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体育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策略思考
2020-01-08陆叶
陆 叶
(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街道三联储运学校 广东·深圳 518112)
0 前言
以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标志,我国开始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也得以逐步开展。新课程理念改变了以往过体育教学单纯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教学形式,更加强调教学过程小学生的主动参与,以及课堂上多元主体之间的互动和交往,在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也更加重视学生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等多方面内容的整合。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体育课程的实施以及教学方式的改革和转变,其基本途径就是体育课堂教学环节。可以说,小学阶段体育课程的教学基本都是通过互动过程实现,室外教学占有很大的比例,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的主要阵地,既是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过程。
1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体育教师要采取“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这是因为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生,他们的年龄相对较小,认知和理解能力相对有限,学习自制力和专注力通常不高,对于较为枯燥的学习内容和互动性差的教学方式,通常缺乏学习兴趣和热情,学习效果也得不到有效保证。尤其是体育教学中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方面的内容,其本身趣味性不强,教师教学时如果刻板的照本宣科或者以为让学生进行机械性模仿和重复训练,将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所有教师应当更多采取“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改进和创新教学方式,采用学生喜爱的教学手段,不断提升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尤其是要充分运用以学生为主体的集体互动、以赛代练、快乐游戏等教学方式,以及基于网络媒体、新媒体等教学工具的多媒体教学法,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将体育知识通过趣味性、互动性、实践性、合作性、集体性更强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素质和心理品质。
2 充分利用多种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新媒体的发展,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被应用到小学低段的体育课堂教学中,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丰富了体育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提高了教学质量。
一方面,小学低段的体育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原本枯燥、乏味的体育知识或体育技能进行转换,通过更加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现出来,形成对学生多种感官的有效刺激,促进学生对体育知识或体育技能的学习速度,如体育教师可以将一些相对复杂的体育技能动作,通过视频录制后的回放、慢放,加上体育教师的示范讲解,学生往往可以更加直观的理解所要学习和训练的课程内容,有效克服很多的学习思维障碍。另一方面,体育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创设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情境,体育教学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有时还会涉及到体育情感、体育兴趣等方面的教学内容,这些教学目标仅仅依靠讲解很难向学生传达,这时体育教师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例如,在乒乓球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中国在奥运会上的比赛录像,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乒乓球运动的魅力,领略我国乒乓球运动员的风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乒乓球运动的喜爱情感,其教学效果将会事半功倍。
3 灵活、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小学低段体育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需要体育教师在对传统教学方式和新型教学方式拥有正确认知的基础上,能够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需要,对各种教学方式进行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既不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全盘否定,也不是对新型教学方式的盲目应用和生搬硬套。在小学低段的体育课堂上,常用的教学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直观教学方式。通过直观教学方式使学生建立完整、正确的动作概念。直观法最为普遍采用的是标准的示范,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图片、录像表演、视频资料等,都可以成为直观教学的有效素材。运用这些手段可以使学生对规定动作的要点、要求、用力方法有一正确的了解,产生模仿的愿望及要求。但教师在开展直观教学时,一定要科学选择直观展示的时机、位置,科学安排直观展示的次数,并且要在开展直观教学前,就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观看视频资料时,中间可运用暂停、重放、慢放等电教手段强化正确的概念。条件好的学校,还可以进行现场放录、边练边看,效果更佳。
二是模仿教学方式。模仿教学方式在体育技能教学中比较常见,即学生通过观看教师正确的动作示范,或者观看视频资料,对体育项目中的技术动作进行模仿训练的一种形式。小学体育课程中的技术动作通常较为简单,一般来说,通过模仿训练可以掌握基本技术。但在采用模仿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时,教师的动作示范必须规范、准确,并正确选择动作展示的方向,让学生可以清楚的看到教师动作的正面示范、背面示范和侧面示范;教师示范要有感染力,能激起学生强烈求学的愿望。推荐给学生的视频资料也应当清晰可见,复杂的动作可采取分解动作模仿教学和完整动作模仿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三是示范教学方式。示范方式可以说是小学低段体育教学中最普遍,最有效且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与直观教学方式和模拟教学方式有一些相似之处。在一些体育技术动作的教学中,示范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运动的技术动作和知识,而运动技术的标志即每一个动作,也即让学生学会动作。这就要教师必须进行正确的动作示范,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选择优秀的学生进行动作示范,以正确、优美、舒展、大方的动作向其他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通过示范使学生了解所要学习的体育动作的具体形象、结构、要领,用力部位和呼吸方法等。除此之外,有效的示范,还能激发学生的体育训练兴趣和体育审美情绪,如体育教师的动作示范可以是教师身体力行的动作表演,也可用演示来进行直观教学。演示是由教师采用挂图、图表、幻灯片、投影仪、电视和电影等直观教具对学生进行直观教学的方式。这种方式动作规范,角度、位置正确,图像清晰,生动形象,有较强的感染力,更重要的是能充分发挥教师的经验和体会,面对图像进行生动形象的讲解,从而强化学生的记忆。
四是音乐教学方式。该方式在学校的操类教学项目中较为多见,这是因为很多操类教学项目多是节奏操、韵律操,其节奏感很强。音乐伴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兴奋性和动作的节奏感,有助于积极的完成动作。教师在实施音乐教学法时,教师必须要首先做到对音乐的充分熟悉和了解,体育教学动作的编排要实现与音乐节奏的协调配合,让学生可以按音乐节奏做技术动作,有针对习惯的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和节奏习惯,最终实现对音乐节奏和技术动作的有机把握与融合。
4 结语
鉴于小学低段体育课程教学需要承担的各项任务,小学阶段的体育课程教学需要更加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加强学生对于体育兴趣和运动习惯的培养。而体育教学是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教学目标的合作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和谐统一,这一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对此,体育教师需要转变落后的教学理念,积极转变落后的教学方式,对于授课方案的制定和教学方式的选择,要有效对接学生的体育学习和发展需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地发展放在中心地位,积极搭建和谐师生关系,构建自由、民主、信任、尊重、友善、理解的高效课堂,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和空间里,对学生的体育学科素质和人文情感素质等进行全面的培养,有效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育人成效。本文的研究中就立足于实际情况,对体育课堂教育转变的方法进行探索,希望能够对提高课堂教育转变成效提供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