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人生活质量现状指标评价体系探究

2021-01-07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20年10期
关键词:状况子女老年人

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转化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已经成为我国民生领域的重要工作之一,研究目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不仅有利于了解现在和预测将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还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根据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预测,在2020—2035 年、2035—2050年两个阶段,未来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如下:2029 年前后人口规模进入负增长,在2020—2035 年、2035—2050 年两个阶段,处于13.5 亿人以上的人口高峰期;在2020—2035 年,老年人口规模快速攀升,此后高龄化进程提速。由此可见,老龄化趋势势不可挡。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物质层面的养老问题可以进一步解决,但老年人的精神诉求却很容易被忽略。为此,本文根据社会发展现状,结合生活质量和精神需求的内涵,初步探索构建符合当前老年人生活现状的指标评价体系。

老年人生活质量国内外研究概述

(一)内涵概念的界定

关于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研究,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既有物质方面的客观因素又有精神方面的主观因素。1958 年,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J.K.Galbraith)在《富裕社会》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生活质量的概念,也叫生存质量或生命质量。WHO 生命质量研究组认为,生活质量是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生存状况的体验。这是目前普遍认可的定义。《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发展报告(2019)》指出老年人生活质量是指老年人的客观生活条件、生活行为及其主观感受的总和。

(二)国外研究现状

2006 年,Borg 等研究发现,影响生活满意度的因素有:社会、心理、经济收入、躯体健康等。2014 年,Naile等研究指出性别、年龄、教育、婚姻状况、社会保险、健康状况、生活安排和收入等因素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决定性因素。2019 年,Florence Mei Fung Wong 的研究表明大多数65 岁或以上的人认为在家庭关系、休闲活动以及生活和住房状况等日常中发挥作用,能够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其研究结论指出社会关系,特别是来自家庭的支持是提高65 岁以上退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

(三)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以此了解老年人对基本生活和精神服务的满意度。2007 年姜维对珠海老年人调查结果示:对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的因素是心理卫生、社会交往、健康状况及生活满意度。2013 年,许艺妍、吴宏洛对福州市318 名老年人进行城市居民的养老意愿调查,发现情感慰藉是城市老年人的普遍而强烈的精神需求。《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发展报告(2019)》在定性定量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了对老年人的面对面访谈,提出了以老龄国情调查为支撑的全面评价老年人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既印证了数据分析结论,又强化了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需求和现状的理解。

老年人生活质量现状的影响因素分析

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精神需求的背景分析使我们对老年人养老现状有了基础了解。研究显示,为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老年人养老生活的现状,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中逐渐开始出现心理及精神方面的因素,故在影响因素中考虑精神质量和需求,并进行分析。

(一)基本信息状况分析

基本信息是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概括,其关键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基本信息状况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是识别老年人个人状况的直观数据,也是老年人生活质量最简单的判别基础。男性和女性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对生活的要求也会发生变化;文化程度不同意味着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存在差异。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老年人的整体生活质量评价不同。

(二)物质生活质量分析

物质条件是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基础,其关键因素包括:收入水平满意状况、健康状况和居住满意度。如果老年人的老年生活依旧在为生计奔波,为健康烦恼,提高生活质量自然无从谈起。生活环境是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保障,收入水平越高,相对的物质生活会越好,但对于收入水平来说,每一位老年人都有自己的标准,所以以老年人对收入水平的满意度作为评判因素更能体现其物质生活质量水平。对收入水平满意度越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越高。同样的,老年对于居住环境有着自己的标准,居住满意度越高,物质生活质量越高。对于老年人来说,身体康健也是物质生活质量高的表现。将健康状况归类为物质生活质量的因素是由于保证身体健康减少了医疗方面的花销,从而间接提升了老年人的物质生活质量。

(三)精神生活质量分析

精神生活是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需要,其关键因素包括:日常联系的朋友人数、与朋友邻里交往意愿、日常联系的邻里人数和精神需求满足状况。如果没有丰富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水平再高也会有孤独心理;相反,如果精神富足,即使物质生活穷困,生活也会十分充实。日常联系的朋友和邻里人数较多的老年人,其性格更加外向、爱交流,精神生活也相对丰富。与朋友邻里交往意愿强烈的老年人,其心态更加积极阳光,精神生活愉悦,生活满意度自然也更高。精神需求是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心,只有清楚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和满足状况,才能有针对性地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四)家庭生活状况分析

家庭生活是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体现,其关键因素为:与子女的交流频率和子女的交流状况满意度。老年人需要陪伴,子女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当今社会年轻一代普遍外出工作,陪伴父母生活的机会很少,因此与子女的交流无疑是影响家庭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频率体现了交流数量,而满意度体现了交流质量。子女是最能为老年人带来心理慰藉的,交流频率和交流满意度越高的老年人生活质量越高。

(五)社区服务质量分析

社区服务是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助力,其关键因素为:社区文化娱乐活动参加状况和参加社区提供社会活动的频率。社区对于老年人最大作用在于给单调的生活施加乐趣。一个治安良好、环境舒适、养老保障和医疗普及的社区,是老年人享受高质量生活的必备条件。下棋、麻将是大多数老年人喜爱的社区活动,是他们融入社会、充实生活的娱乐方式。老年人社区文体活动参加状况和频率,从侧面体现了社区服务的水平,一定程度也体现了老年人生活的丰富程度。

表1 老年人生活质量指标体系

老年人生活质量现状指标评价体系构建

老年人生活质量综合指数由基本信息状况、物质生活质量、精神生活质量、家庭生活状况和社区服务质量等5 个一级指标加权平均合成,每个一级指标又分别由若干个二级指标加权平均合成,这里的各组二级指标是互相独立的,即任何两组二级指标之间没有互相重复的指标(表1)。

对中国现阶段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时,通常是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进行,其内容至少应该包括以下5 个方面:一是基本信息状况,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二是物质生活质量,包括收入水平满意状况、健康状况、居住满意度等;三是精神生活质量,包括日常联系的朋友人数、与邻里朋友交往意愿、日常联系的邻里人数、精神需求满足状况等;四是家庭生活状况,包括与子女的交流频率、与子女交流状况满意度等;五是社区服务质量,包括社区文化娱乐活动参加状况、参加社区提供社会活动的频率等。

在中国,绝大多数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围绕子女展开,他们渴望儿孙满堂,天伦之乐。但是随着核心家庭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子女在外工作,老年人难以从家庭中获得足够的精神寄托。老年人可适当减少对子女的依赖,追求个人价值,以提高精神生活的质量。此外,子女、社会和国家也应重视老人的精神需求,帮助老年人融入社会,充实生活,从而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品质。只有各方统筹协调,才会真正有利于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高。

猜你喜欢

状况子女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安全感,你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