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治理视角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路径

2020-01-08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价值

常 静

(中共肇庆市委党校,广东 肇庆 52600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将“治理”概念写入中央文件,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也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以专门以全会的形式研究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现代化问题。这是中国共产党立足当下,直面改革攻坚、应对风险挑战,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重大实践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1]影响国家治理体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是很重要的决定因素。价值观作为文化最深层次的内核,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功能和作用日益凸显。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国家治理之间的内在联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2]当下探讨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一重要问题时,首先要把握国家治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逻辑关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深厚的价值支撑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在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价值支撑。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任何一个国家、一种社会形态保持稳定的重要因素是核心价值观。中国历史上很长时间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的社会状态,与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核心价值观密切相关。当下我国国家治理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国家治理的主体、结构、功能、制度、手段和运行方式等,每一方面的有效推动都需要与国家意识形态相匹配的核心价值观为价值遵循。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治理现代化,而不是别的什么,这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倡导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方面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从字面意思看,大多数国家都认同,关键是如何解释,解释不同,意义不同。之所以在核心价值观前面加上社会主义,就是要为核心价值观注入社会主义的元素,作出符合社会主义的解释,保证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

凝聚国家治理主体的精神力量。多元化是当代国家治理主体最显著的特点,即“在发挥政府治理主体作用的前提下,将政府的‘他治’、市场主体的‘自治’、社会组织的‘互治’结合起来,进一步发挥市场主体和公民个体的治理职责,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共同实现良好的治理”[3],强调多元主体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多元主体下的核心价值观也必然是多样的,政府、企业、社团、不同利益群体都有其核心价值观。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政府、市场、社会及个体之间的矛盾、利益冲突是客观存在的。伴随中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主体的根本利益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随之而来的是主体的核心价值观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将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思想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提供了“最大公约数”,可以有效整合社会多元价值主体的思想异质和分歧,增强各方认同感、凝聚力,在这种共识的前提下提高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效能。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国家治理是一项综合治理,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及党的建设等领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治理的重要内容,与国家治理是隶属关系。

国家治理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活动场域。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来自制度及其执行力的影响。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集中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制度和执行力这两个国家治理基本要素作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包括党的领导制度、根本制度、基本制度以及由根本制度、基本制度派生而来的其他制度,是一整套密切相连、相互协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这些制度实质是价值观的外化,价值观是制度的灵魂。执行力是具体运用国家制度治理各项国家事务的能力,检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真正体现广大人民群众价值的“最大公约数”。二是来自国家治理主体的影响。多元化的国家治理主体包括政府、企业、民间组织、媒体、个体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也是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相对划分。主体与主体之间虽然不能严格界限,但显而易见,国家治理主体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主体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主体会随着国家治理主体的变化而变化。

国家治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载体和其他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精神领域活动,精神领域的活动需要借助一定载体实现其目标,国家治理可以提供这样的载体。国家治理不同领域的治理对象、方法、路径虽然不同,但所涵盖的价值理念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是我国国家治理的根本目标。社会治理的目标是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培养公民热爱祖国、敬业爱岗、诚实守信、真诚友善的良好品质,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这些目标、内容全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要求。再者,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物质、方法、路径等方面的保障,有助于其在实践中的践行。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家治理之间的共通性

(一)理论基础一致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国家治理的共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中或直接、或间接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中,论及了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一系列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即使某些方面没有直接论述,但也都间接体现。如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是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条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第一个词就是“富强”,把民富国强作为首要价值目标。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而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高理想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所追寻的是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安康,这与马克思主义所设想的价值原则、价值实现路径是一致的。

同样,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当代中国国家治理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都曾对不同历史时期国家治理进行过讨论。他们认为,国家治理要“国家消亡”,“国家消亡”并不是提倡无政府主义,也不是要终止国家的权力,而是要使公共权力逐步回归社会,让社会大众进行自主治理。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 《德意志意识形态》等文本中有相关论述。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力量替代国家政治力量,社会大众进行自主治理,人类才能最终实现解放。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强调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正是对这一观点的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很早就认识到,国家的治理职能不应该只是停留于政治层面,还应包括经济、文化和整个社会层面。虽然他们没有亲身经历社会主义的实践活动,或者经历的时间很短,对国家治理的认识相对比较简单、抽象,却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治理实践提供了基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治理思想为基础,结合我国国家治理的经验,立足国内外新挑战,提出了许多国家治理的新理念新战略新要求,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新境界。

(二)价值取向一致

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国家治理共同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就是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反映最广大人民的价值诉求,从而保障公民的最大利益诉求,彰显人民性。依据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有关理论,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任何伟大成就的实现都离不开人民的作用,人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根本力量。国家富强需要人民来实现,社会的平等公正需要人民来推动和检验,公民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和奋斗。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价值维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广大人民谋利益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的一切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从“管理”到“治理”,就是要靠人民来治理,让人民大众参与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的治理中来,成为治理的主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从起草到形成决定稿再到《决定》中作出的系列重大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初心与使命。

(三)目标方向一致

构建和谐秩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国家治理的共同目标方向。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是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由核心价值观念支撑自觉行为的文化氛围。其中,内化于心其实就是在人们内心构建起和谐的价值秩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在价值内容选择、排列上遵循的规则是什么,这是我们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十二方面看似无秩序的价值,恰恰是为实现内化于心这一目标的要求,进而进行适当的排列组合,使其秩序化,从而在人们内心构建起和谐的价值秩序,当面对多元化的价值选择时,这一价值秩序被迅速调动起来,解决价值选择困惑的问题。

国家治理的目标方向是现代化,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这一范围非常广,概括来说,国家治理现代化就是使国家治理的各方面达到一种善治的状态。善治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4],强调的是多元主体之间的共治关系。共治的理想状态是各方主体各司其职,和谐有序的参与国家治理。因此,善治的根本是追求一种和谐的社会秩序。国家治理中,制度、文化、实践是社会秩序形成的关键因素。制度是核心,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制度可以有效地约束和限制人们的行为,使人们在一定范围内从事日常的生产和生活,如果全社会的人们都能按照制度做,那么人与人之间就处于和谐的状态了,自然就形成和谐社会秩序。文化为和谐秩序提供价值指引,一个社会秩序要想长久地保持下去,就需要往社会秩序中注入文化因素,包括价值观,使人们认同社会秩序中的价值观,只有这样,社会秩序才能得到大多数人的遵守和守护。实践是社会秩序形成的关键因素,通过实践检验社会秩序是否科学合理。

三、国家治理视角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路径

国家治理是各要素相互关联的系统工程。对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结构的认识是多层次,多角度的。但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即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是制度,那么制度的基础是文化,制度的贯彻要靠实践。因此,接下来我们将从文化、制度、实践这三个层面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路径。

(一)文化层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价值的最大公约数,在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中应充分发挥其“软”力量的作用,这就要求在理论认知认同上下功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凭空产生,它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和历史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要在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方向和中国特色的前提下,科学对待优秀传统文化,遵循“认同、传承、转换”的原则。

认同是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要强化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通过创新方式方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智慧及其当代价值形象地向人们传递,从而使人们认同优秀传统文化所展现出的理念、价值。传承是关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其“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要充分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如何传承?就要在内容、方式、载体上进行创新。要创新传承内容,传承不是排斥,世界文化是多样的,要汲取和借鉴世界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力和生机。要创新传承方式,传统传承方式要与现代传承方式相结合,创新契合现代受众需要的表达方式,积极借助新媒体方式,加强数字技术、可视化技术的开发和研究,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要创新文化设施载体,文化设施所展示的内容要与现代社会发展相结合,满足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人的文化需求。转换是目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价值理念,这些价值理念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曾是当时社会治理的思想指南。如“尚和合”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最初“用于之对自然的认识,指阴阳天地四时和谐”[6],后来“和”的范围逐渐扩大。今天,“和”的价值理念包括人、自然、社会、国家间的相互和谐,更是把这种价值转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因此,把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文化转换成今天治国理政的理念才是根本目的。

(二)制度层面

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充分彰显了在国家治理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需要发挥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更需要以系统的制度体系来保障其运作的持久性。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体系的建立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公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也是制度建设的核心要求,关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和实践性,要贯穿于制度的设计、实施和评价过程中。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利益群体在追求利益的同时,必然会存在不同价值观,这就要求把公正摆在制度设计的首位,制度的设计要保证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实施过程中,实施者应严格按照制度的程序来执行,保证实施公正,这就要选择在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等方面具有高素质的人才作为实施者。评价制度也要以公正为核心,公正的评价才会使人民满意,而人民的满意才是评价制度的最重要的标尺。因此,公正的理念要贯穿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体系的始终。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体系的建立要具有有效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具有抽象性,只有通过法律条文的方式,才能被规范化、制度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强调,“着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全过程”“力争经过5到10年时间,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但在具体化为法律条文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争议。这就要求在立法过程中应重视多方主体的参与,避免机关立法,重视开门立法、积极普法。只有这样,才能将抽象层面的价值共识落实为对具体层面的法律制度或法律规范的共识,使得民众真正认同法律、遵守法律,这样的法律条文才具有可行性。

(三)实践层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7]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只有融入日常实践中,才能落地生根。

首先,创新宣传教育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一是要找准契合时代的表达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它的文化根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们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一直存在,只是由于缺乏契合时代的表达方式,使得优秀传统文化看上去似乎离大众生活很遥远,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尤其在宣传方式方法上创新,让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由抽象感受到具象表达的转化,走进大众生活中去。二是利用好新媒体。新媒体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能够让社会大众快速了解和捕捉国家意图。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各项宣传工作之中,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使国家主导的价值观成为新媒体的价值观,进而扩大社会广泛认同的主流价值观。做到新闻媒体与各层面价值内容之间深度融合,消除不良信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负面影响。扩大新媒体资源的应用范围,建立微信公众平台,是当前提高核心价值观培育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三是要走出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不是单纯的背诵、说教、灌输,而是自我感知,从而认同。除了理论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要走向田间地头、街头巷尾,挖掘身边的故事,用具体而鲜活的真人真事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中国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的真实写照,要把这些故事讲好,讲清楚背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讲清楚背后的中国优秀文化、价值的支撑力量。

其次,以文化人,突出精神文化产品的价值内涵。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是文化产品。人们追求美好生活,很大部分是靠精神文化来满足,因此要发挥精神文化产品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要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贡献力量,文艺创作者应当提升自我的创作觉悟,挖掘更多的艺术创作技巧,在创作中有意识且巧妙地将国家、民族形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影视作品中。通过创作精品,传播具有当代性的中国形象、中国精神,提升国家软实力,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再次,充分发挥节庆日活动的平台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8]可见,节庆日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有着密切关系。近些年来,人们对包括国内的和国外的节庆日活动越来越重视,尤其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节庆活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阵地,在活动设计、组织、安排方面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融入其中,让节庆活动有血有肉有筋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无声走进人们内心。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价值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