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用爱心,善表爱意
——浅谈德育工作中师爱的尺度和表达方式

2020-01-08杨细兰

科学咨询 2020年30期
关键词:师爱笔者老师

杨细兰

(广州市从化区流溪中学 广东广州 510925)

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曾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爱”是教育之魂,良好的师德最根本的一点是爱学生。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称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学生如果能经常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会激发他学习的热情、自信及对师长的尊重,更会让他养成关心他人的积极情感态度,增强主人翁意识,从而逐步升华为对他人、对学校、对社会、对社会国家的爱。如果说一个教师没有对自己的学生产生关爱的感情,那么他所有的工作就无外乎空中楼阁。对此,师爱如何把握,如何表达,即怎样给予学生才是最恰到好处,才会发挥最大的作用呢?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1][2]:

一、师爱要善用表扬、榜样,严慈相济

爱心,来不得半点虚伪。教育工作者在德育工作中应一直遵循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原则,严慈相济,表扬学生时要深入具体,不要大而化之。在学生表现好时决不吝啬赞美的语言,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挖掘学生的闪光点,适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学生犯错了,我们也应该及时提出批评。首先,我们的表扬应该言之有物,有理有据。如“你今天敢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讲题,真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事,老师真为你感到骄傲”。其次,表扬和批评要及时。有些后进生上课表现好了,我们应及时在课堂上表扬他、肯定他,当学生获得荣誉或进步时,我们应及时送上祝福,和他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学生犯错了,我们应及时找他谈心,指出他的错误,决不姑息迁就。

二、师爱要润物无声,春风化雨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一书中告诫教师们:“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他所提倡的赏识与关爱,正是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让他们自己体会发现自己的错误,我想这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吧!鉴于此,为了让每位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不断进步,在班上,无论是优生还是差生,笔者都会根据他们自身的长处和特点,给每个学生安排一个“职位”,并适当加以引导,让他们的特长得到发挥,获得成功,享受成功之乐。当孩子们在实际“工作”中犯错误时,我们要循循善诱,引导他们发现错误并加以改正。细细想想,其实孩子犯错误时,他们迫切想得到的是理解和帮助,而绝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孩子们正是不断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成长、成熟起来的。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从各个方面去关心他们、理解他们,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困难。这就要求我们要更细心地关爱每一个学生,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3]。

三、师爱要宽松和谐、自由民主

和谐德育的情感是来自学校、家庭和社区的致善的爱心;是对学生表现出的体贴的行动、宽容的胸怀;是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催化剂,更是让学生“产出”和谐道德的温床。新课改下应特别重视新型师生关系的功用,有这样一句话:“你不可能在一个战栗的心理上面写上平整的文字,正如你不能在一张震动的纸上写出平整的文字一样。”只有在宽松和谐、自由民主的环境下,人的思维才能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创新因子才能发挥其最佳水平。笔者在教育学生中一直努力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较好地实现了因材施教,在学生中要有一定威信,学生也乐于接受这样的教师。今年教师节当晚,一位刚初三毕业的男孩子给笔者写来了一封长信,说今天下午班会课上班上搞教师节活动时,全班在唱《感恩的心》,他唱着唱着突然想起初中三年杨老师您的谆谆教导,唱着唱着竟然泪流满面,他说:“老师,现在我知道您是对我最好的,但我却不知道珍惜,经常让你失望,现在明白虽然有点迟了,但高中三年我会用我的实际行动来报答您……”这是对老师表达的最真挚的感激之情。老师给学生沉甸甸的爱,学生回报给老师更深更重的爱。

四、师爱要率先垂范,信任尊重

教师整天与学生打交道,谨慎地处理自己的态度和语言,显得非常重要。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教育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必须首先做到,比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教师自己必须在上课前到门口候课;教育学生辛勤劳动,班里的脏活、累活教师就要带头干。教育学生说话文明,教师就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要文明。教师在各项工作中都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才能带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信任尊重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在对学生的转化教育过程中,笔者始终遵循几个基本原则。首先,充分信任和尊重学生。后来的实践证明,通过信任和尊重促使学生端正了学习态度,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从而促使学习效率和成绩的提高。其次,让学生树立“我能行”的观念和思想,尽量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并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给予鼓励和表扬。再次,用动态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用学生前后不同时期的表现加以对比,让学生相信通过不懈努力,他一定可以过渡转化成优秀生。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用无私的爱关心学生;用园丁的品质、蜡烛的风格关注每一个孩子;用春蚕的志向、孺子牛的精神关爱我们面对的童心稚子。相信,当我们无私无悔地对学生付出我们的赤诚和关爱后,必将听到那句令我们这些教育者为之动容的话语——“老师,您辛苦了!”

猜你喜欢

师爱笔者老师
老师,别走……
师爱:班主任工作的永恒主题
平凡而真挚的师爱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有一种师爱叫欣赏
师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