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癌散结汤对胰腺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和糖类抗原125与糖类抗原19-9水平的影响
2020-01-08苏志红
王 平 苏志红
胰腺癌是较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恶性程度较高,诊断及治疗难度较大。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显著增长,5年生存率不足1%,预后不佳。目前,胰腺癌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胰腺癌患者普遍具有腹痛、黄疸、消瘦、腹部包块、腹水等症状及体征。随着病程发展,癌细胞可迅速侵犯周围组织,发生浸润转移,增加治疗难度[1]。目前,化疗是治疗癌症的主要手段,吉西他滨联合紫杉醇类药物治疗胰腺癌具有独特优势,但长期化疗难以避免不良反应增加及疗效逐渐减弱。随着临床中医研究不断深入,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方式日渐成熟。为给予胰腺癌患者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 式,提升其生命质量,本研究就抑癌散结汤对胰腺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的影响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德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胰腺癌患者62 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 例。观察组男19 例,女12 例;年龄47~66 岁,平均(4.76±3.28)岁;TNM 分期:Ⅱ期10 例,Ⅲ期12 例,Ⅳ期9 例。对照组男18 例,女13 例;年龄45~67 岁,平均(54.62±3.31)岁;TNM 分期:Ⅱ期9 例,Ⅲ期14 例,Ⅳ期8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TNM 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诊断标准:1)西医符合《胰腺癌诊治指南(2014)》中相关诊断标准[2];2)中医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相关标准[3]。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中西医胰腺癌诊断标准;2)预计生存周期为6 个月及以上;3)入院前未接受化疗或中医治疗;4)对本研究中中西药物均无过敏史;5)患者及家属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恶性肿瘤;2)治疗依从性较差;3)治疗过程中因严重不良反应退出研究。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将1000 mg/m2吉西他滨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 中,第1 天、第8 天静脉滴注,滴注时间维持为30 min/次;75 mg/m2多西紫杉醇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 中,第1 天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不少于1 h/次。21 d 为1 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抑癌散结汤治疗,取1 剂抑癌散结汤煎煮去渣,或中药配方颗粒组方冲服,分2 等份,早晚内服,连服2 周停用1 周为1 个疗程。抑癌散结汤组方:当归10 g、清半夏10 g、黄芪15 g、莪术10 g、党参10 g、茯苓10 g、三棱10 g、川芎10 g、麦冬10 g、熟地黄12 g、急性子15 g、石见穿30 g。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6 个月。
1.4 临床评价
1)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参照《胰腺癌综合诊治中国专家共识》中相关内容[4]。完全缓解(CR):病灶完全消失;部分缓解(PR):基线病灶长径总和降低30%及以上;稳定(SD):基线病灶长径总和有所缩小但未达PR 标准,或增加但未达进展(PD)标准;PD:基线病灶长径总和增加20%及以上或出现新病灶。治疗有效率(%)=(CR 例数+PR 例数)/总例数×100%。2)血清肿瘤标志物:于治疗前及治疗6 个月后取患者静脉血6 ml,离心分离得到血清后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两组血清 CEA、CA125、CA19-9 水平。3)不良反应:统计两组恶心呕吐、血小板减少、转氨酶升高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使用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CEA、CA125、CA19-9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EA、CA125、CA19-9 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胰腺癌是目前临床公认的难治性消化道恶性肿瘤,因其浸润转移及远端转移发生率较高导致手术治疗后易复发,因此药物控制已成为治疗胰腺癌不可缺少的手段。魏蕾等[5]的研究表明吉西他滨联合紫杉醇类药物是治疗胰腺癌的有效手段。但长期化疗难以避免对患者消化等系统造成一定损伤,增加不良反应严重程度,使患者生命质量日益降低。因此临床亟须寻找更为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表2 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 CEA(μg/L) CA125(μg/L) CA19-9(U/L)对照组 31 治疗前 9.16±1.89 96.42±11.06 80.06±10.84治疗后 6.45±1.42a 75.61±10.23a 60.54±10.39a观察组 31 治疗前 9.17±1.88 98.48±10.89 82.31±9.97 治疗后 5.01±1.33ab 51.70±10.2ab 44.51±9.70ab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祖国医学中虽并无准确针对“胰腺癌”相关记载,但《难经·五十六难》中有对胰腺癌疾病相关描述,如“心之积名曰伏梁,起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等。中医认为胰腺癌属于“积聚”“癓瘕”“黄疽”范畴,主要病机为七情失调导致肝气郁结,从而脾虚生湿、气机不畅,进而热毒内蓄最终积聚成瘤[6-7]。因此治疗应遵循健脾理气、清热解毒、软坚散结原则。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6 个月后,两组CEA、CA125、CA19-9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在化疗基础上联用中药抑癌散结汤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且增加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无较大变化。抑癌散结汤方中当归性温味甘,归心、肝、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主治血虚萎黄、虚寒腹痛;黄芪性温味甘,归肝、脾、肺、肾经,益气固表、排脓止痛,可治气虚乏力、中气下陷、血虚萎黄,与当归共为君药;莪术性温味苦,归肝、脾经,行气破血、消积止痛;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补中益气、生津清肺,可治气血两亏、体倦无力;茯苓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健脾宁心、利水渗湿,主治脾虚食少、心悸失眠,与莪术、党参同为臣药;三棱味苦性平,归肝、脾经,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主治淤血闭经、症瘕痞块;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经,祛风止痛、行气活血,主治胁痛腹疼、寒痹筋挛;清半夏味辛性温,归脾、胃经,可治脾不化湿,与三棱、川芎同为佐药;麦冬润肺清心、泻热生津;熟地黄补血填髓;急性子破血软坚;石见穿清热利湿、散结消肿,与麦冬、熟地黄共为使药[8-9]。以上诸药共用共奏软坚散结、散结化瘀、补血活血、消积止痛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莪术含有黄酮类、挥发油、萜类等化学成分,可消炎、抗血栓,对癌细胞具有一定抑制作用[10]。
综上所述,使用中药抑癌散结汤治疗胰腺癌,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且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