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测评:原理与课堂实践》述评

2020-01-08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3期
关键词:基本原理口语测试

孙 婷

(韩国东亚大学 韩国·釜山 49324;九江学院经管学院 江西·九江 332005)

0 引言

语言测评是语言教学中的一项不可或缺的环节。好的测评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学习的评价与反馈,激励其进步,教师也可以从测评中查找并发现自己的教学问题,从而进一步改进教学。然而,教师该如何设计测评?在设计过程中应当遵循哪些原则?具体该如何操作?H·DouglasBrown教授编著的书《语言测评:原理与课堂实践》(第三版)将为读者提供以上问题的答案。

1 内容简介

全书除前言之外,共分12章。

第一章首先介绍了语言测评的相关概念及术语,其中区别了测评(assessment)与测试(testing)、测量(measurement)与评估(evaluation)的概念。然后简述了五种类型的语言测试:能力测试(achievement tests)、诊断测试(diagnostic tests)、分级测试(placement tests)、水平测试(proficiency tests)和能力倾向测试(aptitude tests),并分析了如何根据不同目的和测试背景选择这几类测试方法。本章最后回顾了语言测评的历史,以及当今的研究趋势。

第二章着重讨论了语言测评中的五项原则,即可行性(practicality)、信度(reliability)、效度(validity)、真实性(authenticity)和反拨效应(washback),其中包括信度和效度的子类。该章详细分析了如何根据测评背景和目的的不同有效地运用每项原则,并通过列举课堂测试的正、反例以及判定标准详细地诠释每项原则,为后续章节奠定理论基础。

第三章则重点阐述了设计课堂测试的六个步骤。首先确定测试的目的或用途,其次详尽地明确需要测试的能力,然后围绕测试的目的及需考察的能力拟就测试标准。之后精心地选择并系统地安排测试类型和项目,文中重点列举了选择题的设计方法。设计好测试项目后,如何确保考试顺利完成并使学生发挥出最好水平是第五步的重点。作者周到地提供了一些考前提示及执行监考过程中需注意的细节。最后建立完善的打分评级体系,并给学生提供反馈,使考试发挥出有益的反拨效应。

第四章阐述了标准在教学指导及基于标准的测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综述了为设计英语标准而做的研究。同时,作者还分析了基于标准测评的目的及优缺点,并讨论了大型基于标准的考试在社会、政治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影响。

第五章聚焦于标准化考试的相关构建。作者讨论了标准化考试的优缺点,并详尽阐述了标准化考试的设计步骤及评分标准的界定。

第六章则重点介绍了听力测评。作者阐述了单项的听力技能测评和涵盖听力的语言能力综合测评的基本原理。然后根据不同的阶段,把听力表现分成了四种类型:精深式聆听(intensive listening)、回应式聆听(responsive listening)、选择式聆听(selective listening)和广泛式聆听(extensive listening),并分别根据这四种表现使用一些案例来展示如何设计测评任务。

第七章关注的是口语测评。作者首先陈述了口语测评的基本原理,包括口语作为单独技能的测评以及加入了其他一项或三项语言能力的综合测评。然后对口语表现也做了和听力类似的分类,有模仿式口语(imitative speaking)、聚焦式口语(intensive speaking)、回应式口语(responsive speaking)、互动式口语(interactive speaking)和 泛式口语(extensive speaking)。针对这五种表现模式的类型,作者分别诠释了如何设计口语测试并佐以样例展示。

第八章着重讨论了阅读测评的相关内容。和前两章类似,作者阐述了单项的阅读技能以及并入其他一项或多项语言能力综合测评的基本原理,并把阅读表现分成了以下几类:感受式阅读(perceptive reading)、选择式阅读(selective reading)、精深式阅读(interactive reading)、广泛式阅读(extensive reading)。作者随后就这四种类型分别加以举证阐述如何设计阅读测评。

第九章着重阐述了写作测评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操作。作者诠释了把写作作为单独技能进行测评的基本原理,还介绍了整合了阅读或其他语言能力的综合测评的基本原理。文中从50多种书面语言体裁中选取了数种最常见的,并将之分为三大类,即学术类写作(academic writing)、公文类写作(job-related writing)和私文类写作(personal writing)。之后作者根据不同的写作表现,将写作分为四类:模仿型写作(imitative writing)、精深式写作(intensive writing)、回应式写作(responsive writing)和广泛式写作(extensive writing),并举例说明如何根据这四类表现设计写作测评。

第十章聚焦于语法和词汇的测评。作者先阐述了注重语言形式测评的基本原理,接着界定了语法知识(grammar knowledge)的含义,并根据不同目的与语境设计相关的测评。之后介绍了词汇的本质并定义了词汇知识(lexical knowledge),分析词汇能力的构成元素,并将之运用于词汇知识的测评中。

第十一章着重介绍了评定等级以及对学生评估的内容。作者先介绍了评分的基本原则和选择评分标准的指导原则,包括一致性(consistency)、透明性(transparency)、具体性(specificity)和加权值(weighting)。针对文化规范及背景对评分带来的影响及限制,作者还阐述了如何基于可靠的评分体系评定等级,包括绝对等级和相对等级,以及如何建立评分细则去评价学生的表现并提供反馈。

最后一章提供了几种其他非数字或字母评分的评价方法,鼓励让学生掌握打分权,帮助他们使用教师的反馈以促进学习。作者阐述了自我测评或同伴测评(self-and peer assessment)的优点、类型以及指导原则与分类法,还有如何建立学生进步档案(portfolios)。最后解释了如何使用叙事评价(narrative evaluations)和核对清单评价(checklist evaluations)的方法,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强项和有待改进的方面。

2 简要评价

作为语言测评领域的一本重要的教科书,本书介绍了语言测评的基本原理,并提供了大量全面的课堂实践操作与测评工具,被用于教师培训课、教师资格证和TESOL等项目的课程。本书和作者另两本书《语言教学原理》(第六版)和《根据原理教学》(第四版)一起并称为布朗教授的“三部曲”,其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本书结构严谨,框架清晰,条理分明

全书采用总分结构,逐层深入,条理清晰。书的开篇先定义测评的概念,转而讨论测评应遵循的五项原则,为后续论述做好理论铺垫。测评实践的内容则分成四部分进行讨论:课堂语言测评、标准化测评、听说读写分项测评和非打分类测评方法。全书涵盖的测评方法和内容详实全面,虽头绪众多,但都是建立于第二章的理论基础之上的,由第一二章提纲挈领,其后若干章节分别作为书的体系支撑,分而不乱,条理清晰,整体一气呵成。严谨的结构设计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各种测评研究的概念范畴和范式。

2.2 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操作性强

本书作者把语言测评理论有机地融入课堂测评实践的讨论中,理论是实践的行动基础与指导原则,实践是理论的具体体现,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书中列举了大量的范例供读者参考。如第八章阅读测评中,作者提供了四大类测评任务,每种大类包含了若干个具体任务。其中互动性阅读子类中就囊括了7种任务。作者结合理论诠释了每种任务的具体操作和优缺点及注意事项,所举的范例都具有代表性,有助于教师认识并解决测评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2.3 吐故纳新,引人思考,反应测评发展的新趋向

相对于前两版,第三版除了更新参考文献之外,还有以下变化。首先,针对评价学生特别是口语及书面语言能力方面,提供了更详细的设计方法及评分标准(第11章)。其次,基于标准测评的领域变化较快,做了大量更新(第4章)。再次,将第二版第六章内容纳入其他章节中,第三版已删除此章,并重新排序。最后增加了新的一章——第12章,将原“测评的其他选择”归为非数字或字母评分手段的评价方法。最后这一章节的添加为读者提供了更广阔的的视野,也让读者思考测评的意义所在。测评应当是用来激励学生学习的,好的测评能促使学生有更优的表现,促使其提高自身的能力(Glaser,1990;Stiggins,2005;Wiggins,1998)。

当然,本书也存在不足之处。例如,由于语言测评的复杂性,作者将语言教学限定为课堂测评,而没有涉及课外以及最新的AI测评。但瑕不掩瑜,本书论述严谨,文字与图表使用科学、规范,文字通畅、生动,可读性强,不仅可作为语言学专业学习者的读物,也可为从事语言教育的教师提供相关指导,同时,对各种测评方法优缺点的梳理也有助于拓展语言测评研究者的思路。总之,该书对语言测评及相关领域研究颇有价值,值得深读。

猜你喜欢

基本原理口语测试
幽默大测试
发展经济学基本原理
人脸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口语对对碰
UPS电源的基本原理与维护
BUM-A-RIDE GUIDE 自助游必备搭车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