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职院校劳动育人工作实施路径概括

2020-01-08金浩伟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3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劳动育人

金浩伟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浙江·杭州 311231)

新时期,劳动育人工作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逐步提高,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阐述了劳动的重要性。在2018年9月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总书记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要弘扬劳动精神,引导广大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在近期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更是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价值取向和技能水平有直接决定作用。

1 三全育人是什么

所谓“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劳动育人工作中的全员,是从教育者的受众面角度着手,强调所有高职院校教职工都需要参与到劳动育人工作当中,以高度的育人意识和职业担当,引导广大同学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全程育人,是指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从入学到毕业整个学习阶段贯穿劳动育人工作,以形成持续性、长久性的劳动育人机制。全方位育人,是指从校内到校外、从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从理论学习到实践研究多个方面融入劳动育人内容,形成互融互通、齐头并进的劳动育人新格局。以笔者所在的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为例,学院高度重视劳动育人工作的实施,成立劳动育人工作室,开展劳动育人课程、最洁净校园思政课程、组织劳动征文大赛与短视频大赛。

2 高职院校劳动育人工作现状分析

2.1 劳动育人工作缺失化

2.1.1 全社会重视程度不足

社会层面上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解放了人类的体力,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也削弱了人们的劳动能力和劳动意识,社会上普遍存在着对劳动育人工作认识不足宣传不够的问题。高校层面上看,课程结构设置上存在着“重智育轻劳育”,缺乏对德智体美劳这五者的整体思考,在课程体系设置上长期忽视了劳动育人模块。同时,劳动育人工作的建设和考核体系还未完全建立,存在着育人体系不健全,评价体系不到位的问题。家庭层面上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培养观念使得学生从小远离劳动工作,缺乏必要的劳动实践经历,严重阻碍了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观念的养成。

2.1.2 学生劳动理念存在偏差

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广大学生们的劳动理念同样也发生了变化。学生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存在着劳动价值取向功利化的问题,在择业就业时忽略了社会需要和个人兴趣爱好,偏向“一切向钱看”的功利主义思想,存在着金钱大于理想的倾向。同时,劳动态度也有消极化的趋势,存在着轻视劳动、忽略劳动的现象,缺乏艰苦朴素的奋斗精神,没有认识到劳动对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推动作用。

2.1.3 劳动能力日益削弱

家庭劳动教育的缺失、高校基础设施的建设升级,提升了广大学生生活品质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部分同学的劳动惰性,极少数同学在家期间承担家务,绝大多数同学生活自理能力差,缺乏基本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

2.2 劳动育人实践浅薄化

劳动的育人功能想要发挥,离不开与其它“四育”的有效融合。劳动具有树德、增智、健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现在部分高校在进行劳动育人实践时缺乏对劳动育人的正确认识和课程的教学计划,在设置劳动课程时还是以简单的打扫校园卫生、维护校园环境等简单体力劳动为主,缺乏与其它“四育”的整体联系,在实操劳动过程中缺乏将劳动育人工作中的奉献精神、感恩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身体锻炼能力进行融会贯通。在进行其它“四育”实践的过程中,也缺乏着对劳动教育的延伸。实际上德育、智育中的勤劳奋斗、创新求实、社会服务精神都是对劳动育人的很好补充和提升。部分高校将劳动育人的重心放在了劳动上,单纯进行劳动服务,没有进行思想引导,造成了有劳无育的局面。部分高校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无法开展线下劳动,只能以理论讲述的形式开展劳动教育课,使劳动这一社会实践行为无法落地生根,忽略了劳动技能的引导,造成了有育无劳的局面。这些片面的劳动教育,未能有效引导学生感受劳动育人的现实性和生动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劳动热情和劳动积极性,难以发挥出劳动的育人功能。

3 三全育人背景下高职院校劳动育人工作的实施路径

3.1 坚持全员育人,建设劳动育人队伍

当前劳动教育课程还存在着教师人手短缺,教育资源短缺的情况。这一方面是由于劳动教育涉及面广,另一方面是由于劳动育人队伍尚未完全建立。高职院校实现劳动育人功能,离不开从专业课教师到辅导员乃至各级行政职能部门的通力配合。为人师表,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担榜样。劳动育人队伍,承担着课程开发、组织和实施的重要职责,一群数量充足、素质过硬的专任师资力量是劳动育人工作开展的基础和前提。广大高职院校建设劳动课程时,更需要加强师资力量培训,积蓄劳动教育的人力资源。同时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在校内外寻找行业一流、业内领先的各行各业优秀人士担任指导老师,共同建设一支有院系特色、地方特色的劳动育人队伍。

3.2 坚持全过程育人,完善劳动育人体系

3.2.1 完善劳动育人课程体系

将劳动育人课程贯穿到学生在校课程的始终,避免出现上完一次或几次课就不再讲劳动的情况。在新生始业教育阶段为广大同学做好思想铺垫,可以邀请劳动模范或者行业优秀人员讲解,从专业学习和未来人生发展的角度进行劳动意识的铺垫,使新生在入学阶段就明确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为学生讲明该课程的培养目标和考察形式。在专业课学习阶段为广大同学做好与专业课的衔接,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最主要媒介。除了专门的劳动课程之外,还需要积极梳理专业课程中的劳动知识和劳动育人功能,用其中的劳动教育元素引导学生的劳动意识。在毕业前夕通过就业指导课等课程,积极引导学生就业。通过引导正确的劳动观念来提升择业观念,将毕业实习工作就业中的鲜活案例分享给学生,构建以实践为导向的劳动育人体系,引导学生深入基层服务社会。

3.2.2 完善劳动育人评价体系

劳动育人的评价是一个广泛、系统的评价体系,需要通过科学严谨全方位的考评来构建其评价体系。从地方政府层面来看,需要统筹各方,对劳动育人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和督导,完善劳动育人评价体系的宏观监测;高职院校层面,主要通过劳动育人课程的开设、教师团队的建设、校内资源的调配以及育人成效等方面评价;学生层面,则要求建立个人评价体系,将劳动育人相关课程和实践纳入到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当中。通过具体以上三个层面的评价标准,建立规范的评价体系和激励制度。

3.2.3 完善劳动育人道德体系

除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外,构建劳动育人道德体系同样至关重要。道德是人们共同认可的社会生活准则和规范。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在进行劳动育人工作的同时更要通过劳动实践来引导学生崇尚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青年一代有理想,国家就有希望民族就有未来。劳动育人思想可以进一步提炼概括为感恩精神、奉献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等,构建劳动育人道德体系,能够使学生进一步明白劳动的正向道德属性,有助于学生塑造完整人格、品格和价值观念,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有效手段。大学生是社会的先进分子,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劳动道德观念能进一步推动社会层面的劳动育人工作。

3.3 坚持全方位育人,整合劳动育人资源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政府统筹,拓宽劳动教育途径,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资源。三全育人中的全方位育人概念,同样央求各方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

3.3.1 学生劳动育人意识主体化.

大学生是劳动育人工作的主体,在劳动实践中应当充分发挥主体意识,将劳动行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积极参加社会劳动实践活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各项劳动活动,尊重劳动付出,树立正确劳动观念,以劳动之美搏青春之美,深刻领会劳动对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

3.3.2 家庭劳动育人活动日常化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庭教育早于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对孩子起着重要影响。从全方位育人的要求来看,就必须要求家长在家庭教育环节凸显劳动教育。现阶段部分家庭忽视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导致了孩子从小劳动行为和劳动意识的缺失,作为弥补需从小为孩子灌输正确的劳动观念,培育基本的劳动能力,为孩子进入学校和社会前做好准备工作。

3.3.3 学校劳动育人课程规范化

劳动育人课程的规范体现在多方面,首先是课程设置的规范,需将劳动精神融入到理论和实践课程的体系中。其次是教师队伍的规范,培养一支本领过硬的教师团队。最后是评价体系规范,用合理严谨的评价体系进行考评学生劳动课程的成绩。将劳动纳入到评奖评优的环节当中,加强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识。

3.3.4 社会劳动育人资源多样化

劳动教育的实施、实践基地的运行、师资队伍的维持,都需要社会资源的广泛支持。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服务社会,要更好地做到服务社会的目的,就必须更多的同社会对接。除就业实习外,让义工服务、志愿者服务应该实行常态化。社会用人单位积极匹配高校人才培养计划,明确劳动用人方向,同时全社会积极开展学习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宣传活动,通过大众传媒等资源在全社会层面弘扬热爱劳动的新风尚。

4 结语

历史和现实证明,劳动是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需要统一的唯一途径。中华民族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是在劳动实践中诞生的,劳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要用劳动托起中国梦。马克思在《青年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就提到要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奋斗,大学生拥有崇高的劳动观念在三全育人的背景之下,高职院校开展劳动育人工作需积极突出问题导向,对当前劳动育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改正和完善。新时代的国家竞争时人才的竞争,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竞争力的基础,也是时代赋予劳动育人工作的最基本要求。基于以上的重要性认知,本文对三全育人背景下高职院校劳动育人工作开展的不足情况进行了简要概括,阐明了劳动育人工作缺失的主要原因并概括了劳动育人工作实施路径,希望能够对当前劳动育人工作的开展有所裨益。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劳动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