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三五”时期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2020-01-08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20年10期
关键词:十三五浙江

“十三五”时期,浙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紧扣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深入实施富民强省十大行动计划,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建设,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全省经济发展亮点纷呈,综合实力不断提升。虽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对浙江经济有较大影响,但不会改变长期向好的趋势,随着省委省政府各项扶持政策不断显效,预计到2020 年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将圆满收官,为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新目标新定位根植深厚基础,为开启迈向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综合实力连上新台阶,全面小康走在前列

GDP 从4 万亿级扩增至6 万亿级体量。“十三五”前四年,浙江生产总值(GDP)先后于2017 年、2019 年分别跃上5万亿、6万亿台阶,2019年达62352 亿元,接近2018 年居世界第17位的荷兰,占全国的6.3%,继续列广东、江苏、山东之后,居全国第四。按可比价计算,2019 年GDP 达到“十三五”规划目标(6.1万亿,2015年价)的94.6%,“十三五”前四年年均增长7.3%,比全国同期年均增速(6.7%)高0.6 个百分点。2019 年,人均GDP增至107624 元(15601 美元),为全国的1.52 倍,居全国第四,高于世界银行2019 年划定的高收入经济体标准线(12700美元)。

经济增长质量提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2015 年4810 亿元增至2019 年的7048 亿元,在全国的位次由第5位升至第4位。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5537 元增至49899元,稳居全国第3位、省区第1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3174 元增至60182 元,连续19 年居全国第3位、省区第1 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1125 元增至29876 元,连续35 年居省区第1 位。2019 年,全员劳动生产率16.2 万元/人,为全国的1.4 倍,按可比价计算,比2015 年年均增长6.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均居全国第四。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根据国家统计局2019 年修订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分别按“国标”(国家统计局对接全国“十三五”规划而统一设定的目标值)、“省标”(对接浙江“十三五”规划而设置的高水平目标值)测算,浙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标”实现度由2015 年的85.8%提升至2019年的98.7%,“省标”高水平实现度由82.0%升至98.0%,预计2020 年实现度继续提升,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

产业转型强力推进,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数字技术与各产业融合加快。2019 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3.4∶42.6∶54.0,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升至43%以上,“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升至25.7%。八大万亿产业不断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由2015 年的7.9% 提升至2019 年的10.0%,旅游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由6.8%提升至7.9%,文化及相关特色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由5.8%提升至7.5%左右,金融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7.3%提升至8.5%左右。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向生态化、现代化发展。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例由2015 年的50.0∶5.3∶14.9∶29.8 调整为2019 年的49.0∶5.7∶12.1∶33.2。积极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特色农业强镇、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至2019 年末,累计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59 个、特色农业强镇113 个,建成单条产值10 亿元以上的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80条。

大力打造“智造强省”。2019年,工业增加值增至22841 亿元,稳居全国第四,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稳定在7.2%左右。在继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培育新兴产业。2019 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高新技术、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提升至14.0%、54.5%、40.9%和31.1%。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从2015 年的25.4%提升至38.2%。工业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300 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十,50 多种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

知识密集型和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更为迅速。“十三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由2 万亿台阶迈上3 万亿台阶,2019 年增至33688 亿元,居全国第四。知识密集型和高技术服务业发展迅速,2019 年,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超过万亿元,占服务业比重由2015 年的29.6%升至33.3%左右。规模以上服务业中,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占比由2015 年的47.2%提升至55.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营业收入占比提升至46.2%。

三驾马车协同拉动,需求结构不断优化

有效投资不断扩大。“十三五”前四年,固定资产投资年度规模均超过2 万亿元,年均增长9.2%。交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民间项目投资等重点领域投资近几年增速均在两位数以上。房地产开发投资逐年扩大,商品房销售面积由2015 年的5985 万平方米增至2019 年的9378万平方米,“十三五”前四年累计销售商品房37370 万平方米,已大大高于“十二五”五年累计(23086 万平方米)。

线上线下消费加速融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5 年的19785亿元增至2019 年的27176 亿元,稳居全国第四。2019 年,拥有商品实体交易市场3783 个,其中十亿级和百亿级市场有274 和39 个,比2015 年(243 和33 个)明显增加,继2016 年义乌小商品城年交易额突破千亿后,2017 年中国轻纺城年交易额突破千亿,义乌小商品市场年度成交额连年居全国第一。拥有全球最大的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网络零售平台,据省商务厅统计,网络零售额由2015 年的7611 亿元增至2019 年的19773 亿元,稳居全国第二,跨境电商交易额稳居全国第二,淘宝镇和淘宝村数均居全国第一。

深度融入全球经济。进出口总额由2015 年的21566 亿元增至2019年的30832 亿元,其中,进口由4392亿元增至7762 亿元,出口由14174 亿元增至23070 亿元,出口占全国的比重由12.1%升至13.4%,出口规模连续9 年居全国第三。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由2015 年的42.1%和6.1%升至2019年的43.9%和7.0%。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0458 亿元,占全省进出口的33.9%。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居全国第一方阵。利用外资规模扩大。2019 年,实际利用外资135.6 亿美元,居全国第5 位,“十三五”前四年累计677 亿美元。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至2019 年,投资项目遍布六大洲、145 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加强省域开放与合作,率先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形成“走出去”和“引进来”双向互动格局。

|“双创”战略全面实施,浙商活力不断增强

扎实推进科技新政人才新政,率先打造创新型省份和“互联网+”世界科技创新高地。2019 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科技支出516 亿元,比2015 年增长1.1 倍,年均增长19.8%。R&D 经费投入占GDP 的比重从2015年的2.36%提升至2.68%,高于全国的2.19%,居全国第6 位。R&D 人员由2015 年的33.7 万人年增至48.0 万人年,居全国第3 位。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5 年的57.3% 升至63.5%。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8 件,居全国各省(区)第2 位。2019 年末,拥有有效高新技术企业16316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3677 家。特色小镇、之江实验室、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等成为有全国影响的科创基地。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市场主体不断新生和升级。全面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行“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证通办、一次办成”,市场主体不断新生。2019 年末,在册市场主体达724.3 万个,企业253.7 万家,分别比2015 年增长53.8%和75.3%。实施“凤凰行动”计划,大力支持企业上市和并购重组。2019 末,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578 家,境内上市公司458家,数量居全国第2 位。阿里巴巴、吉利、物产、青山、海亮等5 家企业入围世界500强。

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税降费举措惠及实体经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由2015 年四季度的77.7%提升至2019 年四季度的82.3%,2019 年全年为81.3%。年末资产负债率由2015 年的57.2%降至2019 年的55.1%,成本费用利润率由6.5%升至6.8%,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降至83.6 元。减税降费系列举措惠及实体经济,其中2019 年为企业减负达2280 亿元。“亩均论英雄”改革成效明显,规模以上工业亩均增加值由2018 年的107.8 万元增至2019年的126.1万元。

不断推动浙商做大做强。自2015 年以来,连续召开五届世界浙商大会,共谋浙江发展。2019 年,民营经济创造了全省65.5%的生产总值、74.4% 的税收、61.5% 的投资、79.8%的外贸出口、87.4%的就业岗位,分别比2015 年提高0.5、2.4、1.1、6.6、7.3 个百分点。在2019 年公布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浙江有92个企业上榜,连续21 年居全国第一。同时,国有经济不断优化整合,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带动力和控制力提升。2019 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数量占1.9%,创造了18.4%的增加值、16.1%的营业收入和17.3%的利润总额。

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打造全域景区化大花园

脱贫攻坚走在前列。2015 年,26 个欠发达县一次性全部“摘帽”,全面消除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4600元以下贫困户,成为全国第一个较高水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省份。加大低收入农户帮扶力度,2018 年低保标准实现城乡同标,2019 年基本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近几年增速均在两位数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由2015 年的2.07 降至2019 年的2.01,11 市中最高与最低市倍差由1.75 降至1.67,是区域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

新型城市化走在前列。2016年,进一步明确以新型城市化为主抓手,塑造以四大都市区为主体,海洋经济区和生态功能区为两翼的区域发展格局。2017 年以来,大力推动实施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长三角、省域、市县域、小城镇构成的五级城镇体系不断完善。2019 年城市化率由2015 年的65.8%提升至70.0%,比全国高9.4 个百分点,居全国各省区第3 位。不断加强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2015 年的13.2 平方米增至2019年的14.1平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由91.95%提升至96.48%,生活垃圾无害化和分类处理率均达100%。

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走在全国前列。自2003 年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向农村延伸。至2019 年底,实施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1140 万亩。农户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100%的建制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建制村覆盖率提升至76%,农村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46.6%。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99.9%,农村公厕达6.4万座。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市、区)数量居全国第一,呈现出“诗画江南、山水浙江”美好景象。

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一是形成水陆空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体系。货运量由2015 年的20.1 亿吨增至2019 年的28.9 亿吨,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连续11 年居全球第一,集装箱吞吐量居全球第三。2019 年,全省公路通车里程增至12 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4643 公里,基本实现县县通。铁路营业里程增至2805 公里,其中高铁1470 公里。民用机场7 个,2019年旅客吞吐量达7015 万人。二是建成覆盖城乡、技术先进的通信基础网络。2019 年,邮政业务总量达3178亿元(2010 年价),是2015 年的3.9倍。快递业务量达132.6 亿件,是2015 年的3.5 倍,居全国第二。2019年末,通邮、通电话行政村比重达100%,光纤网络建制村全覆盖。移动电话用户8736 万户,使用3G、4G、5G移动电话用户7072万户。三是能源生产供给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年发电量由2015 年的2905 亿千瓦时增至2019 年的3351 亿千瓦时。水利设施不断改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接近100%。

科教文卫蓬勃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实施教育现代化战略。2019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0%,学前3 年到高中段的15 年教育普及率在99%以上。高等学校由2015 年的108 所增至109 所,在校学生由105.5 万人增至116.7 万人,研究生由6.35 万人增至9.24 万人;毕业学生由28.1 万人增至30.4 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56%升至61.3%,比全国高9.7 个百分点,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

推进文化浙江建设。2019 年,文化及相关特色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7.5%左右。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覆盖率、乡镇文化站和行政村文化活动室覆盖率均达100%,公共图书馆虚拟网络基本全覆盖。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为99.73%和99.82%。文艺精品创作成果丰硕,至2019年末,出版期刊235种,公开发行报纸107 种,出版规模和出版物品种居全国前列。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健身强体的体育运动和锻炼中,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由2015 年的1.6 平方米增至2019 年的2.34 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由35.8%升至41.8%,城乡居民国民体质合格率由90.4%增至93.4%以上。

实施健康浙江行动。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省设立的卫生机构数由2015 年的3.1 万家增至2019 年的3.4 万家(含村卫生室),同期医疗机构床位数由27.3 万张增至35.0 万张,每千人卫技人员数由7.3 人增至8.9 人。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平均预期寿命由2015 年的78.22 岁提高到2019 年的79.13 岁,居北京和上海之后,列各省区第一,相当于中高收入国家水平。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能力提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由2015 年的193.24/10 万降至2019 年的175.02/10 万。2020 年,浙江采取严格有效的防范举措,遏制新冠肺炎疫情扩散蔓延,有力保护了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全国提供了浙江方案。

人民生活品质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强

收入稳步增长。2019 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比2015 年实际增长28.2%,年均增长6.4%。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2015 年实际增长25.9%和29.0%,年均增长5.9% 和6.6%。居民收入来源日趋多元,全省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净收入分别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7.1%、17.0%、11.4% 和14.4%。

消费层次明显提升。全省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2015 年的24117 元增至2019 年的32026 元,城镇、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分别由28661 元和16108 元增至37508 元和21352 元。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由2015 年的28.2%和31.1%降至2019 年的27.1%和30.6%。居住、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娱乐(含旅游)、医疗保健等消费支出占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升至26.2%、14.2%、11.3%和6.6%。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由41.5 和61.3平方米增至48.5 和67.3 平方米。2019 年末,个人汽车保有量达1367万辆,平均4.28人拥有一辆。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计算机72.3台,拥有移动电话245.0部。

就业和社保水平明显提升。“十三五”前四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累计达494 万人,提前超额完成规划目标任务(400 万)。2019 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由2015 年的3734 万人扩大到3875万人,平均每年净增35万人,是全国劳动参与率最高的省份;城镇登记失业率由2.93%降至2.52%;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增至4230 万人,参保率达96.68%;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增至5461 万人,参保率达99.61%,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

法治浙江、平安浙江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以政府数字化转型推动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浙里办”用户超过3000 万,“浙政钉”用户数达123 万。不断健全法治和公共安全体系,行政复议机构和行政争议调解中心率先实现省市县三级全覆盖。每万人拥有律师数由2015 年的2.8 人增至2019 年的4.0 人。各类生产安全发生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已连续16 年“双下降”,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连续16 年居全国前列,被认为是最具安全感的省份之一。

生态文明建设率先进入快车道,绿水青山成为浙江最靓丽的名片

生态大省地位巩固。坚持不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实施《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扎实推进美丽浙江建设。至2019 年末,累计建成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7 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1 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18 个,数量居全国前列。浙江已通过生态环境部组织的国家生态省建设试点验收,从2003 年创建到2019 年验收通过,16 年一以贯之,建成全国首个生态省。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2019 年,万元GDP 能耗降至0.39 吨标准煤(2015 年价),“十三五”前四年累计下降14.2%。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由2015 年的16%提升至19.5%以上。万元GDP 用水量降至28.5立方米,“十三五”前四年累计下降33.7%。坚守耕地红线,耕地面积基本稳定在198 万公顷左右,基本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占补平衡。

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山更绿、地更净、水更清、天更蓝。“十三五”前四年,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累计下降超过18%以上,提前完成规划目标任务。2019 年,森林覆盖率升至61.15%(含灌木林),居全国第三。省控断面Ⅲ类以上水质比例升至91.4%,连续3 年无劣Ⅴ类水质断面。11 个设区城市环境空气PM2.5 浓度平均由2015 年的53 微克/立方米降至31 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由78.2% 升至88.6%。浙江绿色发展指数仅次于北京、福建居全国第3 位,绿色成为浙江最动人的色彩,绿水青山成为浙江最靓丽的金名片。

总体来看,“十三五”时期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规划《纲要》确定的主要指标进展情况良好。但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国内外需求减弱的影响,一些问题进一步凸显。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提高还有差距;创新能力还需加强,与国内先进省份相比有一定差距,与发达经济体相比,投入数量和质量差距更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偏慢,制造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还有不平衡不充分的方面;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相比还有明显差距等。

“十四五”时期,浙江在新方位上开启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机遇与挑战并存,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八八战略”为统领,坚决以“三个地”的政治担当扛起建设“重要窗口”光荣使命,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十三五浙江
“浙”十年:品读浙江文化 见证浙江变迁
浙江神良种业有限公司
Mother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双下沉、两提升”浙江医改提升群众获得感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