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泼尼松治疗面神经炎患者的疗效

2020-01-08席雅琳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神经炎泼尼松传导

吴 玲 席雅琳

面神经炎属于神经科常见疾病,多由于面神经管段非特异性炎症所致,多伴于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或嘴歪斜,若患者面部表情肌肉完全瘫痪,将导致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等,对患者身心健康、生长发育影响较大[1-2]。目前,临床治疗面神经炎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局部血运为主,泼尼松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利于缓解患者症状,修复营养神经[3]。鼠神经生长因子已广泛应用于周围神经损伤治疗中,具有促进神经元发育、生长及分化等作用[4-5]。鉴于此,本研究就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泼尼松治疗面神经炎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于大连市中心医院治疗的60 例面神经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 例。观察组中男18 例,女12 例;年龄22~63 岁,平均(42.78±3.43)岁;病程2~7 d,平均(2.38±0.24)d;House-Brackmann 分级:Ⅲ级、Ⅳ级、Ⅴ级分别为8 例、15 例、7 例;左侧、右侧病变分别为13 例、17 例。对照组中男16 例,女14 例;年龄21~66 岁,平均(42.81±3.42)岁;病程1~7 d,平均(2.40±0.26)d;House-Brackmann 分级:Ⅲ级、Ⅳ级、Ⅴ级分别为9 例、14 例、7 例;左侧、右侧病变分别为14 例、16 例。本研究已经大连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急性起病,具有眼睛闭合不全、口角下垂、额纹消失等症状,依据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确诊;2)单侧发病;3)签署了知情同意书;4)可耐受鼠神经生长因子、泼尼松治疗;5)未患颅脑外伤。排除标准:1)由颅后窝肿瘤、乳突炎及中耳炎等所致面瘫;2)严重感染;3)肝肾功能严重损伤;4)精神状态不佳。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接受泼尼松(遂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1039,5 mg)治疗,20 mg/次,1 次/d,连续使用5~7 d 后,逐渐减少使用剂量,可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加用阿昔洛韦、维生素B1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则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国药准字S20100005,18 μg/支)治疗,1 支/次,1 次/d,肌内注射。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 个月。

1.4 临床评价

1)临床疗效:治愈:House-Brackmann 分级Ⅰ级,临床症状消失;显效:House-Brackmann 分级Ⅱ级,静止时双侧对称,运动时存在轻度异常;有效:House-Brackmann 分级Ⅲ级,静止时基本对称,运动时不对称;无效:症状未改善或加重。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瞬目反射(blink reflex,BR)潜伏期、神经传导速度、Portmann 评分:分别采用肌电图、神经电生理仪器测定BR 潜伏期、神经传导速度;同时依据Portmann 评分法,指导患者完成微笑、鼓腮、闭眼、皱眉及动鼻翼等项目,与正常侧比较,各项目评分为3 分、2 分、1 分、0 分,计算Portmann 评分总分,得分越高则疾病缓解效果越好。3)不良反应:统计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BR 潜伏期、神经传导速度、Portmann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BR 潜伏期、神经传导速度、Portmann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R 潜伏期短于对照组,神经传导速度、Portmann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BR 潜伏期、神经传导速度、Portmann 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BR 潜伏期、神经传导速度、Portmann 评分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仅 观察组出现过敏2 例(6.6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7,P=0.150)。

3 讨论

面神经属于混合性神经,由副交感、感觉和运动神经纤维组成,多支配面部表情运动、舌下味觉、泪腺、下颌下腺分泌[6]。目前,面神经炎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确,但临床普遍认为其发生由内因、外因两方面因素导致,其中内因多指面神经管为狭窄骨性管道,异常发育将导致其狭窄,累及面部神经;外因多由于抵抗力下降、风寒着凉、病毒感染等将导致面神经麻痹[7]。

泼尼松为治疗面神经炎常用药物,可对感觉神经元散发活动方式异常进行调节,改善神经突触传导功能及末梢血液循环,加快神经轴突形成,提高病损神经传导速度,进而可达到营养、修复神经效果,但临床实践发现,单独使用泼尼松治疗效果有限[8]。鼠神经生长因子属于外源性生物活性蛋白,提取于小鼠颌下腺,制成品中含有甘露醇、人血白蛋白。鼠神经生长因子利于促进神经元分化及成活,提高神经细胞成活率,同时利于修复受损神经,促进其再生,同时该药物利于加快神经纤维、轴突生长,并可控制其生长方向,以将其定向于靶位,进而形成功能性连接,与此同时,该药物对感染中毒、缺氧缺血及外伤所致的神经功能损伤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9]。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及Portmann 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后BR 潜伏期短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联合使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泼尼松治疗面神经炎在缓解临 床症状及调节神经传导速度、BR 潜伏期方面效果优于单一使用泼尼松,有助于加快疾病恢复,且药物不良反应未显著增加。

综上所述,面神经炎患者接受鼠神经生长因子、泼尼松联合治疗病情控制效果良好,利于改善临床症状及BR 潜伏期、神经传导速度,且不良反应少。

猜你喜欢

神经炎泼尼松传导
视神经炎的悖论
浮针治疗产后股外侧皮神经炎验案
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神奇的骨传导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基于开关电源的传导抗扰度测试方法
泼尼松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IgA肾病伴新月体形成的疗效及对脂联素的影响
多联疗法治疗面神经炎39例
飞针刺入手法联合西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41例
甲基泼尼松龙在治疗急性脊髓损伤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