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途径的探究

2020-01-08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酒泉第八中学

天津教育 2020年23期
关键词:石拱桥初中生文本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酒泉第八中学 龚 燕

阅读被称为初中语文教学的核心之一,同时也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初中生来说,通过阅读教学能使其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从而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在具体的阅读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必然要不断地借助多种途径来进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要通过扩大阅读面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在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使学生能通过这些有效的阅读途径提高自身的语文能力。

一、选择适宜的阅读教材,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

初中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需要系统地进行,从学生的阅读载体语文课本来说,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一些改变。作为不同学段级的语文教材,其课本内容是根据每个阶段学生认知需求来逐步加深。对初一学生来说,其上册的教材选择应尽量趋向于过渡性,不能过于深奥,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才会循序渐进地获得培养。初一的下一阶段,渐次、逐步地加深教材的内容。但从当前的语文教材来看,都是以单元为阅读块,相互独立且缺乏连接性。一个单元与另一个单元之间的连接牵强,有些生硬,无法让学生产生阅读的连贯性,也无法让学生学会迁移思维,对新旧知识加以连接与巩固。因此在选择阅读教材时,要将每个单元联系起来,让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够衔接,通过突出教学的重难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使其阅读兴趣随着知识之间的呼应变得越来越浓厚。

二、明确阅读目的,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体现的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思维过程。学生在进行阅读的时候,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传递实用的阅读技巧与方法,让他们在阅读时注意目的性以及采取恰当的阅读方法。带着目的的阅读就是在进行阅读之前的一个准备以及头脑认定的方向,也是一个进入阅读思维的突破口。学生阅读文本,既要重视其内容,也要关注其表达形式。通过对作品中蕴含的中心主旨、人物特征、思想感情等方面来体验和感悟作品,从作品体现的结构形式安排、语言特色及文学形式来理解作品。比如说在阅读《陋室铭》这一名篇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铭文的特点及它的文学样式读出这一作品的旋律美、音乐美,引导学生从其写作方面体验其写作的技巧之美,即托物言志。同时还能通过对内容的阅读来感悟作者身上那种安贫乐道及高洁傲岸的思想美和境界美。带着明确的目标,就能使不同阅读水平的学生都能有所获得,同时还能在每一次的阅读中获得新感受、新体验。

三、有效问题引导,增强学生兴趣

要让学生对阅读产生持久的兴趣,就需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能通过具体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整个文本的内容,同时给他们以阅读方向及重点的明确指导。为了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会通过问题来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探究文本、解读文本的欲望。比如在学习《背影》这一课时,教师为了引导学生阅读及思考,创设的问题是“作者描述了怎样的一件事情?这是什么样的一种感情?这背影究竟是何种背影呢?”借助问题引领学生一步步接近文章的内核及它的中心思想,促使学生通过阅读和理解加强细节上的研读。教师设计的问题是具有开放性的,对于学生来说能激发他们一定的阅读兴趣。这样一个以问促读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对学生的自我能力及他们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锻炼。

四、与生活相联,调动学生兴趣

阅读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但作为课堂教学活动,有的教师在开展之际,会将生活与阅读教学割裂开,忽视了学生与创造文本作者其生活时代背景不同的特征,导致学生无法利用已知知识结构深刻理解文本所蕴含的内容与主旨。为了能将生活与阅读教学融合在一起,必然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借助情境将文本与现实相连,使文本内容能生动直观地展现出来。如此不仅能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真正实现学生、文本、作者三者之间的对话。

在学习《中国石拱桥》时,教师创设生活情境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你们记得自己同学的样子吗”?这一问题惹得不少学生诧异,觉得教师为何要提出这样一个非常容易回答的问题。教师继续问,“能不能说出让你印象最深刻的同学的样子”?这一问题立刻炸开了锅。有学生这样描述他的同桌,“我的同桌说话的时候总喜欢撅着嘴巴。她笑的时候非常灿烂,脸上还有两个可爱的小酒窝”。教师在评价的时候对学生的描述给予了肯定,表扬了他对同桌的外貌特征抓的很准。这说明了要准确描写事物,必须先把握住它的特征。在这样的问题的引导下,教师顺利地引领学生走进这篇课文。看茅以升是如何描述《中国石拱桥》的,正是因为他抓住了卢沟桥的特征,才让这篇课文充满了专业化,通过平实、周密、准确的语言,让学生领略到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且对石拱桥的特征有了理解与把握。学生不仅了解到了有关《中国石拱桥》的知识,还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赞叹不已,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在这种与生活相联的情境下,学生的阅读兴趣自然被引发和点燃了。

五、适当阅读训练,提升自学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离不开对其进行适当的阅读训练。教师要对学生阅读的速度加以训练,通过快速阅读节省时间,再利用更多的时间阅读更多的书籍。然而阅读速度的提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才能达到。在进行阅读训练时,还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理解,真正地投入文本中去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实现成功、有质量的阅读。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阅读理解题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初中生来说,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培养他们个性的阅读也是教学的一个目的。通过课上与课下的连接,不断地拓展学生阅读,扩展他们的知识面,学会自读,提高阅读能力。课外书籍种类繁多,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推荐一些有益的名著让学生通过阅读扩展知识面和视野,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风俗。在激发和发展阅读兴趣的同时,运用已掌握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试着以自己的眼光和思想去揣摩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或蕴含的道理。学生通过自读自悟,阅读悦爱,他们的阅读能力自然会提升。

猜你喜欢

石拱桥初中生文本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家乡的石拱桥
石拱桥维修加固施工方法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石拱桥检测和有限元分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