新闻。文章以当下热议的“名校大学生偷外卖事件”为例,从现象成因、受众心理、事件影响等方面展开分析并提出建议,致力于构建和谐健康、良性有序的舆论生态环境。
关键词 新媒体;反转新闻;舆论;反思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0)18-0090-03
1 反转新闻概念及典型事件概述
1.1 反转新闻的概念
新闻真实面貌的呈现有时是动态性的,反转新闻往往是指社会热点新闻事件,随着细节逐步显现和公开,最终的事实全貌与细节完全相反,或者在过程中引起舆论的不断反转。既有主观原因导致的舆论反转,如还未验证新闻来源就发布造成的反转;也有新闻本身客观原因造成的事实反转。在新媒体时代下,这种现象也呈现出常态化的趋势,我们要理性思考、了解它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来预防此类事件再度发生,坚守住媒体的公信力。
1.2 典型反转新闻事件概述
本文将以“名校大学生偷外卖事件”为典型事例进行概述,此事件的相关话题阅读量高达1.4亿,在短时间内就受到社会舆论的持续关注。
自2020年5月起,南京某小区频繁发生外卖被偷的现象。直到7月11日晚,由群众报警后,民警成功抓获嫌疑人。7月16日、17日,相继两天有江苏地方媒体以“名校贫困大学生考研期间偷外卖度日被抓”为角度报道了小区失窃案;18日,澎湃新闻也开始报道此事件,并添加了“家中三兄妹辍学供其读书”的报道内容,激发了公众的同情心理。因“偷外卖”在公众眼里社会危害性并不大,尤其是嫌疑人是一名家境贫困的学生,其行为受到了网民们一定的同情,但加上自媒体平台片面的新闻报道,使负面的舆论一边倒地朝向了嫌疑人。20日,澎湃新闻再次发表评论文章,其内容与后续警方通报结果仍有较大出入。直至警方公布调查结果后,得出媒体的新闻报道与事实并不相符,该嫌疑人有固定收入,家庭也不贫困,其偷外卖纯属出于报复心理。至此,同情和声援嫌疑人的舆论才得以消散,网民们对警方的恶评、对国家政策的质疑才渐渐平息。
2 反转新闻现象成因分析
2.1 媒体人角度
2.1.1 利益驱动下的媒体竞争
新媒体的出现虽然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冲击,但也促进了传统媒体在融合方面的发展。在国家广电总局的管控和指引下,传统媒体有效地运用媒体融合,利用自身专业资源优势,开始了转型升级的发展之路。
原本这种融合方式有利于促进传媒行业的创新发展,但一味地求新、求变、求快的行业发展方式,催生了“碎片化”信息阅读方式,极大地影响着新闻的整体性和真实性。利益驱动下,媒体平台寄希望于通过抢占“流量”来成为舆论场的“意见领袖”,部分媒体人也逐渐迷失初心,非但没有及时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去适应新媒体环境,反而开始盲目跟风“博眼球”成为“标题党”。
2.1.2 “把关人”意识缺失
新媒体技术打破了信息传播的时空局限性,加快了新闻的传播速度,使传播范围变得更广。微博作为社交媒介平台,是基于用户关系创立的内容生产与交换平台,随着“算法推荐机制”的出现,破碎与过剩的信息充斥着人们的视野,使受众想要迅速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愈发困难,进而陷入焦虑状态,无法理性对信息进行准确甄别。当某一事件发生时,报道内容与受众的个人利益关联度越高,受众转发评论率就越高,经过裂变式的传播后,事件影响力迅速攀升,就容易产生大量谣言、网络暴力等负面言论,将舆论发酵成为网络公共事件。受众参与话题讨论,是想表明他们的关切,其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都受到法律保护,我们应该保障和尊重。因此,作为新闻的第一发声者——媒体人的“把关人”身份至关重要。
本次事件关键在于根据《刑法》规定,嫌疑人多次盗窃的行为已经属于犯“盗窃罪”,被刑拘合理合法,媒体更应该向受众普及法律法治,以此树立犯错就要承担责任的价值觀。权威媒体应该传递的是一种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受众,而不是挑选利于“博眼球”的标签进行组合报道。自媒体更不应该刻意渲染负面情绪,加重舆论地发酵,利用受众同情心赚取利益。
2.2 受众角度
2.2.1 “乌合之众”心理
在著作《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中,作者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 Bon)认为:一群人聚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心理的群体”,他们并非简单相加,而是“永远漫游在无意识的领地,会随时听命于一切暗示,表现出对理性的影响无动于衷的生物所特有的激情,它们失去了一切批判能力,除了极端轻信外再无别的可能”[1]。这就是“乌合之众”,而微博中的“大V”就是网民们的“领袖”,这也是人们既相信官方主流媒体,也相信自媒体的原因,所以一旦“领袖”的人设崩塌,受众无法接受,便会引起强烈的舆论反抗。
在本次事件中,随着案情走向逐渐清晰,舆论也因受众“乌合之众”的心理影响而反转。最初,部分信息确实由被采访的警官证实,但其在一开始就说明了嫌疑人因构成“盗窃罪”而导致被刑拘,同时也表达了对嫌疑人未来前途的惋惜。受众出于对“贫困大学生”(嫌疑人)的关心才关注此事,受众既是“后真相”时代新闻的受害者也是传播者,新闻的标签化报道激发了受众们的正义情绪,受此心理影响,群体之中个体的人性逐渐湮没,独立的思考能力慢慢丧失,群体的精神取代了个体的精神,在不自觉的状态下形成了群体无意识行为,影响了舆论的反转。
2.2.2 信息传播中的“禁果效应”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形:越希望掩盖某个信息,却越勾起人们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反而促使别人试图利用一切渠道来获取被掩盖的信息。这种由于单方面的禁止和掩饰而造成的逆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作“禁果效应”。
体现在信息传播中,当外界压力或措施使人无法自由地获取信息时,人们就会对被迫疏离和失去的那部分信息有更强的了解欲望,当信息公开的越全面时,人们关注的热度就会逐渐下降。无论是“名校大学生偷窃事件”,还是“苟晶顶替案”等反转新闻,受众沉浸在媒介社交的碎片化报道中,很容易以偏概全,要想稳定舆论走向,就必须通过更加客观全面的报道来理清事件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3 反转新闻产生的影响
3.1 媒体公信力的消解
尽管按照马克思主义“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来看,新闻真实是动态化的过程,媒体公信力的树立会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但媒体人不能以此松懈对公信力的把控,一旦不信任开始不断累积,媒体将面临权威消解的境况。在反转新闻频发的影响下,受众甚至出现一种“期待反转”的质疑心理,虽说短期内确实为媒体带来了流量的激增,但从长远来看,其公信力正在逐渐“坍塌”,话语权也面临着信任危机。
3.2 易激化社会矛盾
反转新闻中的事件本身多为负面新闻,民众的情绪和态度会随着新闻的发生和反转不断发酵,负面新闻便频频出现在人们眼前,也会导致受众对当下社会环境产生质疑和恐慌。同时,过多“现实悲剧”的出现也容易造成受众“同情疲劳”,久而久之沦为麻木、冷漠的看客,此种氛围下形成的舆论和价值观导向,非但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还影响着社会的凝聚力。单就本次事件而言,出现了诸多关于“恐婚”“犯罪心理”“道德绑架”等消极的话题并引起广泛热议,极大地影响着社会价值观和舆论的正确导向。
3.3 新媒体环境的泛娱乐化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曾描述:“社会公共话语权的特征由曾经的理性、秩序、逻辑性,逐渐转变为脱离语境、浮浅、碎化,一切公共话语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在新媒体时代泛娱乐化的影响下,部分受众开始以娱乐的方式消解着新闻事件,将严肃的新闻错误的向娱乐方向所引导,造成大量的不良舆论产生。例如“杭州女子失踪案”,许多网红到现场进行直播,随着真相浮出水面,在某些视频平台上,竟然出现“绞肉机测评”“两吨水警告”等恶搞视频,评论中甚至出现了诸多违背公序良俗的话语。
盲目地以娱乐方式消解严肃新闻,会传递一种错误的价值观。在这些事件背后,最令人担忧的不是科技的创新和新媒体事业的发展,而是人们沉浸在“泛娱乐化”的享乐中,却忽略了对社会舆论造成的不良后果。
4 防范此类事件频繁发生的建议
4.1 媒体人:严于律己 提高公信力
首先,从广义上来看,媒体人应当坚定理想信念,恪守新闻传播的法规与职业道德的底线。在追求热点新闻的同时也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引导公众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把握好新闻真实性与时效性的平衡态势。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报道之前要对新闻事件进行调查,对于转载新闻的真实性要进行核实,从源头制止虚假新闻的传播。提升自身专业、文化素养,遇到专业性较强的事件时,能虚心求教专业人士,保持理智思考。在报道新闻时,尽量少用主观修辞,避免影响新闻的客观性以及受众对事实的判断。此外,媒体还应多报道正面新闻,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以此构建积极向上的社会舆论导向。
其次,从狭义上来看,反转新闻的产生条件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由主观因素造成的反转在于把关不严,解决问题的方法要从媒体自身做起;另一方面,遇到因客观因素造成的反转时,媒体就要及时做好应对措施。第一,及时澄清事实真相,避免错误导向的延展;第二,深入调查事实,展开深度报道;第三,多元平台立体式报道,重构主流媒体公信力;第四,围绕受众关心的话题,及时设置公共议题,增强受众黏性的同时将舆论向正确的方向引导[2]。
4.2 受众:客观理性 不盲目跟风
媒介化生存时代下,受众具备双重身份,一方面作为信息的“接收者”,要学会理性思考,面对信息洪流要有辨别新闻虚实的能力;另一方面作为信息的“传播者”,看待问题要摒弃刻板印象,要有法治意识,不要随波逐流被情绪所掌控,发表暴力言论。对于权威媒体要抱有信心、耐心,共同为构建和谐健康的舆论环境贡献力量[3]。
4.3 监管:管建并举 营造清朗空间
为改善反转新闻现象频发的现状,国家有关部门应对主流媒体和自媒体实行管建并举。
首先,主流媒体层面。一要坚持党的领导,守住意识形态阵地,加大扶持力度,改革创新,打造新型主流媒体;二要加快传统渠道和平台的升级换代,构建畅通信息共享传播渠道,加强传播能力;三要搭建云端数据库,通过检索把握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四要对媒体工作者进行业务培训,将理论与实操互动相结合促提升;五要完善媒体立法,推進法治,建立监管清单制,同时引入社会监督,以促进媒体自我约束积极性、主动性。
其次,自媒体层面。针对社会反映强烈的自媒体乱象,如片面追逐商业利益,为吸引“眼球”炒作热点话题、违规采编发布互联网新闻信息、散播虚假信息、搞“标题党”等,国家网信办决定自2020年7月24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集中整治,促进网络传播秩序有明显好转。7月28日,国家网信办召开专项部署会,全面部署加强“自媒体”的规范管理工作,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三个月的进一步加强“自媒体”基础管理专项治理行动。
5 结语
本文通过对反转新闻现象进行分析,旨在让读者能辨证看待媒体、受众和舆论之间的关系。新媒体时代,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和公众传播等多方面的挑战,媒体人更要守住本心,遇到问题不要轻易气馁,要冷静思考其产生的原因并及时整改,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到正能量传播和舆论监督报道中去。受众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不要焦虑和意气用事,要理性思考,毕竟新闻的反转其实也是真相在不断浮出水面的过程,要承认新闻真相的阶段性、持续性,对媒体多一些包容和理解。毕竟新闻事业事关重大,要减少此类现象频繁发生,则需要国家、媒体及受众间彼此的监督和约束,如此才能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舆论场,营造清朗的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16.
[2]万旭琪.融媒体环境下主流媒体在反转新闻中的应对机制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4):43-45.
[3]秦彦琳.从舆论与法治角度思考新闻反转现象[J].中国报业,2019(4):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