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域空间重构视角下的甘肃乡村振兴

2020-01-08王源远吕晓华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重构小镇特色

王源远,吕晓华

(中共天水市委党校,甘肃 天水 741018)

一、乡村发展及研究现状

(一)我国乡村发展的四个阶段

1.“人民公社”时期的乡村发展阶段(1949年——1977年)。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当时急需发展工业的背景下,我国确定了从农业国转为工业国的发展思路,乡村要为工业提供原始积累,因此,当时农业的主要或者说唯一目标就是“以粮为纲”。为此,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先后推行农业生产合作社和人民公社,20世纪60年代又实施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此期间,“以粮为纲”并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国家对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农村与城市二元格局形成并固化。

2.市场化初期发展阶段(1978年——2001年)。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一个分水岭,乡村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1982年起,中央发布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截至2020年,已经有22个“一号文件”。与此同时,乡政府逐步取代人民公社,适应农村发展的新的行政管理体制确立。与之相适应,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市场经济逐步取代计划经济,中国乡村出现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温饱问题得以解决。

80年代中期,发展农村二三产业逐步引人注目,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80年代后期,由于国家对农业的投入不多,加之农业税、特产税等税种的存在,三农问题逐渐成为全社会关心的话题。

3.城乡统筹发展阶段(2002年——2017年)。

2002年,十六大报告正式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城乡统筹发展拉开序幕。新世纪以来,中央连续发布了16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

2007年,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迅速在全国推开。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撤村并点开始加速,城镇化进程加快,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用“三个一亿人”生动阐释了新型城镇化。

这一阶段,乡村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美丽乡村”成为奋斗目标。

4.乡村振兴阶段(2017年——)。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写进了十九大报告。

从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到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对城乡关系的深刻认识,是对城乡发展规律的本质揭示,乡村振兴战略改变了以城市为主导,乡村为附属的发展观念,转而从乡村自身探寻三农问题的解决之道。

(二)乡村振兴研究现状

学者认为,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块短板,必须得到解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叶兴庆着眼于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农业农村发展滞后。因此乡村振兴要紧紧围绕农业农村同步现代化这一根本目标展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制定科学的规划,全面推进各项振兴措施落地。

申端锋认为,在现代化进程中,乡村衰败是一个普遍现象。三农问题是一个整体,其根源是近年来三农事业的分离式发展造成的:农民脱离农业和农村,导致了乡村社会的解组,也就是乡村衰败。因此,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三农融合,通过修复三农,重组三农,实现经济与社会、文化、治理的融合。

刘守英认为城乡二元结构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结构性问题,农业农村发展滞后是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最突出的表现。中国乡村问题是农业、农民、农村三者缺一不可的,因此既要尊重农民对“振兴什么”的需求选择,也要激发农民对“怎么振兴”的首创精神。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靠深化农村改革。

中国社科院魏后凯认为,通过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业资源集约利用、促进农业绿色转型发展、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等方式,提高农业工业化水平,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小农生产方式,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实现乡村振兴。

洪艳等着眼于传统村落的空间重构来重塑乡村文化自信。他们认为应该修复残破空间、利用废弃空间、整合存量空间,挖掘并保护民风民俗、地方技艺、传统美食、元素符号等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传统村落的各种空间中进行物化展示和活态传承,使传统空间恢复场所精神,并因地制宜地在不同的传统空间进行高匹配度的业态培育和引导,使已近颓败的传统空间重获新生。

二、深刻认识党中央关于“乡村”的新思维

近代之前,我国对农村的称谓一直就是乡村,乡村的功能不仅仅是单一的农业生产,更是人们安身立命的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近代以来,基于现代经济学的“三次产业”分类理论,把乡村定义为农村,其功能主要是专门从事农业生产,这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各种资源要素(包括人力资源)主要向城市流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加之城镇化快速推进,中国乡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空心村”逐渐成为一个“热词”。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在乡村日渐显现,传统乡村已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长期以来对农村的称谓从“农村”变回了“乡村”,虽然仅一字之差,却体现了党中央对乡村振兴工作的新思维新思路新方法。这种新思维就是哲学上的系统思维整体思维,即把乡村还原为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与历史的中华文明载体。通过对传统乡村的地域空间重构,重塑乡村文化自信,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而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把原来的农业部改革为农业农村部,为系统解决乡村问题提供体制机制保证。

三、乡村振兴面临的困境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农村发展报告》 (2018) 认为,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我国乡村发展面临的困境突出表现在三方面:一是现代农业发展乏力,滞后于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滞后;二是农村环境问题突出,老龄化、空心化较为严重;三是农业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较低。

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面临着四大难点:

一是农民增收难,持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短板。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在逐步下滑,农民收入主要是依靠农业经营净收入之外的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和第二第三产业的支撑。

二是农业农村投入资金不足,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薄弱环节。城乡在用水、燃气、生活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同时城乡居民在医疗卫生和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差距较大,农村公共服务资金投入不足。

三是农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实现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任务艰巨。化肥、农药等使用强度较高,给大气、水、土壤等带来严重污染。

四是农村人才短缺,远远不能适应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需要。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一大批有文化、有知识,懂技术、高素质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农村人口的年龄构成、科学文化水平和素养不能满足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需要。

四、甘肃乡村振兴存在的短板

调研中,我们选取了天水市清水县丰望乡付崖村、麦积区甘泉镇甘江村以及花牛镇白家河村、秦安县刘坪镇何湾村以及兴国镇康坡村、武山县洛门镇汪沟村、甘谷县西坪镇石沟、张家川县龙山镇榆树村等8个行政村作为数据采集单元。访问对象包括乡镇驻村干部、村干部、合作社成员和普通村民。

我们设计的调查问题主要有: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您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您最关心的改革内容是?您认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任务有哪些方面?您认为乡村产业振兴最急需的有哪些?您认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困难是哪些?您认为乡村人才振兴重点是吸引哪些人才?您认为乡村生态振兴重点要解决哪些问题?您认为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哪些变化?您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期望有哪些?您认为乡村振兴主要依靠?您对乡村振兴有哪些建议或意见?

通过对调查结果分析,我们认为,天水市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在甘肃省具有普遍性。

《中国农村发展报告》 (2019)对农村发展状况进行量化评价,构建了包含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活水平、生态环境和城乡融合5个维度、25个指标的中国农村发展指数。这5个维度、25个指标与乡村振兴战略的20字总体要求相吻合。特别一提的是,该报告在对策部分第三条特别提到甘肃省,“着力消除广西、甘肃、黑龙江为代表的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省份所面临的维度间发展失衡问题。”

对照中央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农村发展报告》 (2018)及《中国农村发展报告》 (2019),甘肃省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面主要存在三个短板。

(一)农业现代化程度比较低,农业气象灾害的应对措施不全面

2018年清明节前后,甘肃省局部地区出现低温霜冻天气,最低温度接近-10℃,为近10年来最严重冻害,这导致核桃、花椒、樱桃、苹果、油菜等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受灾严重,部分农作物绝收。据我们在天水市部分乡镇的调研,苹果产量是2017年的五成至三成,许多地方大樱桃、核桃和花椒绝收。而2020年4月至7月发生的多次冰雹,给兰州、白银、临夏、陇南、天水、平凉、定西等地苹果、大樱桃等农作物造成巨大损失。

如何将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降到最低?对于大部分果农而言,基本就是束手无策;而对于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或商业保险,要么“不知道”,要么表示“没有用”。

事实上,早在2007年,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已覆盖到我省所有县区,目前已经形成了“覆盖大宗种植养殖、区域性优势品种、地方性特色产品”和“传统成本保险、新型价格指数保险、天气指数保险”的“3+3”保障体系,初步实现了“乡乡有站所,村村有人员”的大农险服务架构。从品种覆盖面看,农业保险基本覆盖了甘肃省农业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地方性特色产品。

农民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不了解,说明农民急需补上政策性农业保险这一课。

(二)文化对乡村振兴的引领作用不明显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振兴乡村文化指明了方向。

根据我们的调研,村民们对乡村文化振兴,直言“不会弄”。

这说明,一方面农民的文化自觉尚待唤醒,他们对乡村伦理道德、村规民约、风俗习惯的认识还没有上升到乡村文化建设的高度,乡村治理的载体和手段有待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农民进城务工,这导致乡村文化建设主体的弱化与缺位,文化对乡村振兴的引领作用不明显。

(三)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

农村垃圾无处安放已经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溪沟就是垃圾污水的家”。长期以来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未被纳入建设规划之中,村庄环境脏乱差,成为影响农村生活质量提高的一大因素。不仅农业生产中因过度使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化学激素、化工农膜等农资产品,造成土壤板结严重、有害物质严重超标、地下水严重污染、癌症村现象发生等严重后果,农村也成为城市垃圾污水、假冒伪劣产品的“倾倒场”。

“乡村”是承载乡土中国精神原乡的“根”和“魂”,但如今农村环境污染使“乡村”成了生态“洼地”,美好乡愁变成了无奈惆怅。在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没有农村美,农业强和农民富就没有保障;没有农村的生态文明,就没有整体的生态文明。

五、乡村振兴的地域空间重构及甘肃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

(一)甘肃乡村振兴的地域空间重构

十九大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方针,指明了乡村振兴地域空间重构要按照生产、生活、生态、社会、文化进行。

我们希望通过乡村地域空间重构,重建乡村发展秩序,最大化地挖掘乡村空间的附加值,提高百姓幸福指数,走更具自我竞争力、极富地方特色的振兴之路。

中国的乡村,具有“生产、生活、生态”合一的特点,它既是地域空间,也是产业空间和生态空间,是“生活——生产——生态”空间的叠加和重构。在新型城镇化加速的背景下,乡村人口不断向城镇乡村空间重构转移,加之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乡村空间发生剧烈变动和重构,这种重构包括经济重构、社会重构和空间重构。

事实上,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欧美国家的乡村都经历过重构。通过乡村空间重构,对乡村要素加以整合优化,合理配置基础设施,引导产业集聚发展,改善人居生活环境。

概括起来,乡村空间重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产业发展集聚,即工业生产向城镇工业园区集中,农业生产向规模化经营集中;第二,农民居住向城镇集中;第三,资源利用集约。换句话说,乡村空间重构是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的重构。通过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优化与重构,发展生态经济、构建绿色家园、构筑生态屏障,形成生产空间高效、生活空间宜居、生态空间良好。

以产业空间重构为例。当先进技术、先进机器、信息等涌入乡村,原有的农、林、牧、渔范畴被打破,农家乐等新业态逐渐兴起,从特色小镇建设再到田园综合体,传统农业向新型农业转变。“农业+”概念的提出和推动,将观光农业、养生、文创、体验等理念融入休闲旅游,驱动农村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深度变化,“农房变客房、农区变景区、田园变游园”。

生活空间的重构主要针对以“空心村”为表现的乡村布局不合理、宅基地闲置多、公共设施缺乏等问题。通过居民点整合、异地搬迁等方式,合理配置农村基础设施,解决文化教育、医疗保健、文体娱乐、商业服务、供水、排污等问题,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形成协调共生的乡村生活空间。

生态空间重构主要着眼于河流、土壤、植被、景观等乡村生态系统的弹性和生态服务功能,构建良好的乡村生态空间格局,使乡村成为城市的“后花园”,从而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提供重要战略空间。

结合甘肃实际,我们认为,乡村振兴地域空间重构最可行的是抓住特色小镇建设机遇。因为特色小镇建设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引擎。

“特色小镇”源于浙江杭州云栖小镇。2014年,时任浙江省省长李强肯定“特色小镇”,云栖小镇就此诞生;2015年1月,浙江省两会提出“特色小镇”概念,并作为当年重点工作;2015年4月,浙江省出台《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到梦想小镇、云栖小镇等,同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特色小镇调研报告》作出重要批示:“抓特色小镇、小城镇建设大有可为,对经济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都大有重要意义”。

2016年10月,住建部公布了首批127个中国特色小镇名单;2017年7月公布了全国第二批特色小镇名单,共276个。

甘肃第一批入选的特色小镇有3个,分别是兰州市榆中县青城镇、武威市凉州区清源镇、临夏州和政县松鸣镇。第二批入选的特色小镇有5个,分别是庆阳市华池县南梁镇、天水市麦积区甘泉镇、兰州市永登县苦水镇、嘉峪关市峪泉镇、定西市陇西县首阳镇。

2018年8月3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室关于建立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机制的通知》,明确指出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是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结合点,并设立了特色小镇创建达标标准,特色小镇建设由从“多而广”向“小而精”发展。

根据住建部相关文件,特色小镇的类型主要有工业发展型、历史文化型、旅游发展型、民族聚居型、农业服务型和商贸流通型。通过对已经公布的两批403个特色小镇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旅游发展型的特色小镇数量最多,占38.5%,其次是历史文化型特色小镇,占24.1%,接下来分别是工业发展型17.1%、农业服务型12.7%、商贸流通型4.2%、民族聚居型3.5%。

我们认为,甘肃建设特色小镇,不能追求“大而全”,而应“特而强”。根据“特色产业、资源禀赋、文化底蕴”这三个要素来加以考量,以下三个类型的特色小镇,是甘肃乡村振兴走差异化之路的可选项。

1.森林小镇建设推动山区、林区振兴和地域空间重构。

特色小镇项目,一般选址在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的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林业局的场部、局址、工区等适宜地点,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设施完备、功能完善,以提供森林观光旅游、休闲度假、运动养生等生态产品和服务为主要特色的,融合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功能的创新平台。

森林小镇可分为生态旅游型、生态康养型、森林康养型、养生慢享型、休闲宜居型等。

2018年,国家林业与草原局公布了首批50个森林小镇试点名单。从名单看,这些入选小镇除环境优美外,交通相对便利,其定位都非常明确,避暑纳凉、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户外运动、度假、拓展训练等,有些更是喊出了“森林洗肺游览”胜地的口号。

建设森林小镇,规划要先行。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编制森林小镇建设发展规划,坚守“生态先行,生态优先”原则,依照“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思路,形成社会化参与机制。规划建设好特色鲜明、独具魅力的森林小镇,真正让宜居、宜业、宜游落到实处,形成林在田中、院在林中的美景,民众可参与可体验可进入、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既能让百姓亲近绿水青山,又能构筑生态屏障,可谓一举多得。

第一种,借鉴东北国有林区改革经验,利用原国有林场场部、工区等的存量建筑和存量建设用地,通过维修、改建、扩建、新建等方式,建设林区旅游业基础设施及用房,从而形成森林特色小镇。甘肃境内有小陇山林业局、白龙江林管局和冶力关林区等,有国有林场260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0个,从全省着眼,可选取其中几个国有林场,比如麦积区麦积林场、徽县江洛林场、冶力关林场等,高标准规划设计,高标准建设。

第二种,利用城市外围的生态屏障或水源涵养地带,以森林资源富足的乡镇及国有林场等为依托,建设森林小镇。如天水太阳山森林小镇等。

2.以“温泉小镇”打造“慢潮流”生活。

温泉小镇作为有代表性的特色小镇,在国外已经有非常成功的案例。如欧洲非常著名温泉疗养胜地——德国巴登巴登温泉小镇,以温泉为核心,开发了娱乐、会议、赛马、高尔夫、运动、田园、文化艺术、节事等一系列休闲度假产品,每年吸引超过300万的游客前来度假。其“温泉+”模式相当成熟。

而日本箱根温泉小镇更为著名,被誉为日本的“国民温泉保养地”和东京都市圈的“后花园”,据说仅汤宿和温泉酒店就超过200家。箱根温泉小镇每年接待游客量超过2000万人次。

如果说箱根温泉小镇是历史悠久的老前辈,那么布院温泉小镇则是不可小觑的后起之秀,它是最能体现规划引导温泉小镇开发的成功典范。日本布院温泉小镇由当地政府和居民联合开发企业共同开发,以温泉为核心元素,融合了电影、艺术、音乐、陶艺、原创手工艺等时尚元素,通过1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日本当地人气最高、最受女性喜爱的时尚温泉小镇之一。

可以把上世纪西方“慢城运动”兴起的“慢”发展理念融于温泉小镇发展之中。慢食、慢出行和慢文化都可以与温泉养生康体、休闲娱乐结合起来。

目前全国已经打造完毕的温泉小镇大约20个,正在规划建设中的约有30个。甘肃有丰富的温泉资源,如麦积区街亭温泉、清水温泉、武山温泉、通渭温泉、张掖温泉、敦煌温泉、武威温泉、泾川温泉等,均具有打造“慢城”的得天独厚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以麦积区街亭温泉为例,地处街亭古镇,历史底蕴深厚,又靠近麦积山风景区和麦积山石窟,自然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具备开发温泉小镇的所有要素。这需要我们围绕大健康产业,以“温泉+”为模式,概括鲜明的主题,整合温泉产业、主题酒店、医疗旅游、文化艺术、运动健身等产业,拉长产业链,形成强大的休闲旅游度假产业集群。

3.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推动产业转型与文化重构。

2017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布第一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名单的通知》,公布了首批96个国家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名单。兰州市皋兰县什川镇运动休闲特色是甘肃省唯一入选的小镇。

根据体育总局有关文件,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是以运动休闲为主题的具有独特体育文化内涵、良好体育产业基础,集运动休闲、文化、健康、旅游、养老、教育培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空间区域,是全民健身发展平台和体育产业基地。

运动休闲小镇是以产业为核心的“生产、生活、生态”综合区域,因此要树立产业链思维,将运动休闲产业与旅游、文化、健康、教育等产业融合,形成良性循环的产业体系,以运动为本,兼顾休闲,凸显体育休闲的特色。

目前甘肃省天水市南山云端、平南镇孙集村,金昌市野狐湾,临夏松鸣冰雪小镇等,均有申报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基本条件。

(二)“五大路径”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1.“头雁工程”:以党建引领人才培养,推动队伍“强”起来、经济“活”起来。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实施乡村振兴,首先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作用。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选优配强村级班子,打造一支善谋发展、善带致富、善待百姓的乡村干部队伍。

据我们调研,秦安县刘坪镇“抓基层、打基础”,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概括起来就是“中心村上建总支,产业链上建支部”,推行“党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通过种植大户,党员中心户,龙头企业,合作社的带动,将基层党建与产业扶贫紧密结合。着力打造“三链”建设,真正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让群众富在产业链上。

2.农业保险兜底:农业生产的“保护伞”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器”。

农险救灾减损作用的发挥,一方面在于覆盖面的扩大,另一方面得益于保障能力的提高。目前农业保险实行财政补贴的实践中,存在着农业保险覆盖面低、农民对农业保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县级补贴负担过重等问题。人保财险甘肃省分公司目前的农业险种覆盖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等29个品种55个产品。其中,中央政策性农业保险有能繁母猪、奶牛、玉米、牦牛、藏系羊、青稞、森林、棉花、油菜等9个品种,地方政策性农业保险涵盖了设施农业、中药材、苹果、大樱桃、烟叶、茶叶、高原蔬菜、肉羊、肉牛等9个甘肃特色产业。

一是完善保费补贴制度,提高基层保险公司承接能力,促进农业保险有序、健康发展。甘肃省不少县区属于“吃饭财政”,没有能力或无法承担过多县级财政保费补贴,这是制约农业保险发展的主要瓶颈。建议积极争取提高中央财政保费补贴比例,降低县区和农民自付保费承担比例,以调动县区政府和广大农户投保积极性,放大国家支农惠农政策效应。

二是保险公司持续推进项目创新,扩大商业性农业保险规模。按照“中央保大宗、保成本,地方保特色、保产量”的基本要求,实现以中央政策性业务为主,省级政策性业务为辅,县区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为补充的农业保险结构。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提升农业保险服务水平。一方面要加强宣传,强化农户的保险意识,提高他们参与保险的主动性积极性;一方面保险公司要提高农险队伍专业化水平,向农户准确详细地讲解保险责任范围、定损理赔的计算依据、程序等,消除他们的疑虑。

给农民吃上农业保险的“定心丸”,乡村振兴才会有真正的内生动力。

3.文化铸魂: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

乡村文化振兴既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作为国家战略,推进乡村振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而文化振兴是很重要的一个支撑系,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铸魂工程。

振兴乡村文化,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农民,不仅要让农民“富口袋”,更要“富脑袋”。只有脑袋“富”起来,才能“眼明心亮”,阻断各种错误思想和不良文化在乡村的泛滥,从而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新时代农村良好新风尚的形成。

一要让乡村文化人才“聚起来”。乡村文化振兴,人才是决定性因素,针对当前农村普遍存在的文化人才匮乏的问题,要按照人尽其才的原则,挖掘和培养一大批优秀的乡村本土文化人才,扶持民间文艺团体,提炼本土文化特色,推出优秀文艺作品,从而实现对村民精神思想的反哺。

二要让农村文化资源“活起来”。农村的文化资源非常丰富,老旧物件、传统手工艺、民间说唱等都具有很大的挖掘潜力,如清水的麻鞋编织工艺、民间剪纸、民间戏剧等,要充分挖掘这些文化资源,加强对遗址遗迹、宗族祠堂、田野文物等乡村文化地标资源的开发保护,传承乡村文脉,让广大村民在精神上有归属感。

三要创新传播方式,让乡村文化建设接地气、聚人气。乡村文化建设,既要解决好“坚持什么,宣传什么”的问题,也要解决好“谁来宣传,怎么宣传”的问题。因此乡村文化建设要进一步创新文化传播方式,通过文化富民、文化惠民政策的实施,增强乡村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归属感,从而在基层群众中产生巨大的向心力、推动力和凝聚力。

4.生态文明支撑:乡村振兴既要重“面子”,也要重“里子”。

首先,要着力让农民“富起来”,加快培育美丽乡村建设的经济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既不能破坏绿水青山,也不能让老百姓守着绿水青山继续受贫受穷,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推动乡村发展。

其次,要着力让农村“美起来”,加强生态文明和人居环境建设,提升农村环境质量,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通过“厕所革命”“卫生运动”,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破解农村环境脏、乱、差难题,把农业增效、农村增绿、农民增收统一起来,提高村民幸福感获得感。

具体而言,需要在农村建成无害化厕所,在乡镇建成污水处理厂,逐步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率,争取将我甘肃更多县区列为全国生活垃圾统筹治理试点。

再次,要让农业生产方式“绿色化”。农业绿色发展,是在生态文明时代农业发展向生态规律的回归,这就要求将中华民族传统农耕文明的精华与当今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结合,遵循生态规律,把农业增效、农村增绿、农民增收统一起来,严守生态红线,深入推进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完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扎实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5.机制创新:乡村振兴的制度性供给。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这点出了未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关键和要害所在。

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操控好“放活”这只动力阀,用好“改革”这个最大利器和法宝,通过有效的制度供给和体制机制创新畅通瘀堵、破除壁垒、理顺关系、打通经络,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的动力支撑和制度保障。

一是建立市、县两级农村产权交易机构。农村产权交易机构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综合性的涉农产权交易平台,农民所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林权、集体建设用地等都可以通过农村产权交易所机构进行公平交易,这种形式不仅搞活了农业农村经济,还能够实现农村产权资源的合理化配置。

一是根据甘肃省乡村地域多样性、系统差异性和发展动态性,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精准施策的原则,将我省村庄分为产业带动类、生态提质类、城郊融合类等不同类型,并明确不同的发展思路和举措。

猜你喜欢

重构小镇特色
安安静静小镇
视频压缩感知采样率自适应的帧间片匹配重构
“CK小镇”的美好
长城叙事的重构
特色种植促增收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熊的小镇
小镇(外一篇)
北京的重构与再造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